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教师培育站的现状、困顿与超越--基于两个培育站的个案研究
【6h】

乡村教师培育站的现状、困顿与超越--基于两个培育站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体架构

一、论文架构

二、研究的重难点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设计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内涵

一、乡村教师培育站

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共同体理论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三、群体动力理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研究设计及思路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第三章 基于现实:乡村教师培育站的现状探究

第一节 生存的环境:培育站的存在场域

一、培育站的外部影响因素

二、培育站的内部文化构成

第二节 成长的主体:个体角色与行为

一、成员个体的类型与表现

二、特殊个体:导师

第三节 演进的合作:群体类型与行为

一、群体交互中的主体间性

二、培育站中的群体及其内部交互

三、群体内的竞争与合作

第四章 困顿与超越:培育站面临的困境及突围

第一节 机制的漩涡:培育站活动的实践困顿

一、培育站性质定位不清

二、培育站活动有待改进

三、培育站实效缺乏评价

第二节 主体的迷思:多主体间的障碍与分歧

一、成员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存在阻碍

二、个体愿景与共同愿景存在分歧

第三节 日趋臻化:现实困顿中的路径突破

一、完善乡村教师培育站的运行机制

二、创设优质的共同体生态文化环境

第五章 结论与审思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许游;

  •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苏大学;
  • 学科 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晓波;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3G5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