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蜕膜组织

蜕膜组织

蜕膜组织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61303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中国生育健康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15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全国抗菌药物临床新进展与规范应用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等;蜕膜组织的相关文献由34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峰波、李伟莉、吕兴钰等。

蜕膜组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61303 占比:99.96%

总计:361432篇

蜕膜组织—发文趋势图

蜕膜组织

-研究学者

  • 徐峰波
  • 李伟莉
  • 吕兴钰
  • 宋现收
  • 岳淑芬
  • 崔光晶
  • 张志宏
  • 曲迅
  • 李德柱
  • 李慕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泽鑫; 秦孝军; 萨日娜; 李建明; 关利君; 张子东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联合宫腔镜刮宫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临床疗效及蜕膜组织整合素β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行UACE联合宫腔镜刮宫术治疗的CSP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年龄、孕周与观察组匹配,有剖宫产术史的正常宫内早孕单纯行宫腔镜刮宫术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刮宫手术中取剖宫产瘢痕蜕膜组织和非瘢痕宫腔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整合素β3及LIF阳性表达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整合素β3和LIF蛋白表达。随访1年,记录CSP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再次正常妊娠率。分别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HCG恢复正常时间、再次正常妊娠率与蜕膜组织整合素β3、LI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瘢痕蜕膜组织、非瘢痕宫腔蜕膜组织整合素β3、LIF蛋白阳性表达率及整合素β3、LIF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人工流产手术均获成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60例CSP患者再次正常妊娠51例,再次正常妊娠率为85.00%;血清HCG恢复正常时间为术后28~65(53.23±5.25)d。CSP患者蜕膜组织整合素β3、LIF蛋白表达与血清HCG恢复正常时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2、-0.342,P均<0.05),与再次正常妊娠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2、0.309,P均<0.05)。结论UACE联合宫腔镜刮宫术治疗CSP安全、有效,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无明显影响,治疗后再次正常妊娠率高。
    • 张一丹
    • 摘要: 目的探讨蜕膜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妊娠期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80例作为URSA组,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蜕膜组织中CD4+CD25+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采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表达。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Treg表达与Th17细胞及巨噬细胞(MΦ)相关因子表达的关系。结果URSA组Th17细胞和CD4^(+)CD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25^(bringht)、CD4^(+)CD25^(bringht)/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RSA组CD3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7、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RSA组IL‐17、IL‐23、IFN‐γ、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的表达与IL‐17(r=0.54,P<0.05)、IL‐23(r=0.42,P<0.05)、IL‐10(r=-0.47,P<0.05)、IFN‐γ(r=0.51,P<0.05)、IL‐6(r=0.49,P<0.05)均呈现相关性。结论蜕膜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妊娠期免疫耐受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参与调控的Th17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有关。
    • 马铭艳; 杨美霞; 宫晓玲; 赵紫薇; 岳淑芬; 宋芳(指导)
    • 摘要: 目的:探讨孕酮(P)及其受体(PR)、IL-8在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及母胎界面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ELISA检测30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P、IL-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PR、IL-8表达。结果:流产组血清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绒毛组织PR蛋白表达均为阴性;两组蜕膜组织中PR均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核,且流产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绒毛组织中IL-8均表达于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且流产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蜕膜组织中IL-8均表达于蜕膜细胞的细胞质,且流产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组血清P与IL-8呈显著负相关(r=-0.870,P<0.01),流产组蜕膜组织PR与IL-8呈显著负相关(r=-0.650,P<0.01)。结论:P、PR低表达、IL-8高表达可能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发生相关,且P、PR可能通过下调IL-8表达维持正常妊娠。
    • 刘学; 栾晓瑾; 肖正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CD105在稽留流产(M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6至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住院的10例MA患者作为MA组,10例正常宫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提取两组蜕膜免疫细胞(DIC),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MCP-1阳性细胞比例,免疫组化法观察蜕膜组织中CD105的定位及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蜕膜组织中CD105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A组患者DIC中MCP-1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组蜕膜基质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CD105表达,MA组CD10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A组蜕膜组织中CD10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两组MCP-1阳性细胞比例与CD105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931和0.940,均P<0.01).结论 MCP-1和CD105在MA患者蜕膜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促进了MA的发生和发展.
    • 段志颖; 童星丽; 黄紫微; 谈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反复流产小鼠模型子宫蜕膜组织、胎盘膜联蛋白A5(AnxA5)的影响.方法 DBA/2与CBA/J交配为RSA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丹参酮ⅡA),西药组(阿司匹林),中西药结合组(丹参酮低剂量+阿司匹林),每组8只;BALB/c与CBA/J交配为正常妊娠小鼠,作为正常组,共10只.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含0.4%二甲基亚砜、1%羟甲基纤维素的蒸馏水灌胃,其余组给予同体积对应药物灌胃,14 d后取材,统计小鼠胚胎丢失率,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E2)、凝血酶原(PT)、孕酮(P)水平,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膜联蛋白A5(AnxA5)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胚胎丢失率升高(P<0.01),蜕膜组织、胎盘组织中AnxA5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胚胎丢失率降低(P<0.05),蜕膜组织、胎盘组织中AnxA5表达升高(P<0.05).结论 丹参酮ⅡA能上调反复流产小鼠子宫蜕膜、胎盘组织中AnxA5表达,改善子宫、胎盘血供情况,降低胚胎丢失率.
    • 马静静; 刘宇; 梁艳; 李颖
    • 摘要: 目的:探讨益母草总生物碱对药物流产大鼠蜕膜绒毛组织排出的促进作用,并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动情期健康雌性SD大鼠100只和雄性SD大鼠50只合笼,在受孕雌鼠中选取60只.随机选取9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1只大鼠建立药物流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病理模型,成功建模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激活剂组、激活剂+益母草总生物碱组和益母草总生物碱组(n=10)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激活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益母草总生物碱和益母草总生物碱灌胃.正常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出血量、凝血时间、子宫质量、子宫系数、子宫平滑肌张力和收缩力,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蜕膜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激活剂组、模型组、激活剂+益母草碱组和益母草碱组大鼠子宫出血量增加(P<0.05),凝血时间缩短(P<0.05),子宫质量和子宫系数降低(P<0.05),子宫平滑肌张力和收缩力增大(P<0.05),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ER表达水平升高(P<0.05),子宫蜕膜组织中p-p38MAPK/p38MAPK、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5);与激活剂组比较,模型组、激活剂+益母草总生物碱组和益母草总生物碱组大鼠子宫出血量增加(P<0.05),凝血时间延长(P<0.05),大鼠子宫质量和子宫系数降低(P<0.05),子宫平滑肌张力与收缩力增大(P<0.05),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ER表达水平升高(P<0.05),子宫蜕膜组织中p-p38MAPK/p38MAPK、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活剂+益母草总生物碱组和益母草总生物碱组大鼠子宫出血量增加(P<0.05),凝血时间延长(P<0.05),大鼠子宫质量和子宫系数降低(P<0.05),子宫平滑肌张力与收缩力增大(P<0.05),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ER表达水平升高(P<0.05),子宫蜕膜组织中p-p38MAPK/p38MAPK、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5);与激活剂+益母草总生物碱组比较,益母草总生物碱组大鼠子宫出血量降低(P<0.05),凝血时间延长(P<0.05),大鼠子宫质量和子宫系数降低(P<0.05),子宫平滑肌张力与收缩力增大(P<0.05),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ER表达水平升高(P<0.05),子宫蜕膜组织中p-p38MAPK/p38MAPK、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5).激活剂组和模型组大鼠子宫内有大量淤血和蜕膜细胞,激活剂+益母草总生物碱组和益母草总生物碱组大鼠子宫无淤血,蜕膜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益母草总生物碱可促进药物流产大鼠蜕膜绒毛组织排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马铭艳; 杨美霞; 赵紫薇; 岳淑芬; 宋芳
    • 摘要: 探讨孕酮及其受体、白细胞介素8(IL-8)在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及母胎界面的表达,以及孕酮、孕酮受体与IL-8的相关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30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孕酮、IL-8以及绒毛和蜕膜组织PR、IL-8的表达情况。①流产组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孕酮受体在2组绒毛组织的蛋白表达均为阴性;孕酮受体在2组蜕膜组织中均表达于蜕膜基质细胞的细胞核,且流产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③IL-8在2组绒毛组织中均表达于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且流产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8在2组蜕膜组织中均表达于蜕膜基质细胞的细胞质,且流产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④流产组血清孕酮与IL-8呈显著负相关性,流产组蜕膜组织孕酮受体与IL-8呈显著负相关性。以结果提示孕酮、孕酮受体低表达、IL-8高表达可能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且孕酮、孕酮受体可能通过下调IL-8的表达来维持正常妊娠。
    • 张婕; 倪爽; 李佶
    •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VEGFA、VEGFR2及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复发性流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CBA/J正常妊娠小鼠模型及DBA/2×CBA/J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体酮组(3.33 mg/kg)、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10.47 g/kg)、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20.93 g/kg)、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41.87 g/kg),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周。观察各组不同浓度药物干预后CBA/J小鼠的胚胎丢失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蜕膜组织VEGFA、VEGFR2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蜕膜组织VEGFA、VEGFR2、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黄体酮组和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胚胎丢失率均明显下降(P<0.05)。(2)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体酮组和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VEGFA蛋白阳性表达增强,黄体酮组和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VEGFR2蛋白阳性表达增强(P<0.05);与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比较,补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VEGFA蛋白阳性表达增强(P<0.05)。(3)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体酮组和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VEGFA、VEGFR2、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补肾活血方低、中剂量组比较,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VEGFA、VEGFR2、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上调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织VEGFA及其受体VEGFR2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 王友琼
    • 摘要: ■手术流产◆负压吸引术该手术模式只适用于妊娠早期的患者,以10周内为最佳,因为该手术主要通过负压电吸引进行手术,会将患者的胚囊及蜕膜组织等早期妊娠产物吸出体外,对于妊娠期过长的患者伤害过大。这种手术技术是由我国首创的,故而技术也相对成熟,对患者而言是更加安全及简便的手术选择,目前也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人工流产手段。
    • 彭婧; 张敏; 甘维梅
    • 摘要: 目的:探讨蜕膜组织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比例与早期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早期自然流产孕妇2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妊娠行早期人工流产的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蜕膜组织中NK细胞亚群比例以及外周血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结果:所有孕妇蜕膜组织淋巴细胞中NK细胞总量(即CD3-CD56+细胞)占70%左右,两组孕妇NK细胞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蜕膜组织CD3-CD56+CD16-NK细胞比例、外周血E2和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3-CD56+CD16+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E2和P水平与蜕膜组织CD3-CD56+CD16+NK细胞比例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3和-0.502),与CD3-CD56+CD16-NK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5和0.476).结论:早孕期蜕膜组织内NK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