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污染

重污染

重污染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58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0225篇;相关期刊455种,包括技术与市场、气象与环境学报、气象科技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8国际粉体技术与应用论坛暨全国粉体产品与设备应用技术交流大会、第二届工业节水减排和污水回用技术国际研讨会、第十六届全国大型合成氨装置技术年会等;重污染的相关文献由158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大磊、李瑞栋、王欣玉等。

重污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6 占比:0.7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0225 占比:99.24%

总计:100996篇

重污染—发文趋势图

重污染

-研究学者

  • 张大磊
  • 李瑞栋
  • 王欣玉
  • 李云婷
  • 张大伟
  • 程念亮
  • 孙峰
  • 程水源
  • 钱进
  • 王沛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露; 侯曌; 赵卓勋; 刘蔚; 吴悠; 李兰
    • 摘要: 利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荆州城区3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的污染物监测数据和荆州国家气象站地面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荆州城区空气质量分布及重污染过程天气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PM2.5、PM10、CO和NO2的浓度在上午和傍晚至上半夜其浓度较高,SO2的浓度只在上午6~8时出现一次高峰,在傍晚有一次弱的回升,O3浓度在正午前后大幅上升。研究重度污染时次的气象要素特征,发现:88.6%以上的重度污染时次,其相对湿度都在60%以上;荆州重度污染时次以NNE风向最多,占比28.9%,风速频率最高的区间为1.1~3.0m/s,占比55.8%,其次是0.0~1.0m/s,占比30.5%;重度污染有93.9%是发生在无降水的时次,5.3%发生在2mm以下的弱降水时次。重度污染发生时次里,能见度在3000m以下的占83%;64.3%的重度污染日,当日最小能见度在1000m以下。结合环流背景与气象条件,对2017~2018年出现的8次重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将荆州重度污染分为大气静稳型、弱冷空气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荆州本地的气象要素特征和大气环流规律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成果可为荆州市大气污染防治与管控提供气象决策咨询服务,也可为本地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 焦亚音
    • 摘要: 文章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及nudging污染源同化反演技术,反演2017年冬季河北中南部地区SO_(2)和NO_(2)污染排放源强,得到了高分辨率特征污染源排放结果。应用反演后的排放源和初始源模拟一次重污染过程中SO_(2)和NO_(2)浓度,并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反演源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O_(2)、NO_(2)反演排放源强的空间分布和强度优于初始源,且能反映出河北中南部地区冬季大气污染存在区域性差异特征。基于nudging模式的源同化反演技术适用于SO_(2)、NO_(2)排放源的优化改进,对于冬季重污染的SO_(2)和NO_(2)具有很好的模拟效果,反演源模拟结果更加接近于观测值。
    • 李琳; 贾凤菊; 冯程; 肖况
    • 摘要: 为探究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颗粒物数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利用电迁移粒径谱仪(SMPS)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等,对成都市2020年12月21~28日的大气颗粒物(12.2nm~20μm)数浓度谱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颗粒物数浓度主要集中在积聚模态粒径段,数浓度谱呈三峰分布,主峰值出现在723nm左右,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增加是导致此次污染过程颗粒物数浓度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各模态数浓度日变化特征明显,凝结核模态呈单峰分布,浓度高值出现在午间;爱根核模态与积聚模态呈双峰分布,浓度高值分别出现在午间和晚间。受站点周边交通源和生活源影响,颗粒物数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风向1.0~1.5m/s风速下,相对湿度和能见度与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相关性最为显著。因此,降低积聚模态数浓度有助于缓解颗粒物污染并提高大气能见度。
    • 屈丽玮; 赵强; 马晓华; 李萍云; 刘嘉慧敏; 潘留杰; 刘慧
    • 摘要: 对2019年1月发生在西安市的一次持续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进行研究,对污染清除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冷锋活动对西安市污染物的输送和清除作用。结果表明:7日白天西风累积风速更大,污染清除速率较快,14日夜间—15日东风累积风速更大,持续半个月的污染状况消除。两次污染清除过程的不同是由冷高压的位置和移动路径不同所造成。关中盆地内的主导风向不同则是风场与地形相互作用的结果。小时加密风场表明污染清除可分为偏西路径和偏东路径。偏东风将汾渭平原的污染物输送至关中盆地,对本地污染状况具有先加重再清除的效果。污染持续期间逆温层维持,上午地面风加强导致近地面污染物浓度降低,午后晴空加热效应明显,贴地逆温减弱或消失,近地层大气垂直混合加强,污染物向上扩散稀释,地面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
    • 陈莹; 徐瑞欣; 郝祺; 姜楠; 刘洋; 张瑞芹; 陈静
    • 摘要: 为研究富氨地区秋冬季不同PM_(2.5)污染级别气溶胶酸性及其影响因素,于2018年10月15日~2019年2月28日,选择郑州市2个非城区点位——新密和航空港进行PM_(2.5)膜样本采集,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水溶性离子,通过ISORROPIA-Ⅱ模型计算气溶胶pH值,并分不同污染等级探讨PM_(2.5)主要离子浓度和pH值范围.结果显示:采样期间NO_(3)^(-)、NH_(4)^(+)和SO_(4)^(2-)是3种最主要的离子,随着污染程度的加剧,NO_(3)^(-)、SO_(4)^(2-)、NH_(4)^(+)呈现上升趋势,其中NO_(3)^(-)和NH_(4)^(+)的增长速度较大;NH_(4)^(+)/SO_(4)^(2-)的比值大于0.75,大气处于富氨条件,NH_(4)^(+)主要存在形式是(NH_(4))_(2)SO_(4)、NH_(4)NO_(3)、NH_(4)Cl;所选两点位PM_(2.5)的pH值呈中等酸性,新密4.6±0.6、航空港4.6±0.7,随着污染的加剧,pH值的变化范围逐渐收窄;敏感性分析表明影响秋冬PM_(2.5)的pH值变化的主要共同驱动因素是TNH_(3)(总氨(气体+气溶胶))、SO_(4)^(2-)和温度,随着污染的加剧,由TNH_(3)对气溶胶酸度的影响最大变为SO_(4)^(2-)对酸性的影响最大;随着pH值增大,总硝酸倾向于向颗粒态移动,总氨倾向于向气态移动,呈相反变化.
    • 张文娟; 夏志勇; 孙凤娟; 王治非; 李敏; 边萌; 王在峰
    • 摘要: 为研究济南市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特征,以2020年12月8日—13日发生的一次典型大气重污染过程为例,从污染过程、气象条件、细颗粒物化学组分等角度综合分析此次重污染过程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期间首要污染物均为PM_(2.5),其平均质量浓度为137μg/m^(3),11日21时达到此次污染峰值,PM_(2.5)质量浓度高达为235μg/m^(3)。重污染期间高空环流较为平直;低层850 hPa受西南气流影响,有利于逆温层结的形成;地面均压场控制,平流雾、辐射雾交替产生。静稳气象条件使得PM_(2.5)质量浓度累积及高湿状态下颗粒物二次转化增强。观测期间,二次离子(SNA=SO^(2-)_(4)+NO^(-)_(3)+NH^(+)_(4))质量浓度为85.4μg/m^(3),占PM_(2.5)质量浓度的52.0%。硫转化率(R_(S))和氮氧化率(R_(N))均值分别为0.44和0.33,大气中SO_(2)和NO_(2)的二次氧化程度较高;R_(S)高于R_(N),表明污染期间二次SO_(2-)_(4)的二次转化效率高于NO^(-)_(3)。ρNO^(-)_(3)/ρSO_(2-)_(4)平均值为2.1,表明移动源对PM_(2.5)污染的贡献占主导地位。有机碳和元素碳浓度的平均比值为6.5,可见本次重污染期间济南市大气中存在二次有机碳(SOC)污染。采用有机碳和元素碳比值(ρ_(OC)/ρ_(EC))最小比值法估算得到重污染期间一次有机碳浓度和二次有机碳浓度分别为11.9μg/m^(3)、4.3μg/m^(3),表明一次燃烧源对污染过程有较大贡献。
    • 武威; 单铁良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数据、颗粒物观测数据、全球大气同化系统GDAS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等,结合数理统计、轨迹聚类、天气学分析等方法对2015—2019年秋冬季漯河重污染特征、污染输送及潜在源区分布进行分析,并通过一次典型重污染个例进行证明。结果表明:近5 a秋冬季漯河重污染过程发生频次高、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AQI、PM_(2.5)变化趋势不明显,PM_(10)浓度下降趋势明显,PM_(2.5)/PM_(10)比值逐年递增,以PM_(2.5)重污染为主。秋冬季漯河主要有6种气团输送路径,东北路、偏东路轨迹短、移速慢且高度低,近距离近地层污染输送特征明显,为重要重污染通道;西北路远距离下沉沉降输送和西南轨迹近距离输送下的AQI均值及重污染概率较低,对漯河重污染贡献不高。漯河潜在源区来源复杂、范围广、强度大,其污染潜在源主要分布在河南中东部、尤其是东北部,对应东北路径、偏东路径等气团轨迹。重污染时地面偏北风是其主导风,尤其是2—4 m·s^(-1)之间偏北到东北风最为显著。两次跨区域输送表明,北路或东北路近地层输送是AQI峰值维持发展的重要原因。
    • 孙丽娟
    • 摘要: 通过对2020年11月23日至26日太原市的一次重污染过程的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此次太原市重污染过程是在区域性大气静稳态背景下形成的;地面气压场及风场对PM_(2.5)浓度影响较大;冬季采暖期燃煤作为太原市PM_(2.5)主要来源对城市环境的巨大影响。
    • 贺健; 刘晔
    • 摘要: 为研究镇江市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特征,以2020年12月11~14日发生的一次典型污染过程为例,从污染过程、气象条件、颗粒物化学组分及源解析结果等角度综合分析了此次重污染过程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污染期间颗粒物浓度增加显著,首要污染物是PM_(2.5),污染期间气象条件趋于静稳,风力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且存在西北外部传输气团的影响。镇江市4个国控站PM_(2.5)浓度变化曲线大体一致,其中新区办事处站点对全市的PM_(2.5)浓度贡献最大。PM_(2.5)共解析出5个主要污染源,分别为: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源、扬尘源、二次源、燃煤源和生物质燃烧,其中二次源对镇江市PM_(2.5)浓度贡献最大。
    • 田润泽; 徐峻; 张众志; 唐枷榕; 程苗苗
    • 摘要: 大多数针对北京地区冬季重污染过程的研究侧重于气溶胶,关于该过程中雾的研究较少。利用北京南郊观象台L波段探空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MODIS和VISSR卫星数据等,对2013年1月12—15日北京地区重污染期间的雾进行分析,发现4 d中共发生2次辐射雾和2次平流雾,每天的雾在类型、垂直分布、形成过程、层结等方面都完全不同:12日清晨为充分发展的辐射雾,辐射雾的生成和发展使近地层稳定层结转变为近中性;13日清晨为2层相连的高空平流雾,分别来自不同源地,平流雾的到来造成近地层雾的消散,也使低层大气扩散能力有所加强;14日清晨出现辐射雾,其发展仅限于初生阶段,生存时间仅约2 h,期间存在贴地逆温;15日清晨为加深的平流雾,较前1天夜间的平流雾,雾顶高度抬升约500 m。鉴于北京地区冬季重污染过程中,雾在形成过程、垂直结构和层结影响等方面呈现出的复杂和多变的状况,针对重污染期间雾层的研究,以及其在垂直扩散和辐射等方面的效应研究都有待加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