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决明

决明

决明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中国医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352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生物学杂志、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4届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第十三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等;决明的相关文献由427位作者贡献,包括廖海、周嘉裕、徐国忠等。

决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1.8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5352 占比:98.09%

总计:5456篇

决明—发文趋势图

决明

-研究学者

  • 廖海
  • 周嘉裕
  • 徐国忠
  • 黄毅斌
  • 郑向丽
  • 廖红
  • 李欣欣
  • 杨庆
  • 应朝阳
  • 林永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志辉; 王金强; 王智; 童巧珍; 刘湘丹; 周日宝; 桂珏
    • 摘要: 目的:以3种不同产地的决明种子为供试材料,探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对3种决明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浓度镉溶液中3种决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根长、芽长等指标,并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决明种子经2、5 mg/L镉溶液处理,其活力指数明显降低(P0.05);经10、15 mg/L镉溶液处理,其活力指数和发芽势明显降低(PA>C,B组决明种子具有较强的耐镉性,适合在中轻度镉污染地区种植,C组决明子对镉胁迫敏感,不适合在镉污染地区种植。
    • 朱亚; 李松; 赵永平; 杨楠
    •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品种决明幼苗的耐旱特性,以不同品种决明种子为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设置对照组(CK)和4个PEG胁迫浓度,分别为0%、5%、10%、15%、20%,研究其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情况。参试的3个品种中,SY-01-02的保护酶活性变幅最小,SY-Q-2的变幅最大;在PEG胁迫浓度为15%时,3个品种丙二醛含量均达到最大值,HQ-W1-01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最大且变幅最小。综合分析认为,HQ-W1-01对干旱环境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可作为抗旱育种的材料。
    • 朱欣; 陈光燕; 赵丽丽
    • 摘要: 凡是具有蜜腺而且能分泌甜液,或开花时能产生较多的花粉,并被蜜蜂采集酿造成蜂蜜的植物,广义上称为蜜源植物,主要包括七大类:作物类、果树类、牧草绿肥类、林木类、野生杂草类、药用植物类。如油菜、玉米、荔枝、枇杷、紫穗槐、苕子、紫云英、刺槐、乌桕、荆条、荞麦、香薷类、野菊类、柃等。有些植物有蜜腺,但无分泌甜液供蜜蜂采集;有些植物开花时虽然也分泌甜液,但因花管过深或蜜腺被包裹,蜜蜂无法采集到,如豆科类的蚕豆、黄花决明;有些植物开花的花粉有特殊气味,蜜蜂不愿意去采集,如茄科类,这些植物均不能称为蜜源植物。无蜜腺的开花植物肯定不是蜜源植物,如木犀属的桂花。因此并不是所有开花植物都是蜜源植物。
    • 徐世浩; 孟凡旭; 赵宏光; 徐波; 张学敏; 刘景玲; 梁宗锁
    • 摘要: [目的]探究决明农艺性状与蒽醌类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筛选蒽醌类物质含量高决明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经诱变筛选出的决明品系(Y3、Y4、Y5、Y6)和未经任何处理的决明(CK)为材料,通过五点取样法选定单株,测定其农艺性状及4种蒽醌类物质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经航天诱变处理后,不同品系决明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及蒽醌类物质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决明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及蒽醌类物质含量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以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含量这两项指标的变异最为丰富.相关性分析中共有44指标达到极显著相关,16对指标显著相关,其中鲜质量与橙黄决明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大黄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与橙黄决明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表型因子、成分因子、质量因子、种子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2.609%.[结论]航天诱变的决明各性状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增加了决明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可以按照育种要求对各指标、各主成分进行单独选择,为后期筛选蒽醌类物质含量高的决明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超林; 张田; 邹萌; 廖海; 周嘉裕
    • 摘要: 决明胰蛋白酶抑制剂(Cassia obtusifolia trypsin inhibitor,CoTI)是植物Kunitz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一个成员,对胰蛋白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利用同源建模预测CoTI的三维模型,发现其形成了β-三叶草型三维结构,由底部的β-桶与顶部的盖子区域组成.通过氨基酸序列和三维模型比对,发现CoTI含有一个保守的Trp114残基,该残基位于盖子区域,与β-桶的Leu98和Ser137形成氢键,其侧链伸向Barrel,和Val68、Leu98、Phe100等形成疏水作用,推测其在β-三叶草型三维结构的形成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定点突变技术将Trp114残基突变为Ala残基后,相比于野生型CoTI,CoTI Trp114Ala突变体对牛胰蛋白酶和菜青虫中肠类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分别下降63.4%和62.0%,证明Trp114残基对发挥CoTI抑制活性的重要性.结果为CoTI的结构-功能研究及相关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 何春霞; 陈平; 张劲松; 孟平; 孙守家; 高峻
    • 摘要: [目的]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果药复合模式的种间水分竞争/互惠关系,为太行山南麓低丘山区高效果农复合模式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方法,结合热扩散探针等技术,研究核桃-菘蓝/决明复合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WUE)、耗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等,以期量化其种间水分关系.[结果]复合系统的土壤含水量比单作核桃和单作作物地块的均有较大提高,单作核桃的土壤含水量也高于单作作物.菘蓝的WUE均随着其生长逐渐减小,而决明的WUE则是2012年随生长增大、2013年减少.单作核桃、单作菘蓝/决明的耗水量均高于间作核桃、间作菘蓝/决明,其中,在2012年和2013年,单作核桃的耗水量分别是间作核桃的1.11、1.07倍,单作菘蓝的耗水量分别是间作菘蓝的1.83、1.96倍,单作决明的耗水量分别是间作决明的2.26、2.60倍.在复合系统中,核桃的耗水量在2012年与药材相当,2013年则高于药材.核桃树行中间处菘蓝和决明的总耗水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除了 2013年菘蓝及决明开花期分别略低于其他位置处).在2012年,间作系统的总收入分别是单作核桃和单作药材的1.47、1.24倍,在2013年为1.24、1.49倍.[结论]核桃药材复合系统提高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总耗水量;复合系统的产量土地当量比达到1.9左右,比单作系统明显提高.虽然复合系统的核桃产量比单作核桃有所减少,但加上药材收入后,总收入为单作系统的1.2倍以上,增加了经济收益.因此,核桃-菘蓝/决明复合系统适合在该区推广.
    • 邓银; 夏杰; 符莹; 刘倩; 李小芳; 廖海
    • 摘要: 本研究根据决明三代转录组测序获得的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CoDXS)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CoDXR)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CoDXS、CoDXR基因的OFR,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Trc-CoDXS、pTrc-CoDXR在含有质粒PAC-BETA的TOP10重组菌中进行表达,通过TOP10的菌斑颜色变化来验证CoDXS和CoDXR基因的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来检测CoDXS、CoDXR基因在决明不同组织中以及六种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CoDXS、CoDXR基因的OFR分别为2 127、1 416 bp,编码的氨基酸数目分别为708、471,功能鉴定结果显示含有CoDXS、CoDXR基因编码区的TOP10菌斑呈现出深橘黄色;CoDXS基因的表达趋势为:花>茎>种子>叶>根,CoDXR基因的表达趋势为:叶>花>茎>根>种子.对CoDXR和CoDXS基因在不同的胁迫条件下的相对表达量检测分析发现,在盐胁迫条件下:CoDXS基因的表达量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CoDXR基因的表达量波动范围较小;在ABA胁迫条件下:CoDXS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先下降上升趋势,CoDXR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在MeJA胁迫条件下:CoDXR和CoDXS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PEG6000胁迫条件下:对CoDX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较小,CoDXR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在高温胁迫条件:CoDXS基因呈现出下降趋势,对CoDXR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低温胁迫条件下:CoDXR和CoDXS基因的表达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 李岱宸; 王艳(指导)
    • 摘要: 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果熟生花,花落生果,如是循环,花果永不相见。——你问我,你见过花生的花吗?半瓣舒展如折扇,半瓣含苞如箭荷的花生的花。——没有,但我能想见它的样子:小巧的、娇嫩的,开在农田里的不合时宜的金色梦。
    • 杜甫(唐)
    • 摘要: 其一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其二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