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届301呼吸危重症高峰论坛
第三届301呼吸危重症高峰论坛

第三届301呼吸危重症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9-08-29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会议文集:第三届301呼吸危重症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液体通气是近年来出现的应用液态呼吸介质的一种新的通气方式,国内外研究表明液体通气能够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气体交换、提高肺顺应性、减轻肺内病理损伤,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机械通气。ALI/ARDS在治疗方法上主要集中于在原有机械通气基础上探寻更好的通气模式和通气策略,其中液体通气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液体通气指用液态呼吸介质(PFC)完全或部分替代气态介质,配合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的技术。
  • 摘要:无创通气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的机械通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胸外负压通气等。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ventilation,NPPV或NIPPV)是指无创的正压通气方法,包括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和持续气道内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等多种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
  • 摘要:肺真菌病(pulmonary mycosis或fungal disease of thelung):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指肺和支气管的真菌性炎症或相关病变,广义地讲可以包括胸膜甚至纵隔。虽然常与肺部真菌感染混用,但由于存在隐匿性感染,故感染不同于发病,作为疾病状态,肺真菌病较肺部真菌感染定义更严格。rn 真菌性肺炎(或支气管炎)是指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以肺(或支气管)炎症为主的疾病,是肺部真菌病的一种类型,不完全等同于肺真菌病。
  • 摘要:器官移植技术的飞速发展挽救了无数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rn 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也伴发多种并发症,特别是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治疗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移植患者的肺部并发症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在移植后肺部并发症处理的临床决策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区分肺部疾病的性质,如感染或非感染性的问题。肺部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问题始终是困惑临床医生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在老年人、长期卧床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病患者、各种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如肿瘤化疗、器官移植、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等)合并肺部疾病时,由于病情复杂、基础疾病多、复杂和耐药病原多,使得感染与非感染性肺病鉴别诊断非常困难。许多患者由于诊断思路不清,治疗方向不明确,导致误诊、漏诊和误治。因此,要求临床医生对肺部浸润影进行仔细甄别。本文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阐述肺部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临床基本思维。有关经验性治疗方面的内容不再详细讨论。
  • 摘要:目的:对2004年发表的第一版<拯救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进行修订。rn 设计:55位国际专家通过分组、远程电话、电子邮件以及全体大会等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统一意见对De I phi方法进行了修改。这个过程是在设有任何企业资助的前提下进行的.rn 方法:应用等级分级系统对证据进行评价.分从高级别的A级到低级别的D级共四个等级,并且以此决定建议的力度.rn 给出的强烈建议表示该项治疗干预措施产生的作用效果显著的超过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如风险,负担,费用),或者就根本没有这副作用.给出的次强建议表示该项治疗干预措施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二者比较尚不明确.强级或者次强级的等级划分更重要的是考虑临床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的不同等级字母代表的证据质量.在没有达成致意见方面,有一个正式解决该问题的途径.rn 建议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直接针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建议:适用高度怀疑为严重脓毒症的危重病患者建议;小儿脓毒症患者建议.rn 结果:重要的建议包括:患者确诊感染性休克后第一个6小时内的早明目标复苏(IC);应用|抗生素之前成该进行血培养(IC):快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潜在的感染病灶(IC);在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后的1小时之内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I B),在诊断为严重脓毒症而没有发生感染性休克后的1小时之内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ID);在适当时机,在临床以及微生韧学的指导下重新选择应用窄谱覆盖致病菌的抗生素(I C);抗生素应用7~10天后进行临床疗效判断(1 D);感染源控制需要综合考虑所选择方法的利弊(IC);选择使用晶体或者胶体液进行复苏(I B);为了恢复循环的平均灌注压进行液体负荷治疗(I c);在增加了灌注压的同时而不能改善组织灌注的情况下应当减少液体的输入(1 D);在维持平均动脉血压目标>65 mmHg使用血管加压素要优先于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1C):在已经予以液体复苏以及应用了血管收缩药物的前提下,如果心输出量仍然偏低,应用多巴酚J 胺(IC);感染性休克如果经过积极的液体复苏以及应用了血管加压素治疗后,血压仍然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应用糖皮擀激素(2C);严重脓毒症患者经过临床评价后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应用重组活化蛋白C(2B,但是对于手术后患者为2C);如果没有组织的低灌注,冠状动脉疾病以及急性出血的情况,血红蛋白维持在7~9 s/dL(1 B);对AU以及ARDS患者采取小湖气量(1 B)以及限制吸气平台压(1C)的通气策略;对于急性肺损伤的患者,至少需要应用一个最小量的呼气末正压水平(1C):除非有禁忌证存在,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床头端需要抬高(1 B);对于ALI/ARDS的患者心当避免常规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1A);对已经诊断明确的ALI/ARDS患者在没有发生休克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机械通气以及入住ICU的天数,应当采取限制液体的保守策略(1 C); 建议应用镇静/镇痛治疗(1B);镇静治疗可以选择使用和间断的弹丸式以及持续的静脉输入两种方式(1 B);如果可能,应当完全避免应用神经肌肉阻滞药物(1B);应当强化患者血糖管理(1 B),患者病情一旦稳定以后应当将患者目标血糖控制在<150 mg/dL(2C);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或者血液透析效果相等(2B);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A);应激性溃疡可以应用H2阻滞剂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1A),也可以应用质子泵抑制剂(1 B)。关于小儿脓毒症建议等级(略).
  • 摘要:2004年以后,新的抗真菌药相继问世,同时也进行了不少相关研究。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专家组对2004年1月出版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黏膜念珠菌病的诊疗指南进行了重新修订。新指南包含了新近上市的抗真菌药.以及最近对念珠菌血症、其他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黏膜念珠菌病(包括口咽部及食管念珠菌病)的一些研究结果。同时,新指南也讨论了高危新生儿和成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预防及疑为成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治疗。
  • 摘要: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从1962年偶然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距今己有近50年,随着新品种的不断问世,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临床最为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之一,粗略估计,全球已有超过8亿人接受过喹诺酮类药的治疗。
  • 摘要:在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导管材料、种类及置管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内导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每年使用血管内导管超过150 000 000个。这些导管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血管通路,尤其在ICU不仅大大提高了救治率,且提高疗效。但由此引起各种感染的危险屡见不鲜。包括局部感染、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化脓性血栓静脉炎、心内膜炎及其他血行播散型感染,其中,尤以CRBS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在危重患者每年发生250 000例导管相关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中,归因病死率达12%-25%。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对患者机体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 摘要:中心气道系指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某种原因造成中心气道口径减少,并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者称为中心气道狭窄。中心气道狭窄根据其病因不同而分为三个类型,即腔内新生物阻塞、腔外肿物压迫以及两者同时存在。如果出现腔内阻塞、腔内压迫同时存在或者在中心气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同时发生的狭窄称为复杂中心气道狭窄。rn 复杂中心气道狭窄的病因复杂,病情进展快,误诊率较高。另外大多是因为晚期肿瘤所致,因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所以,探讨复杂中心气道狭窄的病因,快速诊断和综合介入治疗方法对于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