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双联抗血小板

双联抗血小板

双联抗血小板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专利文献573988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等; 双联抗血小板的相关文献由41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珊、卢海丽、吴长涛等。

双联抗血小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73988 占比:99.97%

总计:574174篇

双联抗血小板—发文趋势图

双联抗血小板

-研究学者

  • 刘珊
  • 卢海丽
  • 吴长涛
  • 宋巧
  • 康梅
  • 李虹
  • 王聪杰
  • 郑丽
  • 陈娜
  • 何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齐; 李杰; 王红菊
    • 摘要: 目的探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乳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RS评分、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F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PV、PDW、P-LC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牛绍乾; 张晓晴; 汪雁博; 李伟; 傅向华
    • 摘要: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比较支架术后不同抗血小板策略对于临床获益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Sionmed等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网状Meta分析,研究终点包括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MI),支架血栓(ST),卒中,总出血率低及主要出血事件等安全指标。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5249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6月+阿司匹林(ASA)组较DAPT 12月组(OR=1.35,95%CI:1.03~1.76)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高;DAPT 3月+P2Y12组较DAPT 6月+ASA组(OR=0.68,95%CI:0.47~0.99)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低。与DAPT 12月组比较,DAPT 3月+P2Y12组(OR=0.58,95%CI:0.41~0.81)及DAPT 6月+ASA组(OR=0.65,95%CI:0.44~0.97)总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与DAPT 12月组比较,DAPT 1月+P2Y12组(OR=0.08,95%CI:0.02~0.36)、DAPT 3月+P2Y12组(OR=0.44,95%CI:0.24~0.83)及DAPT 3月+ASA组(OR=0.26,95%CI:0.12~0.59)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DAPT 1月+P2Y12组较DAPT 6月+ASA(OR=0.09,95%CI:0.02~0.43)及DAPT 3月+ASA组(OR=0.29,95%CI:0.11~0.78)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余各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间(1月、3月、6月)DAPT序贯P2Y12抑制剂的策略可显著降低出血风险,而包括ST或MI在内的缺血事件不会增加。而这三组中,3个月的DAPT联合P2Y12在缺血事件和总出血事件方面效果最佳。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3个月的DAPT联合P2Y12可能具有更高的风险获益比。
    • 李超生; 孔亮; 狄美琪; 范长燕; 惠振; 胡玲玲
    • 摘要: 目的观察首乌活血颗粒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7例AT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和观察组(64例,首乌活血颗粒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均治疗21 d;治疗结束后,评估并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1 d,评估并比较2组症候积分,检测2组血脂水平与炎症指标;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CI患者采用首乌活血颗粒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血脂水平、炎症指标水平,且安全性好。
    • 王小科
    • 摘要: 目的研究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替罗非班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在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E)];治疗前后空腹血糖(PFG)与餐后2 h血糖(2 hPG);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性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Ad、LVEF、LVDE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FG、2 hPG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血糖以及心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 陈颖; 薛崇祥; 杨德爽; 姚睿祺; 李玲玲; 黄力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双联抗血小板联合益气活血类中药防治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狭窄(IS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3月10日双联抗血小板联合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给予包括双联抗血小板在内的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主要功效为益气活血的中药口服剂。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找出异质性来源,并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情况。结果纳入33项RCTs,共2983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能降低PCI术后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RR=0.40,95%CI(0.31,0.52),P0.05);在调节一氧化氮[MD=15.81,95%CI(4.70,26.91),P=0.005]和内皮素1[MD=-9.47,95%CI(-11.00,-7.94),P<0.00001]水平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发生不良反应均较少,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反应等,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可消失。结论现有研究表明,双联抗血小板联合益气活血类中药可通过改善PCI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进而降低PCI术后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上述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RCT进一步验证。
    • 薛记红; 陈敏; 刘雷风
    • 摘要: 目的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PCI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52例。B组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A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V_(mean))、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_(max))]、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氧化蛋白产物(AOPP)、8-羟化脱氧鸟苷(8-oHd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NIHSS评分低于B组,BI、MMSE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治疗后PT、APTT、TT水平高于B组,Fib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PI值低于B组,V_(mean)、V_(max)值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血清8-oHdG、AOPP水平低于B组,GSH-Px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PCI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凝血功能及脑部微循环,缓解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情恢复。
    • 王雪萍; 陈卫刚
    •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1年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致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PCI的患者267例。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43例)及未出血组(224例)。全部患者均于住院期间测定肌酐水平;分析比较2组间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用药史(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史)等指标是否有差异,并对差异性指标进一步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出血组平均年龄高于未出血组,出血组消化性溃疡病史、血肌酐水平>115μmol/L的占比均高于未出血组,合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占比低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化性溃疡病史、血肌酐水平>115μmol/L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DAPT治疗致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质子泵用药史是保护性因素。结论: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使用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对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肾功能异常患者可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事件的发生。
    • 谭晓玲; 龚华; 廖小丽; 龚涛; 廖上腾; 陈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于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212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治疗1年后,统计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统计两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消化性溃疡病史、饮酒史、是否应用胃黏膜保护剂、是否质子泵抑制剂、血肌酐(Scr)水平等临床资料,分析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212例冠心病患者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1年有25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1.79%(25/212)。发生组的有消化性溃疡相关病史、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Scr水平>113μmol/L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13μmol/L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对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 武俊丹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运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和剂量不同的阿托伐他汀钙制剂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每组30例。对比两组用药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有效性、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流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含量均呈更低水平(P0.05);治疗30 d后,研究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为显著,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效果有利,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 杨阳
    •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治疗,持续用药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功能及预后,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ACI患者血清CRP、IL-6、NSE水平,减轻脑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安全可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