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菌根真菌

菌根真菌

菌根真菌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780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林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1471篇;相关期刊213种,包括菌物学报、生态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2012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等;菌根真菌的相关文献由1927位作者贡献,包括郭顺星、刘润进、宋福强等。

菌根真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6 占比:3.49%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1471 占比:96.36%

总计:11904篇

菌根真菌—发文趋势图

菌根真菌

-研究学者

  • 郭顺星
  • 刘润进
  • 宋福强
  • 刘作易
  • 唐明
  • 朱国胜
  • 李晓林
  • 王幼珊
  • 石兆勇
  • 陈晓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佳育; 胡伟; 杨智宇; 杨洪一; 李丽丽
    • 摘要: 菌根真菌广泛存在于宿主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改善宿主矿质元素水平,保护植物免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植物根部微生态系统中包含大量不同种类的真菌,如病原真菌、腐生真菌、植物内生真菌等。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部微生态系统中不同真菌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微生物互作网络,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对菌根真菌与植物内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根际土壤真菌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解析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部微生态系统中不同真菌之间的互作机制、维持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 刘潮; 褚洪龙; 吴丽芳; 唐利洲; 韩利红
    • 摘要: 磷是植物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是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生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维持体内磷稳态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至关重要。多种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对磷的吸收和转运。植物维持磷稳态主要包括土壤磷的活化、磷的吸收、转运、存储和再利用等过程,涉及磷胁迫响应、转录因子调节、miRNA调节、菌根共生、细胞器间转移等磷调节机制。未来的磷营养机制研究需要跨学科知识的融合,由模式植物研究转向栽培作物。全面总结了植物细胞磷吸收和转运的核心分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作物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提供重要借鉴。
    • 彭凤珍; 杜亚填; 周春长; 龚雪元
    • 摘要: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组织培养、形态学观测结合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生物学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菌根组织解剖学各部位、茎段愈伤组织及其与菌根真菌互作后紫杉醇含量、菌根菌组分离纯化和种属鉴定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菌根原始根组织中紫杉醇的含量比须根高0.645 mg/g,比其他器官组织高1个数量级,且南方红豆杉茎段愈伤组织与菌根真菌互作可提高愈伤组织紫杉醇的含量。菌根菌组经分离纯化共获得26个菌株,分属3门6纲9目11科14属,分别为曲霉属(Aspergillus)、木霉菌属(Trichoderma)、镰孢霉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Cylindrodendrum、小帚梗柱孢属(Cylindrocladiella)、螺旋聚孢霉属(Clonostachys)、炭角菌属(Xylaria)、枝孢霉属(Cladosporium)、棒孢属(Corynespora)、Paraboeremia、无柄盘菌属(Pezicul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烟管菌属(Bjerkandera),其中前两属为优势菌属,表明南方红豆杉菌根真菌存在种属多样性,且发现与其根、树皮、韧皮、木材、叶等器官组织中的内生真菌菌群的种类多样性间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菌根真菌与南方红豆杉未木栓化根共生互作是其具有较高紫杉醇积累的生物学基础。本文为南方红豆杉菌根较高紫杉醇含量与菌根真菌间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姜树忠
    • 摘要: 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与林木共生的生态关系,在林业中被广泛研究与应用。该文分别从提高育种率、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林木抗逆性和生态环境修复4个方面总结了菌根真菌在林业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旨在为菌根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摘要: 菌根真菌的秘密ENN环境新闻精粹2022年2月25日真菌,特别是那些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关系的“菌根真菌”,这种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陆地共生体,是森林的天然盟友,长期以来一直以其对植物的营养益处而闻名,因为它们改善了树木养分的获取。然而,人们越来越关注它们作为当地植物生物多样性驱动因素的作用。
    • 陈宝玲; 杨开太; 黄森; 龚建英; 李秋荔; 汪小玉; 苏莉花
    • 摘要: 为探讨菌根真菌的互作效应,筛选协同互作模式组合,对从野生兜兰新鲜营养根中分离、筛选出的3种菌根真菌(PF02、PF06和PF07),采用单菌接种、双菌混合接种和三菌混合菌种等7种接种方式,开展菌−苗共生培养,筛选出优势菌株PF02和PF07,揭示在实验室环境下接菌方式与接种效应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菌根真菌互作对带叶兜兰植株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显示菌根真菌互作对宿主植株的生物量、保护酶活性及叶绿素总量具有较好的正向效应。3种双菌混合接种方式PF02−PF06、PF02−PF07及PF06−PF07均能有效促进带叶兜兰生物量增长,尤其是PF02−PF06接种方式,抗氧化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绿素总量提高显著。选择优化的接种方式,以及能够协同促进、达到共生平衡的最佳接种方式组合,最大限度发挥菌根对宿主植物的益生作用。
    • 刘虹; 董淑英; 李素玲
    • 摘要: 基于形态学特征和ITS片段分析,确认了美洲乳牛肝菌在山西南部中条山脉东段历山区域华山松林下的分布情况。此为美洲乳牛肝菌在山西的首次记录,该菌为专一与五针松形成外生菌根的乳牛肝菌属菌类,是历山地区秋季华山松林内一个优势食用菌物种。乳牛肝菌属菌类与寄主树木有明显的专一性对应关系,该区域内分布的其他乳牛肝菌属菌类有与两针松共生的褐环乳牛肝菌及与落叶松共生的厚环乳牛肝菌和灰环乳牛肝菌。研究结果为开发山西野生食用菌资源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郝龙飞; 小红; 邵东华; 刘婷岩; 许吉康; 张之月; 于凡舒
    • 摘要: 通过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和N添加处理对植物根际土壤胞外酶及其计量特征,以及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从而探讨全球N沉降背景下菌根真菌对根际微生态环境的调控机制。以1年生樟子松的盆栽菌根苗(简称+M,混合接菌处理)和非菌根苗(简称-M,未接菌处理)为对象,设置4个N添加处理:不施N(0N,0 kg•hm^(-2)•a^(-1))、低氮(LN,15 kg•hm^(-2)•a^(-1))、中氮(MN,30 kg•hm^(-2)•a^(-1))、高氮(HN,60 kg•hm^(-2)•a^(-1))。对比分析接菌和N添加处理对樟子松苗木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和胞外酶活性及其计量特征的影响,探究菌根真菌对微生物养分限制调控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接菌处理下,随N添加量增加,土壤中碱解N均呈增加的趋势。HN处理下,菌根苗根际土壤有效磷达到最大。2)LN、MN处理下,菌根苗根际土LAP、NAG和AL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非菌根苗。3)MN、HN处理下,菌根苗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碳限制和磷限制较非菌根苗均显著降低。4)通过PLS-PM路径模型分析发现,接菌处理正效应作用于根际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综上,N添加改变了根际土壤N平衡,菌根真菌有效调控N添加下根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降低苗木根际微生物的碳和磷限制。
    • 孙举志; 陈菲菲; 李红英; 向全; 杨永康
    • 摘要: 菌根类食用菌的菌丝生长缓慢,生物量低,难以培养,对人工合成菌根苗以及仿野生人工栽培造成了困难。将分离得到的靓丽乳菇菌丝经组织破碎仪破碎后再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的方法,相比传统截取尖端菌丝转接培养的方法,具有培养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等优点。传统培养方法下,菌落直径为6.60 cm,菌丝干质量为0.05 g,生长时间为63 d,生长速度为0.10 cm·d^(-1),基质菌丝发达,气生菌丝弱。经组织破碎再培养,其菌落直径达7.55 cm,菌丝干质量达0.27 g,生长时间为29 d,生长速度达0.26 cm·d^(-1),基质菌丝和气生菌丝都很发达。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菌丝生长速度提高160%,干质量增加440%,生长时间缩短54%。该方法培养靓丽乳菇菌丝具有稳定、快捷、高效的优点,为菌根苗前期的菌丝纯培养以及其他外生菌根类真菌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李承义; 何明珠; 唐亮
    • 摘要: 磷(P)循环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平、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元素的动态平衡,以及荒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P循环的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国内尚缺乏针对荒漠生态系统P循环的系统研究,特别是P循环的生物和非生物驱动机制。综述了荒漠生态系统P的输入-输出过程,植物对P的吸收转运机制以及对P循环的作用,生物土壤结皮(BSC)有机分泌物对P循环的贡献,以及荒漠生态系统P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等。文末展望了荒漠生态系统P循环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和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1)P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存在形态、分配及动态平衡;(2)土壤微生物对荒漠植物获取土壤有效P的驱动作用;(3)入侵植物对P循环的影响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估;(4)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手段揭示真菌-荒漠植物根系系统P循环的基因调控机制;(5)微生物分泌物、土壤磷酸酶类(包括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和三磷酸单酯水解酶)和作用于含磷酸酐和N—P键的酶对土壤P循环的调控;(6)气候变化(干旱、高温和降水节律变化等)如何影响P的生物和非生物转化过程;(7)基于同位素示踪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解释荒漠生态系统P循环路径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