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苯溴马隆

苯溴马隆

苯溴马隆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0556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民康医学、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3抗肿瘤药物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北京论坛暨第一届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年会等;苯溴马隆的相关文献由758位作者贡献,包括白跃飞、李想、胡铁军等。

苯溴马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7 占比:0.4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0556 占比:99.59%

总计:70847篇

苯溴马隆—发文趋势图

苯溴马隆

-研究学者

  • 白跃飞
  • 李想
  • 胡铁军
  • 祝春艳
  • 何艳艳
  • 刘素娜
  • 阎欢
  • 何广卫
  • 曹俊章
  • 梁菁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轶; 任经天
    • 摘要: 目的分析苯溴马隆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获益风险,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6月30日)和乌普萨拉监测中心数据库中(建库至2020年8月9日)苯溴马隆相关肝损伤报告及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2个数据库共收到来自真实世界的苯溴马隆不良反应自发报告874份,均检索到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多为18~64岁的男性,不良反应描述主要为肝功能异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国内患者转归结果良好。结论苯溴马隆存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应加强干预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监测,避免严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 郭玉婷
    • 摘要: 目的对比苯溴马隆与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8例GA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59例)、B组(59例)。A组接受苯溴马隆联合地塞米松治疗,B组接受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尿酸(SUA)、血沉(ESR)、氧化应激指标[3-硝基络氨酸修饰蛋白(3-NT)、丙二醛(MDA)、8-异前列腺素(8-isoPG)]、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OC)]水平、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A组总有效率95%(56/59)较B组81%(48/59)高(P<0.05);治疗3个月2组SUA、ES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低(P<0.05);治疗3个月2组血清MDA、3-NT、8-isoP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较B组低(P<0.05);治疗3个月2组血清TRACP-5b水平较治疗前低,且A组较B组低,OC水平较治疗前高,且A组较B组高(P<0.05);治疗3个月2组GQOLI-74评分较治疗前高,且A组较B组高(P<0.05)。结论与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方案治疗GA患者相比,应用苯溴马隆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在提高疗效、调节机体SUA、ESR水平、缓解氧化应激、改善骨代谢、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 方亚; 杨彬
    • 摘要: 目的:探讨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苯溴马隆进行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基础对症治疗措施,另外予以常规组别嘌醇治疗,予以试验组苯溴马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肾功能以及血清尿酸水平;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常规组的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苯溴马隆治疗,可改善其肾功能,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疼痛感,且不良反应少,有一定干预效果。
    • 臧攀攀; 郭美姿
    • 摘要: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长期的高尿酸可加速血管损伤、硬化,从而增加心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得到了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关注。治疗上除了改善生活方式,降尿酸药物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临床中使用广泛的降尿酸药物为苯溴马隆,其效果得到了临床的肯定,且使用简便、价格实惠,患者依从性好。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和肝毒性。本研究中患者为一高龄男性,因高尿酸血症使用苯溴马隆治疗后出现肝衰竭,于停药、保肝后肝功能恢复,警示临床中老年人降尿酸治疗时更需要注重药物选择和随访。
    • 莫守崎; 许百洁; 李依蓝; 侯志泽; 林玲
    • 摘要: 目的 探讨苯溴马隆与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94例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4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药非布司他;B组4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药苯溴马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改善情况以及痛风石数量及大小变化,评价两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血尿酸、SCr水平与炎症因子指标CRP、ESR均低于B组,受累关节数与痛风石数量少于B组,关节疼痛与肿胀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苯溴马隆与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均安全有效,其中后者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痛风症状的效果更为理想。
    • 王宝君; 谢培凤; 郭翔宇; 周晖; 胡浩; 王颖; 乔羽; 王晓磊; 王春红; 胡燕
    •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泄浊方联合苯溴马隆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湿热证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无症状HUA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脱落病例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碳酸氢钠治疗,对照组加用苯溴马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泄浊方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36/4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清热泄浊方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无症状HUA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梁丽莉; 梅志敏; 李晓佳
    • 摘要: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联合苯溴马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炎症水平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登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接受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接受美洛昔康联合苯溴马隆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水平、血尿酸水平及关节功能,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血清CRP、IL-1β、IL-8、血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洛昔康联合苯溴马隆治疗可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炎症水平,改善关节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罗伊; 应巧
    • 摘要: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服用苯溴马隆进行治疗后,对其胰岛素抵抗及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γ-GGT)、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接受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相关药物和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苯溴马隆治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γ-GGT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TyG指数。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BUN、FBG、Scr水平降低,BUA、CRP、FINS水平降低,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HOMA-IR(1.26±0.42)、γ-GGT(31.36±10.32)、TyG(3.72±0.43)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苯溴马隆对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肾功能、降低空腹血糖、改善γ-GGT和TyG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情况。
    • 周家凤
    • 摘要: 目的分析强化家庭医生团队模式下健康宣教在苯溴马隆治疗社区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中山市南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60例痛风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苯溴马隆治疗痛风,对照组实施常规苯溴马隆用药指导及健康宣讲,研究组辅以家庭医生团队进行健康宣教。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规律服药、运动保暖、改善饮食、戒烟限酒等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皮疹、胃部不适、痛风发作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苯溴马隆治疗痛风的基础上辅以家庭医生团队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卢晓静; 周志安; 苏彬; 郝凤杰; 王立东; 周桂荣; 邢晓芳; 郭海梅
    • 摘要: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临床效果与AST、ALT、U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的3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采用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采用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AST、ALT、UA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显效78例,有效50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5.33%;B组患者显效80例,有效6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P0.05);而ALT、AST、UA各项指标中,B组指标明显优于A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苯溴马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也应注意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