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1苏州国际介入医学论坛--2011苏州国际临床技术论坛
2011苏州国际介入医学论坛--2011苏州国际临床技术论坛

2011苏州国际介入医学论坛--2011苏州国际临床技术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11-11-03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苏州大学;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杂志社

会议文集:2011苏州国际介入医学论坛--2011苏州国际临床技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SSS)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腔内治疗SS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狭窄7例,闭塞5例。单纯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PTA)4例,支架置入8例,置入支架8枚。结果:锁骨下动脉(SA)狭窄、闭塞技术成功率为1OO%(12/12)。患/健侧收缩压比由术前(0.46±0.28)提高至术后(0.8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6.74±7.9)个月,1例左侧SA闭塞PTA术后13个月再狭窄,支架治疗后好转;1例SA重度狭窄患者PTA术后23天出现患肢末梢微血管栓塞,给予改善微循环、扩血管等治疗后好转,无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治疗SSS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因盗血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肢乏力、温度低等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摘要:急性肢体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快速恢复肢体血流能减少截肢率,降低死亡率。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腔内介入治疗急性肢体缺血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瘤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组外周动脉瘤12例(其中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7例),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之后于病变部位放置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结果:本组均成功行外周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1例动脉瘤腔完全封闭隔绝,1例动脉瘤治疗后有内漏,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即刻造影示置入覆膜支架远端动脉均血流通畅。随访观察无动脉瘤复发及动脉瘤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3月后发生覆膜支架腔内闭塞。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外周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 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累及髂、股、胭动脉,其发病率逐年增高。TASC II共识文件的出现,有助于选择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腔内介入治疗。长球囊长支架的应用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效率。覆膜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等的出现可能会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内膜下成形术及多种新器材的问世,提高了髂股动脉长段闭塞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复合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 摘要:目的:探讨X线导向下逆行腘动脉穿刺在股浅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患者经股动脉入路顺行开通受阻,采用X线导向下逆行腘动脉穿刺技术成功建立通路后,对闭塞段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结果:9例患者腘动脉穿刺技术成功率100%,使闭塞段股动脉获得开通,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未出现相邻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踝肱指数由术前(0.38±0.13)升至术后为0.92±0.11(P<0.01),随访时间2~16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11个月间歇性跛行复发,CTA示股动脉支架下端狭窄,再次行PTA术后好转。结论:X线导向下经腘动脉入路治疗股浅动脉闭塞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在股动脉顺行开通受阻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选择途径。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价值。方法:1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其中左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狭窄7例、闭塞6例。结果:13例患者锁骨下动脉均成功置入内支架(均为自膨胀支架),术后患侧桡动脉、肱动脉搏动恢复正常,原有窃血现象消失,椎动脉顺行显影良好,4例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患者采用经患侧肱动脉逆行穿刺置入支架。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内膜下成形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采用内膜下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治疗45例临床表现为间隙性跛行和重症下肢缺血的长段股浅动脉闭塞患者,对中远期通畅率、保肢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5例SIA成功43例,其中36例经股浅动脉顺行成功再通,技术成功率为80%,另7例经同侧腘动脉入路逆行开通,总体技术成功率为95.6%。43例成功再通者6、12、24、36个月的初始通畅率分别为85.7%、69.0%、57.3%和50.9%。跛行患者和重症下肢缺血患者的初始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膝下流出道血管数量和闭塞病变的长度对初始通畅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膜下成形术是治疗长段股浅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之一,中期随访效果满意。
  • 摘要:下肢骨骼肌缺血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肢体动脉供血不足以致肌组织缺血、缺氧的变化,评估骨骼肌缺血损伤的程度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疗效评价和预后具有指导作用。随着扫描软硬件的不断更新,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灌注加权成像(PWI)、血氧饱和水平依赖(BOLD)、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彻底改变了MRI在临床以及科研中的应用价值,其能更深入的反映组织生理结构及病理学改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技术在下肢骨骼肌缺血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摘要:目的: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决定了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难度,颅内微小动脉瘤(最大直径≤3毫米)血管内栓塞治疗具有置管困难,置管过程中破裂出血风险大的特点。血管内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本研究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收治的8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男性2例,女性6例。其中6例为破裂动脉瘤,2例为未破裂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1例。Hunt-Hess0级2例,Ⅱ级6例。栓塞率分为(1)完全栓塞或接近完全栓塞95%-100%,(2)次全栓塞800%-95%,(3)部分栓塞≤8O%。血管内治疗策略包括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回顾血管内栓塞治疗过程,栓塞的临床和影像结果,栓塞并发症。结果:8例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均获得成功,8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应用1到3枚弹簧圈栓塞,术中未使用支架或球囊辅助栓塞,术中无出血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栓塞后即刻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0例。术后三天及两周复查头CT均无再出血,随访1.5个月MRS评分O分。结论:颅内微小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中破裂出血发生率高,具有挑战性。随着神经介入器材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小弹簧圈,超软弹簧圈的出现,根据颅内微小动脉瘤形态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可安全有效的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
  •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computed tomographicangiography 3D-CTA)与平板DSA(flat detector 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患者同时行3D-CTA及平板DSA(包括2D-DSA、3D-DSA)检查,评价不同检查方法对动脉瘤的诊断效能、3D-CTA(VR)与3D-DSA(VR)对共同检出的动脉瘤之瘤体长径差异、瘤颈及载瘤动脉清晰度。结果:44例SSAH患者经外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证实36例为动脉瘤患者,共46个动脉瘤(其中26例单发,10例多发)。3D-CTA共检出40例48个动脉瘤(灵敏度83.33%,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75%,阴性预测值66.67%)。2D-DSA检出38例患者中44个动脉瘤(灵敏度77.78%,特异度750%阳性预测值73.68%,阴性预测值75%)。3D-DSA(MIP)检出34例动脉瘤患者共44个动脉瘤(灵敏度94.44%,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100%)。3D-DSA(VR)检出36例动脉瘤患者共46个动脉瘤,无漏诊及无论是≥至3mn的动脉瘤还是<3mm的动脉瘤,3D-CTA(VR)与3D—DSA(VR)对瘤体长径的测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对瘤颈及载瘤动脉清晰度显示方面,3D-CTA(VR)与2D-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TA(VR)与3D-DSA(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TA(VR)与3D-DSA(MI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A对瘤体长长径≥3mm的颅内动脉瘤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一种微创的常规筛查方法。但对长径<3mm的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漏诊及误诊率,对其未发现颅内动脉瘤的SSAH患者应进一步行3D-DSA检查。随着平板DSA运用的推广,在行常规DSA(2D-DSA)检查时应进一步行3D-DSA检查,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三维影像学资料。
  • 摘要:目的:探讨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脑保护装置下,对3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支架置入术,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动脉狭窄率50%~70%9例,70%~80%21例,80%~95%8例;狭窄长度1.0~2.0cm 22例,2.1~3.0cm 14例,3.1~3.5cm 2例。结果:38例在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均成功实施,残余狭窄均在10%以下。4例球囊扩张时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心率减慢,3例出现血压下降。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无死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是预防脑栓塞的有效手段。
  • 摘要:目的:分析破裂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341例破裂后颅内动脉瘤采用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对动脉痉挛采用经微导管灌注罂粟碱或球囊扩张解痉;对弹簧圈堵塞载瘤动脉采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对动脉瘤破裂采用中和肝素继续栓塞:对动脉血栓形成采用栓塞后经微导管灌注r-tPA溶栓。结果:341例中出现并发症11例,占3.23%。其中大脑中动脉广泛性痉挛1例,出现脑梗塞,轻度偏瘫;局限性痉挛2例,治疗后无后遗症;弹簧圈部分进入大脑中动脉1例,治疗后无脑梗塞;弹簧圈脱落脑梗塞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继续栓塞无不良后果;术后1周动脉瘤再次破裂死亡1例:血栓形成4例,处理后出现大面积脑梗塞偏瘫l例。结论:并发症发生率与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弹簧圈选择及操作技术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动脉瘤的大小关系不密切,术中恰当处理至关重要。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TACE方式治疗肝细胞癌的病理分子生物学改变特征。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136例,单纯手术57例,化疗栓塞后Ⅱ期手术切除79例,其中,单纯灌注化疗药11例(A组),碘油加化疗药33例(B组),碘油化疗药加明胶海绵栓塞23例(C组1,碘油无水乙醇化疗药加明胶海绵栓塞12例(D组)。1次TACE50例,2次者19例,3次及3次以上10例。末次TACE与手术切除间期小于或等于1个月25例,大于1个月小于或等于2个月29例,大于2个月小于或等于3个月16例,大于3个月9例。结果: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凋亡指数AI);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ve index,PI)、S期细胞比率(S-phasefraction,SPF):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Bcl-2、Bax、P53、Ki-67、PCNA、CD31、VEGF蛋白表达。肿瘤坏死范围:以大体标本肉眼测量结合光镜检查,分完全坏死、重度坏死(>71%)、中度坏死(31%-70%)、轻度坏死(O-30%)、无坏死。肿瘤增长率:肿瘤体积V=ab2/2,a为肿瘤长径,b为短径,肿瘤增长率=(治疗后肿瘤体积-治疗前肿瘤体积),治疗前肿瘤体积×100%,治疗前肿瘤体积为第1次介入时所测大小,治疗后肿瘤体积为手术时所测大小,负值为缩小,<-50%为显著疗效(显效),-500%--25%为有效,-25%-0为稳定,正值为增大,定为无效。结论:经导管化疗栓塞精细治疗能引起肝细胞癌细胞显著坏死和凋亡,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在肺隔离症治疗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以手术丝线为主要栓塞材料对7例肺隔离症患者异常供血动脉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术后造影显示异常供血动脉被栓塞,患者咯血立即停止,其他临床症状逐渐消失,随访3—6月,除1例外未见复发。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肺隔离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以咯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感染的患者。
  •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造影中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肾功能影响,并探讨引起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冈素。方法:276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选择性脑血管及双肾动脉造影,造影前6h和造影后12h应用静脉等渗生理盐水(1ml-kg-1·h-1)水化,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心功能衰竭;测定造影前3天和造影后1、2、6天血肌酐、尿素氮,计算肌酐清除率,分析造影剂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造影肾功能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I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276例老年患者中,发生CIN19例,发生率6.9%。其中4例伴重度肾动脉狭窄CIN患者一周后行肾动脉成形术;造影后3个月,15例患者肾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患者需行透析治疗。(2)19例CIN患者中,血肌酐、尿素氮术后第1、2天明显升高,CCr较术前下降(p<0.05),第6天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同归分析表明,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重度肾动脉狭窄是CIN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在充分水化后使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安全性较高,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重度肾动脉狭窄。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并联合骶管途径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7例经CI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螺旋CT或数字胃肠引导下,用21G多侧孔穿刺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内及椎间孔周围,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气体5—10ml,后向椎间孔周围椎旁组织注入浓度为35μg/ml的臭氧20ml,并于术后3天、10天经骶管注入35μg/ml臭氧30ml。结果:67例患者随访1—9个月,显效47例,有效15例,差5例,总有效率92.54%。大多数患者在术后0.5—1个月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联合骶管注射医用臭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微创治疗方法。
  • 摘要:消化道/系统肿瘤,在其病程一定阶段,或早或迟,均有可能造成病变部位梗阻或瘘,致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支架(Stent)在消化道/系统的成功应用,能立竿见影地封堵瘘口,有效消除因瘘造成的营养流失与继发感染;即刻恢复患者进食流畅性,解除梗阻(上消化道支架);能确切恢复排便功能,迅速解除腹胀(结肠支架);能及时消除梗阻性黄疸,逐步改善肝肾功能(胆道支架)。
  • 摘要:目的:评价DynaCT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50例肝癌患者分为Ⅰ、Ⅱ两组,30例在具有DynaCT功能的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上行二维DSA联合增强DynaCT检查(I组),20例单纯行二维DSA检查(Ⅱ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对比剂用量进行对比分析:对I组内二维DSA图像与增强DynaCT图像进行分析,对比二者对检出病灶和明确血管走行的能力;同时在两组范围内比较普通透视图像和DynaCT图像对碘油沉积显示情况。结果:1、I组和II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对比剂用量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手术时间=4.25,P手术时间=0.00<0.05),I组较Ⅱ组缩短了手术时间;两组间X线曝光量、对比剂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线爆光量=0.39,Px线曝光量=0.75>0.05;t对比剂用量=0.32,P对比剂用量0.70>0.05)。2、I组内共10个病灶二维DSA未能发现,其中9个可被增强DynaCT发现,经卡方检验(χ-=4.48,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I组内30例患者中有6例行二维DSA后不能明确肿瘤供血动脉走行,行增强DynaCT后其中5例肿瘤供血动脉走行清楚显示,经卡方检验(χ2=4.14,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全部87个病灶行X线透视,显示有51个病灶显示碘油均匀沉积,19个病灶显示碘油部分缺失;而平扫DynaCT显示有45个病灶显示碘油均匀沉积,25个病灶显示碘油部分缺失。结论:在不增加对比剂用量、曝光剂量的条件下,使用DynaCT检查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还能提高肝肿瘤病灶及异常病变的检出率,还能提高插管的准确性;同时在栓塞术后即刻就可对栓塞效果做出评价,在肝癌化疗栓塞中具有重要的临床立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甲强龙联合恩丹两酮在防治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急性呕吐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对117例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恩丹西酮止呕,观察加或不加甲强龙对急性呕吐反应的影响。结果:单用恩丹西酮组止呕有效率77.8%,甲强龙与恩丹西酮联用组止呕有效率9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摘要: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5%-20%,约占肝癌死因的10%。患者常以腹痛、低血容量性休克、腹胀就诊,腹水检查为血性腹水。因出血和肿瘤双重因素影响致使临床处理较为困难,以往多行肝动脉结扎或急诊肝切除治疗,但存在疗效不确切或较高的病死率.
  • 摘要: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肿瘤。近三十年,影响HCC进展的危险因素已有很好的认识,但患者的生存期并无明显延长。目前,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效果最佳,但患者就诊时多属中晚期,能手术切除者仅为10%左右。无法手术的肝癌对化疗、外照射治疗不甚敏感,而采用包括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ychemocmbolization)、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及高功能聚焦超声治疗(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等局部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比较确切。近年来,应用放射性核素对肝癌进行内照射治疗由于副作用小、疗效明显,逐渐受到临床的关注。放射性核素通过介入方法进入到肝肿瘤组织,由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产生生物效应而达到治疗。
  • 摘要:目的:评价静脉用恩度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经病理或临床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脉用恩度联合TACE组和单纯TACE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术后毒副反应、肝外转移情况及K-M生存曲线。结果:术后毒副反应有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外转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47)。两组K-M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2)。结论:恩度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性高,可有效减少肿瘤的肝外转移,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 摘要:目的:随机对照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介入治疗肝细胞型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经组织学或临床诊断的肝细胞型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恩度联合TACE组和单纯TACE组,每组20例,通过比较术前与术后一周血常规、肝功生化及治疗两周期后胸腹部CT、AFP,观察其安全性、肿瘤反应性及生物反应性。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至少两周期治疗。术后毒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77)。两组术前AFP升高者术后分别降至335.2±713.68μmol/L及589.08±939.49μmol/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894)。Blood cell migration,两组术后一年肝外转移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恩度联合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毒副反应较轻,可有效地减少肿瘤的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阐明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单体对A549肺癌细胞有无细胞毒性、毒性分级及其表现形式,以探讨PVP治疗椎体肿瘤的机制。方法:1.体外增殖的A549肺癌细胞,以1×104/孔的密度培养于96孔培养板,使用MTT比色法连续7天测量细胞吸光值(optical density,OD),了解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特点及生长曲线。2.将体外培养的A549肺癌细胞以1×104/孔密度接种于96孔板,分9个MMA单体浓度组(O.01μg/mL、0.1μg/mL、1μg/mL、5μg/mL、10μg/mL、25μg/mL、40μg/mL、80μg/mL、120μg/mL)进行培养,另设阴性对照组(不含MMA单体)。分别在加入MMA单体后30min及第1、3、5天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其OD值,根据OD值计算细胞相对存活率。
  • 摘要:目的:对中晚期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化疗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中晚期肾癌26例,术前1-2w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对手术过程及病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26例栓塞治疗均获成功,栓塞后造影证实肾动脉栓塞完全,术中可见肾动脉搏动消失或明显减弱,肿瘤表面血管萎陷,肾周组织水肿明显,易于分离,术中出血少。结论:中晚期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治疗有助于改善中晚期肾癌手术条件,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置管溶栓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置管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积极配合治疗,40例患者栓塞动脉完全开通,8例部分开通。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6例。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观察,术后患肢锻炼的正确指导,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介入治疗肝细胞型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经组织学或临床诊断的肝细胞型肝癌患者20例,通过比较术前与术后一周血常规、肝功生化及治疗两周期后胸腹部CT、AFP,观察其安全性、肿瘤反应性及生物反应性。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至少两周期治疗。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1例(55%),稳定(SD)8例(40%),疾病进展(PD)1例(5%),总有效率(RR)55%。恩度的使用未增加化疗药物不良反应(P>0.05),且明显减少肝外转移发生率(P=0.035)。结论: 恩度联合介入治疗肝细胞型肝癌近期疗效好,安全、有效的护理,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摘要:目的:评价裸支架载瘤动脉腔内血管重建术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例患者均通过腹部CT及血管造影明确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按照Sakamoto血管影像学分型Ⅰ、Ⅱ型各1例,Ⅲ型3例。本组病例确诊后行裸支架载瘤动脉腔内血管重建术,术后继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术后1、3、6个月进行CTA或血管造影随访。结果: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其中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2例,双支架重叠技术3例,无并发症发生。4例症状性患者术后3周内症状消失。5例患者术后3~6个月时肠系膜上动脉CTA及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不显影,支架腔内血流通畅;随访3~12个月(平均7.8个月)夹层动脉瘤无复发。结论:裸支架载瘤动脉腔内血管重建术是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 摘要:以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在靶区认定的精确性,插管过程的精准性,栓塞治疗的精细性等技术操作方面,历年均有进展。然而,构成TACE效果的另一重要方面,即物理性栓塞之外,对栓塞剂所含不同成分,尤其是碘化油加入特定抗肿瘤药物,成为油乳栓塞剂后,其治疗作用特别是影响机理的研究,至今报道甚少。在样本总体状况相同,术中流程与技术操作相同情况下,设计并完成两组,区别仅在栓塞剂内所含抗肿瘤药物不同的TACE,进行同期随机临床疗效对照。对治疗结果作初步分析与讨论。
  • 摘要:目的:评价金属支架治疗胆总管恶性梗阻中支架是否覆盖十二指肠乳头部位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支架通畅时间和术后胆红素下降速度的差异。方法:98例胆总管恶性梗阻的病人,均采用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及胆总管金属支架植入术。分为两组,A组51例胆总管支架跨过乳头。B组47例胆总管支架未跨过乳头。所有病例均植入一枚支架。术前A组和B组各有8、9例存在术前胆道感染。结果:A组和B组术中行胆道外引流分别为17、21例;术后新发胆道感染分别为11、4例(发生率为23.5%、8.51%);A组术后一周、一个月总胆红素平均消退率分别为46.5±16.1%、79.1±8.2%:B组术后一周、一个月总胆红素平均消退率分别为66.0±12.6%、88.64±4.5%;A组和B组支架平均通畅时间分别为216.5±132.4天、279.5±137.0天。胆总管支架跨过乳头部后患者术后新发胆道感染率明显增高(P=O.018),胆道内支架的通畅时间明显缩短(P=0.024),跨乳头组术后胆红素下降明显减慢(P
  • 摘要:氩氦刀靶向消融治疗手术切除是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目前70%以上的肿瘤病人确诊时,就因肿瘤负荷较大或转移以及病人的年龄或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不能承受大创伤性的开胸、开腹手术,失去根治手术治疗的机会。随着现代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物理学技术向医学领域的延伸和应用,微创介入治疗成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肿瘤动脉灌注化疗(TAI)、动脉栓塞(TAE):另一类是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化学消融和经皮物理消融,前者常用的有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经皮穿刺乙酸注射;后者包括氩氦刀冷冻、射频消融(RFA)、微波凝固(MCT)、激光间质。
  • 摘要:目的:评价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由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行PTCD+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过程。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实行PTCD联合TACE治疗,其中胆道外引流术13例,胆道内外引流术21例,术后患者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胆道感染得到控制,于PTCD术后12.4±5.7天行TACE治疗,其中8例患者PTCD术后23.7±10.4天行胆道支架治疗。7例患者PTCD术后出现少量出血,给予止血治疗后好转,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TCD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改善肝功能、控制胆道感染,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TACE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减轻肿瘤对胆道的压迫;PTCD联合TACE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术前、术中、术后积极地、有目地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实施PTCD及TACE治疗及顺利康复提供了基础保障。
  • 摘要:目前认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20%,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明显增多。醛固酮瘤和双侧肾上腺增生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两种最主要亚型,占95%。对于PA的不同亚型,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检查是目前国际公认的PA分型定位的金标准。
  • 摘要:本文总结我院介入放射学的工作经验,介入病房的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应以临床科室为标准。结合当前介入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以促进我院介入放射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 摘要: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在不少地区和单位,大多已占介入放射学一半左右日常工作量。因此,无论对于肿瘤患者就医过程中治疗方法选择,对于为肿瘤患者制定临床综合治疗方案,或是对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都有必要给予肿瘤介入放射学临床态势以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肿瘤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面对的挑战,最后对肿瘤介入放射学做出了展望。
  • 摘要:目的:评价ATD血栓消融及其联合取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3例经增强螺旋CT及肺动脉造影确诊的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其中16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患者行ATD血栓消融(ATD治疗组),9例行ATD血栓消融及取栓治疗(联合治疗组)。23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均经肺动脉局部注入尿激酶并联合静脉内尿激酶溶栓及抗凝治疗。手术结束后均放置可回收或永久下腔静脉滤器。观察临床症状、肺动脉平均压(MPAP)、血氧饱和度(SaO2),计算休克指数及记录介入治疗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治疗以及溶栓、抗凝治疗,1例术中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除MPAP外,SaO2、休克指数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D治疗组介入治疗后MPAP、SaO2、休克指数与联合治疗组治疗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D治疗组手术时间(65.3±6.2min)与联合组手术时间(87.9±9.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ATD血栓消融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ATD血栓消融联合取栓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两种方法对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联合治疗组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股深动脉血流重建对改善下肢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股浅动脉无法开通情况下,将股深动脉作为流出道或流入道施行血管腔内血流重建术,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股深动脉作为流出道通畅,而髂动脉和股总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对其进行了PTA和(或)支架植入;4例患者股深动脉开口处狭窄,作为膝关节周围动脉网的流入道,对其进行了PTA;1例患者髂动脉和股总动脉及股深动脉均进行了PTA。5例患者术后患肢疼痛逐渐消失,皮温明显升高,其中2例足趾溃疡渗液分别于术后3d和1.5周时转为干性,术后3个月随访时溃疡完全愈合。3例表现为术前疼痛影响睡眠,一般止痛剂难以缓解,术后疼痛偶有出现但能耐受,不需或偶用一般止痛剂即可缓解。1例足趾坏疽术后2月时自动脱落,未经外科干预。2例因下肢缺血严重,肢体坏死行膝上外科截肢术,创面1个月愈合。6个月时2例失访,随访期间5例有间隙性跛行。术后ABI指数(0.7±0.21)与治疗前(0.32±0.19)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髂股或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作为流出道或流入道是可供重建患肢血液循环的通道,股深动脉血流重建能有效改善下肢缺血症状。
  • 摘要:目的:探讨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置管溶栓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50例患者67例次发生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经股动脉插管行上肢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先用泥鳅导丝行血栓闭塞段导丝穿通术,然后经导管团注尿激酶25万u,如果血栓不能完全清除则保留导管尿激酶持续泵入1~3d,置管溶栓治疗后24、48、72h行造影复查,如血管造影显示血栓完全溶解则终止溶栓。结果:67例次急性动静脉内瘘的急性血栓形成患者中有8例次经过尿激酶团注治疗透析道恢复通畅;分别有34例次、18例次及5例次在置管溶栓后24、48、72h造影复查时显示血栓完全溶解而停止溶栓治疗:2例次溶栓治疗失败。所有病例在置管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微创、安全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