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酰胺类化合物

酰胺类化合物

酰胺类化合物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295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植物保护、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948717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农药科学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届全国新农药创制学术交流会、西北地区第五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届色谱年会、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年会等;酰胺类化合物的相关文献由585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斌、吕亮、钟光祥等。

酰胺类化合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48717 占比:99.99%

总计:948815篇

酰胺类化合物—发文趋势图

酰胺类化合物

-研究学者

  • 李斌
  • 吕亮
  • 钟光祥
  • 杨辉斌
  • 刘吉永
  • 王刚
  • 许良忠
  • 王明慧
  • 谭成侠
  • 蔡子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晨光; 薛金凤; 马睿骁; 梁旭博; 杜锟; 司盈盈; 冯卫生; 薛贵民
    • 摘要: 研究蓍草Achillea alpine L.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树脂、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pre-HPLC等方法分离与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蓍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是(2 E,4 E)-N-(2-methylbutyl)deca-2,4-dienamide(1)、墙草碱(2)、(E,E,Z)-2,4,8-decatrienoicacid isobutylamide-8,9-dehydropellitorine(3)、N-2′-methylbutyl-(E,E)-2,4-decadienam(4)、methyl-(E,E)-2,4,9-oxooctadeca-10,12-dienoate(5)、(S)-14-(E,E)-10,12-methyl 14-hydroxy-9-oxo-octadeca-10,12-dienoate(6)、(E,E)-2,4-undecadiene-8,10-diynamide-N-(2-methylpropyl)(7)、(E,E)-2,4-decadienoic acid p-hydroxyphenethylamide(8)、sinapyl alcohol diisovalerate(9)、(S)-13-hydroxyoctadeca-(Z,E)-9,11-dienoic acid(10)、(E,E)-2,4-decadienamide acid p-methoxyphenethylamide(11)、erythro-N-isobutyl-4,5-dihydroxy-2-(E)-decenamide(12)、3-O-阿魏酰-奎宁酸(13)、肉桂酸(14)、绿原酸(15)、3-O-咖啡酰-5-O-阿魏酰奎宁酸(16)。化合物1是一个新的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物4~6、9、10、12、13、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1为首次从蓍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在四种不同的胃癌细胞株上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2、5与9在50μM时对MGC-803细胞株具有较弱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依次为38.7%、34.7%、31.5%。
    • 新型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庆安团队在可见光诱导酰亚胺温和条件下脱羰研究中取得进展,发展了一种"双功能铑催化剂在可见光诱导下脱羰"的新策略,可实现酰胺类化合物在温和(30~40°C)条件下的脱碳,以及与炔烃的加成反应。近年来,因可将简单、易得的底物通过高效的方式转化为高附加值、具有生理或药理活性的产物.
    • 摘要: 日前,由上海市科委批准的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人员名单出炉,我校3名青年人才获批立项,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项目分别为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李一凡负责的“基于扫描热显微镜(SThM)的自组装二维材料的热障区域识别与热物性研究”、文理学部理学院教师张燕负责的“以GABA为靶标的新型含磺酰亚胺基的间二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和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于欢负责的“‘双循环’背景下双重价值链嵌入推动上海企业高质量创新研究”。
    • 王海; 罗青松; 王亮; 惠宇; 秦玉才; 宋丽娟; 肖丰收
    • 摘要: 有机腈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制造、精细化学品合成和高性能纤维/橡胶生产中.传统合成有机腈类化合物一般使用剧毒的氰化物作为腈化试剂,这类氰化物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也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针对无氰化物的腈化过程,发展了很多新的反应路线,其中,采用氨气作为氮源的直接氨氧化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该反应中,高温气固相氨氧化反应容易发生过氧化等副反应.与之相比,液相体系中的氨氧化过程反应条件则相对温和,可以有效抑制过氧化.但是,在液相反应中,腈类产物很容易被水合成酰胺类化合物,从而导致该反应的产物选择性大幅降低.本文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氧化锰晶体结构可以有效地调控醇类分子氨氧化反应中腈和酰胺产物的选择性.MnO2(包括α,β,γ和δ相)催化的氨氧化过程中,主要得到了酰胺(选择性>99.0%),而在相同反应条件下,α-Mn2O3却可以高选择性地催化醇氨氧化到腈类产物(选择性>99.0%),在该体系中,即使额外增加反应体系中水和催化剂的用量,腈类产物依然不会转化为酰胺产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α-Mn2O3催化腈水合到酰胺的反应速率几乎为零,这说明该类催化剂可以有效抑制腈水合反应.原位红外光谱结果表明,α-Mn2O3表面无法有效活化水分子,并且对腈类分子的吸附较弱,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腈水合反应难以进行,从而可以高选择性地形成腈类化合物.与之相反,MnO2催化材料则可以高效地活化水分子,并且对腈类分子吸附较强,从而有效促进了水合反应并获得了酰胺产物.综上,通过调控氧化锰的晶体类型就可以简单、有效地改变氨氧化反应中的产物选择性.即使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例如较大量的水存在下,α-Mn2O3催化的反应体系中依然可以高选择性地获得腈类化合物.本文为高效调控氨氧化反应的产物选择性提供了一个可靠方案.
    • 孙鉴昕; 王将; 冯梦静; 许良忠
    • 摘要: 本文以tioxazafen为先导化合物,结合虱螨脲及溴虫氟苯双酰胺的活性结构片段,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在1,2,4-噁二唑结构中引入酰胺基,设计并合成了9个含1,2,4-噁二唑结构的酰胺类化合物,并对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及杀虫、杀螨活性测试,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化合物7 g杀虫和杀螨活性最好,在100 mg/L浓度下对小菜蛾和朱砂叶螨的活性分别达到了84%和78%.
    • 刘玉兰; 李锦; 王格平; 孙国昊
    • 摘要: 以新鲜花椒籽为原料,分别采用压榨法和浸出法得花椒籽毛油,对毛油进行精炼得花椒籽精炼油,检测花椒籽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酸价、过氧化值、酰胺类化合物含量及感官评价,并与8个市售花椒油的品质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新鲜花椒籽压榨和浸出毛油酸价(以KOH计)分别为5.94、7.37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1.13、0.59 mmol/kg,明显优于贮存不当的花椒籽所制取的毛油,精炼花椒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达到GB/T22479-2008《花椒籽油》中一级油指标要求;花椒籽油中酰胺类化合物含量为7.82~9.80mg/g,达到并明显优于DBS 51/008-2019《花椒油》中对应指标大于等于2.0 mg/g的要求,也在8个市售花椒油酰胺类化合物含量7.92~19.11 mg/g范围之内;花椒籽油和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烯烃类化合物,其次为醇类;2种油脂的感官评价均呈现明显的麻味和辛辣味.新鲜压榨花椒籽油与作为风味油或调味油的商品花椒油相比,无论是在反映花椒油特征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方面,还是感官评价方面均具有高度相似性和一致性.新鲜花椒籽压榨油香味浓郁、麻味强烈,可以作为优良的花椒籽风味油开发应用,这对实现花椒籽高值化加工利用有重要意义.
    • 汤泉; 张晖; 张俊杰
    • 摘要: 目的:设计、合成四氢异喹啉酰胺类化合物,为开发更为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候选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药物化学中的拼合原理,设计含有四氢异喹啉母核和阿魏酸结构的四氢异喹啉酰胺类化合物.以取代苯甲酸、胡椒乙胺、乙酰阿魏酸为起始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水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等步骤对其进行合成.结果:设计了2个四氢异喹啉酰胺类化合物.按照合成步骤对其进行了合成,2个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 H-NMR、13C-NMR、MS谱图佐证.结论:设计、合成了2个四氢异喹啉酰胺类化合物,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 杨子辉
    • 摘要: 毗旋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和除草等广谱生物活性,在杀菌和杀虫领域均已经有相关品种上市。巴斯夫2002年首次登记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唳酰菌胺(boscalid)即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它可以防治果蔬和其他作物的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该类杀菌剂在2011年的销售额为5.81亿美元。
    • 沈瑞华; 程中一
    • 摘要: 介绍了生物法制备丙烯酰胺用酶——腈水合酶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腈水合酶在除丙烯酰胺以外的其他酰胺类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潜力,综述了腈水合酶区域选择性及对映选择性的研究近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