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子系统发育

分子系统发育

分子系统发育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815028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海洋科学、菌物学报、环境昆虫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一届海峡两岸海洋生物多样性研讨会、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第二届长江三角洲地区植物学研讨会等;分子系统发育的相关文献由457位作者贡献,包括印红、李利、李德铢等。

分子系统发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15028 占比:100.00%

总计:3815168篇

分子系统发育—发文趋势图

分子系统发育

-研究学者

  • 印红
  • 李利
  • 李德铢
  • 梁宗琦
  • 韩燕峰
  • 吴登俊
  • 张亚平
  • 张红平
  • 李红梅
  • 林荣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振西; 杨梅; 王国庆; 夏占峰; 徐彪
    • 摘要: 2018年4—5月期间,新疆阿拉尔地区部分荒漠果园中发现野生羊肚菌。该物种个体形态差异较大,菌盖呈卵圆形至近球形,顶端凸出或呈钝锥形,偶有近圆形;表面凹坑不规则,灰棕色至棕黄色;菌柄中空,基部膨大,表面分布白色至淡黄色颗粒;子囊圆柱形,透明,常见8个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透明,无油滴。基于ITS、LSU、rpb1、rpb2和ef1-α序列,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采自荒漠果园的野生羊肚菌属黄色羊肚菌支系(EsculentaClade),与泛美羊肚菌(Morchellaamericana)聚为同一支,支持率为97%/1.00(BS/BPP)。该物种在荒漠生境中发现,表明其生态适应较广,可为实现羊肚菌本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 林占熺; 林冬梅; 刘仲健; 兰思仁
    • 摘要: 基于形态、质体基因组、核基因组和群体遗传学证据描述了禾本科黍亚科一新种——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 Z.X.Lin&D.M.Lin&S.R.Lan sp.nov.)。巨菌草是蒺藜草属(Cenchrus L.)的一个成员,植株高5~10 m,茎上部的节具分支,叶宽1.8~4.8 cm;花序每厘米簇生伞房花序6~15个,具很多刚毛,刚毛密被长毛。这些特征可区别于蒺藜草属所有已知的其他物种。形态、基因组、质体基因组和群体遗传学证据强烈支持巨菌草是一个未被描述的新种。
    • 刘警鞠; 张雨森; 陈娟; 孙炳达; 赵国柱
    • 摘要: 曲霉属真菌的利用及发现命名历史悠久,分类体系不断变化,2011年7月通过的《国际藻类、菌物、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定了“一种真菌一个名称”条款在2013年1月1日生效,改变了原先真菌物种可以多名称,有性型优先代表全型的规则,对曲霉分类命名影响巨大。目前,国际上对曲霉属及相关的属种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分类修订,更注重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推荐的曲霉标准现代多相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一、分子生物学测定通用DNA分子条形码ITS序列及特定的第二条形码基因(钙调蛋白,β-微管蛋白及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等);二、形态学特征(基物、标准培养基、培养条件、菌落、分生孢子头、子囊孢子等);三、代谢物谱(extrolite)分析(毒素、酶、有机酸、抗生素及其他次级代谢产物等)。新分类系统形成的曲霉属现代分类保留Aspergillus 为代表曲霉属唯一合法的名称,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为模式种,属下包含6个亚属,27个组,75个系/族,446个接受种,原有性型属种(名称)据系统发育关系被废除、组合或独立。本文总结了曲霉分类历史,重点阐述墨尔本法规影响下曲霉属的修订变化、现代的分类系统、全基因组分析技术在曲霉研究中的应用,及我国曲霉属的研究现状及建议等,旨在为规范曲霉的分类、命名、合法名称的使用及曲霉真菌和基因资源挖掘等提供参考。
    • 程琳; 奉树成; 肖月娥; 于凤扬; 朱淑霞; 王贤荣
    • 摘要: 鸢尾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该属属内系统演化关系对该属种质保存、利用和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鸢尾属各分类单元的系统学关系长期处于争议状态.因此,该文以经典分类系统主要观点为基础,从不同分类单元的系统关系总结了鸢尾属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现有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结果大多支持鸢尾属为并系,且该属存在多个起源,属下的有髯鸢尾亚属、无髯鸢尾亚属均为多系,朱诺鸢尾亚属可分为5个分支,其中朱诺鸢尾组为多系.有髯鸢尾亚属和无髯鸢尾亚属下多个组的分类地位尚未确立.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无髯鸢尾组下的加利福尼亚鸢尾系和金脉鸢尾亚系可能为复合种类群,从而导致近缘种种间形态特征界限模糊.此外,还确立了经典分类系统中部分存疑种的分类地位,如将射干和野鸢尾并入鸢尾属、将蛇头鸢尾和中甸鸢尾分别归入网脉鸢尾亚属和尼泊尔鸢尾亚属等.该文还对鸢尾属起源分布和进化历史等进行了展望,为今后鸢尾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 褚睿天; 豆志鹏; 贺伟; 张英
    • 摘要: 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了两个引起蓝莓茎溃疡病的Bofryosphaeria新种,即B.dolichospermatii和B.fujianensis,本研究对这两个物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制作了图版.基于/TS、LSU、tef1-α 和TUB等4个基因片段的综合系统学分析,B.dolichospermatii和B.fujianensis形成独立的分支,并与Botryosphaeria其他物种形成姐妹群;形态学特征也与系统发育关系较近的物种有明显区别.柯赫氏法则检验表明B.do/ichospermatii和B.fujianensis均为蓝莓枝干溃疡病的病原菌.
    • 陈莎; 何贝贝; 陈启武; 李利
    • 摘要: 为研究血耳(Tremella sanguinea Y.B.Peng)及其宿主菌的分类地位,利用担孢子弹射法和耳木组织培养法从椴木栽培的血耳中分离得到1株酵母状菌株XE01和1株丝状真菌菌株XE02,分别对这两株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及基于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XE01在PDA培养基上形成湿润、光滑的白色菌落;细胞为椭圆形,可见芽体;其ITS序列与褐银耳属(Phaeotremella)聚为一支,与P.neofoliacea和P.eugeniae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初步推测为血耳的酵母态型.菌株XE02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白色绒毛状菌落;菌丝分枝少,有隔,可见单生的球状孢子和锁状联合;培养基中可见红褐色分泌物;其ITS序列与韧革菌属(Stereum)聚为一支,与皱韧革菌(S.rugosum)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初步推测为血耳的宿主菌.研究为厘清血耳及其宿主菌的分类地位及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分子依据.
    • 曹关龙; 邹典洋; 周润; 李朗; 李捷
    • 摘要: 本研究利用形态性状和2个分子标记(ITS和RPB2),对国产厚壳桂属(Cryptocarya)物种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并简要分析其物种多样化的成因.结果显示,形态和分子证据均支持将国产厚壳桂属物种划分为两个组:离基三出脉组和羽状脉组.云南、海南、广西和广东地区可能是国产厚壳桂属物种分化的"摇篮",这些地区分布着我国90%以上的厚壳桂属物种.大多数国产厚壳桂物种形态特征十分相似,分子序列也没有显著差异,推测可能是近期物种快速分化形成所致.
    • 李波卡; 冯虎元; 潘建斌
    • 摘要: 苞藜属(Baolia Kung et G.L.Chu)根据1978年在甘肃和四川交界的迭部县发现的苞藜(Baolia bracteata Kung et G.L.Chu)而建立,但其系统学地位从未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解决.该研究分析了包含苞藜属的苋科(Am-aranthaceae Juss.)32属48个物种的核基因片段(ITS)和叶绿体基因片段(rbcL、atpB-rbcL),构建了其分子系统发育树,探讨了苞藜属的生物系统学关系.结果 表明:(1)苞藜属位于藜亚科(Chenopodioideae Burnett).(2)苞藜属与虫实属(Corispermum L.)在约晚渐新世至中中新世出现分化.(3)虫实族(Corispermeae Moq.)与藜族(Che-nopodieae Dumort.)关系密切.
    • 曹关龙; 邹典洋; 周润; 李朗; 李捷
    • 摘要: 本研究利用形态性状和2个分子标记(ITS和RPB2),对国产厚壳桂属(Cryptocarya)物种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并简要分析其物种多样化的成因。结果显示,形态和分子证据均支持将国产厚壳桂属物种划分为两个组:离基三出脉组和羽状脉组。云南、海南、广西和广东地区可能是国产厚壳桂属物种分化的“摇篮”,这些地区分布着我国90%以上的厚壳桂属物种。大多数国产厚壳桂物种形态特征十分相似,分子序列也没有显著差异,推测可能是近期物种快速分化形成所致。
    • 杨浩; 顾泽茂
    • 摘要: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1种寄生于大口黑鲈体表的鲺(Argulus sp.)进行鉴定,并根据SSU rDNA序列探究鲺属内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鲺体呈淡黄色;雌性体长1.93±0.46(1.42~2.54)mm,雄性体长2.18±0.49(1.57~2.87)mm;背甲马蹄形,侧叶末端伸达第三游泳足后缘;吸盘由多条(雌性:44~52;雄性:46~47)几丁质条组成,每条几丁质条含不等数量(雌性:5~6;雄性:7~8)的几丁质片。形态学与形态测量学结果与日本鲺(Argulus japonicus Thiele,1900)最为相似。比对该物种SSU rDNA序列发现与日本鲺JN558647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9.77%(1274/1277),进一步支持鉴定为日本鲺。ML系统进化树显示:鲺属内物种主要分为3个进化支;其中,日本鲺株系多位于Clade I中且与A.foliaceus和A.rhipidiophorus呈并系类群;本次采集的日本鲺(MW866569)聚于Clade I的基部,与日本鲺KF747859和KF747860株系亲缘关系最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