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钒钛矿

钒钛矿

钒钛矿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0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工业经济、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96390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河北冶金、炼铁、四川冶金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6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第十六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中小高炉炼铁技术交流会等;钒钛矿的相关文献由409位作者贡献,包括饶家庭、吴道洪、邓君等。

钒钛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6390 占比:99.87%

总计:96520篇

钒钛矿—发文趋势图

钒钛矿

-研究学者

  • 饶家庭
  • 吴道洪
  • 邓君
  • 姚本金
  • 张勇
  • 曲刚
  • 纪守考
  • 薛向欣
  • 薛逊
  • 陈立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文康; 饶家庭; 李志霖
    • 摘要: 本文以高炉冶炼钒钛矿的参数控制特性,描述了如何构建高炉冶炼钒钛矿炉料结构分析模型;并通过炉料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高炉冶炼钒钛矿的炉料中随钒钛球团矿配比升高,在保证炉渣碱度R_(2)和(TiO_(2))不变的条件下,更多的钒钛矿通过球团工艺进入高炉,钒钛矿在烧结物料中配比下降以及钒钛烧结矿成份发生变化,因此改善了钒钛烧结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和降低了高炉冶炼钒钛矿的综合成本。基于炉料结构模型分析,开展了提高高炉炉料中钒钛球团矿配比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钒钛球团配比由24%提高至34%,钒钛烧结矿转鼓指数提高0.19个百分点、成品率提高1.52个百分点,利用系数提高2.27%;高炉综合炉料冶金性能得到改善,入炉品位提高1.5个百分点,有利于高炉冶炼过程的稳定顺行,高炉冶炼钒钛矿技术经济指标大幅改善。
    • 李东波; 王云; 张国华; 魏甲明; 王红阳; 郭亚光; 高永亮; 崔健
    • 摘要: 针对电炉冶炼钒钛矿渣中含有TiC导致渣金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提出碳热预还原-硅热还原熔分新方法,即在还原工艺后期,采用硅代替碳进行还原反应,以避免TiC的生成,并进行了条件试验及产物和炉渣检测分析。碳热预还原条件试验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配碳量(1.6倍~1.9倍理论配碳)可在1200°C下获得低碳(C=0.12%~0.22%)预还原产物。硅热还原熔分条件试验表明,V收率随着Si配比增加而增大,Fe收率随Si配比增加而增大;相同Si配比条件下,预还原阶段C配比越低,Fe收率越低,V收率越高;Si配比增加至1.8Si时,不同碳配比条件下V收率为77.71%~81.62%,Fe收率为97.23%~99.89%,而且渣金分离效果良好。炉渣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炉渣中主要物相为钛酸铝镁(Mg_(4)Al_(2)Ti_(9)O_(25))和镁铝尖晶石(MgAl_(2)O_(4)),不含TiC;根据图谱分析和能谱分析,推算得出随着Si配比的增加,渣中TiO2品位上升,1.8Si配比时渣中TiO2品位可以控制在27.28%~34.86%。该方法采用Si代替C进行深度还原,显著提升V收率,多回收的钒可弥补硅消耗带来的成本增加,且潜在经济效益显著。
    • 李万全; 张超
    • 摘要: X高炉(2500m^(3))通过增加鼓风量的方式提高产量水平,并在加风过程中对装料制度、热制度、造渣制度、送风制度等上下部操作制度进行优化,以提高风速和鼓风动能为切入点,通过采取缩小风口面积、提高炉顶压力、扩大矿批、定富氧、提煤比等一系列工艺操作措施,活跃炉缸工作状态,稳定煤气流分布,高炉炉况稳定性得以大幅改善,实现了长期稳定顺行,高炉产量逐步提升,在生铁含钒由0.258%升高至0.28%的高炉冶炼不利条件下,生铁平均日产量由6000t/d提高到7200t/d以上,创造了2500m^(3)钒钛矿冶炼高炉的日产新记录。本文阐述了对高炉加风提产过程中高风速、高动能等关键工艺操作点的认识和理论根据,结合行业先进高炉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X高炉加风提产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操作进行了介绍。
    • 林安川; 阴树标; 吴仕波; 罗英杰; 陈涛
    • 摘要: 一定原料、燃料及装备条件下,选择冶炼参数、优化高炉操作是改善技术指标的积极因素.对高炉生产中由于优化用矿结构、长期检修等涉及不同矿种互换应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炼铁基础理论,集成了满足高炉冶炼中涉及不同性质矿种互换冶炼时的精准计算、合理冶炼参数选择及控制等关键操作技术,并应用于昆钢某1080 m3高炉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高炉冶炼采用该精准操作工艺可以实现普通矿、钒钛矿互换冶炼时1~2个周期内获得稳定参数及指标;显著降低w([Si)、提升稳定率,有效避免了计划检修及矿种变化对生产的影响.
    • 李立芬; 张古兴; 张玉红; 伊凤永; 郝良元
    • 摘要: 简要探讨了承钢2500m3高炉铁水增钒的途径及限制因素,重点阐述了铁水增钒冶炼实践及成效.认为努力提高入炉原料钒负荷和提高铁水含钒收得率,是铁水增钒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引进低钛高钒原料、优化原料结构、细化高炉操作等措施,在高炉炉役后期高产、低耗的情况下,实现日产量不低于6100t/d,连续3个月铁水[V]在0.24%以上.
    • 赵勇; 李霞; 田卫
    • 摘要: 钒钛磁铁矿因为氧化、偏析或蚀变等作用,所产生的次生矿物与微组织很小(小于1μm),若以光学显微镜与扫瞄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无法确定钒钛磁铁矿的超威组织时,则进一步利用穿透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其超威组织.并可利用择区电子绕射和EDS分析来获得极微小矿物的结构和成份数据.因此利用SEM可进一步确认矿物相的结构、化学成分与共生关系.文章研究的目的是要了解岩石中的钒钛磁铁矿是如何演变、磁性矿物的特征与成因,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磁化的过程.
    • 秦洋洋; 王涛; 刘正勇; 张明远
    • 摘要: 针对威钢现有烧结配料系统中钒钛精粉配比较低的问题,进行了烧结杯实验,并对实验所得烧结矿进行冶金性能检测及研究.结果表明:在钒钛精粉配比10%~40%的范围内,随着钒钛精粉配比的增加,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降低;还原度先下降后小幅上升;软化开始温度升高,滴落温度降低,软融区间变窄;成品率、转鼓指数、抗磨指数均降低.从目前威钢生产条件来看,钒钛精粉配比为30%时为宜.在此条件下,烧结矿的抗磨指数为5.97%,转鼓指数为66.67%,达到烧结矿冷强度国家标准;其还原性(RI)为81.62%、低温还原粉化率(RDI+3.15)为41.92%和软熔区间为128°C,符合入炉标准.本结果可为钒钛矿烧结合理配矿提供指导.
    • 胡熊
    • 摘要: 攀西地区的高钛型钒钛磁铁矿藏丰富,为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发钒钛资源,集团公司将逐步推进钒钛冶炼技术.在此,针对钒钛矿的基础特性,分析影响钒钛矿烧结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比实验和生产数据整理,从工艺参数选择、生产操作设计、工艺设备改进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实践应用效果显示,优化后的烧结矿质量指标明显得以改善,满足高炉钒钛冶炼的质量要求,且经济技术指标良好.
    • 何飞宏; 薛锋; 黄德才
    • 摘要: 针对玉钢3号高炉(1080 m^(3))钒钛矿冶炼过程中频繁出现低炉温憋风、铁水含Zn异常升高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找到了影响炉况的主要因素,并通过采取改善和稳定原燃料质量、优化操作制度的措施,使炉况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各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