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四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
第四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

第四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1-11-08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华中科技大学

会议文集:第四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改革开放前30年在中部地区外围培育出的国际大都市形成菱形城市空间格局,而在菱形中心缺乏一个支点使其成为稳固的钻石格局.需要在中部建设国际大都市使其协调区域发展.武汉市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应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指标考察武汉市,和国际大都市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其在部分指标上已初步达到国际大都市标准.武汉在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东方芝加哥",芝加哥之于美国的区位和武汉之于中国相类似,通过比较两座城市的异同,思考武汉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途径.武汉应着重发展面向国际都市产业以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与当今国际大都市建立战略友好关系,积极开展"次国家外交";发挥科教优势,承办大规模国际会议,通过跨国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吸引境外人才移民.
  • 摘要:文章以"包容性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关怀低收入群体的角度出发,阐明低收入群体的交通需求,研究现存城市交通状况对这一特殊群体带来的影响,进而相应的提出解决对策.现今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导致了城市优势交通资源在不同收入阶层的分配不均,因而探索公平公正的城市交通策略实质上是对"包客性发展"的契合.在具体方法论层面,本文提出需优化道路布局结构、鼓励出行方式多样化、合理分配路权、完善政府补贴政策、推进土地利用规划和以公交为导向的规划设计间的综合.全文旨在推进人性化城市交通体系的营建,实现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 摘要:通过阐释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rban Spatial Growth Boundary,USGB)的内涵及对土地价值的作用机制,研究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实践经验及其对城市开发、城市空间等方面的实际效能影响,分析我国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管理措施在规划技术方法层面及行政管理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为推进我国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实施,首先应以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为原则,合理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其次应分阶段控制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分阶段性城市空间边界及终极性城市空间边界,以终极性城市空间边界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刚性保障,以阶段性城市空间边界增加城市建设调控的灵活性及合理性;最后应建立健全的实施保障制度,包括改革土地制度、建立统一的空间管理机构、保障相关配合政策同期实施.
  • 摘要:诚如卡斯特所言"巨型城市是空间片断、功能碎片和社会区隔离的不连续群族",在面临双重转型新时期的中国,尤其是大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解决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破碎城市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武汉市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空间拓展出现的破碎现象,以武昌地区的典型区域为例,进一步分析探讨,明晰破碎城市化的概念,分析武昌地区破碎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总结破碎城市化对武汉市两型社会的构建、城市开发、城市景观风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并提出要抢抓“两型社会”建设契机,加强宏观干预力度,加强规划管理,实现城市“去碎片化”发展,变劣势为优势,寻找“山、水、城”的共存之路,促就空间融合,构筑没有围墙的城市之象。
  • 摘要: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异质化趋向,尤以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最为突出.如今的人们已经明显感受到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如果不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仅会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将导致贫富阶层的极化,引发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破坏社会和谐,影响城市整体功能与效率的实现.现有居住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缺乏针对具体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科学调查,并很少涉及具有可操作的对策.因此,本文选取武汉市主城区的居住区进行居住空间分异的分析,结合大量数据资料的搜集,包括武汉市市民阶层分类、2010年已建成的1200多个小区的分布信息等,完成居住空间分异分布图.提炼武汉市主城区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特征,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城市发展结构,优化土地供给,加强房产投资的引导与控制,鼓励多种建房模式,推行“渐进式”混合居住模式,加强对公共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维护社会公平,建立社区建设与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参与等可行性建议。
  • 摘要:城市环境容量分析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中预测城市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总体规划编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环境容量分析是一种极致化的用地预测,对城市的整体空间环境结构及景观空间效果的形成考虑甚少,这也造成了部分城市追求城市极致发展的同时,城市整体环境特色的丧失.因此,如何采用一种新的模式将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和传统的环境容量分析结合在一起,在追求环境最大承栽的同时,形成城市的景观空间结构,实现"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双赢局面,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成宁市贺胜新城为例,通过引入景观生态学"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的理论研究模式,结合现状新城景观要素,采用PCM模式中的分析方法对要素进行分解和归类,初步形成新城的景观基底结构,同时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新城进行环境容量分析,得出适合城市建设的最大用地分布,将得出的两种结论进行叠加拟合,最终,得出基于PCM模式下的环境容量分析指标体系,从而更加有效的指导新城的建设.
  •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以及城市住宅开发渠道的日益拓宽,广州城市居住类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日趋明显.本文通过大量收集广州市越秀区住宅销售价格及住宅特征的相关数据资料,以特征价格模型(HPM)为方法建立住宅特征与住宅价格的关系模型,从而解释了越秀区住宅价格分异的原因及动力.根据住宅价格所引起的社会分异现象,应该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对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公共资源配置给予引导。通过在未来的居住区规划中大力推广“混合居住”模式和政府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加强法制建设来减少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摘要: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Kenneth E.Boulding)认为:地球作为人类最大的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只是广袤宇宙中的一艘小小"飞船".地球上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都在不停消耗着这艘"飞船"上的有限资源,而随之而来的消耗废弃物也在不停污染着这架小飞船,最终它的资源消耗殆尽,人类社会最终崩溃.Boulding提出以既不耗尽资源又不污染环境、能循环利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 "单程式"经济,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的设想.因此"一个地球生活"(One Planet Living)的理念孕育而出,它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BioRegional Development Group)共同发起的,旨在全世界实行让可持续的居住生活方式,从而在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建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世界.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最主要的空间场所,因此"低碳社区"为建设"低碳城市"提供有利的细胞支撑,然而我国存在着"低碳社区"并不低碳的尴尬局面.所谓"一个地球生活"是指通过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地球能够承栽人类的活动,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个地球生活"计划下,社区开发建造时需遵守十项原则:零碳排放、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可持续性的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公平贸易、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其原则在欧洲的"零能耗生态社区"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利用,并提出不仅要规划结构及土地功能的合理布局,还要低碳建筑,也要使用新能源,转变居民生活方式的,以及政府层面激励机制保障,提高公众参与.
  • 摘要:快速城市化下,小城镇也面临着大规模的更新,在此进程中出现的机动化、千城一面、环境危机等问题迫使人类日益探索一种健康可持续的小城镇构建策略."慢行城市"应当作为一种城市健康发展的理念和目标.本文总结国内外关于"慢行城市"(slow city)的解释提出慢行城市"新论",并基于这一独特视角以构建慢行系统和提高小城镇健康水平为目标,依照"研究背景—目标取向—构建策略—案例分析"的路线,对慢行健康小城镇的构建策略做了全面、综合研究.重点从交通、空间、经济、文化四个方面提出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可行策略,并配以北川新建小城镇案例加以说明.
  • 摘要:首先统合了湖南省统计局在两湖地区"两型社会"研讨会(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协调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建立的29个监测考核指标,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省发改委制订了"两型社会"指引下的长株潭城市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和人文建设4个方面共43个指标,其中重点在环境资源方面,指标达22个).然后以此为线索与依据,按照考核适宜性、数据有效性与指标体系间考核区别性等评估视角,对浙江省住建厅与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比研究》、住建部科技司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生态城区建设指标体系》等国内城乡建设指标体系案例进行评估研究,并从道路交通建设指标、给水排水建设指标、能源供应建设指标、城乡一体化建设指标、园林环卫建设指标、城市防灾建设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指标等七方面,构建"两型社会"城乡建设指标体系.
  •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即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的发展.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以工业主导产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开展该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对其他同类地区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分析了碾子山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经济水平及政策导向四个方面的发展条件,在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经济产业、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三方面发展指标的指导下,提出产业结构转型、绿色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城市交通为核心的总体发展战略,以促进碾子山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及和谐发展之路.
  • 摘要:伴随武汉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张步伐,其外圈层的新城规划实践已有了一段较长的发展时期.目前,大都市区外圈层的一些新城发展又面临着区域协作、城乡统筹以及自身转型或转变发展方式的"抉择迷惑".论文分析了武汉五里界新城(中国光谷·伊托邦)的发展困境和主要矛盾等方面,基于其现实基础、发展困境与机遇以及发展方向和战略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以生态、信息、经济的复合体建构为主线,规划实践构筑了功能转型、布局科学、分工有序、特色鲜明的新空间格局,探索性地实践新时期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新形式,努力寻求大都市区外圈层的"普通型小城镇"向"新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性新路径.
  • 摘要:通过深入了解与分析湖北省城镇化进程,剖析湖北省传统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并与我国城镇化发达地区发展路径作横向比较.研究发现,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路径问题很多,已经不适合当今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而在可持续理论指导下的"两型社会"则成为了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两型社会"的内涵,研究在两型社会指导下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新思路,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试探究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 摘要:辽中地区(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继三大城市群之后最重要的城市密集区之一.本文对辽中地区城市化的演进、格局和模式进行简要分析,首先回顾了辽中地区城市发展及城市化演进的历程,将自解放以来的城市化演进过程分为波动上升、缓慢推进、调整提高三个阶段,并对城镇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然后,从7个行政市城市化水平的历史比较和城市化水平分县(市)区空间分布的格局两个层面探讨了辽中内部空间的城市化差异及特征;最后,针对现状"以大城市为支撑、以工业化发展为主要推动力、政府主导为主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分别从本质特征、发展方向、动力机制和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论述辽中城市化模式,认为在以区位资源禀赋为内生动力,以工业化发展和服务业的提高为直接动力,以行政调节和市场机制为主导动力,以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化等新因素为新生动力的综合动力驱动机制下,辽中城市化应向市场主导、三产推动、质的提高三个方向发展.
  •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建设,以及全国各地对新疆建设的支援及重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生态农业化"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然而,由于新疆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如何高效低碳地改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城镇居住环境,实现"宜居"城镇的建设,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借鉴在沙漠地建设的生态宜居城镇,如马斯达生态城、美国拉斯维加斯及新疆石河子市等,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四团总体规划为例,分别从特色生态产业、用地布局、设施配置及特色生态发展思路等几个方面探讨适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城镇的生态发展模式.
  • 摘要:在过去30年间,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纵深推进是我国政治、经济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动态演变的转型中的市场经济及其所构造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等因素塑造了目前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尤其是1990年代后的超常规的快速城镇化.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快速城镇化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些问题.文章基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经济生活市场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追求利润最大化)视角,剖析渐进式经济转型期间推动城镇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城市开发模式带来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产业发展、社会生态、建筑环境与城市景观、城市生活方式等具体因素的变迁所投影出的快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府调控方面的策略和路径:首先,政府应灵活引导市场,及时转换角色,当城市经济健康发展时,政府退而为管理者的角色,指导和控制城市发展的进程;当市场形势不佳时,政府应增加预算,投资开发,恢复市场信心,扭转局面;其次,政府有责任引导城市通过合理进行市场化运作走向可持续健康城镇化.
  • 摘要:伴随着全球资源大量消耗和能源危机,出于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纷纷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积极探寻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型发展之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因此,本人将引进织补理论,从城市规划学角度来研究阐述对两型社会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的思考,并通过相关工程案例介绍该理论在老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运用织补理论提出在老城再度城市化过程中符合特定城市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提出保护城市自然格局,紧凑发展,建设舒适宜人的城市的发展要求;提出整体与开放,逐步稳进开发等一些基本原则;并提出生态和社会等基础设施的织补方法和对策,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而织补办法主要有功能调整,交通梳理,空间整合,社会缝合。
  • 摘要:青潍日城镇组群地区的城镇化速度较快,但是城镇化水平较低,潍坊、日照等核心城市的综合实力也均未进入我国一线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规模序列结构存在缺陷.采用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分析,得出:青潍日城镇组群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城镇组群发育不够成熟,城镇之间差异性显著,要想真正起到省域核心增长板块的中心带动作用及国家区域发展关键支撑点的作用,还有待时日.在经济发展因素中,城镇化率与人均GDP高度相关,青潍日城镇组群中后者对前者的拉动作用较为强劲。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进程有明显的互动关系,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三产业比重上升、城镇化率提高是二者良性循环的必然结果。青潍日城镇组群的良性循环的程度较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仰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是青潍日城镇组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进而强化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有效途径。
  • 摘要:哈尔滨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其城市发展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区域性.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系统中的社会、经济、产业、资源、环境等方面发展的矛盾日趋尖锐,有必要对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科学的评价,以便制定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了提高哈尔滨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整体性和准确性,本文将哈尔滨视为一个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挖掘哈尔滨市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城市地域特征,探讨了适合于哈尔滨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内容,建立了由1个总目标层指标、3个分目标层指标、8个准则层指标及39个指标层指标因子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探讨了系统评价的运行过程.最后,对哈尔滨市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全面评价和分析,提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城市人口密度,此外完善医疗、就业等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保证城市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提高现状水平较低的人均GDP,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改善消费结构,同时,增加环保投资,倡导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促进城市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自然环境建设方面,努力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和管理,提高城市公共绿地的规模,从根本上改善哈尔滨市的自然环境。在人工环境方面,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加大对水环境的保护及固体废弃物环境的治理力度,同时,进行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复兴,降低建筑密度,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空间环境。
  • 摘要:全球变暖及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导致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热污染与空气污染,并已开始严重破坏城市环境与威胁居民身心健康.绿道网络作为城市的自然通风廊道,可以激发城市内部局地环流,实现在炎热夏季将城郊新鲜凉爽的空气引入城区,输入新鲜氧气及缓解城市热与空气污染的功效.本文在对城市绿地风道功能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德国斯图加特市公园系统网络"风道计划"、日本福冈市"鲜风风道"及武汉市"降温风道"为案例开展实践研究,在注重夏季绿道通风廊道和以污染扩散为目的城市的绿道通风网络的建设中,提出充分借助河流型绿道、道路型绿道、绿带型绿道等线性绿道作为风道的载体,顺应城市夏季主导风向平行,保证绿道网络作为通风廊道时的宽度,加强绿道网络作为风道的连通性,避免出现断点,选择通风过滤效果佳的植栽作为绿道网络的结构。在我国能源紧缺,需要建设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将绿道网络的风道功能的规划策略纳入城市规划的决策中,将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 摘要:随着我国"高铁时代"的来临,铁路枢纽以及铁路枢纽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已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关注热点.现有的功能单一、纯粹以交通运输为主的传统火车站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交通集中、换乘高效、功能综合的"客站综合体"成为"高铁时代"铁路枢纽的发展趋势.同时,"高铁时代"下的铁路枢纽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再局限于城市交通枢纽,而是通过对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作用,为周边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扮演城市发展催化剂的新角色.本文探讨了"高铁时代"下铁路枢纽自身角色(从“单一功能火车站”到“客站综合体”)和城市角色(从“城市交通枢纽”到“城市发展催化剂”)的双方面转变,且论述了角色转变对城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影响,并且提出一些促进铁路枢纽对城市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措施和方法.具体以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在杨春湖地区新建的高铁枢纽——武汉站,以及杨春湖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最终表明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及各方面的协调合作,让"高铁时代"下的铁路枢纽在城市发展中扮演好城市发展催化剂的新角色,同城市发展相互促进.
  • 摘要:近年来,街道已成为占城市总面积近1/3的公共空间系统.随着全球气候的反常,暴雨肆虐让多个国家的大城市频发内涝,城市街道交通和景观受到严重冲击.绿色街道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热点,也是实现未来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一方面将街道的功能从有限的交通连接拓展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使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发掘城市文化,激发以街道为中心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创造有亲和力和归属感的健康城市环境.本文简要叙述了绿色街道理论的起源、发展历程、设计理念等.通过详细解析加拿大温哥华、美国波士顿、日本东京等国外著名城市已建成的具体案例,总结归纳其设计手法和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对武汉市城市绿色街道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中观、围观的角度分别针对武汉现有街道特点提出适合的城市绿色街道改造的策略和方法,在宏观层面,建立层次分明的绿色街道系统,在中观层面,设立功能各异的绿色街道模式,微观层面,打造因地制宜的绿色街道设施。街道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空间之一,是城市交通的命脉,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绿色街道改造不应局限在街道美化和绿化上,更要将其上升到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高度进行全盘考虑。
  • 摘要:我国的旧城更新一直面临着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问题,传统的旧城更新亟需一些新的的理念来解决过去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由于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整合性、文化密集等特点,它对提升本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协调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文化产业和旧城更新在城市经济、文化、空间、社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应该有着更多的契合点和互动作用.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江陵)优秀的物质空间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荆州市旧城区发展现状、目前面临的困境,并以此为切入点,植入文化产业这一触媒元素.通过文化产业规划,整合荆州城市发展过程中优秀的物质空间文化资源即历史街区、近现代工业遗址等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即地方民俗、民风、民间艺术等形成城市的魅力核,同时借鉴相关成功案例,促进旧城空间复兴,并通过触媒作用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
  • 摘要:拼贴,是历史的空间演绎.本文从拼贴城市的概念入手,阐明城市老街坊在城市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拼贴形态,并以武汉昙华林地区为例,分析总结城市拼贴形态与城市历史的密切关系.在意识到老街坊拼贴形态独特性的前提下,进而,将拼贴作为一种场地设计的观念和手法,深入到城市保护更新工作中.在城市地段的保护更新中,提倡渐进式的、拼贴式的动态更新方式.时至今日,我国城市更新最广泛采用的模式仍是大规模拆建,而这种渐进式、拼贴式的更新,仍大多停留在理念倡导的阶段.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除了城市经营目标的扩张性受益,应该责无旁贷地说,城市规划理论创新的惰性也难辞其咎.城市的保护更新,更是城市规划理念的更新.
  • 摘要: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城市污染成为了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是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巨大的障碍石.本文基于对城市三种主要污染即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大气污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寻不同绿道宽度、高度和布局的污染防治效果,总结提炼高效防污绿道的特征.印度西海岸一个石油精炼厂防护绿带布局的实践研究,通过实测数据表明:将城市绿道与污染源垂直布局、选取适当的绿道宽度和高度、进行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建设系统连续的绿道网络,可使绿道发挥最大的防污染效果.文章在基于上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绿道在空间布局和详细设计两个方面的防污染规划设计策略.
  • 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总体朝着健康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化进程基本符合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目前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城市化亚健康状态几大症结的深刻反思后认为,中国城市化不应该是"算出来"的城市化,不应该是"比出来"的城市化,不应该是"拆出来"的城市化,不应该是"耗出来"的城市化,不应该是"染出来"的城市化和"挤出来"的城市化.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市化向健康方向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调控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提升城市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好主动城市化与被动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走主动城市化的道路;努力协调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行可持续的城市化;高度重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推行城乡统筹与共荣发展;辩证地看待城市化与市场化的关系,以市场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
  •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功能的广域化和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密切化成为近年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特点,城市群成为左右区域经济的主体.目前,我国中部城市群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快速发展,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以武汉"1+8"城市圈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就其城镇化和城乡空间关联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武汉城市圈的空间演化过程,其次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城镇化过程和空间格局特征,最后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城乡空间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武汉城市圈城镇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 摘要:土壤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徽州民居聚落如何选址布局,及徽州的文化、建筑、园林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现代新民居聚落的建设提供了参考.然而,由于缺少对土壤的敬畏,当代徽州民居的建设与发展对"土壤"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中国政府提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标下,研究徽州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土壤"的关系及解决方法对其发展显得颇具现实意义.不仅应关注徽州村落与自然土地的有机结合,准确把握其发展的合理规模和环境集聚度,还应恰当规划徽州村落乡土的可持续发展景观,完善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生态农业和环保工业,普及和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弘扬徼州传统文化.研究徽州土壤文化的意义是最终达到城乡之间社会、功能、经济的共生与共荣.
  • 摘要:研究了钱塘江入海口区域国垦区场地现状和生态特征.以钱塘江杭州段江海围垦区湿地新城规划为例,从围垦区的生态修复与重建的必要性出发,探讨江海围垦区湿地宜居新城规划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在尊重场地围垦机理下,建立更为合理的区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场地水网绿地系统的修复与重构;对江海围垦区新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建设生态村庄、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我国很多大中型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活品质逐渐降低,而部分乡镇发展仍延续大城市发展模式.乡镇城市化使得当地大量自然资源受到破坏,为了保护乡村现有自然环境,则应采用生态策略进行乡村规划.本文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太子村为例,笔者尝试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应用于村庄生态规划设计中.通过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计算,太子村总生态足迹从2006年的211.9216 ghm2/人上升到2009年的368.7728 ghm2/人,村庄四年的总生态承载力基本不变,而生态赤字问题日益严重,且村级生态赤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针对太子村问题笔者提出了保护、集约、调配、循环、节能、提高等六项缓解生态赤字策略,并在这些策略指导下以循环生态农业作为重点,对太子村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并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规划建成后太子新村2015年的生态赤字情况做出了预测,通过预测结果探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村庄生态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 摘要:通过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归纳出了安顺屯堡建筑装饰符号的特征,并以"海百合广场"的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将传统建筑装饰符号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做到建筑与外环境的融合,体现地方性和历史文脉的传承性.而景观设计过程中所用的符号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应包括功能特性和指示性符号,又要包括文脉的象征性符号以及许多直觉性图像符号,使环境意境丰实多彩。当然,海百合广场景观设计中对于安顺屯堡建筑装饰符号的传承与再现仅仅是一个细微的方面。在当今趋同化发展的全球,传统民居作为一个区域、一座城市、一条街道的重要文化因素,保护好它就是保护好一个区域、一座城市、一条街道的传统文化。因此,必须既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载体,又要建设好具有现代都市功能的多种文化融合、多种景象聚合的城市,将民俗民风、历史文化融入其中,还原历史片段,让市民在街区找到历史的记忆,筑造富有历史价值、文化特征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 摘要:大城市郊区拥有优越区位,是目前产业、人口聚集的主要增长点,是未来我国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它对实现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郊区人口、产业构成复杂,区位特殊,城市化进程受阻.究其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四大参与者(政府、集体、企业、个人)利益分配不均,任何一方利益受损都会引发城市化利益链条断裂,导致城市畸形发展.本文以大城市郊区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土地城市化、产业聚集化、人口城市化内在联系,通过建立模型透析城市化四大集团利益博弈关系,进而得出四者利益的冲突点,第一,政府利益错位,龙头缺失,城市化迷失方向;第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失,农民利益受损,城市化畸形;第三,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境,城市化乏力;第四,农民工基本保障缺乏,城市化不彻底.最后,提出大城市郊区乡镇应坚持"强化政府龙头地位,引导集体土地流转,重点扶植乡镇企业,贯彻落实社会保障"的城市化策略,从而确保我国城市化协调、健康、稳步进行.
  • 摘要:我国二元的户籍制度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半城市化"现象的产生,随着我国近年来城市中无地农民和新生代农民的增加,将会进一步加重我国的半城市化现象,甚至将面临着类似拉美国家地区过度城市化的威胁.长期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对于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其效用有限,同时户籍制度改革很难触及福利分配功能的剥夺,改革的阻力和成本很大.本文提出户籍制度是我国城市现有财政和公共品供给体制下福利分配和安排的制度资源,户籍改革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差异过大,因此我国城镇化需要转变思路,不应再将户籍制度作为解决半城市化的主要途径和制度障碍,而是要通过积极引导农民回流推进就地城镇化,提倡走宜居城市建设导向下差异化的城镇化道路,缩小城乡差距是应对我国半城市化的重要策略.
  • 摘要:城市规划评估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的重要诉求.城市规划评估在西方国家已有成熟的体系和操作制度,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首先论述现代城市规划评估的概念、方法及其在西方发展历程,从我国当今较为突出的那些与城市规划有关的“社会冲突”来看,评估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在公众与规划间建立起沟通的平台,有助于改变现阶段城市规划饱受垢病的困境。更为重要的是,对我国的政府公共政策领域而言,评估体系的真正建立将会推进我国行政理念和行政方式的全面改造,进而实质性地推进我国行政治理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
  • 摘要: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出发,"两型社会"指导方针既是武汉都市圈发展的紧箍咒,同时也是都市圈创新发展的契机.武汉都市圈内拥有充裕的人力资源,这是产业创新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现实中的行业低效发展导致人才大量流失沿海地区,抑制了都市圈经济增长效率.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武汉都市圈的产业创新机制,解决圈内人才资源的需求困境,由此带动武汉都市圈中周边八个城市的产业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缓解中心城市居住与就业人口的双重压力,提高就业人群质量.同时,本文将研究产业创新下武汉"1+8"都市圈空间格局的演变.
  • 摘要:在西方城市,面对战后的郊区化蔓延,基于紧凑、节约和集工具策略为一体的城市精明增长思潮正方兴未艾.断面规划法是在面对传统的区划条例和细分规则导致的分散的土地利用格局,Andrés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规划法,其规划原则是不破坏主体景观的和谐度,其实质是从景观生态的角度阻止城市对农村的肆虐侵占,控制低密度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横断面"为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扩展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美国"精明准则"(smartcode9.2),详细介绍了"横断面规划法"的背景、内涵及运用,总结了其意义与可借鉴经验,提出城市的空间扩展应以整体协调发展为首要原则,应坚持“速度和质量”并重的原则,应建立“TOD”发展模式,应坚持适当的密度及规模,以及空间扩展在社区层面以紧凑、整体的城市形态为原则。
  •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满足.对于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于功能的满足,而是更加关注城市空间品质与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创造.本文从城市空间环境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入手;通过"田园城市"、"光辉城市"两个经典城市规划理论的阐述与分析,提出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幸福追求史,探讨了自古以来人类力图将物质世界塑造得优雅完美的坚持,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中心——所谓城市空间的幸福塑造需要以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文章最后从道路交通格局的改变、步行空间的塑造、100%场所的营造三个视角探讨了物质空间幸福感的现代追求,为城市空间的幸福塑造提出参考.最终表达一种可以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纳入到具体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愿望,希望能寻求真正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感到生活幸福的规划设计方法,从而建设真正的"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
  •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转型,我国的人口、信息、经济、技术等要素活动呈现出大规模、高效率地向城镇集聚,城市用地大幅度拓展,城市人口集聚膨胀,城市空间形态开始由单体型向都市圈等大城市集群转换.而城际铁路的快速建设,促使大城市圈形成了"一小时城市圈经济",同时也促进了地区同城化,这必将为站点城镇发展带来相应的发展契机,使其在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等方面重新加以思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部分城际铁路站点小城镇发展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用以指引位于武汉城市圈内武成城际铁路贺胜桥东站的贺胜新城的建设发展,进而提出把握城铁建设机遇,加快新城人口集聚,明确城市发展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形态,促进产业功能聚合,以及提升运营管理品质。
  • 摘要:由于体制原因,我国城镇建设体系结构发展失调,大城市在扩张的同时,环境、土地、生活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而小城镇建设处于弱势状态,但它在生态环境、交通疏导及土地方面相比大城市具有优势,且是推进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的重要纽带,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未来城市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城市群辐射下的小城镇相比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其一在时空关系上和周边大城市距离较近,信息、人才等要素可以产生互动,其二在产业结构上和大城市有密切的互补供需关系,是小城镇层级建设中的先行者,并对提升完善我国城镇体系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促进两型化社会发展的可行之径.广佛城市群影响下的西樵镇正是如此,规划通过深入分析西樵镇的规划要素,并运用GIS等技术手段评估其环境承受力,作出合理的城市建设容量及人口规模容量预测,力争使西樵镇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发展,城市群影响下的小城镇定位准确,并且错位发展,通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以及合理的规模,研究了其在两型化社会发展的作用.
  • 摘要:针对小城镇发展滞后、经济落后的现状,通过研究小城镇文化旅游发展的溯源和演变,试图找出发展存在的潜在困境的共同特征和本源,并以山西解州镇为例,挖掘其文化旅游的特点和困境,引入城市经营、体验经济等理念,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人的心理学、人的需求角度出发,对文化旅游开发策略、文化产品等进行设计,提出解决困境的新出路.
  • 摘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居住小区在符合住宅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健康需求,以人类居住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居民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等多层次的需要,为居民营造出健康、安全、舒适、环保的高品质、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建设和谐社区离不开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城市居住社区生态文化是以人与环境和谐为核心,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是解决人与居住环境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取向.城市居住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文化环境,建设安定、祥和、健康的生态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提倡两型社会背景下,城市社区生态文化及其构建体系属于崭新领域,本文从城市居住社区生态文化,两型社会建设中如何营造城市社区生态文化环境,构建城市居住社区生态文化体系,引导社区居民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及营建城市居住社区生态文化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 摘要:对国内及国际上新城、新区的概念对比和辨析,并结合中国新城、新区建设的实际情况,指出新城、新区的五个不同特征:发展动力、社会构成、经济和产业结构、管理模式及设施配备.新区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及管理机制上看都比新城更为简单,但新城、新区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生演变,就如新事物往往由最初的简单系统逐步向复杂、平衡的系统发展一样。结合新城、新区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归纳下来,大体有从新区向新城转变,新区发展融入主城,以及新城发展并入主城三类发展趋势。
  • 摘要:湖北山区相比平原和大城市周边地区体现出明显的特殊性,从而决定了其城乡统 筹战略的不同.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尺度,从山区县(市)基本特征入手,总结其城乡统筹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并以麻城市为例探讨其城乡统筹的战略选择.基本结论是:必须要基于现实发展条件来寻求城乡统筹的出路,不同区域制定切实可行的、差异化的城乡统筹发展策略;山区县(市)的城乡统筹必须以产业支撑和经济增长为保障,同时兼顾落后地区的扶持,重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产业优势互补以及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此外,山区县(市)的城乡统筹进程中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和就业压力,唯有创设全面协调的城镇统筹目标,对现有制度进行大胆革新,才能实现真正的城乡协调发展.
  • 摘要:"十二五"期间,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形势下,湖北省将优化城镇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支撑、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纽带、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相促进的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在不同地域、不同城镇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应当具有适宜于本地区本阶段的发展策略和路径模式.后发展地区面临着城镇建设基础薄弱、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滞后等一系列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其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在何方,更加值得探索.本文以湖北省典型的后发展地区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为案例,深入分析屈家岭管理区在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透析不同层面的政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区域城乡统筹、产业优化转型、政策力驱动、城镇特色塑造等方面探究具有后发展地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探讨弱化行政管理界限、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农业、打造区域旅游产业链等途径能否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旨在为实现均衡化的城镇协调发展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策略和建议.把握政策机遇,抓住发展契机,贯彻后发展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动管理区产业结构优化,强化区域中心地位,提升城镇化和城镇发展品质,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屈家岭管理区的当务之急。
  • 摘要:城市群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单元,其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成为发展的关键.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却面临武汉市一城独大、其余城市发展缓慢、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采用一种新的空间结构模式,摆脱这种发展困境,开启武汉城市圈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引入"核心+联盟"的概念,从当前武汉"1+8"城市圈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入手,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现状交通联系紧密性解读分析,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分析数据为支撑,深入研究城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并借鉴国内外城镇群的成功经验,以一种新的视角,提出以"武汉为核心、8个周边城市为联盟"的空间结构新模式.打破原有武汉市与周边8个城市之间点对点的发展形势,强化8个城市的分级联盟合作关系,促使"1+8"联动发展,优化城市圈内城市间的空间结构,提高联系的紧密度,从而达到做大武汉、做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目标.
  • 摘要:在尊重现状村庄和工业区的基础上,东孚镇总体规划强化与厦门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和功能互补,以规划统筹各种生产、生活、休闲、交通要素,优化土地资源、水资源、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科学配置住房、医疗、就业、就学、养老、生活保障设施,合理谋划空间布局.建设厦门市的"卫星城",缓解中心城区压力,吸引更多的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规划中对东孚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的财政税收、土地政策、基础设施投资、金融机构措施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解决厦门市"三农"问题和破解城乡结构矛盾,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示范作用.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编制城乡规划,使城乡规划由热衷关注大中城市转向关注小城镇,由热衷关注经济效益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关注公共利益的政策性规划。由热衷关注高端服务业的规划转向关注低端的、基本的公共服务的规划。
  • 摘要: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中部欠发达地区要推进城镇化,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化,同时积极引导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共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中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做出探讨.当前,就工业发展本身而言,该区域存在产业门类低端重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培育大型企业的现象不佳,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企业成长环境恶化等问题.就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效果而言,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关联性较弱,工业化推动城镇发展后续动力的力度不够,工业化为城镇集聚财富的能力不强.为此提出一要借助外力,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二要变革传统桎梏,正确发挥市场力、政府力、企业力和社会力,三要税费差异化,财富本地化,四要破解二市难题,实现资本向制造业回流.
  •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所处生态系统环境变动巨大,城市内涝、地震频发、飓风、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问题都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可持续而有效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因此得到重视.本文以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西方反思现代主义设计理念过程中提出的"柔性(flexible)"思想运用到城市规划的防灾减灾研究中,以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提出区别于功能单一、避灾效率低的"刚性"设计手段的"柔性主义"规划思想,兼顾防灾减灾和生态平衡的多重功能,达到让灾害"软着陆"的目的.基于此思想,构建资源利用率高、防灾减灾有效、功能包容性强、长期发展潜力足、生态平衡、具有生命力的城市防灾体系.配以国内外防灾公园、排水湖泊等现实案例说明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法,并由此提出柔性城市防灾体系的实现途径.
  • 摘要:城乡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学科领域.在城市化大跃进的年代,"城乡规划学"晋升为一级学科凸显了规划的龙头地位,原先作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城乡规划已远远无法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基于城乡规划学从工程技术向公共政策属性转变这一目标,研究表明当代城乡规划作为支撑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学科,当代城乡规划学科从传统城市规划学科中不断演变、纳新和发展,而且作为公共政策的城乡规划,凸显其社会属性与人文属性。目前城乡规划学研究方向与内容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并设置了城乡规划学二级学科,而城乡规划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融会贯通、相互渗透”,总之,城乡规划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城乡规划学晋升为一级学科是适应向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转变,是与国际接轨、推进我国城乡建设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具有时代的重要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摘要: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城市环境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加剧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和对立,降低了人们生活在城市的幸福指数.本文在探索城市环境主要问题——空气污染严重、水体污染普遍、噪声污染明显和生态系统脆弱的基础上,从传统工业化模式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冒进式、环境保护管理模式的低效性、治理措施的不足及滞后性等不同方面解析城市环境问题形成原因.最后探讨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有效途径,提出推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走健康城镇化道路、改革城市环境治理管理体制及构建改善城市环境的绿道网络系统等规划设计策略.
  • 摘要:以景观为导向的规划设计理念(Landscape Oriented Planning and Design,简称LOPD)是正在悄然走热的规划设计新理念.文章分析了以景观为导向的规划设计理念的形成过程、内涵和对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意义,指出LOPD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以景观为导向的规划设计理念在新城建设、校园规划和住区规划中的实践案例,总结了LOPD模式所具有的景观生态格局完整、地域文化彰显、城市可持续发展、土地优质高效开发、人居环境优化5大优点.LOPD规划设计理念与传统规划设计思想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对景观、生态、文化等因素的关注程度,而是在于对景观生态系统的系统把握和理解程度。传统规划设计理念比较强调功能合理性和建设经济性,在宏观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基本确定以后才考虑景观生态和风貌营造,在这种框架下,后期的景观规划设计只是对原规划方案的修补和完善,不管如何极智穷思,对规划全局的影响都是微弱的。因为条块分割和规划层次限制,传统的规划方法造成景观生态系统时间、空间上的不连续和内容上的不完整。而LOPD模式是将景观生态格局完整性保护和系统性规划作为整个规划设计的先决条件,并且保证景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发展,从而实现规划设计的可持续。
  • 摘要:城市景观承载着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其景观功能好坏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体系的健全影响着地块的经济效应.因此,城市景观系统是否合理,影响着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整体形象,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论文从建立景观多元化体系过程所面临的问题入手,运用系统的方法,以自己亲身的社会实践及社会调研为依托,以大量的国内外资料为基础,归纳总结城市景现更新过程中一些经验与手法,展开对武汉及城市圈关于地形特点、气候特征和社会经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从生态保护和提高景观综合利用率的角度,探讨景观多元化格局建立与实施的具体手段,研究当代国内外景观生态的进展状况,分析武汉城市圈景观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而解决景观多元化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城市景观的未来趋势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其多元化发展模式将成为主流.
  •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老城区土地的潜在价值不断的提高,坐落于高价值土地上的旧建筑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老城区的更新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日本团地再生的概念、产生与发展概况进行描述,而团地再生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丰富建筑外观,改善建筑使用功能,增加建筑面积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社区居住环境。然而笔者对经五路居住组团现状调研后,发现有较多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此,提出在建筑入口背侧、狭长胡同等消极空间,于墙面上绘制具有监视作用的图画,对犯罪行为进行警示,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习惯,减少犯罪的发生。同时添加必要的照明设施,增加安全系数。并且根据住户的要求,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采取在住宅首层修建配套服务设施的方式,增建幼托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原有物业价值。根据用户需求,统一扩大阳台面积,以及在建筑外墙绘制艺术图画,丰富建筑景观效果,提升社区的文化氛围。
  • 摘要:由于传统工业逐渐衰退,工业污染、废弃物处理不当、大规模建设活动等使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棕地.我国大城市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随城市扩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棕地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居民的身心健康、居住安全受到威胁.本文以城市棕地开发整治红景观生态设计为着眼点,对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杜伊斯堡风景园、北京798、中山歧江公园、天津万科水晶城等棕地景观生态设计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笔者细致梳理棕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中西方棕地景现在设计理念、设计手法、生态恢复技术等方面的异同,从中吸取西方先进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城市棕地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及多样化发展模式,供将来城市棕地景观设计参考与借鉴.
  • 摘要: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城市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城市群的发展也日臻完善.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镇)集聚区.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城市群是我国现代城市文明进程的重要特征,是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引擎,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表现.本文从我国的资源环境基础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思路,重视城乡协调发展的生态保护原则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利益,注重资源环境中的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我国城市化的质量,探索我国城市群稳定发展方针与路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健康发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学术研究的价值.特别是对于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群如何稳定发展以及提高城市群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摘要: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格局变化,促使中国政府重新认识城镇化作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成为化解金融危机,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手段.面临国家战略重心转移,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等重大机遇,湖北省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在于进一步稳固经济发展基础,同时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发展水平高、人口发展权利平等、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等目标.新型城镇化这一命题脱离不开人口、产业、空间、社会等方面的转变.在牢固的城乡二元体制下,湖北省停滞不前人口管理体制、产权不清的土地管理制度、低效能的公共管理体系等问题交互作用,成为横亘在"乡—城"变迁过程中的巨大障碍,也约束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湖北应利用建设"两型社会"所赋予的先行改革权利,通过多方位的制度改革合力回应湖北省传统城镇化问题,对新型城镇化作出诠释.制度改良的方向为创建城乡公平发展平台,疏通城乡间、区域间人口转移渠道,理顺公共管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制度支撑.改良的路径为构建城乡"同地同权同价"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建立"多予少取放活"的激励性财税制度,建设"低门槛渐进式"的居住证制度,形成"集分结合、管治结合"的公共管理制度,并在产业发展、区域协调、小城镇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差别化、一体化、层次化的政策机制.
  • 摘要:住区公共空间是与居民日常生活与活动最为密切的空间,住区公共空间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塑造一个高品质的住区公共空间满足居民休闲生活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界定住区公共空间的概念和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内涵,分别从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量"和"质"两方面来剖析当今住区公共空间中的主要问题,以满足不同使用者需要为住区公共空间品质塑造的基本原则,以提升住区公共空间品质、重塑场所人文精神为目的,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活动空间设计要场所化、人性化,设施安全化,并且提升公共空间品质,重塑场所人文精神。
  •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间生态及经济关联度增强,长三角大都市圈农村和农业发展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基于湿地农业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前提,在嘉兴市北部湿地"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4A级风景区以及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规划中,充分发掘湿地原有的富硒农业和旅游资源,加入都市休闲元素,提出城郊生态农业开发模式."以城带乡、生态兴乡",通过北部湿地建设,促进农村居民点的集聚.同时,在产业发展思路上,提出"一产升级、二产转型、三产擎动"的理念,实现"以一承二、以二促三、以三带一"的产业大循环发展.试图探究种养生态农业园结合加工与旅游进行观光、科普展示及体验的方式,实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 摘要:首先明确乡土景观的概念,即来源于乡村生活、自然,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强调本土、地域性特色.其次对日本乡土景观具体设计思路和营造要点进行梳理,其特点主要有将人工干预程度降低到最小,创造具有宜人尺度的空间,并借景田园风光和模式,利用有限的空间再创造,以及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宁安市渤海镇稻作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为例进行分析,在现状调查、规划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日本乡土景观的设计思路,对景观意向和造景方法依托现状进行融合,保留文化精神和场地记忆,运用朴实的细部表达手法以及符号;独具特色的空间布局和要素应用.
  •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选择手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各地加大了推进城镇化的力度,加上在宏观政策上大大减少了城镇化的阻力,城镇化的速度空前加快.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的城镇化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已成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城乡统筹的一种客观的必然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设计,与旧式城镇设计不同.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设计更加注重协调区域关系,优化产业结构,融合生活模式,鲜明城镇特色,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最后,本文以工业化起步较早、又率先步入市场化轨道的东莞市道滘镇为例,着重从区域关系、产业结构、生活模式、城镇特色、轨道交通五个方面来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设计模式.
  • 摘要:既有住宅再生是西方发达国家重要的住宅开发模式之一.我国既有住宅老化和衰退严重,迫切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住宅再生模式.本文以国内外住宅再生实践比较为研究内容,从住宅再生社会背景、主要改造类型和手法、住宅再生组织模式、资金筹措方式和优惠政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因此,住宅建设由大量新建转为更新再生是更为经济、科学的发展模式。实现既有住宅可持续更新,必须保证设计层面和节能技术层面的结合。改造的方法应符合适宜性、可行性、经济性三原则。我国政府除了实行补贴政策外,还应坚持既有住宅再生走市场化道路,并强化公众参与,住宅再生的工作才能彻底全面贯彻落实。既有住宅再生已成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住宅开发模式,我国对既有住宅改造更新的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
  • 摘要: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南大岙村为研究个案,首先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外部利润'导致制度均衡的打破"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分析阐述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产生动因.继而,通过对南大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人员构成、企业结构、运营模式及资产分配制度等几个方面的解析,阐明南大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所具有的现代企业性质.第三,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详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绩效,此亦为研究农村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根本意义所在.第四,总结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村民的集体意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企业经营着的管理水平,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政府应进行规范引导,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克服制度缺陷,因地制宜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实践形式,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 摘要:本文从介绍流域及流域管理的定义与内涵开始,分析了流域规划及管理的重要意义.随后简述了美国流域规划与流域规划及管理相关的联邦、州及地方法规,并分析了这三个层次法规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法规给美国流域规划及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而以佛罗里达州Everglades地区为案例进行研究,介绍Everglades地区特点、流域建设及保护历史、Everglades综合恢复规划项目背景及主要内容等,最后归纳总结出美国流域规划与流域管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应跨越行政区,以流域为单位进行规划与管理;推动用地规划与流域规划管理相结合;加快完善法律体系,推动流域管理;利用自然生态功能管理水资源;流域规划及管理应多方合作,公众参与,协商规划;应当制定弹性的管理框架等.
  • 摘要:风险概念表明了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的措施战胜种种副作用。重点分析了风险意识与城市规划,而风险社会城市规划的职能是对风险的预设和抵御。
  • 摘要:全球化使城市空间格局发生重大转变,城市通过强化对外辐射,促进产业升级,吸纳人力资本,构建宜居环境,最终建立居住与就业平衡复合产业空间单元.而产业空间单元正是城市空间生长的细胞,基于此,笔者认为人们可以更好地从城市空间构成单元的角度探讨整体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式,基于这样的理念,城市空间规划即以复合产业单元为出发点构建整体城市空间结构.本文以麻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载体,基于产业单元布局理念,以实现创新型产业核心、职住平衡的复合产业单元、打造区域城市及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为目标,探讨麻城市城市空间拓展策略,提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总体空间拓展策略以及"一体两翼,两心四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并立,三点拱卫"的公建布局结构和"一带六园、三廊多点"绿色生态开敞空间结构.
  • 摘要:美国中西部交通枢纽芝加哥与武汉市在区位、城市性质等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本文通过作者在美国求学期间,到芝加哥地铁系统进行实地考察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对芝加哥中心区的公共交通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通过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公交系统以及步行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芝加哥公共交通特征及策略.并将此经验与武汉市中心区的交通现状进行了对比,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系统构架、公交系统及管理模式、步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武汉市现阶段需要构建更全面的公共交通系统,积极引导市民使用公交系统并在市内倡导多元化的交通出行方式,在管理上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使交通更加快捷、方便、安全.
  • 摘要:时空棱柱理论由时间地理学创始人哈格斯特朗提出,它是最早从个体微观视角研究时空间中人类活动规律的方法之一.时空棱柱理论强调外部制约对人们时空间行为的影响,据此考察人类在日常潜在路径区域(DPPA)内获得公共服务机会的大小,因而能够更真实的表达人们在公共服务设施使用上的公平性.本文在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的研究进展和时空棱柱理论的内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时空棱柱理论在公共服务公平性研究中的应用途径和应用意义,以期对我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研究有所启示.
  • 摘要:城市的空间增长基本都会经历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由集聚走向扩散的过程。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等级以后,城市空间增长带来的集聚效应会下降,因此,选择新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文章基于土地集约程度与城市空间增长模式,对城市新城建设的空间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单中心城市以及多中心城市的新城开发引导方式。在城市多中心扩张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空间增长的合理路径是新城的有序扩散,并且新建的新城组团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要达到市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规模等级标准,新城的规模不宜过小,否则大量的通勤交通出行不但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发挥新城公共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多中心扩张的同时,应当把现有的新城组团做大,丰富新城的各种功能结构,从而在满足城市空间扩张的同时,达至低碳节能的空间结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