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23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92篇、会议论文160篇、专利文献4661021篇;相关期刊732种,包括信息网络安全、电脑知识与技术、计算机工程等; 相关会议129种,包括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5年年会、2011年第五届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CTCIS2011)、第二届信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等;入侵检测系统的相关文献由4854位作者贡献,包括龚俭、杨义先、王杰等。

入侵检测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9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6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61021 占比:99.94%

总计:4663873篇

入侵检测系统—发文趋势图

入侵检测系统

-研究学者

  • 龚俭
  • 杨义先
  • 王杰
  • 刘涛
  • 曹元大
  • 仲伟俊
  • 李之棠
  • 梅姝娥
  • 王汝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耿慧玲
    • 摘要: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和电子政务比重的不断增加,网络规模逐渐扩大,安全数据日益增多,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学校业务信息化、数字化的同时,网络威胁手法也在不断演变,网络安全威胁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是现有的安全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和防毒系统等却各自为政,并不能全面地、有机地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 李泽一; 王攀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异常流量检测模型虽然具有较好的识别率,但需要大量有标记的数据进行训练。因此,基于无监督学习的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被广泛采用。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在异常检测中的运用,无监督深度学习模型也不同程度地提升了检测算法的性能。然而,无监督深度学习方法往往无法避免异常检测阈值选择的问题。因此,针对现有数据标记困难和阈值选择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代价敏感度改进的K近邻算法结合阈值选择方法的异常流量检测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准确识别恶意流量,也无需有标记数据集,极大减少了人工标注数据的工作量。实验使用UNSW-NB15、NSL-KDD和CICIDS2017数据集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并分别与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One Class SVM以及深度学习方法AutoEncoder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3类数据集上,与深度学习算法和传统的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提升了网络异常流量检测的性能。
    • 李钊; 张先荣; 郭帆
    • 摘要: 随着Web应用的越来越广泛,Web程序受到攻击会造成严重的数据泄露和财产损失。基于Web日志的传统人工入侵检测对网络管理员有着一定的专业要求并且效率也较低,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SQL注入和XSS攻击的Web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在漏洞平台DVWA上,针对各种SQL注入攻击和XSS攻击的方法进行分析、人工提取SQL注入攻击向量SQLIAV和XSS攻击向量XSSAV,来构建出有效的攻击向量知识库SQL;然后对比分析常见的模式匹配算法并选取相对高效的模式匹配Sunday算法,并对算法的时间性能进行优化改进;最后将构建的攻击向量知识库通过优化的模式匹配Sunday算法进行匹配并设计出入侵检测系统,并将文章设计入侵检测系统与Snort入侵检测系统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入侵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李思帆; 侯英哲; 王迪; 曹越; 夏旭; 赵波
    • 摘要: 随着用户的各项需求增长,电网功能逐渐变得多样化,传统电网已经不能满足所需功能,智能电网因其可以与用户进行信息流和电流的双向沟通,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检测电网的故障而受到了青睐,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电网正在向智能电网转型。然而转型的同时,智能电网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拒绝服务攻击、侧信道攻击、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欺骗、非法访问以及对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和攻击等都威胁着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安全方面的背景和发展,然后针对目前智能电网主要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了分类和阐述,并根据上述威胁提出了设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等后续相应的保护方案。最后,讨论了未来在更多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大量物联网设备等接入智能电网后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和安全建议。
    • 叶开珍
    • 摘要: 由于硬件性能的限制,导致传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存在检测功能和应用性能差的问题,为此利用COME模块优化设计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根据COME模块的运行原理和组成结构,改装系统的主板元件,优化设计网络处理器。收集实时数据并根据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存储,实现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更新。以实时捕获的网络传输数据为基础,提取网络运行特征。在入侵检测规则的约束下,通过网络特征与入侵检测标准的比对,分别从网络流量和协议滥用2个方面,实现网络入侵检测功能。经过系统测试实验得出结论:与传统检测系统相比,设计系统的检测结果更加接近设置数据,且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网络环境中,数据丢失量降低了7.22 MB。
    • 李英杰
    • 摘要: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并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问题,让网络具有高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王文涛; 汤婕; 王嘉鑫
    • 摘要: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计算机和通信系统中对攻击进行预警的重要技术.目前的IDS在安全检测方面存在2个问题:1)存在大量高维冗余数据及不相关特征干扰分类过程;2)现有模型多是针对早期网络攻击类型,对新型攻击适应性较差.针对这2个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特征选择的SAE-LSTM入侵检测框架,采用融合聚类思想的随机森林特征打分机制,弥补在特征量大的情况下计算消耗高的不足.将特征选取后的数据,先经稀疏自动编码器进行数据重构,再由LSTM模型进行分类检测.实验在UNSW-NB15网络数据集上进行,结果表明:模型在时间戳步长为8时表现最佳,准确率达98%以上,误报率低至4.18%,与其他入侵检测模型相比有着更优秀的检测效果.
    • 刘亮; 赵倩崇; 郑荣锋; 田智毅; 孙思琦
    • 摘要: 针对传统的IDS规则更新方法基本只能提取已知攻击行为的特征,或者在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寻找最佳的一般表达式,无法针对当前发生的热点网络安全事件做出及时更新,提出基于威胁情报的自动生成入侵检测规则方法。文章分类模块使用Word2Vec进行特征提取,利用AdaBoost算法训练文章分类模型获取威胁情报文本;定位IoC所在的段落并使用条件共现度算法进行特征扩展和子文档重构,使用深度学习算法ResLCNN提取文章中的IoC数据;将所提取的IoC数据转化为入侵检测规则。通过对最新恶意代码流量数据进行测试,该方法对新发现的恶意代码的检测能力优于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提升计算机网络应对网络安全热点事件的能力。
    • 陈立军; 张屹; 陈孝如
    • 摘要: 可编程数据平面为实现快速、准确和数据驱动的控制回路决策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机会,很多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许多数据平面系统来实时地处理网络动态(例如拥塞、故障),这些系统的核心是具有数据包处理的数据平面算法,可连续监控流量并自动响应.尽管有诸多好处,但对网络事件的自动响应会导致潜在输入源的增加,从而增加了攻击面.设计了一个异常检测系统,用于在运行时检测此类攻击,系统对合理的预期行为进行建模,并使用该模型作为参考来检查系统是否受到攻击,实验证明:所设计的异常检测系统在对抗性攻防方面是可行性的,也是有效的.
    • 江泽涛; 钱艺; 张少钦
    • 摘要: 针对目前入侵检测数据集存在的数据类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高密度点的入侵检测数据过采样方法。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集和稀疏相结合的数据生成方案,稀疏生成方案是基于最高密度点和类内平均距离将原本少数类较为稀疏的聚类范围缩小到少数类较为密集的区域,增加了少数类样本被过采样的可能性;密集方案与其它方法不同的是在非密集区抛弃了传统的目标样本分组的思想,采用放射型SMOTE方法,使得在非密集区域只关注该聚类中目标类样本的最高密度点和非密集区的样本点,从而来避免样本重叠问题。将该方法在NSL-KDD和UNSW-NB15数据集上与其它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增强了决策边界,减少了噪声的生成,有效地解决了数据不平衡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