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卵形鲳鲹

卵形鲳鲹

卵形鲳鲹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1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419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广西科学院学报、动物营养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二十九次学术会议、2013年环北部湾高校研究生海洋论坛、鱼类种子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论坛等;卵形鲳鲹的相关文献由809位作者贡献,包括区又君、张殿昌、郭华阳等。

卵形鲳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35.20%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3.09%

专利文献>

论文:419 占比:61.71%

总计:679篇

卵形鲳鲹—发文趋势图

卵形鲳鲹

-研究学者

  • 区又君
  • 张殿昌
  • 郭华阳
  • 李加儿
  • 张楠
  • 朱克诚
  • 刘宝锁
  • 郭梁
  • 林黑着
  • 黄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余艳玲; 罗洪林; 罗辉; 冯鹏霏; 潘传燕; 宋漫玲; 肖蕊; 张永德
    • 摘要: 为研究卵形鲳鲹生肌调节因子(MRF)在胚胎发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卵形鲳鲹MRF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13个胚胎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卵形鲳鲹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个MRF基因家族成员:MyoD1、MyoD2、Myf5、Myf6和MyoG,分别编码297、263、240、231、250个氨基酸。MRF家族基因存在典型的BASIC与HLH结构域,其中MyoD1、MyoD2与MyoG分别定位于9号、1号与2号染色体,而Myf5与Myf6基因均定位于22号染色体且位于同一基因座。MRF家族基因胚胎定量表达研究表明,MyoG在受精卵到胚体形成期表达量极低,在眼囊、耳囊与心脏跳动期表达量迅速升高,而到晶体出现期表达量又有所降低,推测其可能在眼囊、耳囊与心脏跳动期发挥主要的生肌调节作用,而后期在维持肌肉形态或肌肉发育中仍发挥重要作用。MyoD1、MyoD2、Myf5与Myf6在受精卵到原肠中期表达量较低,而从原肠末期到晶体出现期表达量迅速升高(P<0.05),表明其主要从原肠末期开始发挥生肌调控作用。结果表明,MRF家族成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的MRF家族成员发挥作用的时间及功能可能不同。
    • 李蔚; 何苹萍; 韦嫔媛; 朱鹏; 蒋伟明; 胡珅华; 韦友传; 韦明利; 彭金霞
    • 摘要: 【目的】鉴定筛选出与卵形鲳鲹卵巢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为揭示其卵巢性成熟过程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挑选卵巢发育处于Ⅰ期和Ⅲ期的雌性卵形鲳鲹,分别构建卵形鲳鲹卵巢Ⅰ期和Ⅲ期的cDNA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TM) 2500进行转录组测序,经过滤、质量控制及拼接组装后获得的Unigenes在七大数据库(Nr、Nt、Pfam、KOG/COG、Swiss-Prot、KEGG和GO)中进行比对;通过FPKM及DEGseq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以GOseq和KOBAS对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进行功能注释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MISA和GATK3进行SSR鉴定及SNP分析。【结果】卵形鲳鲹卵巢组织转录组测序获得的325156432条Raw reads,经过滤筛选得到317206752条Clean reads,拼接组装后得到59554条Unigenes;69.65%的Unigenes在Nr、Nt、Pfam、KOG/COG、Swiss-Prot、KEGG和GO等七大数据库中注释成功,其中有24599条Unigenes被注释到GO数据库,15997条Unigenes被注释到KEGG数据库。在卵形鲳鲹卵巢组织的2个发育时期共鉴定获得56115个基因,经差异表达分析后获得17737个差异基因,其中8169个基因在卵巢Ш期上调表达、9568个基因在卵巢Ш期下调表达。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卵形鲳鲹卵巢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注释在细胞过程、氮化合物代谢过程、初级代谢过程、核、核部分、离子结合及水解酶活性等条目上;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17737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318条代谢途径上,其中前20条KEGG信号通路包括2-氧代羧酸代谢、PI3K-Akt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磷脂酶D信号通路、FcεRI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等。卵形鲳鲹卵巢转录组(59554条Unigenes)中共存在30133个SSRs和82490个SNPs。【结论】GnRHR、FSHR、FSHβ、CYP11A、SIRT3和PEG3等差异表达基因及PI3K-Akt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等与卵形鲳鲹卵巢的发育密切相关,共同调节卵巢的发育与成熟,在卵巢性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吴杨; 杨铿; 黄小林; 周传朋; 徐创文; 黄忠; 虞为; 荀鹏伟; 黄健彬; 麦晓勇; 林黑着
    • 摘要: 研究了饲料中拌料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丁酸梭菌在卵形鲳鲹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了5组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1×10^(7)CFU·g^(−1))、2%(2×10^(7)CFU·g^(−1))、3%(3×10^(7)CFU·g^(−1))、4%(4×10^(7)CFU·g^(−1))的丁酸梭菌菌液饲喂卵形鲳鲹幼鱼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丁酸梭菌可以显著提高卵形鲳鲹幼鱼的饲料利用率,肠道菌群群落的多样性最大,与对照组和4%添加组有显著差异(P<0.05)。主坐标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饲料中丁酸梭菌的添加量是改变卵形鲳鲹幼鱼肠道菌群结构的主要因素。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提高卵形鲳鲹幼鱼的生长性能、改善其肠道健康状态。
    • 杜欢; 秦小明; 范秀萍; 张家胜; 李盛基
    • 摘要: 【目的】探究二氧化碳CO_(2)麻醉协同低温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的影响,延长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保活时间。【方法】研究保活过程中CO_(2)质量浓度、麻醉时间、麻醉温度和鱼质量水比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时长的影响;在最佳麻醉保活条件下,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肌肉及肝脏氧化应激指标及代谢指标。【结果】卵形鲳鲹在16°C、100 mg/L CO_(2)水溶液中麻醉3 min其麻醉效果最佳。在15°C低温下进行有水保活,鱼水质量比为2∶1,存活时间最长,为(359±2)min,此条件下复苏率达100%。经过CO_(2)麻醉协同低温有水保活后的卵形鲳鲹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BUN)和甘油三酯(TG)含量上升,血糖含量下降。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上升(P<0.05),乳酸(LD)和糖原含量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肝脏中的LDH活性显著上升(P<0.05)、CAT活性和LD的含量上升,MDA和糖原的含量下降。【结论】CO_(2)协同低温有水对卵形鲳鲹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有助于保活运输。在保活过程中卵形鲳鲹通过提升能量代谢水平和抗氧化能力应答环境应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卵形鲳鲹保活过程的存活时间。
    • 张坤; 周结倩; 范秀萍; 魏帅; 孙钦秀; 夏秋瑜; 刘书成
    • 摘要: 【目的】探究禁食暂养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生理响应的影响,为卵形鲳鲹的保活运输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测定暂养过程中水体的总氨氮和pH值、卵形鲳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肌肉氧化应激指标等的变化,分析确定卵形鲳鲹有水保活的禁食暂养条件。【结果与结论】禁食暂养过程中,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水体总氨氮含量与pH值显著上升,但在禁食暂养时间为6 h时,其总氨氮质量浓度为3.22 mg/L和pH值为7.80;禁食暂养6 h可以降低或减少卵形鲳鲹的应激,使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皮质醇(Cortisol)、血糖(GLU)、尿素氮(BUN)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2785.53 U/L、19.04 U/L、158.72 ng/mL、2.98 mmol/L、4.35 mmol/L和4.96 mmol/L;同时减轻了应激带来的肌肉组织氧化损失,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6.34 U/L和5.86 mmol/L;卵形鲳鲹适宜的暂养条件为在鱼水比m鱼∶m水=1∶20和(25±1)°C的洁净海水中暂养6 h。
    • 单佳楠; 郑晓伟; 张军文
    • 摘要: 卵形鲳鲹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鱼片及鱼糜制品的优质原料。目前,卵形鲳鲹主要加工产品有冰鲜、条冻、鱼片、鱼糜和调味制品,但我国的卵形鲳鲹加工利用水平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水产品加工领域中,传统的人工分拣方式存在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缺点,而机器视觉系统具有高实效性、高精度、高效率、高使用寿命、无需接触等优势,在卵形鲳鲹分选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卵形鲳鲹加工的背景、现有设备的种类及优缺点,分析了机器视觉的技术特点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机器视觉在卵形鲳鲹前处理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
    • 黎恒基; 徐超; 苏泽亮; 张关荣; 麻永财; 郑钧; 安文强; 陈宇航; 李远友
    • 摘要: 为了评估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配合饲料中酶解鱼浆蛋白和陆生复合蛋白替代鱼粉的可行性,本研究设计了4种等蛋(42%)等脂(12%)配合饲料(D1~D4),其中,D1(对照组)含30%鱼粉,D2~D4(处理组)都含14%陆生复合蛋白且还分别含有16%、11%、6%鱼粉和0、5%、10%酶解鱼浆蛋白;各处理组都补充蛋氨酸和赖氨酸。将360尾初始体重为(7.28±0.10)g的卵形鲳鲹幼鱼随机分配到12个海上网箱中,每个网箱30尾鱼,每种饲料设3个网箱。将鱼以上述4种饲料饲养62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与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饲料系数(FC)、胃蛋白酶(PEP)、脂肪酶(LPS)和淀粉酶(AMS)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D3和D4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1和D2组,D4组鱼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D3组(P<0.05);D2~D4组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D2和D3组鱼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都显著低于D1组(P<0.05),D1和D4组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O)水平显著高于D2和D3组(P<0.05);D2~D4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D1组(P<0.05),且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低于D1组(P<0.05)。研究表明,含6%鱼粉的D4组鱼的生长性能与30%鱼粉D1组无差异,且全鱼蛋白含量及肝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说明14%陆生复合蛋白配合10%酶解鱼浆蛋白可有效替代卵形鲳鲹饲料中80%鱼粉,使饲料鱼粉使用量低至6%。本研究是首次探讨酶解鱼浆蛋白在卵形鲳鲹配合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可为研发高效低成本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
    • 黄健彬; 迟艳; 周传朋; 黄小林; 黄忠; 虞为; 荀鹏伟; 吴杨; 张宇; 林黑着
    • 摘要: 采用3组实验饲料养殖225尾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58 d,以不添加褐藻寡糖组(TC)作为对照,研究0.7 g·kg^(−1)(A1)和6.0 g·kg^(−1)(A2)褐藻寡糖对卵形鲳鲹生长、血浆生化及免疫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肠道形态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A1和A2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TC组(P<0.05),A1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TC组(P<0.05);A1和A2组血浆补体C3质量浓度显著高于TC组(P<0.05),A2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TC组(P<0.05);与TC组相比,A1和A2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A1和A2组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TC组(P<0.05);与TC组相比,A1和A2组ikk、nf-κb、tnf-α和il-8表达量显著降低,tgf-β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添加褐藻寡糖可以改善卵形鲳鲹肠道形态和生长性能,提高血浆免疫指标和肝脏抗氧化能力,抑制肠道Nf-κb和促炎细胞因子mRNA的转录,并促进抗炎细胞因子mRNA的转录,建议卵形鲳鲹幼鱼饲料中褐藻寡糖的添加量为0.7 g·kg^(−1)。
    • 游翠红; 陈宝佳; 王树启; 周萌; 赵丽娟; 黄燕华; 洪宇聪; 孙凯辉; 林蠡
    • 摘要: 为了探讨肠道微生物在水产动物脂类代谢中的作用,提高水产动物对配合饲料中植物油的利用能力,本研究收集摄食豆油或亚麻籽油配合饲料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的肠道内容物,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尼罗红染液及混合脂肪酸底物的方法,从中筛选出一株能吸收亚油酸、亚麻酸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TO1);通过观察三丁酸甘油酯(tributyrin)固体培养基中的水解圈及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油脂和溴甲酚紫(bromocresol purple)指示剂方法,筛选到一株能高产脂肪酶、降解豆油和亚麻籽油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TO1).这些结果表明,鱼类肠道微生物能够响应配合饲料中的脂肪源,当用植物油替代配合饲料中的鱼油时,肠道中吸收、降解、利用植物油的弧菌的丰度增加,进而参与鱼体内的脂类代谢.
    • 张永德; 宋漫玲; 罗辉; 余燕玲; 林勇; 陈晓汉; 冯鹏霏; 罗洪林
    • 摘要: 【目的】制备斑马鱼zgc113227多克隆抗体和卵形鲳鲹EVM0008813多肽抗体,为后续深入研究斑马鱼zgc113227基因和卵形鲳鲹EVM0008813基因的功能特性提供重要工具。【方法】以卵形鲳鲹EVM0008813基因为查询序列,通过BLASTp搜索获得斑马鱼同源基因zgc113227(NP_001014341),以同源重组方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21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再以诱导表达获得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日本大耳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然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及SDS-PAGE检测zgc113227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并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纯化鉴定EVM0008813多肽抗体。【结果】斑马鱼zgc113227和卵形鲳鲹EVM0008813均属于亲水性蛋白,二者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58.12%,同时表现为潜在抗原位点多、柔性较强、表面可及性高,且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存在。斑马鱼zgc113227和卵形鲳鲹EVM000881的保守结构域均包含5个保守基序(Motif 1~Motif 5),且发现1个相同的保守结构域(DDE_Tnp_4),故推测二者均属于DDE_Tnp_4家族。以zgc113227蛋白与等容积弗氏完全佐剂混合为抗原制备获得的zgc113227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56000,特异性良好,可通过Protein G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以EVM0008813多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为抗原制备获得的EVM0008813多肽抗体效价为1∶256000,经HPLC-MS纯化鉴定抗体纯度达95.35%,特性良好。【结论】制备获得的斑马鱼zgc113227多克隆抗体和卵形鲳鲹EVM0008813多肽抗体纯度高、抗体效价高、特异性良好,可为斑马鱼zgc113227基因和卵形鲳鲹EVM0008813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利工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