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5年儿科分会学术年会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5年儿科分会学术年会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5年儿科分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浙江萧山
  • 出版时间: 2015-05-27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5年儿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观察咳喘口服液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本院儿科住院病原学检查确诊为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Ⅰ组40例,治疗组Ⅱ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Ⅰ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咳喘口服液,治疗组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针1mg/kg/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麦迪公司婴幼儿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TBFV)环的形态、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TV/kg)、达峰时间比(TPTEF/TE). 结果:服用咳喘口服液治疗组肺功能检测值RR、Vt/kg、TPTEF/TE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组ⅡP<0.05;治疗组Ⅰ与治疗组Ⅱ组间比较P<0.05. 结论:咳喘口服液在治疗毛细支气炎患儿过程中,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有效改善毛支气道阻塞情况.
  • 摘要:目的:研究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候临床分布规律.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中医院等6家省、市、县中医院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627例.基于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制定《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候研究问卷调查》,针对中医证型和症候分布等进行临床调查研究.将调查问卷的全部信息输入excel2003,统计一般资料、证型、症候的频数和构成比分布;构成比在50%以上列入症候指标,将咳、痰、喘列为主症,其余为次症. 结果: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以痰热内蕴型构成比最高;肺虚痰实型、肺脾气虚型和脾虚痰实型所占比例依次递减.脾虚痰实型主症有咳嗽或微咳、痰多稀白,次症有纳差、反复感冒、形瘦,苔薄白、舌质淡红等;肺虚痰实型主症有咳嗽或微咳、喉中痰响,次症有反复感冒、自汗,舌质淡红等;痰热内蕴型主症有咳嗽或微咳、动则咳甚、喉中痰响、咯痰色黄粘稠、偶有喘息哮鸣、动则易喘或喘甚,次症有咽红,舌质红、脉滑数等;肺脾气虚型主症有咳嗽或微咳、咳嗽无力、痰多稀白,次症有反复感冒、自汗、面白少华、纳差,舌质淡红、苔薄白等. 结论:经过临床调查研究得出浙江省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主要中医证型和症候分布规律,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 摘要: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疚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拔罐疗法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可治疗下列疾病:感胃,咳嗽,肺炎,哮喘,腹痛,泄泻,呕吐,面瘫,落枕,遗尿,抽动症,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 摘要:目的:制定新生儿体质辨识量表,并筛选和优化条目,形成适合新生儿使用的体质辨识量表;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新生儿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广泛推行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基于目前医学界对新生儿、婴幼儿体质辨识的认识制定新生儿体质辨识量表初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家长对问诊的感受和反应、专家咨询确定新生儿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最终结构. 结果:①该量表的信度检验显示:本量表总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82,去除15个条目中任一条目后的系数与亚量表总系数进行比较,系数均降低;再现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7.②效度检验显示:各量表因子分与总评分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也均超过了0.6;该量表有4个主成分组成,面色、唇色、舌质形成一个主成分;肌肤、肢端温度、红斑、眼分泌物形成一个主成分;肛周潮红、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形成一个主成分;吸吮反应、哭声、哭闹次数、觉醒度、睡眠时间形成一个主成分. 结论:该量表结构清晰,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为新生儿中医体质辨识提供了一种工具和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隔药(苍耳子散)艾灸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多治疗手段.方法:将45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隔物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艾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明显提高了患儿过敏性鼻炎的有效率,且方法具有简便、安全、效好、无痛苦等优点,并避免了小儿服药困难及药物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患儿容易接受,易于推广.
  •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儿腹痛的历史文献,认为肠痉挛隐含其中,已有二千年历史,接着笔者又提出了小儿肠痉挛的三大病机:痉挛、突滞、血瘀.指出久痛必瘀之论断,并对各种疑似腹痛做鉴别,配合外敷以治,在脐部神阙穴外敷1号膏,每天一换。通过脐部神阙穴渗透患儿机体,收效更快,总之药物外敷同时具有穴位刺激及从皮肤吸收的双重作用,深受患儿家长赞赏。
  • 摘要:儿童用药对剂型的要求与成人不同,儿童药物制剂的成人化可能对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国内外儿童药物制剂的应用现状,阐明开发儿童专用剂型以及开展儿童剂型临床研究的必要性,为解决国内儿童药物制剂的剂型和规格缺乏、剂量不准确、依从性差等问题提供参考.随着药剂学和材料学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药物制剂包括药物传输系统的发展,使得药物使用更科学、有效、安全、便利,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但真正适宜儿童使用的剂型并不多。儿童是一个不断成长中的个体,不同生长时期对药物剂型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设计并开发出患儿依从性好,乐于接受而且剂量准确的制剂是儿童药物制剂研发的主要目标。
  • 摘要:本文从《景岳全书·小儿则》对乳儿病因学的认识,对婴儿望诊的贡献,对乳儿养护的指导,及对乳儿部分疾病治疗的建议等方面阐释了张景岳对"子病治母"学说的认识和运用.
  • 摘要:目的:观察"扶土抑木法"对热性惊厥大鼠惊厥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发作形式的影响.方法:24只幼龄SD大鼠被随机分成模型组、中药组、苯巴比妥对照组3组,逐日灌胃7天后,从第8天开始,每天灌胃后,对试验的3组大鼠进行47℃热水浴试验,连续5天,惊厥共5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苯巴比妥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延长(P<0.05),惊厥持续时间均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苯巴比妥组大鼠发作形式较轻(P<0.01).结论:"扶土抑木法"能延长热性惊厥大鼠惊厥的潜伏期、减少惊厥持续时间、减轻惊厥发作形式.
  • 摘要: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ASMC)在气道重塑中占有重要地位,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MEK/ERK是介导ASMC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MEK-ERK通道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是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三大环节,尤其是气道重塑更与MEKl/2-ERKl/2信号通道紧密相联。进一步研究和确定MEKl/2-ERKl/2信号传导通道在哮喘中的作用机制,对于阐明哮喘发病机制和开辟哮喘、尤其是慢性哮喘的治疗新途径有着重大意义,为研制抑制哮喘药物提供了新方向。但是,生物体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涉及到多种信号分子和信号通路间相互协同、协异或交互作用后形成的网络系统,那么除了ERKs分子在信号通道生物效应中的作用性质之外,MEKs分子在该通路中的具体作用及其他信号通道之间作用的关系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 摘要:《小儿药证直诀》作者钱乙,专以儿科为业,四十岁左右已是山东著名的儿科医师.五十来岁时(元丰中),因治愈神宗的子女有功而为翰林医官,继则提升为太医丞.著有《伤寒论指微》、《婴孺论》等书,惜已亡佚.因此,《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便成为钱氏现存唯一的传世著作.据此,钱氏对于小儿疾病的治疗十分注意辨别其寒热虚实,时时以妄攻峻补、损阴竭津为禁约。例如对于疳病,认为是误下太过所致:“小儿易虚易实,下之既过,胃中津液耗损,渐令疳瘦”,并说“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若有非下不可之证时,亦必“量其大小虚实而下之,则不至为疳也。”又如对于虚实腹胀的治疗,注意过热助火,过寒损阳,中病即止,不可过剂的原则,因“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处处注意到小儿脏腑虚实寒热的变化。钱氏是祖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儿科学家,由于他“为方博达,不名一师”(见刘跂《钱仲阳传》),深通古法而又不泥守古法,重视掌握理论与方剂的配伍应用,因而所著《直诀》“治小儿赅括古今,又多自得”(见《阎季忠序》)。他不仅指出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确立了五脏辨证纲领,而且还化裁或自拟了众多儿科方剂,奠定了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成为中医儿科的宗师。
  • 摘要:儿童肾病综合征(NS)在中国儿科住院泌尿系统疾病中约占21%~31%,认为频复发肾病综合征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正虚为本,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不同程度的虚损,邪实为标,主要是外感、水湿、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肺虚感邪、脾虚湿困、肾虚水泛,日久化热致瘀,可谓“因虚致实”;邪实又反过来进一步耗伤脏腑之气,使正气更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的临床特点。 通过二十余年临床,逐渐总结运用固元汤从脾治肾、防治肾病频复发取得良好疗效。它化裁于李东垣从脾治肾的升阳益胃汤和董宿补土伏火之封髓丹。由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防风、甘草、黄柏、砂仁、玉米须等组成。全方健脾升清降浊,补土伏火制水,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纳归于肾,水火相济,肾中精气方可固摄有度不致外泄,充分体现了从脾治肾的治疗大法。
  • 摘要:小儿急慢性肾炎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在治疗上中医是比较有特色和优势的,由于水液的运行,有赖于脾,肝,肾三脏的功能,故若三脏功能虚弱或失调,是导致本病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若脾肺气虚者,乃肺虚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土不制水而聚湿,致使水不能归经,溢于肌肤,渗于脉络,而产生水肿。又由于气虚卫外不固,常致反复易感,使病情迁延难愈。一般将小儿急性肾炎分为四种类型,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同时针对性的加强些肺经药物,如在主方外选用蝉衣、黄芩、苏叶、射干、桑叶皮、沙参之类,在急性期的治疗中,确实收到一定的效果。
  • 摘要:鼻炎,哮喘是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强调共病共治,近期对哮喘+鼻炎的指南:2014日本变应性鼻炎指南约30%的AR患者与哮喘有关,约28%~85%哮喘患者与AR有关,大多数AR伴有支气管高反应性; 鼻有三大主要功能:呼吸、保护、嗅觉,自律神经,三叉神經及嗅神经,固有免疫及後天免疫是其两大生理系统,还具有产生NO气体,形成气道阻力等作用,这些复杂的结构有助于鼻保持其功能的完成,近期的指南对疗效评估标准从“治愈”修订为“控制”,控制的标准为用药2-4周后TNS的VAS评分≥5并且能持续好转,变应性鼻炎的阶梯治疗法:轻度间歇推荐使用第二代无镇静作用的鼻用或口服组胺Hl受体拮抗剂(两者更推荐口服2011 ARIA),鼻用减充血剂(<10天)或口服减充血剂(通常不推荐用于儿童),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刺激物,中度间歇推荐鼻用糖皮质类固醇(一线治疗)、鼻用色酮、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轻度持续推荐在轻度间歇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治疗;中重度持续建议口服皮质类固醇、鼻用色酮、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免疫治疗。
  • 摘要:"穴位点刺"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外治疗法,主要是通过经络传导的作用以达到穴道气机、调整阴阳、防病治病的目的.在儿科最常用的是点刺"四缝"治疗小儿疳积、厌食、消化不良等疾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开展了对儿科多种疾病的"穴位点刺"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穴位点刺的穴位往往在神经末指和小血管较丰富处,而这些穴位不仅是接受刺激的感受点,也是神经的效应器。点刺腧穴可刺激穴位感受器的神经末指,沿外周神经向中枢发放冲动,传入之冲动经各级神经中枢整和调制,再经神经传至脏腑器官而发挥作用,故十二经脉所传之穴均能得到相应的治疗作用,实是通过经络传导,调整阴阳、气血,发挥人体的抗病、治病潜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些穴位点刺,以小疼痛取大疗效,无药物的毒副作用,家长乐于接受,患儿也易配合,值得在临床尤其是在基层推广应用。
  • 摘要:《伤寒论》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而《伤寒论》中的经方因组方严谨,疗效显著,一直沿用至今,本文仅就《伤寒论》中经方在治疗儿科肾系疾病的应用简要阐述,包括小儿急性肾炎属中医“小儿水肿”范畴,患儿风邪外袭,内传于肺,阻于肌表,导致肺气失宣,肃降无权,水液不能下达,风水相搏,溢于肌肤,发为水肿,以五苓散加减健脾利湿消肿,银翘散加减疏风解表。方用泽泻、猪苓、茯苓、车前草、杏仁宣肺降气,利水消肿;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白茅根、小蓟凉血止血,钩藤平肝熄风。即疏风利水,又清热解毒,并予平肝潜阳而病愈。五苓散主治表证未解,膀胱气化失司而致的水肿病,功效温阳化气,利水化湿,和胃止呕;知柏地黄丸滋阴补肾,平肝潜阳;方中猪苓、泽泻合用,利水化湿消肿,主治水饮停于下焦,不能气化之水肿;茯苓健脾利湿;桂枝温阳化气,气行则水行;粳米生津止渴,兼顾利水伤阴之弊,熟地黄、山药、沙参养阴补肾,知母、丹皮、夏枯草滋阴清热泻火,诸药合用即有助于临床症状缓解,且能显著减轻激素在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 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及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近年儿童慢性来发病显著增加,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医中药在防治儿童慢性肾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探讨的防治方法,以达到对其控制的目的.主要介绍中医药防治小儿慢性肾炎的辩证分型及其治则治法.中医药对慢性肾炎相关症候的研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尤其在消除水肿、减轻蛋白尿及消除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显著,并且价格低廉,与西药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应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入手,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上,对前辈的经验加以总结,利用中医的独特魅力治疗慢性肾炎,延迟患儿肾功能恶化,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迎接未来的挑战。
  • 摘要:本文介绍了俞景茂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经验,认为脾肾阳虚为基本病机,健脾益肾为基本治法,方中党参、茯苓、炒白术、生黄芪、生山楂、砂仁、菟丝子、巴戟天、桑螵蛸、锁阳、金樱子健脾益肾,鸡内金除能健运脾胃外,亦可缩尿止遗,石菖蒲开窍醒神,炙麻黄性温,除能开窍醒神外,亦可有助膀胱气化,石斛既养胃阴又滋肾阴,炙甘草调和诸药,并附以医案予以讨论。
  • 摘要: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药山莨菪碱口服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五苓散加昧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2.90%,治疗组为:92.50%;.统计学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X2=2.472,P<0.05).结论: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遗尿膀胱气化不利型疗效确切,可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摘要:应用自拟方治疗小儿遗尿23例,1个月一疗程,治愈12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小儿遗尿症主要与气化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位属肺、脾、肾。肺居上焦,主肃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宗气之所聚;脾居中焦,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肾居下焦,乃先天之本,藏精主水液。虽然先天之精对各脏腑器官的功能起着温煦推动的作用,但后天之精更充当其培育先天之精的义务,使人体的生长发育更趋成熟和完善。中焦脾虚则进食的水谷难以化生精血,各脏腑器官得不到能源物质,功能相济失调,三者中,所谓根本者,脾胃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病不能为胃生其津液,故肺虚,布散水谷精微及水液的作用减弱。中焦健运,化生精气,可以填精补肾,滋养先天。所以治疗小儿遗尿常常须注意对于中焦的调理。方中黄芪、太子参,取其甘温补中,和脾胃助健运,益气生血,补中升阳;臣药升麻,升举阳气,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肝脏体阴而用阳,当归乃血中之气药,既可补血、养血,又可柔肝郁金疏肝解郁,土得木而达,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津液的输布代谢正常。有遗尿症的小儿,多由于家长抱怨与担心,引起小儿的精神紧张,心情开朗,对白天的精神紧张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桑螵蛸,山药,覆盆子,益智仁,补骨脂,乌药,杜仲,菟丝子,既可以补肾填精,增强肾主水的作用,同时收涩缩尿止遗。诸药合用,健脾胃、补中气,填精补肾,气机调达,水液化生、输布和排泄得到调节和控制,使多年的遗尿顽疾得以治愈,有利于儿童。
  • 摘要:本文对麻黄治疗小儿遗尿的作用,从单味药、经方活用、自拟方、外治方等进行了文献综述并讨论,从中医学角度看,麻黄归肺、膀胱经,因而麻黄能调节肺和膀胱的功能,促进肺的宣发作用和膀胱的气化作用,进而起到水液的正常代谢和膀胱的约束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所含的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如果大剂量使用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从而加强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使主动抑制排尿成为可控。此外,麻黄还能延缓睡眠深度,使其神经活动处于激励的状态,提高大脑对夜尿警觉点的兴奋性,这同样能增加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最终联合作用强制神经系统加强控制,避免遗尿的发生。此外,麻黄所含的d-伪麻黄碱,可通过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而产生利尿作用。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上麻黄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值得注意的是,麻黄辛温发散,过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反应,出现头痛、烦躁、失眠、心悸、胸闷、发热、大汗、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早搏等症,故内服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不可随意多服,并应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体虚汗多、虚喘及高血压者不宜服用。
  • 摘要:小儿神经性尿频的发生与小儿生理心理有关,常困扰患儿及家长.本文简单分析董幼祺教授根据本病发病机理,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从脾肾入手,辨证治疗本病的经验.神经性尿频多见虚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脾肾固膀胱是基础治则。本例患儿察其舌苔,有脾胃阴伤之象,结合小儿生理特性,予五子衍宗丸中菟丝子、覆盆子补肾益肾,固脬缩尿;太子参、川石斛、淮山、陈皮、清甘草健脾养阴提中气;鸡内金消食健脾又能固精止遗;百合养阴润肺,与太子参等药相合健脾益肺以固表。董师用药轻简而药效显著,服药后患儿尿频即和。二诊尿频又作时,患儿舌苔薄净,纳可大便调,乃脾肾不足而偏肾,故予地黄汤合五子衍宗丸滋肾养元,太子参健脾提升,桑螵蛸、鸡内金固精缩尿。药后尿频即和,为防反复发作,继续予滋养脾肾之剂调理数次以巩固。
  •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法在小儿神经性尿频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典型病案分析,探讨以健脾为主佐以益肺固肾缩泉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经验.结论:健脾固肾能够增强患儿膀胱固摄力,促进膀胱神经功能恢复,缓解尿频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 摘要:六味地黄丸(汤)始见于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针对小儿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气不足等症而设.在临床上被扩展应用于内、外各科因肾阴不足导致的诸多病证,笔者将六味地黄汤加味应用于儿科临床辨证为"肾虚"的其他杂症治疗中,自钱乙用地黄丸滋补肾阴以治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到后世用于治疗辨证为肾阴不足、肝肾阴虚或兼有虚火上炎的各种病证,是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在儿科临床同样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临床效果,对其功效、机理的探讨目前已有所涉及,全面、系统、规范的研究将更有助于弘扬祖国医学传统瑰宝。
  • 摘要:变应性鼻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俞景茂教授根据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本虚标实,寒热夹杂为其病机特点.以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结合疏风活血为法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值得借鉴.
  • 摘要:通过分析盛丽先教授运用玄明粉外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1例病例,介绍其对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病机的认识,并运用中医外治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 摘要:"杭州宣氏儿科"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对小儿时病及杂病治疗皆有丰富经验,宣桂琪在继承祖辈治"惊"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铅中毒防治的研究,制成宣氏降铅方,铅是一种存在于环境中的神经毒元素,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亲和性以及铅的累加性和铅损害的不可逆性,对儿童智能及行为发育有严重的影响。中医从未有“铅中毒”一病,宣师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方法开展临床创新研究。根据儿童铅中毒出现的主要症状,结合中医肾与脑的基础理论,认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是儿童铅中毒的主要病机。拟定降铅方治疗儿童铅中毒,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祛邪不伤正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降铅方不仅治疗儿童铅中毒疗效显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亦有作用。
  • 摘要:总结宣桂琪主任关于小儿舌诊与用药的经验,宣老认为,临床上望舌,主要观察舌体的形态动态、舌质和舌苔三个方面的变化。正常儿的舌象应该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
  • 摘要:本文介绍了董幼祺教授运用金蝉脱衣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经验,分析了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以及金蝉脱衣汤组方意义,从而提出了以疏风清热,化湿和络治疗该疾的原则,并附医案加以验证.
  • 摘要:目的:研究董氏升清运脾汤配合补液疗法治疗湿热兼伤阴型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中药升清运脾汤口服,对照组予利巴韦林加入5%GS静脉滴注.同时两组患儿均予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身证候积分均有较大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明显(t=11.0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治疗组疗效更好(Radit检验u=3.68,P<0.05).治疗组大便性状恢复和全身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100分别为5.85,5.9>1.98,P<0.05),两组理化指标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董氏升清运脾汤配合补液疗法治疗湿热兼伤阴型小儿病毒性腹泻止泻效果确切,在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和促使脾胃功能及全身症状快速恢复上疗效明显.
  • 摘要:文章探讨了冬病夏治防治儿童哮喘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分别论述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目的性以及内容和方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儿童哮喘社区推广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对本地区儿童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家庭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探求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儿童哮喘的干预手段,以弥补目前中医药有效治疗儿童哮喘现状的不足,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通过初步搭建农村地区性哮喘患儿的有效管理平台及体系,形成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儿童哮喘的基层管理网络并逐步推广至全农村地区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摘要:《伤寒论》经方立法组方精良,用药配伍慎密,临床辨证方证对应运用效果显著.本文总结了运用经方柴胡桂枝汤、四逆散、小建中汤和半夏泻心汤治疗小儿胃脘痛的经验,通过疏解表邪、理气和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和辛开苦降、散结消痞法治疗小儿胃脘痛,为儿科临床对应方证运用经方提供了思路.
  • 摘要:目的:观察少商、商阳两穴合用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外感发热的患儿采用少商、商阳穴位点刺放血,观察两穴合用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儿中,痊愈23例,占46%;显效18例,占36%;有效4例,占8%;总有效率90%.结论:少商、商阳两穴合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显著.
  • 摘要:根据学龄期儿童生理病理特点,探讨引起学龄期儿童抽动症的病因病机,认为引起抽动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肝风内动、脾气虚弱是学龄期儿童抽动症的病机所在.临床中运用平肝熄风、健脾益气法来治疗学龄期儿童抽动症,以天麻钩藤饮合四君子汤加减,疗效确切,不易反复.
  • 摘要:目的:观察滋阴生津法治疗小儿便秘的疗效.方法:8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口服液体石蜡,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滋阴生津法(石斛、麦冬、陈皮、大枣)煎汤代茶饮,1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9%;对照组有效率6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滋阴生津法能显著减轻小儿便秘的临床症状,且服用方便.
  • 摘要:蜂房治疗小儿鼻炎、哮喘、口疮、腹痛、遗尿、湿疹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并附典型案例以资验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房提取液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抑制和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即可按中医的辩证,也可按西医的药理实验结果来使用它。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如:鼻炎、哮喘、湿疹等,它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对各种疼痛如咽痛、腹痛、无论寒热虚实均可加减使用。历代本草认其为有毒之品,但笔者在长期临床使用中均未发现或出现中毒反应。推测可能与古时候其在驱虫方面用量过大以及品种或炮制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加减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反复气管支气管炎非急性感染期(虚寒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58名患儿,口服加减小青龙汤6周,对照组30名患儿对症用药.治疗6周后随访2月,对其感冒次数、支气管炎次数、每次发病程度、中医症状改善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治疗6周时临床疗效,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29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38%,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33.33%;治疗结束后2月时,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1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3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及治疗结束后2月时,治疗组发病次数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时中医虚寒症状改善,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93%,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0例,有效1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36.67%;治疗结束后2月时中医虚寒症状改善,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28%,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3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兼证治疗6周时、治疗结束后2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8%和66.67%、93.10%和50.00%,治疗6周时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即治疗6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次症改善程度上相似;治疗后2月两组比较,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即治疗后2月治疗组对于中医次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加减小青龙汤能明显减轻小儿反复气管支气管炎的发病程度,同时减少发病次数,并改善中医虚寒症状及兼证,短期疗效稳定.
  • 摘要:本文介绍了笔者运用小儿运脾止泻汤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分析了本方的组方思想、方药加减,以及小儿泄泻治疗的体会等,指出小儿泄泻重在调理,不能见泻止泻,像炒石榴皮、炒柯子肉、禹余粮、炒肉豆蔻等收敛止涩药要谨慎。泄泻出现以下症状或检验结果者,如发热,或呕吐,或小便短黄,或腹部胀满,或舌苔厚腻,或大便夹脓血便、或大便常规见脓白细胞和红血球等,不宜使用或慎用。本方在组方上不含固涩收敛药,若久泻滑脱者,可以适当加用,使用时还宜掌握时机,过早使用,可闭门留寇,拖延病情,乃临床之大忌。
  •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型和症候分布规律. 方法:第一轮专家问卷针对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医证型、症候等进行调查,采用计算均数、满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的方法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根据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针对各证型的症候进行专家意见咨询,采用评分法汇总专家意见,将咳、痰、喘等症候列为主症,其余症候列为次症. 结果: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显示,脾虚痰实型和肺虚痰实型的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较高;肺脾气虚型、痰热内蕴型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次之;部分症候指标的专家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不是很高.经过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总结出各证型症候的主症、次症. 结论:经过专家问卷调查和意见咨询,总结出哮喘慢性持续期四个主要证型和症候分布,为临床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摘要:小儿过敏性紫癜因其反复发作导致病程长,病情迁延,在临床治疗中颇为棘手.作者通过学习先辈医案及结合临床经验,试从湿热这一病因病机入手来辨证论治,湿热胶结是湿遏热伏,热处湿中,热以湿为依附,湿邪不化则热邪难清解,故治当化湿为先,使湿去热孤。由于三焦气化失司是内蕴湿热的病理基础,故治湿热又当以调畅三焦气机为要务。据此选用体现轻淡宣通湿热之法的藿朴夏苓汤加减来治疗。藿朴夏苓汤出自清代。医原。,被称为治湿良方。方中杏仁开泄肺气以宣上焦;藿香、白豆蔻、厚朴芳香化湿及姜半夏苦温燥湿以和中焦;茯苓、猪苓、泽泻、苡仁淡渗利湿以通下焦。并适当佐以枳壳、郁金、陈皮、制香附、大腹皮等行气之品,以增强其通阳化湿之功,使三焦气机宣畅,湿热之邪从上中下分消。若外感风邪,加用清水豆卷、桑叶、前胡以增强轻宣肺气之功。
  • 摘要:目的:探讨射干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及宁波市海曙区中医院中医儿科门诊患儿诊断符合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68例,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自拟射干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酮替芬片口服,均为4周1疗程,治疗结束评价咳嗽症状缓解有效率和血清IgE指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有效率62.9.0%,对照组咳嗽缓解有效率48.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干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确切.
  • 摘要:目的:观察刺四缝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脾虚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湿咳嗽患儿80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刺四缝联合中药,对照组直接中药治疗.治疗一周后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72.5%.经Ridit分析,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结论:刺四缝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脾虚咳嗽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 摘要: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知柏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随证加减对42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进行治疗,与未经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在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乳房消退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女童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疗效显著.
  • 摘要:小儿情志致病历来受到儿科医家的重视,作者通过对三则古医案的学习与体会,充分认识到小儿情志致病在中医儿科中的重要性,随着当今社会儿童学业压力的增大,家长的过于爱护,家庭矛盾及父母的离异等种种社会因素导致小儿情志疾病的发生率日益上升,神经性尿频、抽动证、厌食症、异食癖等疾病在门诊多有遇见。小儿的情志疾病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着其他疾病出现,所以在临证中,除了针对疾病本身予以治疗外还应该注重儿童的心理医护。小儿终究性情单纯,不同于成人多受长期情志因素致病,多日久难愈,同时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只需解除病因甚可不用药物而治之。
  • 摘要: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法对幼年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血糖、血脂、脂肪细胞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 方法:参照文献建立幼年营养性肥胖Wistar大鼠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10只/组.每日灌胃给药,记录大鼠体重,测算Lee's指数及脂肪系数,检测血清中血糖、血脂水平,观察睾周脂肪细胞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情况.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体重、Lee's指数、TG、脂肪细胞大小及脂肪系数均有明显降低(P<0.01);TC、Glu、LDL有所降低,其中仅中药组Glu、LDL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有所升高,仅中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肝组织切片可见,模型组有脂肪变性,西药组有少许脂肪变性,正常组与中药组无变性. 结论:清热化湿法能降低幼年营养性肥胖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及TC、TG、LDL、Glu水平,升高HDL水平,抑制脂肪的蓄积及脂肪细胞的增大,保护肝细胞,防止其脂肪变性.
  • 摘要:目的:探讨化湿减肥方对幼年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血脂、血糖的影响. 方法:建立幼年营养性肥胖Wistar大鼠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阳性药L-肉碱组)、治疗组,每组各15只.各组大鼠每日灌胃给药,定时记录大鼠摄食量、体重、体长,测算Lee's指数.用药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腹腔静脉取血检测血生化;记录肾周及附睾周围脂肪重量,测算脂肪系数. 结果:造模后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脂肪细胞及脂肪系数均有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P<0.05;甘油三酯(TG)、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升高,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P<0.05. 结论:化湿减肥方对幼年营养性肥胖大鼠有明显的减肥及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调中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幼年大鼠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幼年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调中汤高剂量组、调中汤中剂量组、调中汤低剂量组,采用夹尾刺激法建立FD幼年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4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GAS和SS水平.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GAS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SS含量明显升高(P<0.05),调中汤能明显升高模型组血清GAS含量(P<0.05),降低血清SS含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调中汤能升高FD幼年大鼠血清胃泌素及降低生长抑素,并趋向于正常范围,这可能是其治疗FD的作用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模型. 方法:采用不规则喂养加夹尾刺激法造模,具体方法:逢双日正常进食,逢单日禁食,禁食不禁水,连续2周后,在继续同上喂养的同时,用长海绵钳夹幼鼠尾巴远端1/3处,以不破皮为度,令其暴怒,寻衅与其他幼鼠撕打,以激怒全笼幼鼠.每次刺激20min,每隔3h刺激1次,每日3次,连续刺激1周.观察幼鼠的一般情况及饮水量、食量、体重变化,测定胃肠排空率,并与正常组作对照. 结果:模型组幼鼠出现饮食饮水量减少、体重减轻,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胃肠排空率下降(P<0.01). 结论:不规则喂养加夹尾刺激法制造的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符合FD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可用于实验研究.
  • 摘要:小儿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多因感染而起,尤其以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得病,急性肾炎是一个西医病名,对于西医病名的中医治疗,现在多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这对祖国医学是一个发展,它使中医治疗加强了针对性,提高了中医治疗疗效,同时便于疗效的总结,新药的研制。要做好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必需对西医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实验室检查乃至西药治疗的特点作一基本了解,了解的目的是西为中用。其次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可以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加以分型辨证,这主要是西医病名中医有比较,在中医治疗中加以思考、帮助中医立法治疗。比如急性肾炎多为感染而起,以清热解毒为主;哮喘采用理气解痉舒张平滑肌以提高治疗疗效。要做好中医辨证,首先找到与西医病名有关的祖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如急性肾炎初期水肿期,同时竹叶忍冬藤汤治疗急性肾炎一病也是50、60年代的老中医与新一代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师在辨病与辩证用药相结合的一种表现,也就是在宏观整体以中医辨证为先提,在微观上西医辨病,如本病西医是以水肿、尿少、高血压、镜下血尿、蛋白尿……等特定指标为诊断标准。在临床上分别疏风宣肺利水消肿,或清热利湿凉血结合清热解毒的总的治疗方法,一般等水肿退后,血压也可下降,不降者可加茜草、夏枯草,血尿者加白茅根、小蓟、紫珠草清热凉血,咳嗽者加桑白皮、炙苏子,气急心衰早期者加葶苈子,这样在微观上的辨病可以加强针对性提高疗效。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还是以中医辨病为主,把有益于提高疗效的西医辨病特点加入治疗过程,但是一定要有个整体观点,切莫犯虚虚实实、寒寒温温之戒。
  • 摘要: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肾系疾病,介绍了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定义,介绍了其临床表现,凡具有前述四大特征,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排除紫癜肾炎、狼疮肾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等,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而后进行临床分型及并发症的诊断,对激素治疗不敏感者应进行肾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指导诊断和治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口服糖皮质激素一直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法。由于85%甚至更多儿童PNS的肾脏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因此对GC治疗敏感,80%—90%的患儿初始激素治疗可获缓解,但76%—93%的患儿复发,其中45%—50%为频复发或激素依赖,因而在肾病综合征(NS)中合理、规范与耐心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非常必要的。
  • 摘要:支气管哮喘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及学龄儿童常见。好发于春、秋两季节交换之时易发,有的一年四季均发。其发病原因除了病人本身的遗传素质、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主观因素外,变应原,病毒感染,职业因素,气候,药物,运动和饮食等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哮喘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传统的自然疗法,少有副作用,家长、患者都乐于接受;且临床效果明显,方便、易学、价廉,适宜社区、基层推广、应用。
  • 摘要:董幼祺教授认为小儿肾系疾病中有不少“通”之假象的疾病,如血尿、肾病综合征、遗尿等疾病,其在外表现为通而不止之症,有时实为内在湿、毒(热)、瘀、虚搏结阻滞的结果。故每遇此,当以“通因通用”之法求之,势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摘要: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流失的临床综合征,是儿童肾脏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疾病,严重威胁到儿童的生命健康.本文就转化医学在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首次综述,推动转化医学理念在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转化医学作为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分支,已逐渐地被广大医学工作者所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展了诸多转化医学平台,开展了相关研讨会,积极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在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防治方面,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双向转化也逐渐得到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防治模式,推动转化医学理念在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 摘要: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阳水范畴,常证辨证分风水相搏、湿热内侵二型.该例患儿发病之初按风水相搏辨证治疗未效.审证求因,投以五苓散加味口服22天,茯苓、猪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咸味涌泄五阴”,泽泻甘咸人肾、膀胱通水道而为臣。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出矣”。故以桂枝辛热之品为使。热因热用,引入膀胱,以化其净,使湿热之邪,皆从小便而出也。加金银花、黄芩使其清余邪之热,冬瓜皮、车前子助以行湿利小便也。二诊加大腹皮,理气化湿除胀。三诊加玉米须利尿泄热消蛋白,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续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半个月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 摘要:对于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病因病机、专药应用规律、辩证分型论治、专法专方论治、专方论治、中成药及中药制剂论治、中西医结合论治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希望今后对上述方面进行完善及加强,以期能更好地防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遗尿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遗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中药加耳穴组,各20例.对照组以行为治疗为主,不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自拟遗尿方治疗;中药加耳穴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自拟遗尿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3组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10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中药组为85%,中药加耳穴组为95%,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自拟遗尿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旨在分享临床诊治经验,探讨小儿遗尿病因与相关病机,获得诊疗思维的进一步拓展.方法:作者通过剖析小儿遗尿3个实诊病案,将小儿遗尿的临诊治法加以总结整理.结果:完成化湿止遗案、通便止遗案、清胆止遗案等3个病案的总结.结论:遗尿一病证作为临床之常见病,其治法众多,不可拘泥于教材,或单从补益脾肺入手.拓展诊治思路,必将从中受益.
  • 摘要:本文对近30多年来由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典软件等收集的337篇中西医文献和16部中医古籍中,有关小儿原发性遗尿(PNE)的定义、发病机制、理化检查、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针灸、推拿、头针、电针、刮痧、蜂疗、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按压、心理行为干预等)、名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护理等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发现有关中医药治疗研究的报道多于西医药治疗的研究,非药物治疗多于药物治疗,而非药物治疗则以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居多,说明中医药特别是外治疗法在小儿原发性遗尿的治疗中具有相对的优势.
  • 摘要:目的:观察肾虚兼热型神经性尿频的中医临床疗效.方法:分二步走,先期以八正散清热利湿为主,缩泉丸调补脾肾.后期专以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温补脾肾.结果:痊愈:19人(79.2%),好转4人(21.8%),总有效率100%,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对于肾虚兼湿热型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治疗清利湿热同时调补脾肾疗效确切.
  • 摘要:目的:观察理气缩泉饮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儿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6例,以654-2片口服;治疗组26例,以理气缩泉饮口服治疗,疗程为7天,两组分别于治疗后对临床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理气缩泉饮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本文介绍了俞景茂教授运用凉血利咽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经验,认为咽喉不利,血热妄行为基本病机,凉血利咽为基本治法,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阳气自然有余,即使外感风寒,也易于化火化热,故临床所见以阳证、热证居多。过敏性紫癜多在感受外邪后发病,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外感风热邪毒自口鼻而入,咽喉首当其冲,往往伴有咽喉不利之症,且患儿多为内有伏热、阴虚火旺之体,平素易出现阴虚火旺、咽喉不利之症,热灼脉络迫血妄行而成紫癜,故在治以凉血止血的同时,应佐以解毒养阴利咽。同时,在疾病初起风热犯肺,宜兼以疏散风热;风热夹湿,宜兼以清热除湿;病久肝肾阴虚夹瘀,宜兼以滋阴补肾化瘀。俞师认为,咽喉不利,血热妄行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基本病机,并将凉血利咽法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
  • 摘要:中医药治疗百日咳综合征有着一定的优势,俞景茂教授通过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分析,采用分期论治,综合调理的方法,运用自拟"止嗽方"加减治疗百日咳综合征,俞师认为类百日咳综合征是中医的优势病种,运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在控制痉咳,缩短病程中相比西医有着一定的优势,这也是提高中医药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的关键所在,俞师注重对于痉咳期的治疗,采取在痉咳期行泻肺镇咳,平胃缓急,佐以疏风养血之法,在运用古方“止嗽散”的基础上化裁,达到急者治标的目的,达到缓解临床症状。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儿体质特点、附子临床应用指征、典型医案分析,介绍了盛丽先老师儿科临床运用附子经验,盛老师认为附子能下助肾阳以益火,上助心阳以通脉,中助脾阳以健运。只要辨证正确,配伍得当,不失为一味益阳之圣品。应用附子的指证:神疲,四肢清凉,肌肤湿润,汗出淋漓,大便溏泄不化,舌质淡而润,脉沉迟等。不必拘泥于症状俱全,但见一证便是,只要抓住一、二主证即可放手应用。同时应配伍得当,如脉微沉细兼有高热可加用石膏;如有伤阴,可配生地;如支气管哮喘复发期阳虚兼有痰热雍肺,可寒温并用,配伍黄芩、石膏、鱼腥草等以清肺热。
  • 摘要:本文介绍了盛丽先教授诊治儿童慢性咳嗽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儿童慢性咳嗽可从肺虚失固、风邪久恋,风燥伤肺、咽失濡养,热痰郁肺、肺失清肃,湿痰阻肺、脾失健运,痰食互滞、胃失和降等证型辨治,并结合西医病因,精选主方,随证加减.
  • 摘要:目的:介绍"宣氏儿科"中医治疗"晚期结脑"经验.方法:宣志泉先生在60年代以中西医结合治疗36例"晚期结脑"病人,采用中药、针刺、推拿治疗,并设单独西药对照组27例.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脑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独西医治疗组,其中痊愈率明显提高,死亡率及后遗症率明显降低.结论:"宣氏儿科"运用中医中药对晚期结脑疗效确切.
  • 摘要:小儿喉源性咳嗽是诸多咳嗽证中的一种特殊症状,宣老认为本病病位在咽喉,病根在肺脏,病机液不养津,津不濡咽,以"干咳","郁咳"为主症.宣老在临床上根椐咳嗽特点,兼症进行综合辩证,认为喉源性咳嗽是在慢性咽喉炎的基础上,再有多种病机的作用下产生。在急性发作时多为外感风邪引起,但是又多在肺肾阴虚,心肝火旺的基础上形成。所以临床分型很重要,分型可在干咳的基础上辩出各型干咳的不同特点,判断是外感风邪时的咳嗽是以阵咳,干咳,咳而不不畅为特症。心肝火旺者以干咳,阵咳,剧咳,咳甚而声激气昂,有种气不能上接的感觉为特症。而肺肾阴虚者的干咳,阵咳,剧咳,是以夜咳为主。综上所述同时出现,是肺肾阴虚,心肝火旺,复感风邪所致,治疗时必需同时兼顾。宣老提出“六味汤”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主方,再自拟“喉咳汤”运用于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 摘要:目的:总结严仲庆主任运用经方治疗小儿慢性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严仲庆主任运用经方治疗小儿慢性肾病的三则验案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小儿慢性肾病不同病证,根据方证相应的原则,有各自的遣方用药特色.结论:严仲庆主任临证处方精当,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
  • 摘要:目的:通过对滋肾疏肝法治疗性早熟女童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为小儿性早熟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在本院性早熟门诊就诊的120例辩证为辨证阴虚火旺证或肝郁化火证性早熟女性患儿,随机分组,以滋肾疏肝法(早熟合剂)治疗的治疗组80例,以大补阴丸治疗的对照组40例.观察身高、骨龄、子宫、卵巢容积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疗程为6个月.对各观察指标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 结果:①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5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经Radit检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好(u=5.20,P<0.05).②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卵巢容积对照治疗前有较明显缩小,(t卵巢=2.3,P<0.05);性激素FSH、LH、E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控制,((tFSH=4.015,tLH=4.76,tε2=15.1,P<0.05);治疗组一年后身高增长优于对照组,(t=7.095,P<0.05),两组骨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滋肾疏肝法能够明显降低性激素水平,有效控制并改善女童第二性征的出现,又不抑制身高的增长,较单纯大补阴丸疗效更确切.
  • 摘要:目的:观察肺炎1号方灌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肺炎1号方灌肠.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发热、咳嗽、肺部哕音消失时间.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发热、咳嗽及肺部哕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1号方灌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福利院脑瘫儿童的生存、生活质量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浙江省三家儿童福利院的脑瘫儿童所占比例、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康复专业技术力量等情况的调查,提出建立省级康复中心-儿童福利院两级康复网络以及双向转诊机制的新设想,形成以引导式教育为主,传统康复为辅的康复新模式,使福利院中所有的脑瘫患儿都能享受到融入于日常生活的康复服务.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传统康复方法成本低效率高,符合我国国情,也非常适合于福利院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童眼部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医院收治的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药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泰必利治疗,中药组予以扶土抑木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治疗前后ICD-LDTS标准眼部抽动评分以及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治疗的愈显率(7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愈显率为(40%)(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1例患儿出现轻度嗜睡症状,经调整药物剂量后嗜睡症状消失,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初步临床探索发现中医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童眼部抽动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经典方剂生犀散合万氏胡麻丸加减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年里在医院治疗的门诊患者,以生犀散和万氏胡麻丸为基本方,通过随证加减,观察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愈3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97.22%.所有病例半年内仅有1例复发.结论:传统经典方剂生犀散和万氏胡麻丸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较好,且可减少复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