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738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政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64篇、会议论文274篇、专利文献134篇;相关期刊2200种,包括现代哲学、伦理学研究、天风等; 相关会议180种,包括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伦理与实践国际研讨会、第七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等;伦理道德的相关文献由5117位作者贡献,包括樊浩、刘芳、季羡林等。

伦理道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64 占比:91.63%

会议论文>

论文:274 占比:5.62%

专利文献>

论文:134 占比:2.75%

总计:4872篇

伦理道德—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弛
    • 摘要: 情绪与伦理决策有关,因此在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和服务对象情绪。本文简要回顾了最近关于伦理决策的研究,研究表明情绪会影响伦理决策,并且更多的是有利于伦理决策。尽管介入过程中服务对象情绪不受伦理主体的控制,所产生的情绪只是介入过程的一部分,但许多学者认为情绪也可以提供信息。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反思其伦理决策中情绪的意义,反思自己的伦理认同,开展社会工作实务工作。
    • 王样
    • 摘要: 数字技术作为实现“互联网+服务”模式的重要手段,在与服务结合时对失能和脆弱的消费人群产生了不可小觑的服务排斥现象。对此,通过系统研究包容性服务设计,围绕技术德性美德理论,针对性地提出35项彰显伦理道德意蕴的包容性服务设计策略,用于引导服务组织开发包容性数字服务。经案例分析表明,基于技术德性美德的包容性服务设计策略,能有效提升数字服务的包容性价值,并缓解数字服务体验中的失能感,从而积极应对由于数字技术缺乏伦理道德约束而产生的服务排斥现象。
    • 曾瑞霞; 王志云; 侯续伟; 裴丹; 屈惠莹; 张轶博
    • 摘要: 局部解剖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基于本门课程大体标本解剖的特点,它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其特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便于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到理论及实践教学,但目前对于本门课程的相关思政元素挖掘不够,不能进行全方位、全程人文教育,本研究在局部解剖学的实践中进行思政教育,如仪式教育及解剖过程中建立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等思维意识,并且培养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合作的团队意识,老师在指导解剖操作的过程中展示的娴熟博学的专业知识及言传身教的敬业精神。在理论授课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按照人体各个局部形态结构所涉及到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和实践,从而引申出职业素养、创新精神、辩证思维、伦理道德和家国情怀等人文素质的培养。本研究的设计基本实现了基础医学教育引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和渊
    • 摘要: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了应对未来时代的挑战,肩负起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科技人才的培养要从中小学阶段开始,而科技伦理和科研规范的教育是在科技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之一。2021年1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1]。
    • 李晓昀; 侯光明
    • 摘要: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的社会文化深受发源于中原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中原地区的乡村也成为中国基层广大乡村社会的典型代表。以中原乡村为主要叙事空间、表现中原乡村人民现实生活、反映中原乡村社会文化的中原乡村电影,深受发源于乡土中国的优秀传统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以独特的视听语言传承表达着朴素自然思想及伦理道德传统等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是中国电影呈现民族风貌、摹写时代历程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
    • 张康之
    • 摘要: 现代政治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民主政治,曾经成为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信仰”。然而,这样一种无比美好的“信仰”,却把人类带进了风险社会。因此,在风险社会生成的问题上,对西方现代政治加以反思是必要的。以西方民主的形式出现的现代政治是一种竞争政治,它是建立在原子化个人的前提下和基础上的,也是从属于个人以及可以最终归结为个人的各种利益实现和规范利益冲突的需要的。但是,也正是这样一种政治,存在着在民主的名义下对平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限制和排斥的问题,存在着排斥伦理道德的问题,存在着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怨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人类带进了风险社会。
    • 崔雪茹; 温舒雅
    • 摘要: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农业大国的缩影——白鹿原的描写,展示了根植于农耕文明的儒家文化以及深受其影响的众生相。作品塑造了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在社会变迁中的儒家文化的命运的思考。生活在儒家文化宗法制度的大背景下,小说中的人物必然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人物性格、生存方式和人物结局在儒家文化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情节。儒家文化塑造下的维护者、顺从者和反叛者在这样的环境下相互斗争,表现出了压抑的生活状态和悲剧性的结局。
    • 修玉娇
    • 摘要: 从伦理道德与机制体制建设方面研究城市规划管理突出问题,指出在政府组织及其自身发展和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等方面存在伦理缺陷问题,认为规划组织结构系统与组织环境的不适应、规划行政职能不清、组织内部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意识形态的改变以及权力监督不足等是规划管理突出问题的成因.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增加机构设置公理性、理顺规划管理职能、加强部门伦理制度建设、树立正确人生观等方法来解决.研究结果可为各级政府构建科学合理和高效规范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起到借鉴作用.
    • 张文
    • 摘要: 非虚构类故事化写作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文体,其介于新闻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之间,兼具独特性和实用性。微信中运用故事化写作文章的技巧包括开阔视角,全知角度叙述;组合故事,设置多个情节;把握节奏,增加戏剧效果;活用文字,激发感知想象。微信公众号故事化写作应从恪守真实、坚守原创、固守客观三方面坚守伦理道德,以使故事化写作手法更好地应用于新闻非虚构文章的写作中。
    • 蔡怡然
    • 摘要: 恩格斯的家庭伦理观认为,爱情是婚姻关系开始的基础,夫妻之间的平等观念、妇女解放观念是家庭伦理中不可忽视的两方面。家庭对于每个人都有原生态的影响,家风对于子女的成长和品格有很强的塑造作用。恩格斯对于资产阶级私有制下的家庭伦理关系进行了批判,指出那种条件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已经异化成为金钱关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当今中国社会家庭的关系随着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演变,亦呈现出一种异化的形式,首先表现为婚姻关系的危机,当代青年的择偶标准已经逐渐功利化、金钱化;其次是家庭伦理关系中的负面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如子女教育的过度溺爱与遗弃、对赡养老人责任的缺失等。恩格斯家庭伦理观的当代价值是:(一)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婚姻观;(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观;(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