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博物馆文化

博物馆文化

博物馆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405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青年时代、丝绸之路、文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江苏省2016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论坛 、2006中国科协年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博物馆文化的相关文献由17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洪、严建强、陈卫平等。

博物馆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2.6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405 占比:97.31%

总计:6582篇

博物馆文化—发文趋势图

博物馆文化

-研究学者

  • 刘洪
  • 严建强
  • 陈卫平
  • 陈燮君
  • 关德仁
  • 刘伊丽
  • 刘遵月
  • 单霁翔
  • 原明明
  • 周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玉蝶
    • 摘要: 博物馆不仅是我国优秀文化及珍贵文物的保存地,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将博物馆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利用当今便利的通信设备以及流行的网络直播方式及视频播放平台将博物馆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播撒”到大众生活中尤为必要。文章通过对比新旧不同的博物馆传播方式,探索网络直播平台在博物馆文化传播中的优劣。文章分析了博物馆直播的案例,提出加强网络直播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直播环境、提高博主个人素养等策略来完善和优化网络直播平台,以促进我国博物馆文化的传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唐晓曼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代承载媒体行业的科技力量有了质的飞跃,对当前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不仅极大的变革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扩大了传播范围,同时也拓展了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提升了信息传播的价值。而近年来,大众对于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国家也开始逐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鼓励各地兴建博物馆,以文化内容为基础进行文化产业的拓展。而且博物馆也借助新媒体媒介,将宣传拓展到了线上,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文化的弘扬与传播离不开宣传力度的增强与宣传方式的打造,本文将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线上传播策略。
    • 许侠
    • 摘要: 扬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器乐之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扬琴音乐文化传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准传播、有效传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博物馆不仅是物证收藏地,也是文化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平台。融入博物馆,以传播扬琴音乐文化为主旨,举办展览、演出,开发课程,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等线上传播方式,逐步建构立体化、全方位的扬琴音乐文化传播链,从而使扬琴获得恒久生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社会功能。
    • 植中坚
    • 摘要: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的生活质量更多地取决于精神文明,而非物质文明。博物馆文物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的承载桥梁之一,不再简单地复刻一段历史文化,而更多的是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基于此,文章首先从博物馆文物发掘和宣教的必要性切入,剖析让文物“活”起来和“走”出去的意义所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博物馆文物发掘的潜在价值和表面价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且两者的价值体现需要博物馆文物的宣传教育活动作支撑;然后对博物馆文物的宣教作用和宣教路径选择做了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多媒体平台等强化文物宣教方式、内容和模式。文章旨在为后续博物馆文物价值发掘和宣传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 张澜兰
    • 摘要: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是确保我国文化完整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跨入新媒体时代后,西藏文化传播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要求西藏文化不仅要适应现阶段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脚步,还应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充分运用新媒体,与时俱进,更新传播观念.
    • 原明明
    • 摘要: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是翻译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以配合国家的对外文化政策,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进行输出的自觉意识和相应的翻译技能.该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考察如何在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寻找一条既能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又能兼顾人文精神养成的中华文化素养培育模式.同时,该文也为如何借助机辅翻译进行博物馆文化推介提供了思路.
    • 原明明
    • 摘要: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是翻译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以配合国家的对外文化政策,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进行输出的自觉意识和相应的翻译技能。该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考察如何在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寻找一条既能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又能兼顾人文精神养成的中华文化素养培育模式。同时,该文也为如何借助机辅翻译进行博物馆文化推介提供了思路。
    • 赵军芳
    • 摘要: 国家文物局为了适应新时代博物馆发展潮流,进一步促进全国各类博物馆综合提升,修改了多个博物馆建设的参考性文件,对我国博物馆定级评估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对于指导我国博物馆未来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三个方面对新的发展趋势进行解读,让新的参考性文件能够更好地指导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
    • 冯东梅
    • 摘要: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场所,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上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是国家和民族向前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精神支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基本满足文化教育的要求,但是考虑到社会的发展以及观众的需求,我国博物馆文化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转化和发展.为了使我国博物馆文化能够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文章基于我国博物馆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简要探析了促进我国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的博物馆文化传承贡献微薄力量.
    • 胡博雅; 胡政
    • 摘要: 作为一座城市的地标建筑,博物馆在城市中的意义非凡,它不仅代表着当地的地域文化,更承担着传承与播种地方历史文化精神的重任.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从其建造背景与形态、园林与人文精神、营造延续与创新以及文创与博物馆发展方面探讨文化、经济因素对博物馆建筑设计、发展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