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特异性下腰痛

非特异性下腰痛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24715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急症、针灸临床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等;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相关文献由42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建贤、洪永锋、王斌等。

非特异性下腰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4715 占比:99.89%

总计:124847篇

非特异性下腰痛—发文趋势图

非特异性下腰痛

-研究学者

  • 吴建贤
  • 洪永锋
  • 王斌
  • 李红
  • 陈东煜
  • 朱立国
  • 杨明
  • 王勇
  • 王明丽
  • 胡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尉迎丽; 程远东
    •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分类细化法在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治疗的NLBP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使用一般运动处方干预,观察组运用运动处方分类细化法进行干预,分析不同干预方式在NLBP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对患者等速肌力、VAS评分、QOL评分、动静态平衡指标、腰椎活动度及复发率的影响。结果干预后两组屈伸肌AP、PT、PT/BW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静态下VAS评分、引导下VAS评分均显著降低,QO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引导下VAS评分显著低对照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动静态平衡指标、腰椎活动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处方分类细化法在NLBP患者中应用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核心区肌群功能状态、腰椎-骨盆节律律动、动静态平衡、核心稳定性、关节灵活性等情况,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王久清; 陈腾; 张显
    • 摘要: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发生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3~6月针对多个社区的青年人群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统计NLBP发病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青年人群NLB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370份,其中有效问卷356份,有效率为96.22%。NLBP组96例,发生率为36.97%。单因素分析显示,NLBP组与非NLBP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工作姿势、劳动强度、日均工作时间、有无振动作业、每周锻炼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BMI≥24.00kg/m^(2)、固定姿势、振动作业、每周锻炼<2次是青年人群发生NLB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30岁、BMI≥24.00kg/m^(2)、固定姿势、振动作业、每周锻炼<2次可增加青年人群NLBP发生风险。
    • 宋晓磊; 吴明莉
    •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疗法联合腰背肌锻炼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干预前后腰椎各活动度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门诊接受治疗的92例CN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参照《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腰背肌锻炼,观察组接受穴位针刺疗法联合腰背肌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表面肌电中位频率的斜率(MFs)、腰椎各活动度(屈距、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及功能障碍[Oswestr功能障碍指数(ODI)]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两组MFs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两组前屈距离长于干预前,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角度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前屈距离长于对照组,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疗法联合腰背肌锻炼能够有效缓解腰部肌肉疲劳,提高CNLBP患者腰椎各活动度,改善功能障碍情况。
    • 凡勇福; 苏凯奇; 袁洁; 聂晨晨; 阮晓迪; 刘飞来; 冯晓东
    • 摘要: 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有较好的治疗策略。近年来,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被广泛应用于消除组织内炎症、促进血液循环及改善中枢敏化;且能明显缓解NLBP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肌肉和关节功能,兼之具有非侵入、安全等特点,已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总结了ESWT治疗NLBP的临床效果和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 周鹏
    • 摘要: 笔者应用当归地黄饮加减联合腰椎斜扳手法治疗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门诊2019年1月~2020年6月肾虚型CNLBP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7.17±8.87岁。
    • 王继明; 冯俊; 王周淳
    • 摘要: 目的观察现代宫廷理筋术结合经筋灸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期间六安市中医院诊治的CNLBP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现代宫廷理筋术结合经筋灸法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地距离(Finger and floor dis-tance,FFD)、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背肌静、动态耐力及血清抗氧化指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7%(37/38)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FD、ODI、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FFD、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静、动态肌耐力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静、动态肌耐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T、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CAT、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宫廷理筋术结合经筋灸法治疗CNLBP疗效理想,可有效减轻腰部功能障碍及腰痛症状,提升腰肌耐力,并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黄思杰
    • 摘要: 目的 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人们常见腰背疼痛的一种,迄今受影响的患者年龄段愈来愈广泛。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发作频繁,给患者带来巨大困扰,为此而寻求改善方法及有效方案非常重要。方法 本文将近年国内外学者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综述。结果 发现除传统康复治疗手段外,同时有不断发展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其中有些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展现了其特别的治疗效果。但无论是国内或国外研究,均显示对于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暂无特效方法,对各种治疗手段的使用亦尚无统一意见。结论 现代康复讲究功能康复和整体康复,在针对NLBP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选取上,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需求和各种影响因素,根据个体患者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多学科合作决策制定康复计划,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 范超; 杨强
    • 摘要: 目的探讨畅气通络手法护理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畅气通络手法组与传统组,各63例。传统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护理,畅气通络手法组在传统组的基础上给予畅气通络手法护理,两组均护理观察2个月。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护理前后肌筋膜激痛点总体疼痛情况、腰部关节活动情况、表面肌电值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肌筋膜激痛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部关节活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屈曲状态与背伸状态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肌筋膜激痛点VAS评分、ODI评分、屈曲状态sEMG值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畅气通络手法组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畅气通络手法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应用畅气通络手法,能缓解其肌筋膜激痛点的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与表面肌电水平,提高总体疗效。
    • 陈宗周; 冯美果; 张欢; 曹华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予麦肯基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予针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腰部功能障碍[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量表(QBPDS)评分]、疼痛情况(VAS评分)、腰部活动度、表面肌电信号[伸展时的屈曲放松比值(EXT/MVF)、屈曲时的屈曲放松比值(FLEX/MVF)]、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53/55)]高于对照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QBPDS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QBPDS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活动范围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腰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双侧竖脊肌、多裂肌FLEX/MVF、EXT/MVF值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侧竖脊肌、多裂肌EXT/MVF、FLEX/MV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有较好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竖脊肌、多裂肌主动活动功能,提高腰椎活动度,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 周林林; 雅旭东; 王明霞; 成月; 刘雨佳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Flexi-bar运动干预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Flexi-bar训练对下腰痛患者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相关文章。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1年12月9日。两名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信息进行提取。采用TESTEX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6.0对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分析,效应量采用均数差(WMD)表示。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纳入文章对总体效应的影响。结果: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为指标纳入文献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Flexi-bar运动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缓解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的效果更好(WMD=-1.22, 95%CI:-1.96,-0.48),纳入研究呈中等异质性(I^(2)=66.14%);以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为指标纳入文献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Flexi-bar运动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的效果不显著(WMD=-1.88, 95%CI:-4.82,1.06),异质性较高(I^(2)=87.89%)。结论:Flexi-bar运动干预对于缓解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的效果比单独进行常规治疗的效果更好。在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方面,Flexi-bar运动干预的效果不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