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养分管理

养分管理

养分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287590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中国土壤与肥料、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新疆农垦科技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等;养分管理的相关文献由83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福锁、陈防、刘元英等。

养分管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87590 占比:99.91%

总计:287843篇

养分管理—发文趋势图

养分管理

-研究学者

  • 张福锁
  • 陈防
  • 刘元英
  • 张荣
  • 张过师
  • 彭显龙
  • 李光永
  • 王凤新
  • 罗盛国
  • 陈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廖文晴; 李兴; 刘凌玥; 张书奎
    • 摘要: 为指导葡萄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成本,推进绿色样板葡萄种植县打造进程,对河北省成安县不同产量水平葡萄园整个生育期的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栽培管理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据此优化施肥方案,探索巨峰葡萄高产高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成安县不同产量水平巨峰葡萄园的实际产量差异显著,低产、中产和高产园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5.0、38.8和47.5 t/hm^(2)。农户施肥时期主要集中在秋剪—萌芽期、萌芽—开花期、开花—膨果期和膨果—成熟期,低产园氮和磷的养分投入主要集中在秋剪—萌芽期,中产、高产园氮和磷的养分投入主要集中在秋剪—开花期,低产园的钾养分投入主要集中在秋剪—萌芽期和膨果—成熟期,中产和高产园钾肥投入相对比较均衡。肥料类型以复合肥为主,平衡肥居多。不同产量水平葡萄园的氮、磷、钾投入量差异不显著,总体呈现高产园养分投入量低的趋势。不同产量水平葡萄园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有机质含量为0.8%~1.5%,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除土壤速效钾含量与产量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388)外,氮、磷、钾养分投入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与葡萄产量相关不显著。不同产量水平葡萄园的氮、磷、钾养分均表现为盈余,且盈余量随着养分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高产园的氮、磷、钾养分盈余率均最低,分别为45.0%、67.1%和22.2%。不同产量水平葡萄园的磷养分盈余率均≥60%。低产园的节肥潜力高于高产和中产园。建议优化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重视氮肥和磷肥在秋季和第2年开花期前的投入,钾肥主要在膨果期之后施用;加强养分综合管理,改善果园条件,合理施用商品有机肥和腐熟的粪肥;控制施肥用量,采用以产定肥的原则确定施肥量,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在葡萄各施肥时期合理施用有机肥,并配合中、微量元素肥料,以实现提质增效。
    • 李君; 张云贵; 刘青丽; 李志宏; 樊倩倩; 陈曦; 陈玉蓝; 黎昌明; 王勇; 李健铭; 冯文强; 李斌; 郭仕平
    • 摘要: 为了研究凉山冕宁烟区烤烟养分管理的关键参数,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云烟87产量、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和肥料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对凉山烟区烤烟产量的影响大小表现为氮>磷>钾;不同处理中,处理Ⅵ(N 9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270 kg/hm^(2))产量最高,为3107.2 kg/hm^(2),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表现最优,分别为31.1%、3.2%、15.2%,农学利用率分别为9.17、7.48、1.91 kg/kg,偏生产力分别为34.52、34.52、11.51 kg/kg;用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对氮、磷肥用量和烟叶产量进行拟合,方程为y=1584.273+19.44N+14.162P-0.007NP-0.115N^(2)-0.071P^(2)(R^(2)=0.8300);综合烟叶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冕宁烟区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81~90、90~95、270 kg/hm^(2);根据烤烟养分吸收规律,建议氮、钾肥采用基追肥方式,追肥于移栽后6~7周进行。养分管理关键参数的确定,有助于指导当地烤烟科学施肥。
    • 吴林土; 徐火忠; 叶春福; 李贵松; 洪海清; 苏瑶; 喻曼; 高敬文
    • 摘要: 土壤酸化是当前我国多数茶园的障碍因子,偏施无机肥和重施氮肥等不合理施肥是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成因。为探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缓解茶园土壤酸化的效果,本研究在茶园设置不施肥(T0)、常规施肥(T1)、氮肥有机替代30%(T2)、氮肥有机替代30%+增施腐殖质(T3)、氮肥有机替代30%+增钾补镁(T4)和氮肥有机替代30%+增施腐殖质+增钾补镁(T5)等6个施肥处理,观测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茶叶养分含量及土壤环境的变化,分析茶树养分吸收对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处理,氮肥有机替代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但不降低叶片氮含量;与T0和T1处理相比,T3、T4和T5处理提高了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速效钾含量和交换性镁含量,叶片钾和镁含量增加、铝含量降低。氮肥有机替代配合增施腐殖质和增钾补镁措施可有效提高土壤盐基阳离子含量,并抑制茶树对铝的吸收,缓解土壤酸化进程。因此,茶园推广含腐殖酸有机肥和养分均衡管理的技术措施,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状况。
    • 王姣琳; 黄晓萌; 王博博; 徐新朋; 丁文成; 杨兰芳; 仇少君; 赵士诚; 何萍
    • 摘要: 分析长江流域施用氮、磷和钾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率,为该水稻种植区域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数据来源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在中国长江流域开展的水稻田间试验以及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为“水稻”“水稻+产量”的文献,符合Meta分析标准的氮磷钾数据分别有1107、745和785组。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以反应比作为增产效应值,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施肥对长江流域中稻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与不施氮、磷或钾肥处理相比,长江流域中稻施用氮、磷和钾肥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施用氮、磷和钾肥的产量分别平均增加了35.1%、10.9%和11.9%,其中以氮肥的增产效应最高。不同基础地力水平对水稻增产效应具有显著影响,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增产效应均以低地力土壤(产量0.9 g/kg、全钾20.0 g/kg、碱解氮>150.0 mg/kg、速效磷≤9.0 mg/kg、速效钾≤70.0 mg/kg时,施磷和钾肥均获得最好的增产效应。低肥力土壤有助于增加施肥的增产效应,然而土壤pH和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施肥增产效应,导致长江流域不同省市之间的施肥增产效应存在差异。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分别在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的土壤上最高,施用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在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和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时最高。施用氮肥在碱性土壤、施用磷肥和钾肥在弱酸性土壤的增产效果最好。因此,各种植区域水稻养分管理应结合土壤pH、有机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作为肥料投入的依据。
    • 丰智松; 曹寒冰; 付浩然; 张青松; 李芳; 赵帅翔
    • 摘要: 为明确东北农户春玉米施肥现状,实现东北地区春玉米稳产增产和养分高效利用,2019年对东北典型春玉米种植区247个农户的春玉米养分管理调研,基于区域不同产量水平推荐施肥量评价农户施肥量,分析农户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科学施肥技术的掌握情况。结果表明,调研地区春玉米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28、107和96 kg/hm^(2),春玉米平均产量为9534 kg/hm^(2)。施氮合理、过量、不足的农户分别占16.6%、72.9%、10.5%;施磷合理、过量、不足的农户分别占18.6%、66.4%、15.0%;施钾合理、过量、不足的农户分别占16.2%、73.3%、10.5%。科学施肥技术采纳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机械施肥(65%)、秸秆还田(41%)、肥料运筹(35%)和有机无机配施(9%)。机械施肥技术采纳率最高且效果最好,整体上较人工施肥可减少12.9%的氮肥用量并且提高12.4%的产量,其中对农户追肥意愿和追肥量影响较大,相比人工追施可减少40.7%的氮肥用量。东北地区农户春玉米氮、磷和钾肥均施用过量问题仍然存在,机械化施肥技术到位率较高且有效促进了当地玉米化肥减量增效,而下一步需加强秸秆还田、有机无机配施等管理措施的研究和推广,为实现东北地区玉米稳产增产和养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 王瑞; 仲月明; 李慧敏; 施卫明; 李奕林
    • 摘要: 维持适宜的土壤有效磷水平对保障蔬菜产量和水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前蔬菜种植体系磷肥投入的显著特征是高量、高频次,导致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会增加磷素移动性从而引发高环境风险。一般认为菜地磷的环境阈值高于农田,但菜地的灌水和磷肥投入均远高于农田,因此磷流失程度仍高于农田。综合文献调研结果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菜地土壤Olsen-P的环境阈值存在较大差异,集中在P 60.0~80.0 mg/kg。菜地有效磷水平通常高于环境阈值,而农田有效磷水平普遍低于环境阈值,表明菜地磷损失风险更大。同时蔬菜磷的农学阈值高于粮食作物的现象普遍,反映蔬菜对磷的高需求,而仅通过减少磷肥施用达到降低菜地磷损失风险的目的可能会导致蔬菜减产。因此,了解磷素在菜地土壤中的累积现状及特征,在明确蔬菜高产和环境友好的土壤有效磷农学和环境阈值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施磷量将土壤有效磷维持在既能满足蔬菜高产需求又能降低磷流失风险的合理水平,才能实现菜地磷养分的最佳管理。
    • 胡玉玲; 刘明艳; 李万春; 杨晓羽; 杨红
    • 摘要: 油茶大小年现象十分普遍,这是造成油茶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养分因素是影响大小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明和确定施肥对油茶产量大小年及油茶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选择8年生生长势接近的油茶,采用混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在油茶不同生长阶段施用有机肥、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在油茶不同生长周期测定叶片相关指标,在果实收获期测定产量及茶籽相关指标,并比较和分析产量及其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尿素、硝酸铵对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氮含量影响极显著,施肥时间对叶片SPAD值影响极显著,硫酸镁对叶片SPAD值影响显著,施用过磷酸钙、钼酸铵和磷酸二氢钾对油茶叶片氮含量影响显著,尿素、硝酸铵、施肥时间对叶片相关指标影响权重最大。施肥时间对产量影响极显著,施硫酸钾和氨基酸对产量影响显著,施硫酸钾对2年平均产量影响极显著,施用氨基酸对2年平均产量影响显著,施硫酸钾对单果质量影响极显著,施过磷酸钙对鲜果出籽率影响显著,硫酸钾、氨基酸、尿素、施肥时间、有机肥对各指标影响权重最大。氨基酸对茶籽含水量和种仁出油率影响显著,硫酸亚铁、氯化钾、硝酸铵、氨基酸、尿素等因素对茶籽相关指标权重最大。施肥时间对油茶开花数量影响极显著,施肥时间对开花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肥、硝酸铵和氨基酸。在11月根施4 kg有机肥,尿素、硫酸钾和过磷酸钙各0.4 kg,以及叶面喷施氨基酸、钼酸、硝酸铵、硫酸亚铁、硼砂和硫酸镁为最佳处理。
    • 候伟峰; 其格其; 董乌云嘎; 温丽; 李凤娇; 赵力兴; 毕盛楠; 姜昕禹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养分处理对大针茅草原种群特征和产草量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图牧吉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施有机肥、施化肥、放牧和对照(无管理措施)对草原种群特征及产草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比较对4个处理下的草原种群特征和产草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不同处理对草原种群特征和产草量的影响程度不一。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化肥和放牧处理均提高了羽茅的重要值,化肥处理达到了显著(P<0.05)水平;而大针茅和毛秆野古草的重要值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一定程度上,有机肥处理提高了草群高度,而化肥和放牧处理降低了草群高度。草群盖度变化数据显示,与对照相比,化肥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草群盖度,而有机肥和放牧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草群盖度。产草量变化情况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和化肥处理均提高了产草量,化肥处理达到了极显著(P<0.01)水平,而放牧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鲜草产量。[结论]有机肥处理有利于提高羽茅的重要值、草群高度和产草量;化肥处理有利于提高羽茅的重要值、草群盖度和产草量。
    • 刘玉学; 陈立天; 戴美松; 施泽彬; 汪玉瑛; 吕豪豪; 何莉莉; 杨生茂
    • 摘要: 为摸清浙江省梨生产状况,本研究选择省内梨优势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梨园开展土壤质量采样调查,对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旨在为该地区实现梨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调查梨园土壤表层0~<20 cm pH平均值为5.24,20~40 cm土壤pH平均值为5.31,土壤总体呈酸性。有机质、总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总体适宜,但不同地区采样点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中有机质、总氮、有效磷的含量均呈现武义采样点较高,慈溪采样点较低的结果;速效钾的含量呈现嘉兴采样点较高,上虞采样点较低的结果。此外,所有调查的梨园土壤重金属Cu、Zn、Pb、Cr含量总体上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而东阳采样点存在重金属Cd含量超标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土壤重金属修复。
    • 柏瑞芬
    • 摘要: 土壤培肥及养分管理技术是现阶段我国改良种植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山东省邹平市土壤培肥及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结合土壤培肥及养分管理关键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试验,分析了土壤培肥及养分管理关键技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期为科学种植推广土壤培肥及养分管理关键技术提供帮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