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43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47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口腔医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2008'全国第十三届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等;颌骨囊肿的相关文献由1252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怡芳、周健、农晓琳等。

颌骨囊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0 占比:21.5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747 占比:78.38%

总计:2229篇

颌骨囊肿—发文趋势图

颌骨囊肿

-研究学者

  • 赵怡芳
  • 周健
  • 农晓琳
  • 刘冰
  • 徐文华
  • 汤东红
  • 汤大蔚
  • 金武龙
  • 陈旭
  • 何建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敏; 徐冬娥
    • 摘要: 目的分析胶原膜联合β-磷酸三钙(β-TCP)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因牙源性颌骨囊肿行手术治疗的162例患者。根据修复骨缺损的不同方式分为3组,每组54例。A组:术后不放置任何材料;B组:术后使用胶原膜覆盖骨缺损部位;C组:术后使用β-TCP进行填塞,且使用胶原膜覆盖。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所有患者行锥形束CT检查,测定其骨缺损区域的骨密度。结果所有患者未复发。A组、B组与C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CT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CT值有差异(F=34.335,P=0.000);3组CT值均随时间增加不断升高(P<0.05)。②3组CT值有差异(F=9.634,P=0.008);A组最低(P<0.05),C组最高(P<0.05)。③3组CT值变化趋势有差异(F=165.591,P=0.000)。结论胶原膜联合β-TCP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成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唐丽宇; 龚飞飞; 宁晔; 庄劭玉; 夏华宽
    • 摘要: 目的对比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和浓缩生长因子(CGF)两种自体血小板浓缩制品,评价两者在上颌前牙颌骨囊肿术后修复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住的上颌前牙颌骨囊肿术后组织缺损患者54例,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PRF组、CGF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18例。PRF组患者使用PRF凝胶复合Bio-Oss骨粉及PRF膜;CGF组患者使用CGF凝胶复合Bio-Oss骨粉及CGF膜;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Bio-Oss骨粉及海奥生物膜修复组织缺损。54例患者术后当天、3个月及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观察,通过CBCT及牙周刻度探针分别测量骨密度差值及角化龈宽度变化,评估缺损区域软硬组织修复效果。结果患者术后2周拆线时创口均达到I期愈合。CBCT影像学观察数据显示,骨缺损区域骨密度HU数值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存在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角化龈宽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存在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结论PRF和CGF两种自体血小板浓缩制品可提高颌骨囊肿术后骨组织缺损修复的成骨疗效,CGF可有效促进牙龈软组织修复再生。
    • 董晨; 方松城; 王玲响
    • 摘要: 目的:探讨对颌骨较大囊肿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术、人工骨粉植入的“三步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囊肿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东华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颌骨较大囊肿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术、人工骨粉植入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颌骨囊肿刮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临床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囊腔体积及骨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6 h、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囊腔体积缩小程度、骨质增生厚度、骨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术、人工骨粉植入治疗颌骨较大囊肿有明显效果,可以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也可促进囊腔体积缩小,提高骨质增生厚度及骨密度。
    • 欧阳嘉杰; 胡超; 刘雄; 吴世卿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82例颌骨囊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口腔外科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82例颌骨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41例行单纯刮治术,观察组41例行刮治术+浓缩生长因子+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锥体束CT(CBCT)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2.68%vs 75.6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5)。结论临床治疗颌骨囊肿采用刮治术+浓缩生长因子+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效果满意,可促进成骨形成,提高骨密度,且并发症少。
    • 历凯玥; 苏世恒; 薛浩伟
    • 摘要: 目的:对比总结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填充对于颌骨囊肿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某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0例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DBM组、骨粉组及空白组,各10例,分别在囊腔内植入DBM、Bio-oss骨粉及不植入材料,测量患者术后1、3、6个月同一平面冠状位下囊腔等面积标记下的HUI度值变化,对比骨缺损修复方式对于骨愈合的影响。结果:DBM组与另外两组对比,术后4~6个月囊腔内三、四类骨比例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DBM能够加快囊腔内骨组织生长,具有较好促进骨缺损融合作用。
    • 高丽梅; 侯光敏; 梁亚平
    • 摘要: 目的:比较开窗减压术和囊肿刮治术治疗青少年颌骨囊肿的效果,指导青少年颌骨囊肿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就诊的70例青少年颌骨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案设定为两组,34例开窗减压术患者设为试验组,其余36例囊肿刮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神经症状、术后感染)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90、180、360 d的囊腔愈合速度、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80 d的牙髓活力测量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窗减压术方案是患有颌骨囊肿青少年的首选治疗方案,有利于囊腔波及牙齿的牙髓活力的保留,减轻术后并发症。对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可优先选择开窗减压术。
    • 贾希
    • 摘要: 目的探析应用开窗减压术与超声骨刀切除术对儿童混合牙列期颌骨囊肿患儿治疗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儿童混合牙列期颌骨囊肿患儿92例为分析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将患儿每组46例分为A组和B组,A组应用开窗减压术治疗,B组应用超声骨刀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预后质量。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大于B组,术后疼痛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患儿手术治疗有效率评价低于B组(P<0.05)。A组患儿术后感染、复发例数多于B组(P<0.05)。结论对收治儿童混合牙列期颌骨囊肿患儿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可将超声骨刀切除术作为重点考虑对象,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感染和复发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刘国栋
    • 摘要: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患者接受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在丰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6例颌骨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接受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囊肿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93.94%)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75.76%)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及伤口愈合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囊肿面积缩小量、囊肿体积缩小量较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0%)较对照组(9.09%)低(P<0.05)。结论给予颌骨囊肿患者开窗置管引流与颌骨囊肿刮治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囊肿缩小,减少并发症发生,手术安全性较高。
    • 杨胜华; 吴英哲
    • 摘要: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术前应用锥形术CT(CBCT)检查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颌骨囊肿患者70例,术前予以CBCT检查,分析患者囊肿的临近解剖结构、囊肿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分析颌骨囊肿CBCT影像学特征。结果CBCT检查发现鼻腭囊肿14例,含牙囊肿20例,根尖残余囊肿或根尖囊肿36例,均经病理、手术检查证实;上颌骨含牙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大部分为单囊病变,可见清晰边界,呈类圆形、圆形低密度区,周围包绕密线白线,在牙齿的不同发育阶段出现囊腔,牙冠呈向心性分布在囊肿腔内的中心部位,病变范围越大,则颌骨膨胀、邻牙移位现象越显著。残余根尖囊肿或根尖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为低密度区圆形,具有清晰的边界,在根尖周围出现囊肿,部分位于根侧,出现骨硬板和局部根周膜消失,边界位置包绕线条状致密度影。结论颌骨囊肿进行CBCT检查可准确显示病变和临近硬组织的关系、囊肿的大小、形态、部位。
    • 摘要: 《现代牙槽外科新技术》由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赵吉宏教授主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汪湧教授担任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介绍近年来用于牙槽外科临床的新技术、新业务,体现在诊疗理念和模式的更新、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以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具有技术新、范围广、学科交叉三大特色。主要包括现代影像技术在牙槽外科的应用、无痛麻醉技术、镇静镇痛技术、微创化拔牙及超声刀、显微镜等辅助器械在牙拔除中的应用、阻生牙牵引拔除术;第三磨牙牙胚预防性拔除术、拔牙后即刻种植术、拔牙后牙槽骨保存和增量术、埋伏牙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根尖周病变的牙体-外科联合治疗、颌骨囊肿内牙齿的袋形导萌术等,共十七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