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僧肇

僧肇

僧肇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会议论文4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哲学分析、五台山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僧肇的相关文献由17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彤磊、曹树明、王成竹等。

僧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 占比:97.6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2.33%

总计:172篇

僧肇—发文趋势图

僧肇

-研究学者

  • 张彤磊
  • 曹树明
  • 王成竹
  • 罗颢
  • 丁建华
  • 任继愈
  • 刘成有
  • 周叔迦
  • 孙尚诚
  • 崔玉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联合
    • 摘要: 《庄子·齐物论》是先秦哲学的一篇大文章,"即使从世界的哲学角度来看……《齐物论》依然是最高水平的大文章"(赖锡三语)。我一直认为,在佛教传入之前,或者更具体地说,在僧肇的佛学论著出现之前,思辨水平最高、最具"哲学性"、最艰深难懂的中国哲学文本非《齐物论》莫属。正因此,古今学者对庄子的这篇宏文多有殚精竭思的诠释和研究。现代学者中,章太炎有《齐物论释》。
    • 丁建华
    • 摘要: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宗教中一直存在着否定知识的潮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库萨的尼古拉"有学识的无知"与僧肇"般若无知"这两个命题,本文从内涵﹑原因与趣向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无知"命题.内涵方面,僧肇"般若无知"要表达的意思是圣人没有凡夫的知识(虚妄分别),而库萨的尼古拉所说的"有学识的无知"要表达的意思是凡夫没有关于上帝的知识.可见,两者看似类同的命题,表达的却是相对的两个方面,但也要认识到,这两个方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具有一致性,即都想要揭示凡夫的知识在上帝或者说般若面前不成其为"知".理论基础方面,"无知"命题的理论基础都在于佛教及基督教的终极存在(空与上帝)对二元对立认知的超越.僧肇与尼古拉都认为,相对的语言是无法认识和描述终极存在的,在这一点上,两人是一致的.然而关于终极存在的理解,两人极为不同.尼古拉的上帝,类同于受到僧肇"空"的思想批判的本无论.趣向方面,两者的目标都是溯源于各自的宗教追求,尼古拉提出"否定性神学"的方法去认识上帝,与僧肇"遮诠"的方向相同,但是,佛教的遮诠仅仅是表述方法,并非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然而,两者的过程虽然相反,终点都是放弃一个"小我",进入一个"大我".通过三个方面的比较探究,可以发现,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无知命题,并非是单纯否定知识、提倡信仰,而是通过否定知识呈现出知识的有限性,这与东西方文化之先贤的反思,具有其内在一贯性,是反思人类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也正是其真正的意义.
    • 丁建华
    • 摘要: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宗教中一直存在着否定知识的潮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库萨的尼古拉"有学识的无知"与僧肇"般若无知"这两个命题,本文从内涵﹑原因与趣向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无知"命题。内涵方面,僧肇"般若无知"要表达的意思是圣人没有凡夫的知识(虚妄分别),而库萨的尼古拉所说的"有学识的无知"要表达的意思是凡夫没有关于上帝的知识。可见,两者看似类同的命题,表达的却是相对的两个方面,但也要认识到,这两个方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具有一致性,即都想要揭示凡夫的知识在上帝或者说般若面前不成其为"知"。理论基础方面,"无知"命题的理论基础都在于佛教及基督教的终极存在(空与上帝)对二元对立认知的超越。僧肇与尼古拉都认为,相对的语言是无法认识和描述终极存在的,在这一点上,两人是一致的。然而关于终极存在的理解,两人极为不同。尼古拉的上帝,类同于受到僧肇"空"的思想批判的本无论。趣向方面,两者的目标都是溯源于各自的宗教追求,尼古拉提出"否定性神学"的方法去认识上帝,与僧肇"遮诠"的方向相同,但是,佛教的遮诠仅仅是表述方法,并非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然而,两者的过程虽然相反,终点都是放弃一个"小我",进入一个"大我"。通过三个方面的比较探究,可以发现,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无知命题,并非是单纯否定知识、提倡信仰,而是通过否定知识呈现出知识的有限性,这与东西方文化之先贤的反思,具有其内在一贯性,是反思人类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也正是其真正的意义。
    • 陈佩辉
    • 摘要: 关于僧肇所破本无义的代表为谁,古今学者聚讼不已.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考察僧肇对本无义的批评,发现以往学者所忽视的僧肇所言的"好无之谈"反映了南北学风和思想立场之不同.裴頠与僧肇背后有百年相通的学风背景,二者皆重经典本义和道德实践,都与好尚浮华的学风无法兼容.僧肇所破本无义的具体意义有三: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无栖神冥累之方;不事修行,徒尚浮华.而基于史料对比,僧肇所破本无义与后世学者所认为的本无宗的代表都有距离.僧肇所破的对象更可能是陷入断见、好尚浮华的本无末流之徒.
    • 张彤磊
    • 摘要: 一方面,僧肇将魏晋玄学"有无之辨"的本体论思维纳入般若中观学"诸法实相"原理和"中道思维"原则下,以般若化的"有无相即"消解了魏晋玄学有无二分的逻辑问题.另一方面,僧肇沿着魏晋玄学"有无之辨"境界论意义指向,将魏晋玄学在世间实现精神超越的致思理路渗透于般若中观学的解脱之道,从而把魏晋玄学"体道成圣"的人生追求转换为般若中观学"体空成佛"的涅槃境界.经过这两层异同之间的相互融摄,僧肇般若化的"有无之辨"成功地实现了般若学与魏晋玄学在思维方式和内容上的深层转换.
    • 姜明佳
    • 摘要: 僧肇在《物不迁论》中对"不迁"的道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却没有确切说明"物"的内涵与外延,这使得《物不迁论》在脱离作者的写作语境后,于论义上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性.从后世的种种注释和论著中可以看出,这种模糊性不仅造成了文意解释上的多样性,也造成了主旨理解上的分歧.从《物不迁论》原文及注疏入手,可以分析"物"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在解释中的张力.
    • 杨本华
    • 摘要: 自汤用彤先生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论证《涅槃无名论》为“伪书”,即非僧肇所作,此后承袭此说者颇多,这一研究史大体形成了“引用后出经文说”“存在后世思想说”“文体文义不合说”“古今文句出入说”“上表秦王时间说”“文章辞力浮薄说”“古时已有怀疑说”七条主题的观点,但通过仔细考察七条意见可以发现这些观点都有待商榷,《涅槃无名论》非僧肇所作的“伪书说”不能成立。
    • 张鋆良
    • 摘要: 《肇论》是东晋高僧僧肇的代表作,其对大乘佛教般若中观学原旨的阐述历来受到佛教内外学界的关注,在佛教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学界对其中《宗本义》和《涅槃无名论》两篇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论,至今久悬未决。有鉴于前辈学者将争论焦点集中在经学层面的局限性,有必要运用新兴的现代语言学考证方法,对这两个文本中以虚词用法为代表的语言现象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两者在写作习惯上与《肇论》其余诸篇存在较大差异。
    • 冒婉莹
    • 摘要: 从僧肇对名实问题的言说中探究其语言观特质.僧肇认为名实关系说明语言与其所指示对象间不存在对称关系,因此语言具有虚幻性.在僧肇看来语言在世俗谛中所表现出来的工具性的实质是"假名说",为避免假名所带来的迷见,语言就必须遵循"不落两边、不落语言"的言说逻辑,同时建立"名号不虚生,称谓不自起""语应无方"与"象外之谈"的言说自觉.
    • 付同涛
    • 摘要: 在中西哲学史上僧肇和亚里士多德从不同立场, 结合各自的本体论思想以其不同的时空观,对运动这一现象 进行了开创性地阐发与剖析,二者的不同既是由其理论逻辑 的不同所致,也是由于其代表的中西方哲学理解的不同所 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