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介入超声

介入超声

介入超声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37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23602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2008年全国微创外科新进展论坛暨第二届东方国际微创外科论坛、第五届医学影像山东国际论坛、山东省第十七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五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等;介入超声的相关文献由870位作者贡献,包括汤礼军、汪涛、刘地川等。

介入超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2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3602 占比:99.74%

总计:123923篇

介入超声—发文趋势图

介入超声

-研究学者

  • 汤礼军
  • 汪涛
  • 刘地川
  • 卓忠雄
  • 史秋生
  • 张晖
  • 田伏洲
  • 邓昌明
  • 陈涛
  • 黄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新泽; 孔文韬
    • 摘要: 目的探究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12月12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显示39例为恶性组,81例为良性组,均为其实施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术检查及常规超声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术检查、常规超声检查的乳腺恶性肿瘤检出率及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情况的差异性。结果乳腺肿瘤患者经病理检查,其恶性肿瘤检出率为32.50%;经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术检查的恶性肿瘤检出率为33.33%;经常规超声检查恶性肿瘤检出率为29.17%。常规超声检查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71.79%,特异度为91.36%,准确度为85.0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87.06%;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术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94.87%,特异度为96.30%,准确度为95.83%,阳性预测值为92.50%,阴性预测值为97.50%。结论乳腺肿瘤患者接受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术干预,可为其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以及阴性预测值,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 利青; 蒋玉洁; 李智贤; 蓝家富; 吴海萍
    • 摘要: 肺癌确诊和精准治疗的依据是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经皮穿刺活检是获取病变组织标本的主要方式。该技术诊断性能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具有实时监控指导操作、多角度、无辐射,对体位要求低、廉价等优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诊断准确率及穿刺成功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周围型肺病变在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以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地穿刺活检。
    • 王希; 王文平; 李超伦; 韩红; 季正标; 徐本华; 闻捷先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7例前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EUS并选择增强区域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选取穿刺病理学诊断为NET的患者13例(类癌2例,不典型类癌5例,小细胞NET 6例),总结其特征并评估安全性。结果:肿块均位于前上纵隔,平均最大径为(82.2±29.8)mm,平均穿刺(2.08±0.49)条。病灶呈低回声11例,高回声1例,中等回声1例;含囊性成分3例;含点状钙化3例;均紧贴纵隔大血管。CEUS病灶呈整体增强9例,向心性增强4例,达峰时呈不均匀增强6例。对比常规超声(3/13,23.1%),CEUS显示7例存在片状坏死(53.8%)。CEUS在4例(30.8%)病灶中识别出滋养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在1例(7.7%)病灶中识别出滋养血管。2例患者出现轻微胸痛,其余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EUS在纵隔NET的初步诊断和引导穿刺中具有重要价值,较常规超声更能准确地把握穿刺区及避让滋养血管,显著提高安全性,是影像学评估和引导穿刺活检的重要工具。
    • 张芝; 杨大雄; 任医群; 张雪婷; 周祖邦
    • 摘要: 鼻咽癌(NPC)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骨、肝和淋巴结。通常鼻咽癌肝转移预后较差。鼻咽癌肝转移常表现为多灶性结节。早期鼻咽癌肝转移,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囊性结节;进展期图像常以实性、富血供为主。目前转移性鼻咽癌的治疗基本上是姑息性的;转移性鼻咽癌的治疗选择包括临床试验(首选)、铂基联合化疗或同步化疗、放疗;围手术期行肝动脉灌注泵化疗联合肝脏转移瘤切除术,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期。现有的新治疗方法中,免疫检查点疗法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孙厚坦; 赵威武; 陈朝旻; 滕红; 李涵哲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灌注化疗在门静脉癌栓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无癌栓肝癌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2)15例行肝癌微波消融,观察组(A1)15例加门静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肝癌复发率、生存率和门静脉癌栓发生率;选择进展期肝癌不完全梗阻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B2)15例行肝癌的微波消融,观察组(B1)15例加门静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肝癌复发率、生存率和门静脉癌栓治疗有效率;选择进展期肝癌完全梗阻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C2)15例行肝癌微波消融,观察组(C1)15例加门静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肝癌复发率、生存率和门静脉癌栓治疗有效率。结果:90例均完成肝癌及癌栓的治疗,观察组(A1)治疗后6、12、24、36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2),复发率、门静脉癌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门静脉癌栓疗效明显,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陈晓波; 陈飞; 黄涌泉
    • 摘要: 目的探讨电磁导航技术在介入超声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超声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分配,每组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试验组采用电磁导航技术辅助教学方式。培训结束后,两组学员进行体模穿刺考核,对比其操作时间、调针次数及针体显示率;同时填写问卷调查表,对比研究两种教学方式的培训效果。结果同平面条件下,试验组的操作时间、调针次数均较少,针体显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同平面条件下,试验组的操作时间、调针次数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对教学方式在提高学习兴趣、手术操作能力、自信心以及对教学方式满意度评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磁导航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引导穿刺技术,能够提高学员的信心及操作安全性,同时缩短其培训周期。
    • 曾绮卿; 沈严严; 邓梨平
    •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交互翻转式教学在介入超声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两家大学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每家医院分别随机选取16名学员,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对照教学组)和基于微信平台交互翻转式教学(实践教学组)。通过对学员考核成绩和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实践教学组和对照教学组学员考核成绩分别为(88.21±0.80)分和(80.35±1.9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1,P<0.05)。两组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其实践教学组:12人满意,2人不确定,2人不满意;对照教学组:6人满意,2人不确定,8人不满意,两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基于微信平台交互翻转式教学在介入超声教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 陈贝翼; 宁传龙; 张瑞; 黄文昌; 徐杰; 邵维维; 崔崤峣
    • 摘要: 超声消融是目前治疗肿瘤等疾病倍受关注的方法。为了在微创介入治疗情况下,尽可能扩大消融治疗区域、缩短治疗时长,文章提出一种基于Chirp编码激励的介入式超声消融方法,结合自主研制的微型化介入消融换能器和小型化Chirp编码激励电路模块,实验验证讨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聚丙烯酰胺(PAA)仿体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恒定频率激励方法,采用Chirp编码激励方法,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扩大单次消融的有效治疗区域;在保证一定消融治疗覆盖面积的基础上,有效减少整体消融治疗时间。
    • 苏晓丹
    • 摘要: 目的:对乳腺肿瘤患者应用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进行诊断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3月到2019年5月间到我院就诊的8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组织提取后对其实施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和超声检查.结果:病理诊断中,共有38例恶性肿瘤,占比47.5%,42例良性肿瘤,占比52.5%,在超声检查中,共有63例可疑恶性肿瘤,占比78.75%,17例良性肿瘤,占比22.25%,两种检查方案准确率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应用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的准确率相对较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梁波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进行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时,选择介入超声联合胆道镜双通道"一步法"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临床可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在该院所收治的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该时段该院数据库中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抽取调选后,在其中方便选取6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案将其进行两组均分,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选择传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介入超声联合胆道镜双通道"一步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多项手术指标进行评价,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况,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康复率均为100.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失败或手术中转开腹状况.实验组患者中共有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9,P=0.002);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手术指标相比,实验组各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介入超声联合胆道镜双通道"一步法"的治疗方法,具有简便、高效以及创伤小的特点,并且手术后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