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科医师大会、第四届中美临床微生物研讨会
第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科医师大会、第四届中美临床微生物研讨会

第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科医师大会、第四届中美临床微生物研讨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8-09-1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浙江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感染科医师大会、第四届中美临床微生物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一、肝细胞死亡的发生机制肝细胞死亡超过了肝脏的再生能力,即会发生肝衰竭。经典的肝细胞死亡模式分为两类,即坏死与凋亡。坏死往往继发于各种肝损伤所导致的ATP耗竭,细胞肿胀溶解,导致胞内容物的释放和继发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凋亡为ATP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细胞因皱缩而独立出来,染色质固缩,DNA断裂成规律性片段,并被胞膜包绕形成凋亡小体,后者可由邻近巨噬细胞吞噬,以最大限度的减轻细胞内容物的渗漏和炎症反应。长期以来,坏死与凋亡被认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但在肝脏病理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肝细胞的坏死与凋亡是并存的。研究证据提出新的观点,坏死与凋亡是源于相同启动因素和信号转导途径的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这一过程被命名为坏死性凋亡。
  • 摘要:艾滋病是目前结核感染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也是防治结核的重要环节;其他可引起免疫下降的疾病,如糖尿病或激素治疗等,也是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也被考虑为独立的危险因子之一,除了接触史较长外,还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有关。肺结核诊断通常是胸片发现可疑,结合临床表现,如咳嗽(超过3周)、咯血、胸痛或呼吸困难,有不明原因性发热或结核菌素实验阳性;成人锁骨上方或后方出现结节性渗出表现(经典部位,多在肺尖部),高度提示继发性结核的可能;肺中部或下部出现渗出病灶,若症状高度可疑或有接触史,也应高度怀疑。
  • 摘要:分子指纹图谱分析研究发现在结核耐药菌株的感染与传播中北京基因型菌株是主要的组成成分,约占全世界结核菌株1/4,在中国更是占了80%以上的比例[1]。由于北京基因型菌株常常与耐多药菌株的流行相关,早期识别十分重要。IS6110-RFLP分型技术被认为是结核杆菌基因型分型的金标准。它是基于基因组中IS6110插入序列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异而区分不同的菌株,已经证明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但是由于其需要高质量和较多数量的DNA,操作复杂,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VNTR(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单元)指纹分型法建立在多态性的基础上,是一种新型的结核菌指纹分型法,具有简单、快速、分辨率较高等特点。但是VNTR分型法与结核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识别的关系还不清楚。本文应用VNTR方法对临床结核菌株进行分型,探讨VNTR分型法在北京基因型结核菌株识别中的应用,并与另一种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法(Spoligotyping)进行比较。
  • 摘要: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容易累及心瓣膜,其特征性病变为赘生物形成。其常见病原体细菌,真菌少见。IE好发人群为有基础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随着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社会的老龄化、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静脉药瘾者增多,IE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近年来IE的临床表现变得不典型,临床上极易误诊和漏诊,如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率仍较高。在此,将我院1993.6~2008.6年收治的73例IE分别从原有基础疾病、病原学检查、临床表现等方面作临床分析,以便临床医生对IE的临床特点有新的认识。
  • 摘要:近年来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细菌学和影像学技术的提高、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日渐不典型[1,2],其诊断和治疗、预后均不同于30年前。有基础疾病者发生细菌性肝脓肿时的临床特点国内有多篇文献报告[3,4]。但无基础病者发生细菌性肝脓肿时的特点及其与有基础病患者间的不同,少有报告。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有基础疾病者和既往健康者发生细菌性肝脓肿时的临床特点,并比较其预后。
  • 摘要: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年发病约10万余人,我国为重流行区,约占全球发病总数80%以上。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family 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1](Hantavirus genus,HV),是我国引起HFRS的主要病毒型别。临床上,HFRS初起为非特异的感冒样症状,接着出现血小板减少和由于血浆渗漏而导致的血液浓缩,在严重病例可伴有休克和肾功能衰竭,死亡率可达15%[2,3]。许多学者对HFRS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毒疫苗及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HFRS的发病机理迄今沿未完全清楚,对本病也无特异的治疗药物。
  • 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一种常见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肺水肿等表现。最常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 EV 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1],其中引起肺水肿重症表现者主要由EV71引起[2,3]。
  • 摘要:丙型肝炎是一种重要的慢性病毒性肝炎[1]。虽然据报道我国HCV感染率达3.2%,但是各家曾经实际报道病例数偏少,基因型检测也不普遍。因此,目前对于我国各地区不同基因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病毒变异及个体化治疗疗效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由于不同传播途径、基因型、感染距治疗时间、肝病基础情况对抗病毒疗效及转归均有重要影响,加之近年临床病例数不断增加,故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来我院诊治的慢性丙型肝炎人群为对象,观察不同基因型的流行情况、病毒变异与疗效的关系,同时探讨中国人的最佳药物(IFN vs PEG)及不同剂量PEG的选择。
  • 摘要: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下,相对于HBV复制来讲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过度表达的。HBsAg转阴或发生血清学转化(抗-HBs)是慢性乙型肝炎治愈的标志[1]。目前的抗HBV药物虽然可以降低HBsAg水平,但发生HBsAg转阴的机会很少[1]。因此了解影响血清HBsAg水平的因素,包括宿主和病毒两方面,是很必要的。
  • 摘要: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来研究表明:人群中40%-50%的慢性HBsAg的携带者是母婴传播造成的[1],虽然接种乙肝疫苗联合HBIG对阻断母婴传播有重要意义,但仍有10%-20%的婴儿无应答,目前认为是由HBv宫内感染引起免疫耐受所致[2]。
  • 摘要:DNA疫苗易于制备和纯化,不存在毒力返祖及毒力增强的危险,具有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可以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持久细胞免疫。然而DNA疫苗免疫宿主后所产生的体液与细胞免疫效果还达不到目前应用疫苗所致标准,通过提高抗原提呈细胞的提呈能力来增强DNA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应用而生。树突状细胞(dendrutuc cells,DCs)为专职的抗原递呈细胞,具有高表达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诱导初始CTL反应的功能,故DCS在DNA免疫抗原递呈中的作用机制尤其得到研究者的重视。
  • 摘要: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1.1标本来源人脐血标本由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或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提供(均系采自健康男性新生儿断脐后胎盘端的脐血,其孕母排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感染),于采集后12h内,按照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进行单个核细胞分离。
  • 摘要:[概述]随着抗生素广泛的应用,与一些抗生素有关的腹泻或结肠炎屡有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被定义为: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能解释的腹泻。其发生的概率取决于抗生素的种类。在接受氨苄西林治疗的病人中,其发生率大约有5~10%,而用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的病人中,大约有10~25%使用用头孢克肟治疗的病人中,发生率有15~20%。接受其他例如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阿齐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发生率仅2-5%。非口服抗生素,特别是那些参与肠肝循环的抗生素,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概率与口服药相近。
  • 摘要:全球感染性疾病中,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位居第三。据统计,在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中,感染性腹泻占60%~90%,且以急性居多。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原虫、病毒和真菌等,但以急性病毒性胃肠炎(又称病毒性腹泻)最为多见。
  • 摘要:肺外结核病是指发生于肺部以外全身其他脏器的结核病。人体除了毛发、指甲等部位不会感染结核外,其他所有部位均会感染。肺外结核占全部结核病的9.7%~11.9%,肺外结核死亡人数占结核病全部死亡人数的14.1%~17.6%。
  •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是指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在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疾病。世界上已经证实的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有200多种,我国已发现的也有100余种。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的新出现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和重新出现传染病(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R-EID)约有60多种,其中半数以上是人兽共患病。因此,人兽共患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 摘要:Introduction As the 19th century drew to a close,the work of Joseph Lister ushered in the dawn of the antimicrobial era.Lister was among the first scientists to understand that microorganisms might be involved in human disease.Lister studi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various chemicals on the growth and viability of bacteria and directly applied this knowledge to medicine by using phenol to sterilize surgical instruments.Following this early example of infection control,the next step was to use such chemicals to attack microbes causing infection.As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over the 20th century progressed,their clinical successes were truly amazing and resulted in these agents being hailed as miracle drugs.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medicine enjoyed almost complete control over bacteriaI infection.
  • 摘要:自19世纪晚期德国科学家Robert Koch证实了感染性疾病的细菌起源学说起,人类一直致力于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斗争。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的发现和发明,曾一度有效控制了细菌感染性疾病。人们在庆幸一代又一代新型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出现的同时,也惊叹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种类和越来越高的耐药比例。细菌耐药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抗菌药物研制,有专家预言,长此以往,人类将再次陷入对细菌感染无药可治的困境,即进入“后抗生素时代”。通过对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来研发新的抗菌药物、正确合理应用现有抗菌药物是应对这种挑战的关键。
  • 摘要:一、预防HBV感染的进展有效地控制HBV感染,应对应该接种对象进行广泛、规范化的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我国从1992.1对新生儿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自付疫苗及接种费用);2002.1.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疫苗免费,但自付疫苗接种费用);至2005.6.新生儿全部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根据2008年卫生部网站公布1992年和2006年2次全国HB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国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己由9.75%下降至7.18%,已由HBV高度流行区进入中度流行区。1992年以来儿童感染HBV的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人,儿童HBsAg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城市、农村人群HBsAg携带率差异不显著,西部地区人群HBsAg携带率高于东部地区。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最低,为0.96%。5~14岁人群为2.42%。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最高,达8.57%,与1992年调查结果相差不大。根据以上预防HBV感染取得的成绩,我们已经实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5岁儿童HBsAg携带率<2%的目标。也已经实现我国((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出的<5岁儿童HBsAg携带率<1%的控制目标。
  •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全球约有4亿慢性携带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性肝脏疾病[1]。HBV是嗜肝的非细胞毒性DNA病毒,无细胞毒效应,其导致肝损害的机制是免疫介导,即机体免疫系统活化产生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并释放细胞因子等,在清除病毒感染肝细胞的同时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损伤肝细胞。HBV感染的自然过程和结局与感染者的年龄、病毒载量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关,而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是决定疾病转归以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 摘要: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are responsible for 40-60%of all nosocomial infections.Thus,nosocomially-aquir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NAUTI)have a great impact on clinical medicine.Increased age of patients and multimorbidity renders hospitalised patients susceptible for infection.
  • 摘要:HBV(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其它体液(如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中,排出体外后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故HBV的传染性比HIV(艾滋病毒)强100倍以上,HBV感染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传播,包括经血传播,及性/生殖传播。全球大约有20亿HBV感染者,已成为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慢性HBV感染者超过3.5亿。15%~40%的慢性HBV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HCC。由于缺乏特效药物,慢性HBV感染难以根治,因此预防变得尤为关键。HBV感染的预防包括接种疫苗、阻断传播途径等。鉴于医院感染管理的加强,经不洁输血及注射导致的HBV感染率已大幅度降低,性/生殖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已受到欧美普遍关注。在我国,虽然学者更多地偏重于HBV感染的母婴传播问题,然而,HBV感染者的婚恋及男性感染者的生殖健康问题已成为临床常见的主诉,希望获得医学的指导和帮助。
  • 摘要:Emergence of PCR-led molecular techniques has initiated a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diagnostic microbiology.With its speed and high molecular sensitivity,PCR,along with its derivatives such as reverse transcriptase(RT)-PCR,multiplex PCR,broad-range PCR,and real-time PCR,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infections caused by viral pathogens.In addition to PCR,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 method has been reported for enterovirus detection with goo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 摘要:本症是在高度免疫抑制和严重免疫缺损条件下,乙肝、丙肝等多种病毒在肝细胞内高度复制,抗原大量表达,并在肝细胞内大量堆积,导致肝细胞功能损伤和死亡,高度瘀疸和窦周纤维化,而炎症反应相对轻度,在此基础上造成快速肝功能衰喝的疾病。
  • 摘要:长期以来,在各种肝病中,因肝衰竭而夺去的生命可占绝对首位。肝衰竭的存在历史久远,仅文字记载即可追溯到希波格拉底时代。肝衰竭防治这一历史难题,一直是医学界特别是肝病学界的主攻方 向之一。仅以我国为例,在国民经济水平较为低下的六五、七五期间,仍专门设立了重肝攻关小组和基金,并取得显著成绩。然而,直到迄今屈指可数的年代,人们对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分型诊断意见纷纭,防治手段十分缺乏,无怪乎学术界悲观情绪甚浓。温故知新,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感受到肝衰竭这一极为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症候群的研究水平实际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科技包括整个医学水平的轨迹。如果我们用肝衰竭的历史对比现在,无疑会感到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例如,不到10年前,HBV相关肝衰竭的肝移植尚因极高的病毒再感染率和肝衰竭的再发率而处于停滞状态;不到10年前,人们还很难想像核苷类似物对HBV相关肝炎重症化的防治起到如此重大作用;不到10年前,人工肝的临床应用尚属少见,且仅为非生物型的;更不用说含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在内的多种分型、包括MEID在内的多种预后判断公式、肝衰竭的重症监护及多种特异和非特异(支持)疗法了。
  • 摘要:As the 19th century drew to a close, the work of Joseph Lister ushered in the dawn of the antimicrobialera. Lister was among the first scientists to understand that microorganisms might be involved in human disease. Lister studi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various chemicals on the growth and viability of bacteria and directly applied this knowledge to medicine by using phenol to sterilize surgical instruments. Following this early example of infection control, the next step was to use such chemicals to attack microbes causing infection. As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over the 20th century progressed, their clinical successes were truly amazing and resulted in these agents being hailed as miracle drug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medicine enjoyed almost complete control over bacterial infection.
  • 摘要:Objectives:Human gut flora is a complex microbial ecosystem that plays a major role in human health.Under normal conditions,the gut microflora exists in a state of equilibrium with the host that is mutually beneficial to the degree that it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separate“organ”adapted to human physiology.Therefore,keeping the equilibrium of the intestinal flora is one of many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human health.Liver injury often causes disruption of the gut microflora through the gut-liver axis,altered bile secretion and impaired peristaisis.The work addressed two primary issue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microflora and hepatic damage:first,whether or not changes in gut microflora exacerbated liver damage in a rat model of acute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D-galactosamine (GalN) and,second,defining the possible mechanism(s)involved、To achieve this aim,we induced changes in gut microflora through oral supplementation using several different strains of nonpathogenic E coli,S.enteritidis,probiotics or Gentamicin、Alterations of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mucosa,as well as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BT),the production of plasma endotoxin levels,and serum IL-10,IL-6,TNF-a,and IL-12concentrations were examined、CD3+T cells and CD4+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Peyer’s patches in rats were also evaluated.
  • 摘要:Antibiotic resistance is a major clinical problem the world over.Resistance occurs in community as well as nosocomial infections.The Asian region has among the highest antibiotic resistance rates.Among gram positive organisms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as the highe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rates in the world.Community acquired MRSA has now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Australia and Taiwan and are emerging in other Asian countries.VISA(vancomycin intermediate S.aureus)was first reported from Japan in 1997 and has been described in several other Asian countries and there has been at least one report of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VRSA)in India.Asia has also reported very high rates of drug—resistan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DRSP).This is particularly so in countries like Korea,Taiwan and Hong Kong.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remains uncommon bu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some countries.
  • 摘要:A prompt determination of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profiles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Mycobaterium tuberculosis is critical for choosing effective drug therapy and also for preventing the propagation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However,as the conventional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mycobacteria depends on the microorganism being cultured,such testing requires 4 to 6 weeks after primary isolation.Thus,molecular biology tool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apid susceptibility profile.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from automated sample preparation to real time amplification and to multiple target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by microarrays,provide the possibility to develop and introduce assays for determination of anti-tuberculosis resistance-related mutations.
  • 摘要:IntroductionSepsis is often defined as the symptomatic presence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blood.The presence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blood of a patient is clinically important due to the considerabl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sepsis.Indeed,the overall mortality of sepsis is approximately 30%.It is thus no surprise that blood cultures have been used to detect clinically significant sepsis and bacteremia for over 100 years.
  • 摘要: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是由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肝胆管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病。临床上以右上腹及肝区不适、胀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乏力、肝肿大为特征,易继发肝胆系统其他疾病[1]。黑龙江省是本病高发区之一[2],由于人们饮食习惯和方式的改变,特别是有生食淡水鱼(虾)的嗜好,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88例华支睾吸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 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发疹性疾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可通过预防接种达到控制并最终消除的传染病,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每年可以减少130万儿童死于麻疹。但在发展中国家,麻疹仍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也是疫苗可预防传染病中死亡人数最多的,麻疹并发脑炎病例中有20%会发生永久性脑损伤。1996年7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全球消灭麻疹的可行性问题,认为根据美洲和英国消除麻疹的经验,使用现有的麻疹疫苗。在今后10~15年内全球消灭麻疹是可行的。我国卫生部也把消除麻疹列入继消灭脊髓灰质炎后的主要目标。但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内外已报道新分离的麻疹病毒野毒株的特性与50~60年代分离的麻疹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麻疹疫苗株有一定变异,虽然已有实验证实现有的麻疹减毒活疫苗仍然有效,但时至目前,麻疹的消除工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2005年出现全国性麻疹流行,为此,对我市新分离的麻疹病毒野毒株及其基因型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为疫苗的研究提供南京的资料。
  • 摘要:从1981年美国报道第一例艾滋病[1]至今的26年间,艾滋病病毒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并成为威胁全人类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ion National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UNAIDS)2007年12月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目前全球现存HIV/AIDS患者3320万人,仅2007年一年就有新发感染患者250万人,有210万人死于艾滋病。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HIV/AIDS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欧美等国家的新发感染人群中HIV-1毒株的原发性耐药的发生率接近20%[3],是导致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正在成为目前抗病毒治疗面临的重大难题。
  • 摘要: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具有复合性、顽固性、难治性及易播散性等特点[1]。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推广,HIV阳性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前下降,但由于抗生素与激素的广泛使用,肺部感染病原更加复杂多样,耐药情况日益严重[2]。我院近四年对怀疑肺部感染的AIDS患者开展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标本进行病原学诊断,以了解肺部感染谱和耐药规律,帮助临床提高诊治水平。
  • 摘要:长期以来,HAART治疗对AIDS患者的免疫重建效果一直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争论的焦点之一。在HIV感染初期,CD8+T细胞就被激活,产生CTL作用,杀伤病毒感染细胞,起到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这个过程中细胞表面一些反映细胞激活状态的跨膜分子如CD38和HLA-DR的表达会显著增高(1,2)。但由于从初期感染到临床发病一般要经历2-8年的无症状期,HIV不断地刺激CD4+T、CD8+T等免疫细胞异常活化,导致淋巴细胞的高易感性和易耗竭,表现免疫缺陷(3)。有效的HAART治疗能够降低表达CD38和HLA-DR的CD8+T数,使其接近正常水平,起到免疫重建的作用(4)。有报道发现,CD8+T细胞的CD38和HLA-DR分子水平与血浆病毒载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5)。但是以上结果都是基于短期的HAART治疗(1~2年),至今还未见长期HAART(5年以上)对CD8+T细胞表达CD38和HLA-DR的影响。我们通过研究德国HAART治疗7年之久的AIDS患者CD38+/CD8+和HLA-DR+/CD8+T细胞水平,揭示长期有效的HAART对CD8+T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 摘要:CD8+T细胞反应减弱是由于CD4+CD25+Treg细胞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1]。我们先前研究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特异性CD8+T细胞活性低下,CD4+CD25+Treg细胞的频率增加、抑制活性升高,减弱HCV特异CD8+T细胞反应,可能导致HCV持续感染[2]。本文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3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并分析抗病毒治疗前后CD4+CD25+Treg细胞频率和对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中的抑制作用情况。
  • 摘要:肝豆状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为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为30/100万。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对本病警惕性的提高,90年代以来,国内外文献中已有少数病毒性肝炎合并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报告,但是还没前瞻性研究报告。为了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肝豆状核变性的流行病学概况、诊断和治疗和方法,2003年以来我们进行了病毒性肝炎合并肝豆状核变性的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摘要: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是一群专职的主动抑制针对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的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其特点是表面持续表达高水平的CD25分子和特异性地表达转录因子FoxP3[1]。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2-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或肝脏内Tregs数量增多,并且与HBV复制水平或炎症程度密切相关,提示Treg在CHB发病机制中起到莺要作用。但是目前尚未见针对其在评价和指导抗乙肝病毒治疗方面意义的报道。因此,我们以新型左旋核苷类药物一替比夫定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检测外周血Tregs比例,分析其与HBV DNA、HbeAg、ALT等抗病毒疗效指标之间的关系。
  • 摘要:目前临床应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已有不少种类。其中,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由于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疗效确实、费用相对较低,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肝治疗方法。依据患者的体重、红细胞压积计算患者每次治疗所需新鲜冰冻血浆量在3000~4600ml之间。但由于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对血浆采供的进一步规范管理,近年来医院血浆供应日趋紧张,大大限制了血浆置换方法的开展,致使许多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得不到人工肝的及时辅助治疗,从而使病情逐渐恶化,甚至死亡。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即使将每次普通血浆置换治疗用血浆减为2000~2600ml,仍有半数以上要求治疗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血浆供应。因此,如何应对这种血浆供应短缺的局面,更好地开展好人工肝治疗,满足患者的迫切需求,是我们人工肝血液净化工作者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也激励我们对人工肝治疗模式作进一步的探讨。
  • 摘要:由于缺乏有效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数量居高不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最终治疗依赖于肝移植术。近年来,肝移植手术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肝移植手术1年生存率在80%以上,5年生存率大于70%,移植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肝移植后的各种并发症阻碍了受体存活率及移植肝存活率的进一步提高[1]。肝移植后的各种并发症包括急、慢性排异、胆道并发症、血管并发症、乙肝或丙肝复发、肿瘤复发、早期的细菌感染(术后1-2个月内)、中期(术后30-180天)的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对骨髓抑制、高血糖、高血脂、骨质疏松症等等)[1,2]。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最终会导致慢性移植肝功能丧失(chronic graft dysfunction,CGD)。显然,导致CGD的原因有很多,甚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CGD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清楚。
  • 摘要: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作为一种应用日益广泛的肝衰竭支持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暂时替代部分肝脏功能,有效清除胆红素、内毒素和其他一些内毒素类有害物质,而且能够纠正特异的体液和分子异常来提高肝再生反应(1-3),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条件和时间。为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lnin D-binding Protein,VDBP)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以及ALSS的治疗效果,我们对54例分别接受ALSS和普通内科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VDB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探讨VDBP与肝衰竭患者疗效、转归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阐明VDBP在肝细胞再生和肝脏功能恢复中的指示作用。
  •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2006年4月,美国“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刊出的由8名资深专家拟定的《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流程》[1](以下称流程),其中明确提出,建议将ALT正常值上限设立为男性30IU/L,女性19IU/L。以后国外专家在多次来华报告和文献中反复推荐了这一观点,甚至把正常值上限降得更低,这引起了国内临床医生在应用核苷类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决策处理时广泛困惑,特别是在决定是否抗病毒治疗时,思想混乱。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作者的个人见解。
  •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感染性疾病谱的重大变迁,传染病学正向范围更加广泛、内涵更为丰富、结构更为复杂的感染病学转变。1999年,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决定将“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更名为“感染病学分会”。与此同时,各地传染病科纷纷更名为感染病科,传染病医院则改名为公共卫生医院或向综合性医院方向转变,这些变化均反映了传染病学科的发展。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不仅包含我国的法定传染病(cormmunicable diseases或contagious diseases),而且涵盖了条件致病菌感染、内源性感染和免疫低下人群所发生的感染。因此,感染病包括了任何一种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涉及医院临床各个科室。
  • 摘要:一、肝移植的现状目前,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14万肝移植受体因为接受肝移植而生命得到延续,并以每年10 000例的速度递增,围手术期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受体的术后1,5,10年生存率已分别达到90%、80%和70%。许多病人已经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最长存活的病人已经达到35年(Colorado大学)。肝移植的适应证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良性终末期肝病和一些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病人。良性终末期肝病主要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慢性肝功能衰竭、淤胆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
  • 摘要:自2004年中国《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以来,我国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丙型肝炎病毒(HCV)的Simmonds法基因分型的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抗病毒治疗的方案,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近几年来CHC治疗的临床实践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对于治疗前的预测因素,特别是治疗中的应答指导的治疗(response-guided therapy,RGT)研究进展很快,对于CHC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摘要: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下,相对于HBV复制来讲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过度表达的。HBsAg转阴或发生血清学转化(抗-HBs)是慢性乙型肝炎治愈的标志。目前的抗HBV药物虽然可以降低HBsAg水平,但发生HBsAg转阴的机会很少。因此了解影响血清HBsAg水平的因素,包括宿主和病毒两方面,是很必要的。本文对影响HBeh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进行了研究,指出HBeAg阳性的HBV基因B型患者血清HBsAg水平明显比HBV基因C型的高,可能是因为前者感染时HBsAg的分泌效率更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