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后出血率

产后出血率

产后出血率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0712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中国保健、母婴世界、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等;产后出血率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付娟、刘鑫、卜兰珍等。

产后出血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2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0712 占比:99.78%

总计:90916篇

产后出血率—发文趋势图

产后出血率

-研究学者

  • 付娟
  • 刘鑫
  • 卜兰珍
  • 孟影
  • 尹君
  • 张慧娟
  • 张燕
  • 张阿娜
  • 李丽
  • 李洪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慧娟; 李丽; 王婷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娩时母体血清钙离子水平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住院分娩且为35岁以下、孕足月、单胎头位顺产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血清钙离子水平低于2.11mmol/L的孕妇40例作为观察组,血清钙离子水平大于或等于2.11mmol/L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1,另将第二产程开始予以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维持血清钙离子水平大于或等于2.11mmol/L)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2。记录并比较3组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所需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2.5%,对照组1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对照组2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观察组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所需时间均多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时维持母体血中的正常钙离子水平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缩短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
    • 薛繁珠
    • 摘要: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价值,为预防临床产后出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孕产妇5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9例。为预防产后出血,两组成功分娩下胎儿后均立即使用缩宫素,同时观察组再增加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观察生产时及生产后24 h两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用药24 h内,对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产后24 h,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来预防孕产妇产后出血,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改善纤维蛋白原水平,不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 张慧娟; 李丽; 王婷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结合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术中预防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宫颈提拉式缝合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手术的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前是否使用超声评分分为观察组(使用超声评分)和对照组(未使用超声评分)两组,每组各40例。分析超声评分是否有临床应用价值,预防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或采取宫颈提拉式缝合,对降低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术中出血是否有效。观察组中21例预防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14例采取宫颈提拉式缝合与对照组中33例未预防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38例未采取宫颈提拉式缝合进行比较。记录胎盘植入是否与超声评分相符,记录两组终止妊娠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子宫切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通过超声评分检出粘连型33例,植入型2例,另4例为植入型误断为粘连型,穿透型1例(未穿透浆膜层属植入型),准确率87.5%;超声评分对诊断粘连型或无植入型的准确率较高,诊断植入型和穿透型的准确率较低。观察组孕37周后终止妊娠者23例,对照组24例,说明超声评分对终止时机无影响;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患者使用超声评分不会影响终止妊娠时机,利用它合理术前准备,有效降低子宫切除和DIC风险,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患者不良结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预防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根据子宫出血情况采取宫颈提拉式缝合可快速有效止血,降低产后出血,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刘雪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初产妇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缩宫素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无痛分娩,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缩宫素,观察对比两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和自然分娩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应用缩宫素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产程,并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吴琼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方法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试验组产后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血压水平、平均产程时间及不同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平均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使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率降低,同时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不同时间的产后出血量,实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有效预后.
    • 彭丽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同时针对该原因制定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所起到的改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可经阴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观察组患者其第二产程所需要的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同时在产后出血的控制率上也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结论 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有效的改善经阴分娩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了女性分娩后的生活质量.
    • 孙仕美
    • 摘要: 目的:研究产房产妇待产期间给予其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7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以以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明显更低(p<0.05),且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其分娩结局.
    • 谌红丽
    • 摘要: 目的对初产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其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常规组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干预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率(1.7%)相比常规组的(18.3%)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9,P<0.05);干预组的产后2 h(83.6±16.2)mL和24 h(165.6±23.9)mL平均出血量较之于常规组(136.5±21.3)mL、(239.4±38.1)mL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12、12.710,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8.3%较之于常规组83.3%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7,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产后出血率,并且减少其产后出血量,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谌红丽
    • 摘要: 目的 对初产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其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常规组进行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干预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干预组产后出血率(1.7%)相比常规组的(18.3%)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9,P<0.05);干预组的产后2 h(83.6±16.2)mL和24 h(165.6±23.9)mL平均出血量较之于常规组(136.5±21.3)mL、(239.4±38.1)mL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12、12.710,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8.3%较之于常规组83.3%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7,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产后出血率,并且减少其产后出血量,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雷秀红; 吴琳娜; 袁帅
    • 摘要: 目的 分析一体化家庭产房(LDRP)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顺序编号,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传统产房分娩及产后康复,观察组于一体化家庭产妇分娩及产后康复.对两组产妇入组时及分娩后24 h行汉密尔顿焦虑(HAMA)测评、汉密尔顿抑郁测评,并行组间比较,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构成、收集两组产妇分娩后12 h、24 h出血量,判定是否符合产后出血标准,比较组间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1)两组产妇入组时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4 h,两组孕妇HAMA及HAMD评分均较入组时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2)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产妇低(P<0.05);(3)观察组产妇产后1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较对照组产妇低(P<0.05);(4)观察组产妇对分娩过程中的医疗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 一体化家庭产房为产妇提供更为轻松、亲情氛围的分娩及产后康复环境,为产妇营造较强的心理安全感,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提升其成功分娩信心,减轻分娩过程中的应激反应,降低对循环系统的刺激,降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提高其分娩安全性及对分娩过程的医疗服务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