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丁苯酞

丁苯酞

丁苯酞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3年内共计3130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18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65642篇;相关期刊498种,包括中国老年学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浙江省康复医学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等;丁苯酞的相关文献由6385位作者贡献,包括牛锋、齐军彩、焦魁良等。

丁苯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18 占比:4.25%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5642 占比:95.71%

总计:68583篇

丁苯酞—发文趋势图

丁苯酞

-研究学者

  • 牛锋
  • 齐军彩
  • 焦魁良
  • 李娜
  • 杜爱林
  • 赵淑敏
  • 闫欣
  • 唐彦
  • 张瑞岭
  • 杨汉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邓北珍; 程宏
    •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以11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双重抗血小板+丁苯酞)与对照组(双重抗血小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9%(54/55),高于对照组74.54%(41/55)(P<0.05).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Fbg)、血细胞比容(HCT)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重抗血小板结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理想.
    • 张瑞辉; 陈明弟; 钟天文; 陈东然; 赵国栋
    • 摘要: 目的 研究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等生化效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间在云浮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2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2),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次25 mg(100 mL),静脉滴注,bi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5 mL+0.9%NaCL 250 mL,静脉滴注,qd.比较两组AIS患者在一个治疗周期(14 d)后的疗效,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血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和71.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438,P=0.026).(2)治疗后观察组SOD和MDA水平[(92.4±13.2)U/mL、(4.3±0.6)nmol/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6.7±13.4)U/mL、(5.6±0.9)nmol/mL;t=4.865、5.232;P=0.036、0.028;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AIS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AIS患者血液生化中SOD、MDA水平及血流变学效应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 连赫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脑循环改善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并追踪观察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后,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脑血管储备能力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治疗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CA、ACA、PCA平均流速增加,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68.26±9.43)cm/s vs(57.12±6.08)cm/s,(58.17±5.43)cm/s vs(52.25±6.12)cm/s,(42.32±9.04)cm/s vs(37.06±6.11)cm/s,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有21例建立侧支循环,对照组有10例建立侧支循环,观察组侧支循环建立比例高于对照组(60.00%vs28.57%,P<0.05).两组治疗后CVR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PI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CVR、PI改善较对照组明显[(40.16±5.43)%vs(28.02±6.51)%,(0.71±0.21)vs(0.91±0.14),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BI指数增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3.64±4.11)分vs(8.26±3.28)分,(70.38±10.36)分vs(60.47±11.23)分,P<0.05].结论 丁苯酞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血流,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 郑瑞斌
    •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给予两组患者标准常规化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抗感染、对症治疗、营养支持等,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GSH-Px、SOD、NO水平及斑块稳定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清NO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清GSH-Px、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斑块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可观,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斑块稳定性。
    • 李进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A组与B组,每组28例。A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B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不良反应、血流速度及生活质量。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A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A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明显高于治疗前,A组患者的QOL(睡眠、精神、食欲、日常生活)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对血流速度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显著,安全性较高。
    • 张颖; 王殷; 宋征宇; 李燃; 王月娟
    • 摘要: 目的评价丁苯酞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收治的首次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采用溶栓、抗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血脂(TC、TG、LDL-C、HDL-C)、炎性指标(hs-CRP、IL-6、TNF-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和阻力指数(RI)]水平,评估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vs.71.7%,χ^(2)=4.093,P=0.043),2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治疗7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t/P=7.231/<0.001,3.326/0.001);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MDA、GSH-Px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t/P=4.579/<0.001,3.375/0.001,3.285/0.001,2.342/0.021,4.398/<0.001,2.324/0.022);观察组Vs、Vd和Vm值高于对照组,而RI值低于对照组(t/P=2.231/0.028,4.286/<0.001,2.247/0.027,2.419/0.017)。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丁苯酞联合血塞通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也能够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颅脑血流动力学,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吴晓君
    • 摘要: 目的评价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NIHSS及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26.20±2.60)分、NIHSS评分(9.05±1.30)分及ADL评分(78.50±4.0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0.30±1.55)、(11.20±1.50)、(69.50±3.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李玉凤
    •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鹤壁朝阳仁爱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65例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后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82例)和研究组(83例)。对照组男42例、女40例,年龄(69.27±2.51)岁;研究组男44例、女39例,年龄(69.50±2.76)岁。对照组接受丁苯酞治疗,研究组接受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阻力指数(R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舒张末期流速(EDV)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MoCA评分为(23.43±2.75)分,高于对照组的(19.79±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EDV、PSV指标分别为(19.93±4.96)cm/s、(75.95±10.25)cm/s,均大于对照组(17.55±5.21)cm/s、(70.16±15.16)cm/s,RI为(0.60±0.07),小于对照组(0.66±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自理能力、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生活影响评分分别为(49.35±8.16)分、(52.35±9.44)分、(39.86±6.28)分、(40.13±5.52)分,均高于对照组(43.55±7.84)分、(46.61±8.93)分、(34.34±6.55)分、(35.41±6.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脑供血动脉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MoCA评分。
    • 周婵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用多巴丝肼联合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27例。用多巴丝肼对参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多巴丝肼联合丁苯酞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的评分、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的评分、痴呆相关血清因子的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UPDRS评分和PDQ-39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多巴丝肼联合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 姚红民; 李阳春
    • 摘要: 目的探究舒血宁与丁苯酞(NBP)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活性肽-100β(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义马市某医院收治的98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NBP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NBP联合舒血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时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M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五聚素-3(PTX-3)],实验室指标NSE、S-100β,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2周时,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4%、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MFV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IL-6、TNF-α、CRP、PTX-3、NSE、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2组患者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与NBP联合治疗CIS,可显著增加患者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及搏动指数,减轻炎症反应,还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