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蔡邕

蔡邕

蔡邕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0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书法、篆刻、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篇、会议论文3篇、相关期刊231种,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2年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国际研讨会、2011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蔡邕的相关文献由259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德波、陈海燕、高长山等。

蔡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 占比:99.0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99%

总计:304篇

蔡邕—发文趋势图

蔡邕

-研究学者

  • 赵德波
  • 陈海燕
  • 高长山
  • 何如月
  • 佘红云
  • 张根云
  • 石静
  • 刘桂华
  • 张新伟
  • 段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龚义茹
    • 摘要: 东汉书法家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蔡邕在其《笔论》中提出:"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通过以上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认为汉字源于自然,书法是汉字展现美的方式,书法里也包含着自然界的美。
    • 邵彦
    • 摘要: 蔡琰,字文姬,东汉大儒蔡邕唯一的女儿,音乐得蔡邕亲传,文学以存世孤篇《悲愤诗》获得不亚于“建安七子”的历史地位。同时她又在汉末战乱中亲身承受了沦落异域、胡汉通婚、身归故国却又骨肉离散的遭遇,在以战争这种特殊方式进行的碰撞中,她是众多女性的悲惨命运的缩影。被曹操赎回后,她传写经典,又是汉文化的保存者。她有如此多重的身份,以致在她身后不久对她的传奇塑造就开始了,今天人们印象中的蔡琰(文姬),已经成了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传说想象的综合体,其中既有后人理想的寄托,也有各种误读。
    • 陈正生
    • 摘要: 所有吹笛的都知道,笛子的吹孔上端是被堵塞住的。这堵塞笛管吹孔上端的物件(最简单方便的是用软木)叫笛塞,亦常称作笛脑。笛子制作之初,在开好吹孔之时即须堵上笛塞,笛塞以下的气柱可以被激发振动。横笛被受到广泛关注的历史不会太久。尽管蔡邕曾制作过“柯亭笛”,桓伊曾为王徽之奏弄过三调,所用都是笛,唐代诗歌中更是充斥着咏“笛”之诗.
    • 袁亚铮
    • 摘要: 东汉末年是汉魏文风嬗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文人的创作多呈现出新的倾向,这种新倾向的代表人物就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蔡邕蔡邕文学创作的新变与其重情求真的个性有很大关系,具体来说:首先,由于蔡邕个性中有重情的一面,所以其碑文和辞赋的情感描写较多,抒情色彩较强;其次,在求真的个性的影响下,蔡邕在创作方式上追求缘事而发;最后,重情求真的个性促使了蔡邕发愤抒情文学观念的形成。
    • 王佳
    • 摘要: 蔡邕礼学包含礼经学与礼仪学,以制度考证为中心,有突出的法古致用特色。《月令章句》传承上古“依时行政”观念,梳理“天人相应”宇宙图式的衍化路径,论证王权的合法性;《月令章句》与《十志》《独断》相互呼应,它对礼制来源和意义的解释,可补史志之不足,对礼制的说明不见于古经传者,反映了汉制的变革;《独断》在仪注上与史志详略互补。三书在政治实用倾向、“时政”观理念、制度名物考证方法上保持一致,形成较为系统的礼学,在两汉礼学史上颇有贡献。同时,在今文章句臆断为说、不考情实的风气下,蔡邕治礼注意汲取古文经学的资料和治学方法,不拘一家之说,以实用为本、求其贯通。其礼书撰写采取记载加考证的形式,代表了“前礼典”时代礼制书写的多元形态,对后世礼志、礼典以及“杂考”式经史子书的撰作皆有影响。
    • 黄仕忠
    • 摘要: 高明《琵琶记》系从宋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改变了谴责婚变负心主题,将家庭的不幸归结于追求功名所致,将历史人物蔡邕被董卓逼迫为官而导致身败名裂的境遇潜含于剧中,且有高明自身仕宦经历的投射。高明与友人刘基均为进士出身,在至正年间剿灭方国珍叛乱时,主张惩首恶而赦余众,但不被当局理解,且横遭忌恶,两人最后对时局彻底失望,选择了不合作的态度。这在《琵琶记》里留下了痕迹,对于了解元末知识阶层的出、处、进、退有其特殊的意义。
    • 刘晶
    • 摘要: 《琴操》所记录的歌《诗》五曲是当时尚能演奏的存世《诗》曲。根据《大戴礼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可知歌《诗》五曲流传的年代是东汉后期,至西晋全部失传。这为将《琴操》作者锁定在蔡邕身上提供了核心证据。
    • 强子薇
    • 摘要: 本文围绕东汉蔡邕《九势》中对笔势的理解与运用展开分析,同时探讨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可以深入挖掘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笔墨能够体现出画家的思想、阅历,甚至是格调与精神。中国画家对笔墨的追求是终其一生的。千百年来,中国画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便是笔墨精神的存续,而笔墨精神的练就与书法密不可分。
    • 杨皓月
    • 摘要: 明代学者焦竑提出蔡邕之“邕”当作“雍”。“雍”“邕”是从古文字“雝()”演变出的两个字形。借助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献,可以讨论“雝()”到“雍、邕”的字形演变过程。借助六朝碑刻和传世文献,可以考察不同材料和语境中“邕”字的发展演变,并且探究其基本动因。借助原本《玉篇》残卷、《一切经音义》、《玉烛宝典》等日藏汉籍对蔡邕名字的写法,可以讨论蔡邕名字在文献流传中的变化过程。“邕”字产生和使用较晚,在南北朝至隋唐与“雍”通用。唐代以后随着字形的规范,“邕”被排除在经典之外,因蔡邕等名人的影响作为姓名用字得以保留。
    • 乔鼎
    • 摘要: 1东汉女子蔡文姬,本名蔡琰,文姬是她的字,小时候是个“神童”。有一次,蔡文姬的父亲蔡邕鼓琴,弦断了,当时只有六岁的小文姬看都没看就说断的是第二根弦。确实是第二根,蔡邕很惊讶:“你是冒碰的吧?”蔡邕于是故意弄断了另一根弦,问女儿是第几根,女儿说:“是第四根。”又答对了,这件事传出后,蔡文姬被认为是神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