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显像

骨显像

骨显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2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9711篇;相关期刊207种,包括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全国“三核”论坛暨江西省核学术年会、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运动疗法暨第六届创伤康复全国学术会议等;骨显像的相关文献由1197位作者贡献,包括左书耀、张莉、张青等。

骨显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7 占比:1.3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9711 占比:98.67%

总计:30112篇

骨显像—发文趋势图

骨显像

-研究学者

  • 左书耀
  • 张莉
  • 张青
  • 陈跃
  • 杨芳
  • 叶恒光
  • 吴华
  • 张汝森
  • 彭京京
  • 王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佳; 荆宏雁; 屈旭宽
    • 摘要: 目的探讨;^(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中肾脏异常浓聚的原因。方法统计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患者,收集其中肾脏异常浓聚病例,对该现象与可能原因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行全身骨显像722例,48例出现肾脏异常浓聚,发生率为6.6%,其中局灶性浓聚9例,超声学检查7例为尿路梗阻、2例正常,尿路梗阻致局灶性浓聚的比例77.8%;未见肾脏浓聚674例,其中化疗后21 d内227例,多于21 d或未化疗447例;双肾弥漫性浓聚39例,其中化疗后21 d内22例,多于21 d或未化疗17例,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2,P<0.05)。结论;^(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中肾脏局灶性异常浓聚可能与尿路梗阻有关,而近期化疗后反应可能是双肾弥漫性浓聚的原因之一。
    • 王安波; 冯丽佳; 李沁忆; 张伟
    • 摘要: 目的研究肿瘤性骨软化症(TIO)患者的^(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膦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特征,探讨全身骨显像在TIO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TIO患者的全身骨显像特征,所有患者确诊前均在核医学科行全身骨扫描,其中2例实施了^(68)Ga标记的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68)Ga-DOTATATE)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CT扫描。结果3例患者骨显像示脊柱放射性摄取增高,肋骨多发局灶性点状放射性浓聚灶(类似“串珠样”改变),承重骨关节处可见线、片状放射性浓聚影,类似骺板的假性再激活;其中2例患者的原发灶在骨显像上均呈阳性表现。结论全身骨显像对TIO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价都有重要价值。
    • 欧三桃; 熊琳
    • 摘要: 肾性骨病(ROD)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精准诊断及评估肾性骨病仍然是肾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性骨病的诊断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新型的核素骨显像技术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肾性骨病的诊断现状及最新进展做一述评,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提高临床上诊断肾性骨病的水平。
    • 张雪梅; 郝攀; 彭如臣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脊柱转移中应用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改良根治术后的103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SPECT/CT融合骨显像检查,并以临床随访及穿刺病理检查获得最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统计SPECT/CT融合骨显像评估术后脊柱转移情况及病灶部位检出情况。结果术后发生脊柱转移15例,转移率14.56%;SPECT/CT融合骨显像诊断术后脊柱转移的准确性92.23%(95/103),敏感性93.33%(14/15),特异性92.05%(81/88);15例共检出病灶24个;SPECT/CT融合骨显像诊断改良根治术后脊柱转移部位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78,P<0.001)。结论SPECT/CT融合骨显像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脊柱转移中的评估价值高,可明确病灶部位。
    • 张毓艺; 张连娜; 冯瑾; 高璇; 杨芳
    • 摘要: 目的将^(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联合骨显像分析痛风患者肾功能受损特点并评价其对痛风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痛风患者的^(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其中124例患者同期行骨显像。分析肾小球滤过率(GFR)、达峰时间(t_(p))、C_(20)等参数在不同临床分组间有无差异,采用t检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双肾总GFR及分肾GFR在年龄大于40岁、病程超过5年、血肌酐升高的患者中,均低于年龄小于40岁、病程不足5年、血肌酐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_(20)减低在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组的比例分别为47%、46%,明显高于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17%、19%),χ^(2)分别为11.933、8.554,P值分别为0.001、0.003。t_(1/2)在各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肾脏有结晶或结石组分肾GFR为41.06±12.61mL/min,低于非结晶结石组45.39±10.30mL/min,t值为-2.558,P值为0.011。总肾GFR、t_(p)、t_(1/2)、C_(20)在结晶结石组与非结晶结石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痛风受累关节数目>3处时,分肾GFR值为41.75±11.86mL/min,低于≤3处组45.21±11.94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40,P值为0.033。痛风累及第一跖趾关节时,分肾GFR值为42.06±10.49mL/min,低于未累及第一跖趾关节组45.77±10.49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0.209,P值为0.015。t_(p)、t_(1/2)延长、C_(20)减低的患者比例在骨显像各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系统评价痛风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能很好地反映痛风肾病肾功能受损程度,并显示痛风肾结晶结石、痛风性骨关节病变严重者肾脏受损更严重。联合肾动态显像和全身骨显像检查立体评价痛风病情是值得尝试应用的诊断模式。
    • 张海静; 熊晓亮; 郝婷婷; 赵银龙
    • 摘要: 1病例简介男,61岁,主诉:左腕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年余。体格检查:左前臂及左手肿胀明显,触压痛阳性,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受限。腕关节CT检查(图1A)提示骨巨细胞瘤可能性大。^(99)Tc^(m)-MDP三相骨显像SPECT/CT检查(图1B~D)提示骨巨细胞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腕关节病变切除术中见桡骨远端明显增大,骨皮质变薄,骨膜下肿物剥离后行病理检查,提示骨巨细胞瘤局部呈ABC表现(图1E)。最终临床诊断为骨巨细胞瘤继发ABC,随访至2021年6月未复发。
    • 钱刚
    • 摘要: 目的 探究SPECT/CT骨显像在骨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240例281处不典型病灶加做SPECT及同部位的CT检查,参考骨显像和CT检查对不典型病灶实施良性病灶、转移瘤及不确定可疑病灶的诊断,分析SPECT/CT骨显像在骨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40例共检出281处病灶,其中SPECT检出良性病灶131个,恶性病灶130个,其中有20个可疑病灶没有明确诊断;CT检出良性病灶61个,恶性病灶100个,其中有120个可疑病灶没有明确诊断,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PECT/CT骨显像在骨转移瘤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梁春蕊; 王茜; 赵赟赟; 高平; 邱李恒; 李原; 郝科技; 李河北; 岳明纲
    • 摘要: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显像特征,评价其用于与转移性骨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5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骨显像资料,提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并通过对5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和随机抽取的100例骨转移瘤患者的阅片试验,评价骨显像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肿瘤骨转移鉴别诊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诊断效能.结果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骨显像上常表现为多发病灶,其特征性影像表现为与骨骼走形相垂直的点状或短条状浓聚,横行于椎体的线样浓聚,或位于骶骨的"H"形浓聚,这些病灶无膨胀性生长或沿骨骼走形分布特点.依据上述影像特征与肿瘤骨转移进行鉴别,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2%、97.0%和96.7%;且阅片者之间(kappa值:0.80~0.89)及阅片者自身(kappa值:0.82~0.86)的判断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在骨显像中,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不仅可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也可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 赵祯; 周科; 蒋丽莎; 向镛兆; 蔡华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智能病灶标注系统在核医学科阅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在本科实习的本科生8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0,教师带教+单人阅片训练的教学模式)和实验组(n=40,教师带教+智能病灶标注系统阅片训练的教学模式).学生实习第1天、第15天、第30天,对学生进行全身骨显像阅片能力考核.实习结束后,比较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主观评价.结果 实习第1天,两组本科生阅片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第15天、第30天,实验组本科生阅片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本科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病灶标注系统在核医学科阅片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
    • 汤元翔; 栗全营; 徐玄飞; 王强; 杨桂芬
    • 摘要: 目的:探讨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 Tc-MDP)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骨显像在钙化防御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5月临床病理确诊为钙化防御的17例患者的99m Tc-MDP SPECT/CT骨显像检查资料,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及99m Tc-MDP SPECT/CT骨显像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17例钙化防御患者16例出现骨外异常摄取99mTc-MDP,阳性率为94.1%,仅1例SPECT/CT显像无阳性表现,阴性率为5.9%.部分患者表现为多脏器的累及,其中累及躯干、四肢皮肤8例,占总病例的47.1%,表现为病变处皮肤增厚,皮下可见软组织团块、结节、钙化、炎性渗出等,病变区域放射性摄取不同程度增高.多器官受累5例,占总病例的29.4%,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骨骼肌、心肌、肺放射性异常增高,其中1例患者经硫代硫酸钠治疗后,临床表现及SPECT/CT骨显像表现均明显减轻.另累及阴茎1例.结论:钙化防御患者99m Tc-MDP SPECT/CT骨显像有其特定的影像学表现,SPECT/CT骨显像对于钙化防御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