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青马工程

青马工程

青马工程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55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教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8篇、专利文献242477篇;相关期刊267种,包括中国青年、现代交际、青春岁月等; 青马工程的相关文献由632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士初、郭超、张兴海等。

青马工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8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242477 占比:99.77%

总计:243035篇

青马工程—发文趋势图

青马工程

-研究学者

  • 赵士初
  • 郭超
  • 张兴海
  • 杨立敏
  • 孙万代
  • 徐敏
  • 耿毅乾
  • 钱立贤
  • 张丹
  • 李廷宪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新华
    • 摘要: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保证党和国家发展后继有人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新中国成立前党在桂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及其经验,围绕新时代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提出应从加强党的领导、宣传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建立多层次递进型的学习组织、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以及有针对性的实践锻炼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 王锦达
    • 摘要: 从新时代高职“青马工程”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培养对象角度出发,探讨了高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局限性,缺乏模式的系统性,方法的创新性和对象的单一性。梳理了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改革与实践条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与技能大赛五个方面加以探索。最后结合“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目标”“高职课程培养计划的特点”对高职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进行总结。
    • 周习海; 张勇
    • 摘要: 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优秀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青马工程”加强青年政治引领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阐释了红色音乐文化丰富的科学内涵,以及红色音乐文化对于“青马工程”所具有的时代价值。论述了红色音乐文化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教育的重要作用。探究了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青马工程”的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运用红色音乐文化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范爽
    • 摘要: "青马工程"是学校在新时期下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是学校基层党组织教育优秀学生骨干的一个重要工程。其培养青年骨干的模式对于社团培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主要探究依靠马工程的培养模式对茶文化社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高强
    • 摘要: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自实施以来,承担着党对青年群体思想引领、政治引领的重要作用,引领青年肩负起党和国家未来的事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黑龙江大学青马工程“黑大菁英”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通过“智慧青马、自信青马、隐性青马”构建“三位一体”青年学生骨干培养体系,以培养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为切实增强青马工程建设的价值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青马工程的政治引领作用提供借鉴。
    • 蔡爽
    • 摘要: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是我国共青团从2007年开始的一项着力培养青年政治骨干人才的重点工程,同时被列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十大重点项目第一项。培养更多的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促进党的创新发展的重要需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质要求,同时也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现实需要。如今,在“大思政”的视域下,精准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潮流,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为国企的深化改革注入青年动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思想支持。本文从“青马工程”、青年政治骨干标准化培养内容、青年干部七种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浅析“大思政”视域下国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创新路径。
    • 彭志允
    • 摘要: CIPP模型的评价理论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简称“青卫工程”)法治教育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CIPP模型的诊断性、发展性、反馈性与高校“青马工程”法治教育的复杂性、渐进性、常规性相契合。借鉴CIPP模型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分别构建法治教育的4个一级指标,并补充细化为12个二级指标与27个三级指标体系构建高校法治教育评价体系。
    • 晏妮; 孔俊轩
    • 摘要: “青马工程”实施十余年来,取得长足稳定发展,但也存在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学员结构较为单一、跟踪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新时代推进高校“青马工程”提质增效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客观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必然选择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要。应积极把握整体性与部分性相统一原则,推动课程体系规范化;把握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统一原则,促进人才选拔机制合理化;把握长期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原则,构建人才跟踪培养机制。
    • 龙婷
    • 摘要: “青马工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和培养青年,使广大青年能在各类思潮文化的冲击中坚定政治立场,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重要举措。自“青马工程”实施以来,育人工作者不断进行实践与总结,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7年至今共培养近200万人。本课题针对高水平专业群基层团组织进行“青马工程”培养模式与实战研究。培养模式:创新“1+2”培养方式:“1”是:以党建带团建。党建引领团学发展,对学员的选拔质量与程序严格把控。“2”是:以校内第二课堂为平台,夯实学生理论功底,培养学生浓厚的国家情怀;以校外实践基地为平台,锤炼品格,拓展技能,增长才干。建立学习交流网络平台,使青马成员能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并能与错误的思潮作斗争。以点亮一盏灯,达到照亮一大片的目标。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创新的培养模式结合学生培养方案与成长成才规律,使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培养体系更加完备,培养模式更为规范,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的功能更加明显,为高水平专业培养和输送一批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大学生。
    • 吴明悦; 蒋闻名; 童婧
    • 摘要: 文章以湖南省高校“青马小组”为例,旨在发现高校“青马工程”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以探索高校“青马工程”更好的发展途径。研究通过扎实的调研获取一手数据,主要站在参与者的角度,更加注重相关机制的完善及培养问题的解决。通过对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现状的综合分析,分别从宣传渠道、培养主体、机制体系等方面对其实施成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推动“青马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