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中医内科肺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
全国中医内科肺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

全国中医内科肺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海拉尔
  • 出版时间: 2010-07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中医内科肺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评价补肺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给补肺颗粒治疗,对照组61例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后总体疗效评价、中医症状积分、圣乔治呼吸问卷积分、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两组比较,FEV1、FVC、PEF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FEV1%FVC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肺颗粒为手段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最,改善患者呼吸症状自我感受及活动受限程度,改变患者肺功能变化的发展方向。
  • 摘要: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的治疗作用。方法:共观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患者130例。服用疏风解毒胶囊,进行同体配对实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72h退热治愈率90.769%;平均解热时间:20.50h;4h内即刻退热率30.00%。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对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疗效确切。
  • 摘要:目的:评价中药预防方案对社区人群流感发病的预防效果,为中医药防控流感的有效性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社区选择3166例自然人群,共收集资料完整,能进入最后统计分析的受试者共3078例,通过按照年龄及意愿随机方法分为成人干预组、成人对照组、老人干预组和老人对照组,干预组口服中药成人预防方或老人预防方,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观察流感发病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成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整体比较及成人无甲流疫苗接种人群、无普通流感疫苗接种人群比较,中药干预组流感样病例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在体重指数<30的成人组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中药干预组流感样病例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在体重指数>30成人组中则无统计学差异;老人干预组和对照组,无论整体发病率比较,或是否有接种疫苗、体重指数等影响因素,流感样病例发病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初步说明中药干预具有预防流感发病的作用。
  • 摘要: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药在防治流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经典方剂、创新方剂、研究现状和展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二十年来国内外中药复方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概况。总结了国内外学者从体内外等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传统经典方剂和新型创新方剂抗流感病毒机制取得的成果,希望能对中医药抗流感病毒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 摘要: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免疫炎性损伤是流感全身症状、重症肺炎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在流感相关免疫调控网络中炎性细胞冈子的过度释放是炎性损伤的基础。中医药在历来的时行感冒的防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药通过影响流感病毒感染机体免疫调控网络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异常增高的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升高抗炎细胞因子及抗病毒因子的释放,纠正失衡的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流感病毒感染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抑制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炎性损伤,并促进损伤的修复。
  • 摘要:@@重症肺炎是指具有严重中毒症状或并发症的肺炎,易发生感染中毒休克、低血氧症、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甚者发生ARDS,D(或以肺部损害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免疫损害,属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危急重症,死亡率在30-50%。重症肺炎根据获得环境不同分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NAP)。其临床诊断需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重症肺炎的定义。
  • 摘要:目的:观察桑杏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中药桑杏麻黄汤加减,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酬替酚1mg,每日二次,氨茶碱0.1g,每日三次口服。2组均以一个月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占69.44%;显效6例,占16.67%;好转4例,占11.11%;无效1例,占2.78%;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30例,治愈8例,占26.67 %;显效10例,占33.23%;好转4例,占13.33%;无效8例,占26.7%;总有效率73.33%。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桑杏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无任何毒副作用。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病机及证候学特点,探讨其证型分布。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2月期问呼吸科门诊316例慢性咳嗽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咳嗽病位在肺,与脾肝关系最为密切。病理因素以风、痰、火为主,肺气虚、肺阴虚也占较大比例。主证出现频数依次为:风邪犯肺证(36.4%),肺气亏虚证(28.2%),痰湿阻肺证(26.3%),肺阴亏虚证(22.5%),肝火犯肺证(15.2%)。兼夹证以中焦湿热证、脾气亏虚证、肝郁气滞证、心火亢盛证、瘀血阻滞证出现较多,总比例为52.5%。结论:初步揭示了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规范辨证、遣方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疏风解痉、宣肺化痰、活血化瘀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痰阻肺证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4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口服咳喘胶囊,4粒/次,3次/日,对照组吸入舒利迭50/250μg,2次/日,试验周期为六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变化。rn 结果:治疗组证候积分为(14.06±4.25),治疗后症状积分(8.69±4.19▲★)(P<0.01)有显著改善。对照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为(8.13±6.86▲),与治疗前症状积分(15.63±3.3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表明咳喘胶囊与舒利迭在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对症候的改善上疗效相当。治疗组总体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体有效率89.47%,无明显差异。但在控制咽痒、鼻塞流涕方面有较好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风、痰、瘀阻络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机关键,以疏风解痉、宣肺化痰、活血化瘀立法的咳喘胶囊可有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风痰阻肺证。
  • 摘要:本文对感染后咳嗽(PIC)的诊治现状及近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PIC是指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症状迁延不愈的一种独立疾病,临床十分常见。西医认为呼吸道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气道上皮损伤、广泛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源性炎症、咳嗽敏感性增高等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多选择抗组胺药、扩气道药、糖皮质激素、镇咳药、减充血剂的单独或联合使用。近年来对于本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研究广泛开展,其中中药内治法侧重于疏风宣肺、和解少阳,临床疗效显著:中医外治法、内外合治法及非药物治疗的研究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存在病因病机认识不统一、证型繁杂难以规范、诊断不明确、缺乏严格的科研设计、对于不良反应缺乏重视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少等方面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它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临床上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
  •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在其病程中常出现急性加重,急性加重是促进疾病持续进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增龄,男女患病率均增加,轻度和中度的COPD在普通入群中可能高于10%,在老年人群中的比例可能明显增高。目前我国COPD的总体患病率为8.2%,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4%,5.1%。 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的原因第4位,预计2020年将成为全球致死原因第3位和经济负担的第5位。COPD多属于中医学的“肺胀”、“喘病”等范畴。
  • 摘要: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其中以细菌、病毒最为常见,理化因素、药物和免疫损伤等也可引起。依据肺炎患病地点和时间的不同而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 CAP是指在医院外催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气短、胸闷或痛等。CAP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高。随年龄增长,老年人CAP的发病率、病死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病死率明显高于青壮年患者,特别是65岁以上的病死率占老年人病死率之首。老年人CAP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呈非特异性表现和隐袭性发病,并发症多,预后差。CAP多属于中医学的“风温肺热”、“咳嗽”等病证范畴。
  •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渗出为主的慢性气道高反应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以呼气困难为主的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长期反复发作可伴有阻寒性肺气肿,病源性心脏病,严重者可窒息死亡。当前还没有满意的特效疗法。国内外这种病人还很多,所以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疑难病,中医认为这是一种痰与气相互搏结,奎塞气道,肺宣降失常所致。采取“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基本治疗原则。也没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使广大哮喘病人长期忍受着阵发性呼吸极度困难的痛苦。个人从事对呼吸病的治疗已四十余年,接触过众多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病人加深了对本病的认识,对导致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有新的见解,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有所创新,使绝大多数哮喘病人都取得哮喘很快缓解,再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就可达到停药后哮喘再不发作的效果。现将个人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概述如下,供同道参考指正。
  • 摘要:咳嗽为肺系疾病中的主要症状之一,一年四季均可见之。历代医家对咳嗽都很重视。近年来一些专著对咳嗽大都遵崇《景岳全书》的意见,以外感、内伤咳嗽来分证施治。而外感咳嗽临床多辨以“风寒、风热、风燥”,包括建国后历来的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也是如此。而从“风咳”论治,近代医书尚无系统一记载与论述。晃恩祥教授积多年之临床经验,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咳嗽尚有以“风邪”为主之证,从而提出了关于咳嗽论治的新的学术观点.
  • 摘要: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是难治病。因其病因病机复杂,往往被失治误治而久治不愈。我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慢性咳嗽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特点本着勤求古训,博采众家,辨病辩证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治肺十三法:【宣、降、清、泻、养、润、补、温、敛、化痰、止血、解痉、通腑】。总结了诊治慢性咳嗽十法:“宣肺解痉法,清宣润燥法,清润利咽法,清肺补虚法,泻肺清肝法,清肺化痰法,燥湿化痰法,降逆化痰法,肺脾同治法,肺肾同治法”。将其适应病证,证候特征,病因病机特点,治疗法则、代表方剂及加减用药体会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COPD将能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近期对我国7个地区20245个成年人群进行调畲,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其患病率之高十分惊人[1]。山于COPD患病人数多,而且具有缓慢进展和进行性加重的病理特点,对患者本人的健康、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成为患者和社会的重要经济负担。rn COPD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2]。因此开展该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目前当务之急。中医学无COPD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以将其归属到“肺胀”的范畴。急性发作期患者中以“痰热郁肺”之证多见,运用“清热宣肺平喘”法常可收到满意疗效。而化裁于《伤寒论》“麻杏石膏汤”的清肺消炎丸,山麻黄,杏仁,石膏,羚羊角,牛蒡子,牛黄,葶苈子,地龙等组成,具有明确的清热、宣肺、平喘功效。为客观评价其作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治疗手段,课题组开展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疗效。
  • 摘要: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相关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采集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健康人的外周血作为实验血样和对照血样。采用Ficoll技术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并纯化T淋巴细胞,采用人类全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芯片杂交,扫描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肺气虚证组/肺阴虚证组和肺气虚证组/健康人组均高表达的差异基因15条。结论:基因芯片技术能有效地研究中医证的基因表达谱并初步筛查出COPD肺气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证候及其特征。方法:收集九所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资料,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943例患者资料中出现了16种证候,其中肺气虚证的频率和构成比最高,分别为68.0%和17.95%,其次是肺肾气虚证,频率和构成比分别为44.2%和1 1.67%,而脾阳虚证、肾阳虚证与脾肾阳虚证最低,分别为2.5%和0.66%。COPD稳定期常见证候有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痰瘀阻肺证、痰湿阻肺证,并对其主次症特征作了分析。结论:COPD稳定期常见证候有7种,其中虚证类5种,即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实证类2种,即痰瘀阻肺证、痰湿阻肺证。常见证候中以虚证为主,可兼见实证。
  • 摘要:介绍晁恩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经验。晁老强调整体观念,根据寒热虚实、标本权重给予立法用药。急性加重以治其标为主,注重疏风宣肺:慢性迁延,则标本兼顾,重视扶正祛邪:缓解期更重视扶正固本、调补肺脾肾,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181例AECOPD急性加重期呼衰患者的中医证候级证候要素信息采集,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初步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证候要素在病位要素上主要以肺脾肾三脏为主;病性要素上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痰、瘀、热相互交结为主;证候分布以肺脾肾虚,痰瘀阻肺为主。
  •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了150例住院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咳嗽、咽痛为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首发症状,中高热多见,血象符合病毒感染规律,中医辨证符合温热病风热病邪特点,中药是治疗儿童甲流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流感病例中无原则应用抗生素对治疗无益。
  •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肺炎疗效评价的医生报告结局量表应用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信度、效度与反应度。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6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四家三甲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进行量表调查,以Cronbaeh'a系数观察信度;以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量表效度:以应答率测量可行性;以患者治疗前后量表得分差值的变化来考查量表的反应度。结果: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827,其中临床症状领域0.892,体征0.712,病情改善综合评价0.836,各领域条目a系数除收缩压(0.509)外均在0.613~0.892之间;量表各领域与其所包含的条目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506~0.821之间。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按特征值大于1得到了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8.897%;除意识障碍外,患者治疗前后各条目及各领域得分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肺炎疗效评价的医生报告结局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且临床可行性好,经进一步完善后可以运用于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特点及指标筛选。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编制肺炎中医证候特征专家咨询问卷,向全国30位专家发送。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86.67%,权威系数为0.7758,协调系数为0.356(X2=455.65,P=0.001)。中医治疗肺炎所具有的疗效特色主要体现在改善症状与体征、促进肺部炎症吸收、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毒副作用等方面;肺炎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主要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和安全性等指标。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肺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为进一步进行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 摘要:本文结合临床、科研实践,简述了老年肺炎的中医药辨治体会,老年肺炎归于老年风温肺热病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肺,病因为风热毒邪,基本病机是正气亏虚、毒瘀互结,与热、毒、痰、瘀、虚密切相关,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标本同治,扶正与祛邪兼顾,重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化痰、益气养阴。因老年肺炎病情一般较重,病死率高,因此强调中西医结合,衷中参西,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救治,从而提高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对比总结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痰热蕴肺证及湿热郁肺证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对痰热蕴肺型及湿热郁肺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各60例进行中医证候学观察,对比分析两组中医证候学特征、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结果:痰热蕴肺证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度咳嗽、便干症状发生率高于湿热郁肺组,且咯痰量多;湿热郁肺证患者轻度咳嗽较多、痰质较痰热组为稀,多见痰黄白相间,不欲饮水、口粘、口苦、脘腹胀满、头身困重、倦怠乏力、纳差、便溏和便下不爽、舌胖大、有齿痕发生率高于痰热蕴肺组。结论:临床中,对老年肺部感染痰热蕴肺证和湿热郁肺证应从咳嗽特点、咯痰色质、口味、大便、兼加症候及舌质苔色等方面加以辨别,并以此指导治疗。
  • 摘要: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舌象特征并探讨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用数码相机摄取甲型H1N1流感患者不同阶段的的舌象,并统计分析舌质、舌苔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病情关系。结果:轻症甲流患者舌象以舌边尖红为多(7,58.3%),其次是暗红舌(3,25.0%):舌苔薄白为主(4,33.3%),其次是白腻苔(3,25.0%);舌体胖大(2,16.7%),舌边有齿痕者(3,25.0%)。重症甲流患者以暗红舌为多(9,47.3%),其次是舌边尖红(5,26.3%);舌苔黄厚腻为主(10,52.6%),其次是白腻苔(3,15.7%)和淡黄苔(3,15.7%):舌体胖大 (7.36.8%),舌边有齿痕者(8,42.1%)。危重症甲流患者以暗红舌为多(10,47.6%),其次是红舌(5,23.8%);舌苔黄厚腻为主(9,42.8%),其次是白厚腻苔(6,28.6%);舌体胖大(9,42.8%),舌边有齿痕者(7,33.3%)。病情属轻症患者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为多;重症、危重症患者以舌质暗红、舌苔黄厚腻为多;同时重症、危重症患者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者较多,与轻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舌象是对甲流患者病情判断,辨证论治的客观证据之一。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青天葵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njury,ALI)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和5(Aquaporin 1and 5,AQP-1、AQP-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青天葵预保护组(B组)、内毒素模型组(C组)。采用舌底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复制ALI模型,B组预先给药处理,造模8h后检测肺湿/干重比(W/D)观察肺脏水通透性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OP-1、AQP-5在肺内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B组及A组肺湿/干重比值明显降低(P<0.05),B组肺水肿病理改变程度明显减轻,AQP-1、AQP-5在肺内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青天葵预先给药可通过促进ALI大鼠肺AQP-1和AQP-5的表达上调,增加清除和转运肺水,改善水液代谢,减轻肺水肿状态,从而有效保护急性肺损伤。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香菇多糖联合肿瘤化疗药物胸腔内灌注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同时手检相关文献,以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优势比作为效应合并指标。结果:至2010年2月,共纳入18个研究1098例患者,香菇多糖联合化疗药物565例,单纯使用化疗药物533例。Meta分析显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药方案比单纯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近期有效率更高(OR=3.48,95%CI 2.64~4.59,P<0.05)。10个研究比较了生活质量,显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药方案生活质量改善率更高(OR=3.27,95%CI 2.24~4.78,P<0.05)。15个研究比较了毒副反应,显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药方案比单纯化疗方案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方面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药方案较单纯使用化疗药更有效,并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毒副反应。鉴于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有必要进行更多设计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摘要:@@笔者自2004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静脉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白介素-Ⅱ胸腔灌注联合中药温阳发毒汤,治疗肺癌胸腔积液20例,并与单用西医方法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
  • 摘要:目的:探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基础上,制定OSAHS中医证候调查问卷,对102例确诊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确定基本证型,结合PSG检畲结果,分析不同病情轻重程度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型。结果:痰湿阻滞证41例,占40.20%;痰热内蕴证为29例,占28.43%:痰瘀互结证13例,占12.75%;气滞血瘀证19例,占18.62%。从AHI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痰湿阻滞证AHI水平明显低于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有显著差异(P<0.01);痰热内蕴证AHI水平低于痰瘀互结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气滞血瘀证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病情轻重程度与中医证侯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轻中度患者主要以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的表现为主,而重度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
  • 摘要:目的:观察益肺活血颗粒对CPHD家兔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探讨其改善PAH的作用机制。rn 方法:采用0.7%FeCl3溶液耳缘静脉注射造模方法建立CPHD家兔模型,随机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及益肺活血颗粒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家兔肺动脉内径、右室流出道、右室前壁厚、右室内径、肺动脉流速、三尖瓣流速以及观察是否有返流。rn 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42d有显著性差异(P<0.01);62d,益肺活血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在右室内径、右室流出道、三尖瓣流速有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益肺活血颗粒能缩小右室内径、降低右室流出道、减慢三尖瓣流速,改善CPHD家兔肺动脉压力。
  • 摘要:清肺消炎丸是治疗哮喘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但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采用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筛选及评价体系分别对清肺消炎丸及处方中的八味中药材进行了活性筛选,其中中药麻黄显示了较高的β2受体激动剂活性,进一步采用豚鼠离体气管收缩和组胺引喘的活体动物实验观察药麻黄、清肺消炎丸及麻黄阴性药物的平喘作用,发现清肺消炎丸的平喘作用均强于含有同浓度麻黄碱的麻黄药材,研究结果表明:清肺消炎丸发挥平喘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中药麻黄中的麻黄碱,处方中的其它味药材能够增强麻黄激动β2受体的能力,药物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关系。
  • 摘要: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寒哮临床发病特点的动物模型。方法:5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西医对照组(B组)、中医模型1组(C组)、中医模型2组(D组)和中医模型3组(E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变化、BALF中IL-4、IFN-Υ水平变化以及大鼠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1)B、C、D、E组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均较正常组A组升高(P<0.01),且C组大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EOS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1)。(2)B、C、D、E组大鼠BALF中IFN-Υ的含量与正常组A组比较均降低(P<0.01),且C组与B组组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B、C、D、E组大鼠BALF中IL-4的含量与A组比较均升高(P<0.01);C组、D组、E组与B组IL-4的含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C组的差异最为明显(P<0.01),同时D组、E组与C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筹异(P<0.05)。(3)中医模型组大鼠都表现哮喘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结论:大鼠BALF中的EOS百分比、IL-4和INF-Υ浓度及病理的改变可能成为中医寒哮动物模型的主要评价指标。
  • 摘要:目的:通过观测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免疫学指标(IgG、IL-4、IFN-Υ),来评价以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作为病理基础构建肺气虚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两组,每组各24只,复制BLMA5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模型,两组均于造模后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第7d,14d,28d各处死8只大鼠,定期观测动物一般表现并记录体质量变化,依次收集大鼠血清和肺组织。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泡炎分度、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分级的变化来评价肺纤维化模型;通过观测大鼠一般情况变化和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Υ、IL-4、IgG含量的变化来评价肺气虚证模型。结果:1、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精神疲惫,活动量减少,行动迟缓,食量减少,体质量增幅减轻,与气虚的证候特点符合。2、模型组大鼠早期肺组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次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期以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3、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gG表达在各时期呈逐渐下调趋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4的表达在各个时期呈增高趋势,而IFN-Υ的表达在各时期呈逐渐下调趋势,并且IFN-Υ/IL-4比值在各时期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正常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肺纤维化为病理基础构建肺气虚模型是可行的。
  • 摘要:百蕊颗粒主要药味为百蕊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用于风热邪毒袭肺,热毒内盛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最近30年来,经大量研究和临床广泛使用,证明对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大叶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等多种炎症疾病,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为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2005年4月-2006年4月期间上海曙光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佛山中医院等三家单位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考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疗法对于哮喘患者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探索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对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常规哮喘治疗药物加北京中医医院自制具有温阳化痰作用的咳喘贴,对照组仅使用常规哮喘治疗药物。止咳贴选择在夏至节气,疗程40天。测评治疗前后哮喘严重程度,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及年发作次数。结果:使用穴位贴敷的患者40天治疗完成后病情严重程度等级比较明显的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功能治疗前后的改善、两组间的对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无统计学意义,年发作频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采用温阳化痰咳喘贴的“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或慢性持续期有一定疗效。
  • 摘要:止哮平喘汤是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将原治他病的经方组合化裁,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274例,疗效尚佳。现小结临床观察与运用及实验研究。
  • 摘要: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从医六十八年,他钻研灵素之学,潜心伤寒之论,对仲景学说体会尤深。在他行医的生涯中从未间断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方老深刻领会仲景的学术思想,对于经方信手应用,效如俘鼓。本人跟随方和谦教授临床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总结方老应用经方治疗喘证病例进行介绍。
  • 摘要: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其中以细菌、病毒最为常见,理化因素、药物和免疫损伤等也可引起。依据肺炎患病地点和时间的不同而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气短、胸闷或痛等。CAP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高。老年人CAPI晦床表现多不典型,常呈非特异性表现和隐袭性发病,并发症多,预后差。CAP多属于中医学的“风温肺热病”、“肺热病”等病证范畴。
  • 摘要:肺主治节在为中医肺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医肺脏象主要生理功能的概况,但对肺主治节的认识,一直较为模糊,本文在考据的基础上,对肺主治节理论进行新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肺系的“三角理论”,试图对肺脏象的生理功能进行新的诊释。
  • 摘要:COPD是以慢性炎症以及炎症性损伤和修复造成气道和血。管壁重塑为基本病理特征,进而引起慢性气流受限或受阻的一类疾病。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总患病率达8.2%,其中男性的患病率是12.4%,女性是5.1%,COPD在农村的患病率是8.8%,在城市是7.8%清肺消炎丸是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基础上化裁,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经多年临床观察,该药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功效独特,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可以满足COPD急性发作期临床治疗需要并得到临床试验的验证。本研究从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气道和肺部炎症、蛋白酶/抗蛋自酶失衡等指标的变化,探讨清肺消炎丸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机制。
  •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长期的缺氧,其后期往往出现肺动脉高压而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在肺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肺动脉压的高低,直接关系到COPD患者的预后,如能早期有效地控制肺动脉高压,对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防止肺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方面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下面从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讨近十年之进展。
  • 摘要:目的:研究冬季甲型流感的病原体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入选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的14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采用离心培养法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型病毒分离培养阳性72份,总阳性率为49.0%,其中甲型H1N1流感53份,季节性甲流19份。从时间分布看,2009年12月及2010年1月,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至2010年2月,以季节性甲流为主。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的恶寒症状发生率高于乙型流感感染病例(P<0.05),其它临床症状与体征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甲型流感在同一时期流行。2010年2月,甲型H1N1流感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以季节性甲流为主。甲型H1N1流感轻症与季节性流感症状、体征基本相似。甲型流感作为一种病毒性疾病,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降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降低为流感诊断提供参考,但明确诊断尚需病原学检测。
  • 摘要:目的:研究引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临床特征。rn 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的66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采用离心培养法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rn 结果:在669例进行病毒分离的患者中,329份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总检出率为49.2%,病毒分离结果提示以流感病毒为主,甲型流感占据主要地位。在时间分布方面,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病例以散发为主,甲型流感感染病例仝年可见,有7月及11月2个明显高峰期。乙型流感感染病例2009年主要在2-8月,高峰期在5月。临床特征方面,甲型流感感染病例发热最高体温明显高于乙型流感感染病例(P<0.01),恶寒症状发生率高于乙型流感感染病例(P<0.05),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要明显高于乙型流感感染病例,但在频数分布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与季节性甲流感染病例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 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流感病毒的感染占据主要地位,又以甲型流感的检出率最高。受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影响,09年7月后甲型流感的检出率维持较高的水平。乙型流感在2009年2-8月也出现了小流行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甲型流感可在同一时期流行,甲型流感与乙型流感未出现同时的流行。甲、乙型流感均以鼻塞、流涕、咳嗽、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为主要表现,甲流流感的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较乙型流感重。在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的对比方面,两者的症状、体征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甲型H1N1流感轻症与季节性流感临床特征基本相似。
  • 摘要:目的:整理分析期刊文献及著作中关于当代名老中医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证治疗的经验内容,发掘本病的证治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纳入的23篇文献及43本著作中涉及各当代名老中医辨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期刊文献及著作共涉及41种证型,其中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气虚感冒、外感暑湿4个证型出现频次最多,针对这4个证型,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分别为荆防败毒散、银翘散、参苏饮、新加香薷饮。结论:各当代名老中医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同度加大的证型为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气虚感冒、外感暑湿4个证型,针对这4个证型,分别常选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参苏饮、新加香薷饮等方剂。
  • 摘要:本文总结了名老中医晁恩祥教授抓住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特点,通过对肺间质纤维化临证观察思考和研究探索,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肺间质纤维化进行了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的诊疗思路;分析了临床常见的几种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情况,并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晁恩祥教授个体化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证经验,以及中医药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 摘要:@@本人于2004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自拟参茸沉香胶囊加益脾补肾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30例,并单用益脾补肾化痰汤设对照组30例,取得较好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参茸肉桂胶囊加健脾化痰汤治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参茸肉桂胶囊加健脾化痰汤:对照组用常规两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56.6%。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茸肉桂胶囊加健脾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肯定。
  • 摘要:目的:观察以苗药为主的综合疗法冬病夏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rn 方法:2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西医治疗组)90例,B组(冬病夏治组中药穴位敷贴组)C组(冬病夏治苗药综合疗法组)共180例,每组均给予常规家庭氧疗(1-1.5L/分,每日 10小时)。对照组A组:每日常规家庭氧疗,必要时予以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肌注斯奇康注射液,对照组B组:每日常规家庭氧疗,三伏天给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组C组:每日常规家庭氧疗,三伏天采用苗药膏穴位敷贴、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服用茁药制剂补肺胶囊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急性加重的次数、肺功能变化。rn 结果:冬病夏治茁药综合疗法组疗效优于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组,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组疗效优于两医治疗组。rn 结论:苗药为主的综合疗法冬病夏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晕,还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及延长发作周期,从而阻止:COPD进一步发展、恶化和发展成为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危急重症。本疗法因其临床疗效显著,疗程短,在防治“未病”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因其简单易行,患者依从性好,经济安全,能减轻病人及社会经济负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社会意义,值得临床,尤其农村推广。
  • 摘要:目的:评价百蕊片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的作用。方法:将107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百蕊片治疗组及对照组,百蕊片组59例,对照组48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百蕊片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二组疗效比较,秩和检验Z=-3.99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蕊片对支气管炎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摘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影响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病理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中医称之为“鼾眠”。鼾眠是在睡眠过程中,肺系气道不畅,呼吸节律改变,呼吸困难,呼吸暂停,人体呼吸功能发生了障碍,其病在肺。中医病机多本虚标实,以肺脾气虚为病之本,湿阻、痰热、瘀血为病之标。辨证属肺脾两虚,中气不足者,治以益肺健脾,补中益气,方剂选用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兼夹标实者,主要有痰湿阻滞,痰热壅肺,气滞血瘀,则标本兼顾,在益肺健脾,补中益气的基础上,健脾化湿、理气化痰、祛瘀生新,随证加减以治其标。举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鼾眠验案三则以佐证。认为补中益气汤治疗鼾眠,值得进一步研究。
  • 摘要:为减少和预防手术后急性重症肺栓塞的发生,对我院6例术后发生急性重症肺栓塞的病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其中5例是在术后七天内发生,其中1例是在术后15天即将出院时发生。其中有六例抢救成功,两例死亡。肺栓塞发病急,死亡率高,误诊率高,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1]。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严密观察病情,护士还应该熟悉急性重症肺栓塞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早期识别急性重症肺栓塞的症状,及时进行对症处理,以提高急性肺栓塞的抢救成功率。
  • 摘要:中医药治疗COPD具有明显优势,但对该病证候和病机的形成演变规律的把握是中医临床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治未病”思想临床实践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证候病机的演变规律既是基础研究的需要,也是临床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COPD寒痰和热痰证候的出现和演变主要受患者基础脏腑功能状态(体质状态)的影响和驱动,以基础脏腑功能状态为主线可以找出寒痰、热痰证候的演变规律,同时COPD微炎症状态评估可以帮助我们阐释证候出现、演变的部分机制和物质基础。将脏腑功能状态(体质状态),即基础证候辨识、改造与微炎症状态评估相结合应用于COPD的证候病机研究方法的构建,将提高对中医病机的认识深度和理论水平,为中医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依据,提高COPD的临床科研水平。
  • 摘要:目的:观察清肺祛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RP、WBC、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证属痰热郁肺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肺祛痰方中药汤剂,疗程为10天。结果:治疗组显控率6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能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结论:清肺祛痰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摘要:目的:为研制具有中医要素的COPD病人自报告生存质量量表TCMPRO-COPD建立理论模型。方法:比较分析既有中外量表发现各景表优势及不足,研究COPD疾病特点、证候要素,借鉴中医“七情相关”理论指导,从人的社会属性和特点出发,构建TCMPRO-COPD的理论模型。结果:TCMPRO-COPD理论模型由5个维度组成,涵盖疾病特征、证候要素、七情相关、活动受限和社会活动5个方面.为TCMPRO-COPD的研制奠定基础并提供理论指导。
  • 摘要:流行性感冒属于中医急性外感热病的范畴,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临床上可参照时行感冒辨治。rn 益气清瘟解毒合剂是我院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经验方,在多年的北京地区流感的防治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对该方进一步进行防治流感的机制探讨,结果为益气清瘟解毒合剂能够明显降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肺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蛋白表达,并升高抗炎性因子IL-10的水平及抗病毒因子IFN-Υ的蛋白表达,对流感相关免疫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拆方四法分别在流感病毒FM1感染不同时相显著降低肺中及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及IL-1的水平,而增加抗炎因子IL-10及抗病毒因子IFN-Υ的分泌,具有明显地抑制免疫炎症损伤的作用,并促进损伤的修复。其中清热解毒法的抗免疫损伤作用最突出,其代表药物黄芩、板蓝根在FM1感染后3~5天发挥肺组织及气管保护作用强于白头翁、虎杖、白花蛇舌草,其机制可能通过升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及抗病毒因子IFN-Υ的水平,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和IL-6的水平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防感颗粒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口服防感颗粒,对照组单纯两药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中药治疗组能缩短退热时间,减少咳嗽病程,头痛鼻塞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也明显减少。结论:防感颗粒对甲型H1N1流感轻症治疗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浙江省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 摘要:目的:评价清肺消炎丸对小鼠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和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观察清肺消炎丸对感染小鼠治疗和死亡干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 T-P C R动态检测体内病毒含量。结果:1、感染后给予清肺消炎丸4天后大剂量和中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感染小鼠肺指数:大剂量组可降低FM1株和PR8株感染小鼠死亡数、中剂量组可降低FM1株感染小鼠死亡数并延长平均存活天数。2、感染前预防性给予清肺消炎丸4天,大、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FM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中剂量可明显降低FM1株和PR8株感染动物的死亡数并延长平均存活天数。3、清肺消炎丸大、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感染FM1流感病毒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载景。结论:清肺消炎丸有较好的体内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可以减少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
  • 摘要:本研究对药材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包结、药材水提工艺、醇沉工艺、醇提工艺及制剂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优选出苏叶、前胡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景水,浸泡2h,提取时间为8h,挥发油提取率为4‰;挥发油的β-CD包结,最佳包结工艺为包合时间30min,油:β-CD(1:6),β-CD;水(1:10):水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倍数10、8、8倍,煎煮3次,每次1h,水提液与相应比例紫苏、前胡提油后的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出膏率达21.5%;水提醇沉最佳工艺为醇沉浓度为70%的乙醇,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10(50℃)时,醇沉牛蒡苷的含量最高。醇提最佳工艺为80%乙醇提取3次,加醇景依次为8、6、6倍,每次1.5h,麻黄碱含量最高。提取物加适量辅料制成胶囊剂,工艺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掩盖了不良气味,方便患者服用。
  •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本病易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祖国医学属于“哮病”的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进展较快,各界相关的报道不少,突显出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优势,而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哮喘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综述近10年支气管哮喘中医外治法研究治疗和进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注射、穴位贴敷,雾化吸收,穴位埋线,拔火罐,化脓灸和肛门给药等,主要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操作方式,起效的中医、西医原理和临床疗效。
  • 摘要:过敏性鼻炎是临床的疑难病。尽管过敏性鼻炎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造成个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儿童会因此影响学习成绩,严重者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共垒影响到颌面部发育。然而中医药治疗该疾病具有疗效显著而持久的特点。笔者收集了近十年的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资料。从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基础方、专病专方、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以及其他治疗方法进行归纳综述。
  • 摘要:目的:观察磷酸组胺气道激发试验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11月磷酸组胺气道激发试验患者180例进行总结,观察气道激发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喘憋、咽部不适、胸闷、面红、头胀、喑哑,持续时间不同,但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组胺气道激发试验不良反应较多,但持续时间短,临床应用较安全。
  • 摘要:目的:观察小青龙汤配合雷火灸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口服中药小青龙汤加减(组成:炙麻黄、白芍、法半夏、五味子、紫菀、杷叶、浙贝、干姜、细辛、甘草),配合雷火灸方法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氯雷他啶联合复方甘草合剂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配合雷火灸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通过对1150例哮喘患者一般资料及发病因素的临床调查和对8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与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唾液、鼻腔分泌物和痰液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血液中CD4+、CD8+淋巴细胞的测定,揭示哮喘、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中的存在的联系,寻找两种病发病时黏膜免疫作用的共同的联系物质,为哮喘“肺病治鼻”、“肺鼻同治”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哮喘患者1150例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主诉、首次发作原因、经常发病诱因、肺功能等明确其诊断、分级等内容。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呼吸科门诊及病房,耳鼻喉科门诊收集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82例,其中单纯哮喘患者44例,哮喘合并鼻炎患者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采集其唾液、痰液、鼻腔分泌物各2 ml,用ELISA法测定SIgA的变化。采静脉血各2 ml,用流式细膨仪测CD4+、CD8+淋巴细胞。rn 结果:痰液中SIgA,哮喘组、哮喘合并鼻炎组、鼻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均较正常组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唾液SIgA,哮喘组,合并组较正常组降低,但无差异(P>0.05)。鼻腔分泌物中SIgA各组比较,哮喘组、合并组高于正常组(P<0,05),鼻炎组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与哮喘组、合并组有差异(P<0.05)。血液中CD4+,哮喘组、合并组、鼻炎组较正常组均增高,哮喘组、合并组较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中CD8+,各组无统计学意义。CD4+/CD8+,哮喘组、合并组、鼻炎组均较正常组增高,哮喘组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较鼻炎组增高(P<0.05)。rn 结论:肺、鼻在黏膜免疫中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SIgA、CD4+、CD8+等免疫介质可能是“肺、鼻相关性”理论的物质基础之一,这为阐明“肺开窍于鼻”理论的科学内涵打下一定基础,为“肺病治鼻、肺鼻同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摘要:列举诸多学者提出的哮喘证型,着重探讨哮喘证型的演变规律。认为哮证源于宿根,宿根的内涵随着病程而变化,病程可分早、中、晚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又包含发作期和缓解期。在早阶段,表现为痰证与风证,宜着重化痰祛风。中阶段,表现为痰证与虚证,宜着重化痰补虚。晚阶段,表现为痰证、虚证、瘀证和水证,宜着重化痰、补虚、祛瘀、利水。而在各个阶段中,发作期和缓解期往往交替发生。
  • 摘要:@@慢性咳嗽是指病程超过8周以上的咳嗽,最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综合症、胃食道反流、嗜酸性支气管炎等。由于慢性咳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诊断、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本病当属于中医学“久咳”、“顽固性咳嗽”范畴,慢性咳嗽虽然是常见病、多发病,但山于病因复杂,常常被误诊,而且即使能够得到正确诊断,其治疗也常很棘手。清代徐灵胎云:“诸病之中唯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难愈,治或稍误,即遗害无穷,余以此证考证四十余年,而后始能措手”,反映出该病治疗的困难。
  • 摘要:应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技术,对1949~2009年60年中医药防治流行性感冒文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从文献计量分析、流行病学、中医理论认识、辨证分型治疗、方药筛选、流行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以此为依据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中医临床对流行性感冒救治做好准备,并对已经发生流感的流行趋势做出预判,对流感传变做到拦截防范,对特殊体质人群做出预警提示等,为中医药防治流感等传染病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为中医药防治流感等重大传染病能力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期与证候学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例肺间质纤维化住院病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胸部HRCT特点、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分为早期、慢性迁延期和晚期,总结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期与证候学分布规律。结果:肺纤维化不同分期其证候学分布各有特点,早期以风寒袭肺和风热犯肺为常见诱因,以痰热郁肺与痰瘀阻络为常见证型,以络脉痹阻,气血不通为基本病机特点;慢性迁延期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肺痹与肺痿并存,以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血瘀痰阻之证最为常见。肺纤维化晚期本虚至极,由肺及肾至心,以肺肾两虚、痰瘀阻络为常见证型,以气血不充、络虚不荣为其病机实质特征。结论:肺间质纤维化证候学分布特征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摘要:通过临床及实验研究,本文提出了肺络痹阻、宗气亏虚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关键病机,提出了痛痹活血、升补宗气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调肠法配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使用BiPAP无创通气,视病情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解痉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化痰药、扩血管药、强心药等。治疗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调肠法(电针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丰隆、曲池穴,中药“宣白大承气汤”灌肠)。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ALB、TP、HGB较前下降(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TP、HGB较前下降(P<0.05、P<0.01),而ALB水平较治疗前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水平虽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白蛋白的降低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HGB水平则无明显筹异。两组治疗后IgG、IgA,CD3、CD4、CD4/CD8均较前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IgG、IgA、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调肠法有助于改善AECOPD呼衰无创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摘要:黄吉赓教授为全国第二届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继承班指导老师,以擅长治疗肺系顽疾享誉沪上。他善用经方,注重方证相应,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针对咳喘疾病形成了自己的协定处方。通过收集了黄吉赓教授回顾性及前瞻性肺系咳喘病门诊病例共计212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病例进行深度标引,使之成为规范化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的预处理,最终涉及到的症状有咳、咽喉、痰量、痰色、痰质、咯痰难易度、喘、哮、胸闷、口干、饮水、饮食、汗共13项,以及常用协定处方有治咳1方、治咳2方、平喘定哮1方、平喘定哮2方、阴虚痰饮方、和解清化方共6张处方。进而运用频率描述、系统聚类、对应分析等的数据挖掘的统计分析算法,挖掘发现得出具有先前未知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的信息,从而客观、系统的探求黄吉赓教授在诊治肺系疾病的方证相应的诊治思路。
  • 摘要:笔者系统总结历代有关时行热病与寒温理论的文献,认为寒温同源、寒中育温、温病有寒,并从当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实践中得出寒温统一的理论,最后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提出热病不远寒、寒病必发热的观点。
  • 摘要: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肺系外感疾病发病学思想,有效地指导临床医生预防与治疗各种肺系外感疾病。任老提出外感疾病的发生是生理上形成的人体三维防御系统功能低下之时,如有伏邪内潜,或毒邪伤及人体所致。因此,治疗外感疾病的治疗不仅要重视外因,还要重视扶助人体正气。在SARS、甲型H1N1流行期间任老据肺系外感病发病特点提出未病先防,截断病势、整体调节,多靶治疗的原则,治法上扶正而除疫,改变了以往治疗温热病单纯运用大量清热解毒药物的治疗模式,为有效遏制各类传染病作出了贡献。
  • 摘要:《金匮·痰饮》篇指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仲景为痰饮病证创立的治疗大法,是治疗痰饮病证的总原则。痰饮既是一个病证,又是一种病因,在临床上痰饮虽可引起多种疾病,然而与肺系疾病关系最为密切。《金匮·痰饮》篇把痰饮与咳嗽并为一篇,显然说明肺脏功能失调是导致痰饮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痰饮亦是肺病咳喘的基本病理因素。rn 仲景为痰饮证治所创立的“温药和之”的大法,对肺系疾病的辨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n 关于痰饮证治的思想使我们在临床上颇受启迪。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疾病,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缠绵反复,在气候寒冷季节或遇饮食、劳倦、情志因索而发病或加重,与仲景在痰饮篇中所言的“伏饮”,“支饮”,“留饮”极为相象。彻底地祛除留伏之痰饮,才能拔除“夙根”,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复发,实为求本之治。rn 关于痰饮证治的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对于辨治肺系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与临床各科重大疑难疾病皆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现代多学科研究的手段,深入研究痰饮病的病理机制和证治规律,必将为与痰饮相关的临床常见病、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摘要:脾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滓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rn 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常会直接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胃受外邪或他脏内传而聚于胃之邪气,均可通过肺脉上传于肺。脾胃运化失司,气血化生乏源,一方面使_土不生金,肺之气阴不足,宣降失常而病咳;另一方面,营卫之气不充,卫外御邪能力减弱,易使外邪侵犯皮毛,内舍于肺而发病。rn 再者脾失健运,水液停滞,生痰成饮,亦影响肺的宣降。冈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的肺系疾病有咳喘、哮证、胸胁支满、咽喉不利、咯痰等。要根据脾胃与肺在肺系疾病病因病机中所占地位的主次关系以及发病过程中标奉缓急的态势区别对待。一般说来,因脾胃功能失常而致的肺系疾病是一个慢性过程,其中脾胃功能失常应当是主因,是本,这就需要通过调理脾胃而恢复肺之宣降功能,治疗重点在脾胃。然而临床所见常常是因外感引动伏邪出现的肺系急症,此时就应先缓解肺之症状然后再肺脾同治以图其本。在缓解期,则重点应放在中焦。
  • 摘要:目的:探讨芪白平肺胶囊(原名金泰胶囊)对慢阻肺痰瘀阻肺证模型大鼠一氧化氮(NO)、内皮素水平(ET-1)、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复制慢阻肺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芪白平肺胶囊、川芎嗪、硝苯地平,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及NO、ET-1、FIB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一氧化氮(NO)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模型绍内皮素水平(ET-1)、纤维蛋白原(FIB)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硝苯地平组各参数较模型组无差异(p>0.05);川芎嗪组NO、ET-1、FIB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1),但较芪白平肺胶囊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1)。芪白平肺胶囊高剂量组NO、ET-1、FIB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芪白平肺胶囊低剂量组NO、ET-1、FIB较模型组及芪白平肺胶囊高剂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芪白平肺胶囊可使慢阻肺痰瘀阻肺证NO水平升高,降低FIB、 ET-1水平。
  • 摘要:目的:基于临床多中心病例调查,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证候要素的分布和基础证候,为其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全国选择4所医院作为研究中心,采集了330例住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人口学、生物学与社会学三个方面的相关指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的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调查表327份。提取病性证素10项,痰出现的频率最高,为65.7%,其构成比为17.1%,其次为热与气虚;病位证素7项,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74.9%,其次为肾与脾。基础证有15个。痰热证的频率最高,为34.6%;其次为肾气虚证、血瘀证、痰湿证和肺气虚证。此外,对符基础证的主、次症进行了筛选。结论:痰(饮)、热(火)、虚、瘀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主要证素特征,痰热证、肾气虚证、血瘀证、痰湿证和肺气虚证是其基础证候。临床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 摘要:目的:从临床证候规律中探讨COPD的五脏关系。方法: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COPD临床证候信息调查,总结COPD证候规律,分析病机特点,探讨五脏关系。结果:COPD的证候脏腑定位除肺之外,尚涉及脾、肾、心、肝,且以同时出现脾脏病变者最多;结合COPD证候脏腑定位的聚类分析结果,亦可见肺脾、肺脾肾、肺心肝相关,其中以肺脾之间关系最为密切。结论:COPD的中医证型多为虚实兼夹证,病位在肺,肺脾之间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肺脾肾,肺心也有一定相关性,从临床角度印证了“五脏相关学说”。
  • 摘要: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两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比较实施临床路径前(传统组)与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效果(住院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呼吸困难分级及临床症状积分)、病人满意度。结果:与传统组比较,路径组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住院平均日费用及单项费用均有明显下降(P<0.01),同期临床症状改善(P<0.05),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实施中两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可减轻病人的医疗负担、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方证对应是经典中蕴藏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疾病诊疗模式,其诊疗模式可表示为“疾病=方证+药证”。在方证对应原则指导下,运用经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良好疗效。并举六味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方证医案各1则以说明。
  • 摘要:王有奎主任个人学术特点鲜明,从事呼吸病临床医疗及研究四十余载,注重辨病辨证相结合,突出治病求本的中医学之优势,重视补气调气,恢复并协调脏腑功能,善于祛痰利痰,实施标本同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有独特的经验,强调该病是以肺脾肾虚为主,并兼气滞痰阻的一种虚实错杂的疾患,采取补虚泻实,标本同治的方法,时时以顾护元气为念,兼顾对原发病的治疗,五分型施治,在益气、补肾纳气、调理气机恢复脏腑功能上有明显优势。可提高病人生存的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芪白平肺胶囊(原名金泰胶囊)对COPD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加用芪白平肺胶囊与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BODE指数即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气道阻塞程度(degree of airflowobstruction,O)、呼吸困难分级(dyspnea,D)和运动耐力(exercise capacity,E)四种参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BMI、FEV1%、6MWT、BODE指数积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MMRC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BMI、FEV1%、6MWT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MMRC、BODE指数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芪白平肺胶囊能显著降低COPD患者的BODE指数积分,对COPD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中(苗药)两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性及对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将6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两医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方选经验方“地僵散”为主方,另外根据患者不同兼症给予苗药进行相应的处理。对照组给予两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评价两组病人综合疗效、主要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肺功能等疗效性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评定、主要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肺功能等方面的恢复情况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结论:民族医药结合西医治疗方案能提高临床综合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 摘要:目的:了解在2009甲型H1N1流感流行早期输入性疑似患者(含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早期识别、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从各口岸检疫接收的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的相关信息,用Excel建立病例的个案信息库,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至8月,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共接收146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男性109名(74.7%),平均年龄28.47+11.19岁,就诊时平均体温38.12±0.70℃。其中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3例(22.6%),甲型H1N1病毒核酸阳性病人的咳嗽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病人(P<0.01),其它临床症状与体征两组比较无差异。甲型H1N1病毒核酸阳性病人的白细胞平均数、淋巴细胞平均数明显低于阴性病人(P<0.05),无重症或死亡病例。结论: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早期本院接收的输入性疑似病例以青年男性为多,确诊病例临床症状与其它流感相似,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降低为本病诊断提供参考,明确诊断尚需病原学检测。
  •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以期提高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rn 方法:对该院收治的84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别对输入性和两组聚集性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甲流患者的发病特点和最佳治疗方法。rn 结果:84例均为轻症患者,发热83例(98.8%)、咳嗽59例(70.2%)、咯痰43例(51.2%)、咽痛40例(47.6%)、流涕30例(35.7%),聚集性病例症状明显。出现白细胞减低24例(28.6%),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输入性病例(Ⅰ)组热程3.00±0.97天,咳嗽持续时间4.50±1.31天;聚集性病例(Ⅱ)组热程3.26±0.80天,咳嗽持续时问5.26±1.68天。聚集性病例(Ⅲ)组热程3.36±2.08天,咳嗽持续时间4.92±1.54天。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鼻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转阴时间I组为7.1±1.68天,Ⅱ组为8.47±1.67天,Ⅲ组为8.77±0.61天。应用奥斯他韦组和中药组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上无显著差异。男女之间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上也无显著差异。rn 结论:轻症甲流患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可引起白细胞下降。治疗上应用中药就可收到较好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肺纤通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口服肺纤通中药;对照组口服乙酰半胱氨酸胶囊,疗程3个月。两组的综合疗效参照Watter's评分进行判定:观察气短气急、咳嗽、胸痛胸闷、倦怠乏力等症状变化,同时观察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HRCT;应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及6分钟步行试验,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Watter's综合疗效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中医单项症状,两组均可明显改善气短气急、倦怠乏力;观察组在咳嗽、胸闷胸痛、口干等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肺功能对TLC、VC、DLCO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DLCO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肺部HRCT两组均无明显改善。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在活动受限和心理状况两方面肺纤通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观察组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延长明显。结论:肺纤通治疗IPF,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活动耐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但肺功能、HRCT病变改善不明显。
  • 摘要:目的:评价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测评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和反应度。rn 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6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四家三甲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Cronbach'a系数观察信度:以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量表效度;以应答率测景可行性;以患者治疗前后问卷得分差值的变化来考查问卷的反应度。rn 结果:各领域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日常工作/生活能力领域0.876:症状领域0.867:治疗效果领域0.822:治疗方便领域0.783。量表各领域与其所包含的条目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606~0.894之间。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按特征值大于1得到了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8.394%。患者治疗前后各条目及各领域得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反应度,内容效度较好,但结构效度尚需完善。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与中青年肺部感染患者对照,探讨老年肺部感染肺阴伤证的发生概率、病程分布特点、中医证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观察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02例,观察中青年肺部感染患者60例,根据相关标准制定临床观察表,收集流行病学资料,根据王琦的七分法进行体质分型,记录其临床特征及舌脉,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专业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肺部感染肺阴伤证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贯穿于老年肺部感染发病全程,多发生在病程的中晚期,观察结果显示肺阴伤证的发生多有相关因素存在,如: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COPD、肺纤维化、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肺阴伤的发生率偏高,阴虚体质之人发生肺阴伤证几率较高,应用激素及解表药治疗时发生肺阴伤证的几率也较高。
  • 摘要:目的:观察肺部感染患者血瘀兼证的发生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观察165例肺部感染确诊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总结肺部感染血瘀兼证的发生及证候学特点。结果:肺部感染患者中有60.6%存在血瘀兼证,胸闷、唇色黑或紫绀、舌质紫黯或舌体瘀斑,脉弦或涩是其主要证侯特点,兼见胸痛、肌肤甲错、皮肤瘀斑等。结论:肺部感染血瘀证发生率较高。另外,肺部感染患者中伴有血瘀兼证患者与不伴血瘀兼证患者在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表明肺部感染患者常见到血瘀证的表现,发生率较高,但其产生及变化似与低氧血症无明显相关性。
  • 摘要:临证中常见有感冒患者,经治疗大部分症状消失后,而咳嗽却迁延不愈,属慢性咳嗽,笔者临证中将其分为风客肺金、痰湿闭阻气道、正虚邪恋三型辨证施治,治疗风客肺金型咳嗽,治须顺应肺金特性,因势利导,忌峻烈之药继伤肺金。痰湿闭阻气道当化痰祛湿,温阳散寒蠲饮。正虚邪恋治当扶正固本,补肺益肾,清肺化痰。忌发散攻伐。配合自制咳喘膏外敷收效满意。
  • 摘要:通过对感染后咳嗽中医诊疗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感染后咳嗽中医诊疗方案建立与评价的方法和思路,提出方案的建立与评价应确立便于推广的中医辨证规范,优化精简中医治疗方案,确立不同医院适用的西医诊断标准,选择科学、公认的疗效评价指标,从而提高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诊疗水平,提高临床研究质量。
  • 摘要:@@麻杏薏甘汤出自《金匾要略》,方由麻黄、杏仁、薏芭仁、甘草组成,主治风湿袭表引起的“病者一身尽疼痛,发热,日哺所剧者”:止嗽散出自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程氏认为止嗽散能治疗“诸般咳嗽”,“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邪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钦!”。我们将两方合用治疗湿热蕴肺导致的慢性咳嗽,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典型病例2则,以飨读者。
  • 摘要:湿热郁肺是导致慢性咳嗽的重要证候类型,本方分析湿热咳嗽形成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该类咳嗽具有病程缠绵、咳嗽重、兼挟证多,舌苔厚腻等特征,治宜两清湿热为主,兼顾止咳,并分析、列举了古今治疗湿热咳嗽的方药,对慢性咳嗽的治疗,有所裨益。
  • 摘要:目的:运用全虫方治疗慢性咳嗽患者,观察疗效和症状改变的情况。方法:以慢性咳嗽(包括亚急性咳嗽)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8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全虫方组(A组)60例,阿斯美组(B组)60例,全虫方+阿斯美组(C组)60例。三组均以7天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记录其体征变化和症状积分评估。结果:疾病综合疗效,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总有效率A组为93.3%;B组为81.7%;C组为95%,(P>0.05);主要症状疗效,咳嗽及咽痒症状三组在治疗后均有改善(P<0.01),组问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次要症状疗效,咯痰、流涕/鼻后滴流三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咯痰以A组治疗方案为优,流涕/鼻后滴流以C组治疗方案为优,胸闷、鼻塞症状三组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组治疗慢性咳嗽的总有效率最高(P>0.05),A组在改善咯痰时有显著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抗癌消水膏外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43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患者接受抗癌消水膏外用治疗,对照组2l例接受胸腔内灌注重组白细胞介素2治疗。结果:治疗组胸水有效率为63.64%,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胸膜粘连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抗癌消水膏外用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之一。
  • 摘要:目的:回顾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及与中医证候分型相关的症状表现,探讨中医证候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高低即病性轻重之问的关联,以期发现中医辨证治疗本病的一般规律,用于开拓临床治疗本病的思路。方法:总结符合两医诊断标准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300例,归纳分析中医气虚、阳虚、痰湿和瘀血证候与病情轻重及并发症的对应关系,从中医证候学的角度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医分型辨证的相关性。结果:痰湿证型占本次观察病例的80.33%,合并症比例占83。81%,中重度患者中气虚、阳虚及血瘀证的比例显著高于痰湿证,而气虚证患者无一例外地合并了其它证候(痰湿、瘀血),瘀血证与重症病例及合并症的出现呈现较高的相关性。结论:提示中医痰湿证候与OSAHS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而病情的加重及合并症的出现则与气虚、阳虚及瘀血证候的出现有关。
  • 摘要: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分泌一类与粘膜相关的免疫球蛋白sIgA,是粘膜免疫功能的主要执行者,通过中和或防止病毒、细菌和毒素吸附从而对粘膜表面进行保护。sIgA缺乏或降低而无全身免疫功能异常者容易发生慢性或反复感染性疾病,并易造成局部带菌状态。研究表明,COPD、哮喘、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存在粘膜免疫功能异常,而通过“肺与大肠相表里”和“培士生金”等理论,学者们探讨了中医药影响呼吸系统粘膜免疫功能的可行性,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等发现,中药治疗可以修复受损的支气管粘膜结构,增加气道粘膜分泌sIgA的含量,提高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但中医药作用于粘膜免疫系统的机理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能清除呼吸道多余的分泌物、液体以及进入呼吸道的异物。rn 但是长期、频繁的咳嗽却可以引起多个系统的并发症,给机体带来不适。本文所论述的慢性咳嗽是指咳嗽反复发作≥8周而未愈者。山于环境污染、气侯异常、豢养宠物等原因,近年来慢性咳嗽患者有所上升,本病初起时,常常影响患者工作和睡眠,甚至影响周围人群,使病人非常痛苦,如若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又可导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早期治愈慢性咳嗽就显得尤其重要。导致慢性咳嗽病因较为复杂。对于胸部影像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病人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却无效。本义从中两医两个方面,对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进行概述,以期在临床中,获取经验,提高疗效。
  • 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CVA)首先由Glauser于1972年报道。此后,CVA被定义为:非吸烟患者,咳嗽至少3个星期,没有其他症状,体检正常,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CVA被认为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亚型,慢性咳嗽是其主要或唯一的症状,同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但与典型哮喘(classical asthma,CA)不同,CVA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呼吸道阻塞。大约30%的CVA病人在几年内将会发展成为CA,故CVA被认为是CA的前身或哮喘前状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