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福建省第九届猪病学术研讨会
福建省第九届猪病学术研讨会

福建省第九届猪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福建南平
  • 出版时间: 2016-04

主办单位: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

会议文集:福建省第九届猪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2013年6月,福建某猪场发生了以哺乳仔猪水样腹泻并伴有呕吐等特征的腹泻疾病,采用T-P二联活疫苗(商品名"诸福康",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进行免疫接种,得到有效控制该猪场母猪存栏5000头,猪场的养殖模式为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分点饲养.其分娩舍环境为离地一定距离的钢筋焊制的镂空地面,保温箱为混凝土浇筑,带保温灯,带水冷式风机.本文分析了猪腹泻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重点对紧急免疫方案与结果详细讲述。该场2013年6月开始出现腹泻疫情,死亡率大幅上升,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于2013年9月开始使用T-P二联活疫苗(商品名“诸福康”,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后,产房仔猪死亡率降低到发病前水平,腹泻疫情得到控制。表明该疫苗对当前流行毒株具有良好交叉保护作用。对该场的长期跟踪发现,长期坚持免疫T-P长期使用该疫苗进行免疫,能够抵御猪流行性腹泻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威胁,维护稳定的生产。同时也表明,针对腹泻的防控,不论是腹泻易发的秋冬季节,还是炎热的夏季,坚持使用二联活疫苗,符合当前腹泻病流行趋势的需要,也是避免疫情复发.
  • 摘要:本研究从闽北地区16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料中分离到5株病原菌,经过细菌的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的PCR及测序比对分析确定分离所得的5株病原菌均为副猪嗜血杆菌.通过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均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中Hps-jo株分离菌致死率达83.3%.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头孢噻呋、头孢氨苄、氟苯尼考敏感;对万古霉素、强力霉素、多粘菌素、林可霉素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恩诺沙星表现耐药性;对链霉素、TMP、新霉素、四环素产生耐药;不同区域分离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有差异.本试验结果为闽西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 摘要:仔猪贫血系铁缺乏症的晚期表现,是指仔猪体内铁的储备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产生的贫血,主要与铁摄入不足、吸收减少、需求增加、利用障碍等原因相关.引起仔猪贫血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机体营养,铁储备,疾病因素,铁剂品质及注射技术等.仔猪贫血轻则导致生长发育不良,重则形成僵猪甚至死亡.本文就仔猪贫血的原因进行分析,重点对防治对策详细讲述。包括彻底解决营养问题;实施二次补铁策略;做好群体疾病管理;选择优质铁剂等。仔猪贫血的防治对策,包括彻底解决营养问题;实施二次补铁策略;做好群体疾病管理;选择优质铁剂。
  • 摘要:对一个猪群进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目的是让那些还没有感染的猪只尽快建立主动免疫保护,阻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从而挽救经济损失。而对那些已经感染的猪只来说,免疫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或者加重感染或者加速康复。rn 综合上述可知,高效防控猪蓝耳病其实很简单—选用辅以佐剂的残余毒力低的PRRSV活疫苗科学地免疫猪群。“蓝定抗”是辅以佐剂的残余毒力低的PRRSV活疫苗(CH-R株),其高效防控PRRSV的方案如下。紧急接种;改换疫苗;日常免疫。按照以上方案,多年的临床实证显示:只要是美洲株PRRSV感染,无论其毒力强弱,无论是平时预防接种还是疫病暴发时的紧急接种,无论是怀孕母猪还是哺乳仔猪,无论之前使用何种毒株猪蓝耳病活疫苗,都可以使用“蓝定抗”能安全高效地解决猪场PRRSV的困扰。
  • 摘要:猪细环病毒(Porcine Torque teno sus virus PTTSuV)属于细环病毒科细环病毒属,为建立检测猪细环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根据猪细环病毒(Porcine Torque teno sus virus k2,PTTSuV)ORF2基因序列特征设计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检测猪细环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猪细环病毒ORF2基因含量在1.82×102-1.82×107拷贝/μL反应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扩增产物溶解曲线分析仅出现单一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Tm值为(83.83±0.08)℃,对猪圆环病毒(PCV1和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博卡病毒5型(PboV5)核酸均无阳性信号扩增,可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为0.39%~ 1.69%,组间变异系数0.69%~ 2.19%.本方法的建立可用于定量分析猪细环病毒感染噬性组织器官和感染程度,为研究猪细环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 摘要:弓形体又称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终宿主是猫及猫科动物,中间宿主是人和各种哺乳动物.弓浆虫的虫体的有性繁殖阶段在猫的肠上皮细胞中完成,并排出卵囊,中间宿主因吞食了卵囊和滋养体而感染,临床上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症状、繁殖障碍为特征;是养猪业的一大顽症,危害性很大,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多发于6~9月的炎热季节.本病感染来源广泛,在饲养管理上应采取多方面严格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应早诊断,早治疗.治疗采用隔离消毒;药物治疗为主。
  • 摘要:仔猪黄白痢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虽然许多猪场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母猪的免疫等措施,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有时高达50%左右,病死率达20左右,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现在治疗仔猪黄白痢病主要是用抗生素,副作用大,污染了生产环境和动物的养殖,造成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和损害.而抗生素的耐药性、易残留问题目益突出,使其应用前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中药来源广泛,天然无毒,具有促生长、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糖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且成分多元微量而不易在动物体内形成残留.因此,进行银翘散和氟苯尼考治疗仔猪黄白痢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rn 试验结果表明,银翘散治疗仔猪黄白痢有效,与1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治疗仔猪黄白对比治愈头数差异极显著(p<0.01)。方中灵芝、连翘、党参等具有消肿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均为扶正药,能增进食欲功效。党参,刺五加,人参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目的。rn 银翘散对病菌性,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恢复肠道消耗吸收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猪体脱水有很好的疗效。多年来,防控和治疗猪疫病主要是用抗生素,副作用大,畜禽产生了抗药性。大量使用,污染了生产环境和动物的养殖,造成了生猪食品中对人体有害药物的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和损害。因此要大力倡导中兽医预防为主的理论,在养猪生产中全程添加中药,降低药物使用量,提高生猪品质,推进生猪养殖行业,无药物残留安全产品的生产。
  • 摘要:哺乳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许多猪场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母猪的免疫等措施,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有时高达50%左右,病死率达20左右,它不仅给养猪业带来直接的死猪损失和巨额的药费开支,还间接地影响到病愈猪的生长发育,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即所谓的僵猪),甚至死亡.目前该病预防方面应用较多的是抗生素,而抗生素的耐药性、易残留问题目益突出,使其应用前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产前7天到产后8天的母猪日粮中添加鱼腥草粉对哺乳仔猪,有明显的减少腹泻、哺乳期治疗药费和提高断奶数、成活率的作用。鱼腥草具有广谱消炎、抗菌、抗病毒感染及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还具有营养功能和药物功能,因而它既可作为畜禽饲料,也可作为药物用于畜禽疾病的防治,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用植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 摘要:牛至油是从牛至(一种植物)中提取的挥发性香精油,是一种潜在的天植物抗生素和生长促进剂.其作用方式独特、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污染、效果良好,具有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防治疾病,改善动物健康状况,调节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良好的作用,本试验采用10%牛至香酚预混剂(商品名:多喂康)在仔猪断奶后,每吨饲料添加500g,进行饲喂对比,观察和分析结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保育期的仔猪每吨饲料添加10%牛至香酚预混剂(商品名:多喂康)5OOg,对保育的增重有显著效果。试验组比对照组保育期增重提高3.27公斤、日增重提高65.3克差异极显著(P<0.01);保育期50天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6;保育50天药费减少83元。牛至香酚是植物牛至叶和花中的提取物,其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表面性和脂溶性,对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密螺旋体)有消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同时由于牛至油的特殊香味,有促进食欲的作用,改变食糜的黏稠度,促进消化,提高饲料转化率。
  • 摘要:近年来,随着异地调运种猪和猪苗日益频繁,猪场中的老病未除、新病不断的局面仍未改观,猪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给每个猪场及兽医人员的兽医诊断技术带来严重的挑战.猪病问题仍然是影响养猪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每个猪场都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自身的猪病诊断水平和防控能力.现代猪场兽医诊断技术总的来说,可分为临床诊断、化验诊断以及信息化兽医诊断三个部分,下面就三个部分诊断技术做一简要介绍.rn 目前,猪场中猪病种类繁多,有经验的兽医技术人员通过猪场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临床诊断,可以诊断和处理多数猪病问题;有些比较复杂或比较少见的病例需借助相关化验室进行确诊化验,以便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随着电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与自动化的现代管理技术在猪场中的实施,远程诊断和猪场疫病预警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的来说,临床诊断是猪场技术人员诊治猪病的基础,化验诊断是疾病确诊和预警的必要手段,信息化兽医诊断和预警系统是未来猪场的发展方向。
  • 摘要:中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普及,人们对公猪精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生产实践中,杜洛克公猪的精液受到长途运输等应激后会较其它品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更快.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精液特性及精子形态,找到杜洛克公猪的精液品质较其他品种差的根本原因.并利用以往的研究结果,对精子特性与精子形态的关系及精子形态与精子活力的关系展开讨论.结果表明,与皮特兰、长白和大白等猪种相比,杜洛克猪的射精量少、精液浓度高、精子头部大而精子尾巴短.借此能吸引更多的同行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公猪的精液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精液特性及精子形态对杜洛克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杜洛克公猪的精液产量及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龙岩市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的隐性感染率和使用疫苗后的血清抗体水平,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龙岩市2011-2014年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共858头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JEV抗体水平检测.并对临床疑似猪乙型脑炎的41份病例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858头份,已免疫规模猪场和散养猪场JE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17%和57.72%,规模场的JEV的免疫合格率要好于散养户(P<0.01);免疫猪群与未免疫猪群相比,免疫猪群JE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9.71%,未免疫猪群JE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8.89%,差异不显著(P>0.05);201 1年-2014年检测规模猪场和散养猪场JEV血清抗体水平,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 PCR检测疑似猪乙型脑炎病例41份,确诊阳性21份,阳性率为51.2%;其中散养户猪的JEV核酸阳性率显著高于规模场(P<0.01);结果表明,龙岩市JEV的免疫效果不理想;JEV感染仍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 摘要:免疫接种是当今畜禽养殖中必不可少的疫病防控措施之一,免疫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生产的稳定,只有稳定了,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何保证免疫效果已经成为畜禽生产中的一个关键因素.rn 经过跟踪调查和分析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在免疫程序中,两次口蹄疫的免疫都是和伪狂犬一起接种的,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有一定影响;首免时,该养户正在给猪群投喂抗菌药物,对接种后抗体的产生有较大的影响;第二次接种时,该养户正在给猪群转料,并且当时的天气转变大,猪群存在较大应激因素,对抗体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在对猪群进行第一次补免时,猪只已经比较大,但是使用的针头还是9*12的,针头太小太短,回流严重,而且没有对回流进行补打,且当时很多母猪已经开始发情,导致免疫效果极其不好。并且经过多方面了解,免疫队接种时手法也不是很好,经常打飞针,对免疫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经过现场跟踪与指导,第二次补打后抽血检测,口蹄疫抗体水平达到了90%,效果良好。
  • 摘要:延平区是福建省三大生猪养殖大县之一,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区生猪存栏15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6.86万头,每年出栏商品猪156万头,向区外销售中、小猪130万头,全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1023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养殖户达65户.近年来全区生猪人工授精普及推广取得很大的成就,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供精公猪质量参差不齐、公猪生活环境不尽理想、疫病监测开展不够到位等等。因而,要选好公猪、提升质量;搞好设施、配好设备;加强监测、杜绝隐患;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 摘要: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优良品种不断引进,不可避免地传入新的病原,为了有效提高养猪效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疫病预防免疫工作,增加猪群免疫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根据规模场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疫情和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合理的预防接种次数和间隔时间来制定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结合当地猪病的具体流行情况、本场猪群的疫病情况和各种疫苗的性能而制定,确定免疫病种;确定疫苗种类;科学检测抗体等。rn 总之,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如果猪群的免疫程序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使猪场的某种疾病漏防,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其它的疾病,导致猪场出现疫情,给猪场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 摘要:自2011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伪狂犬阴性猪群快速感染转阳,在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等多地陆续发生,福建部分地区在2012年以后阳性猪群和阳性率大幅度上升,部分免疫猪场爆发典型猪伪狂犬病.2012年12月,福建南平某猪场猪群育肥猪发病,最初误诊为猪流感.随后妊娠母猪大批流产,产房仔猪拉稀,神经症状.猪场兽医采集了发病育肥猪,流产母猪血清送检试验室,经PRV-gpI诊断试剂盒检测,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采集产房发病仔猪淋巴结,扁桃体病料,应用PCR方法扩增出伪狂犬病毒gE基因特异的条带.结合临床症状,血清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验证,证实该猪场发生了猪伪狂犬病毒感染.自此猪伪狂犬病逐渐在我省养猪密集地区传播.本文将结合本场的发病过程,分析猪伪狂犬病的感染规律,同时结合该场的防控经验,探索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净化之路.
  • 摘要: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结合荧光探针的扩增检测技术,通过荧光信号的变化检测猪瘟病毒RNA通过相对定量对比各批次间猪瘟疫苗的抗原含量。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V)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遍布于全世界。为有效检测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病毒含量,给养殖户选择高效疫苗提供科学指导.本研究收集福建省内使用的10个不同厂家的23个批次猪瘟疫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疫苗中病毒核酸的含量,以其中的标准品对照,比较相应的兔体反应量.结果表明:抽检23个猪瘟疫苗样品合格率仅为69.56%,传代细胞苗的病毒含量相对较高,脾淋苗病毒含量优于细胞苗;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型疫苗病毒含量差异大,同一厂家生产的同类疫苗存在批间差异.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瘟疫苗病毒含量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为今后临床猪瘟疫苗的使用提供有效指导依据.为猪瘟病毒的病毒含量测定及猪瘟疫苗效力检验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 摘要:自2006年5月开始在我国爆发一种高热综合症,主要引起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等繁殖障碍,以及各种日龄猪的呼吸道.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HP-PRRSV在国内的分子遗传进化情况,对2014年36株PRRSV分离毒株以及8株疫苗毒株的GP5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014年所选PRRSV的分离毒株均属于北美洲型第四亚群.同源性对比显示:与欧洲毒株LV的同源性为:62.8%-65.5%,与VR2332的同源性85.9%-89.4%,与经典毒株CH1A与CH1R的同源性91.7%-94.4%,与高致病性蓝耳病TJM-F92,JXA1,HUN4毒株的同源性为95.5%-99.2%.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与第一亚群毒株对比2014年分离株在中和表达位点、毒力位点以及N-糖基化位点均存在一定变异.可见,PRRSV野毒在不断的发生变异.
  • 摘要:近年来,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对生猪养殖造成越来越多的影响,如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筛选能够提高猪免疫功能的新型佐剂,对于防控猪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意义。鞭毛素蛋白作为一种免疫佐剂使用,能有效的协同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候选佐剂。佐剂是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重要物质,筛选新型有效的佐剂是当下疫苗生产研究的重要环节.细菌鞭毛素由于可以激活宿主天然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筛选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猪免疫功能的细菌鞭毛素,为挖掘新型疫苗佐剂提供基础.本研究选择5种不同细菌来源的鞭毛素蛋白,分别诱导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FN-γ和IL-4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选择4个浓度的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0.1μg/μ1,1.0μg/μ1,5.0μg/μl,10.0μg/μl)探讨其诱导IFN-γ表达的效果.结果表明,创伤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鞭毛素可以显著提高猪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的表达(P<0.05),其中以创伤弧菌鞭毛素表达量最高.5种鞭毛素均未能显著性提高IL-4在猪外周血中的表达(P>0.05).4个浓度的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均能显著性提高猪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的表达(P<0.05),其中5μg/ml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为最适浓度.综上,不同来源的细菌鞭毛素促进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IFN-γ表达水平不同,以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效果最好,最适浓度为5μg/ml.
  • 摘要:豪猪又名箭猪,是啮齿目动物中的一类.也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动物.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国家允许科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对保护原始野生豪猪生态资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发展人工养殖豪猪,有着特殊的经济价值和独特的市场.应用系谱的原理,制订选育提高方案、指标、技术对引进、自繁豪猪选育提高,及时淘汰和更新不合格或者已经达到繁殖年限的种公豪猪和种母豪猪。2015年1月建立了完整的繁育体一个新产业的发展,必须有优良种源群,进行了种畜系谱在豪猪养殖上的应用研究.
  • 摘要:随着生猪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污水污染不断加剧,其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政府每年要投资大量资金用于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养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CODcr高达3000-12000mg/L,氨氮高达800-2200mg/L,SS超标数十倍.限于生猪养殖业的利润不稳定行业,处理工艺仅针对CODcr的大幅削减,而对氨氮的达标排放问题,尚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目前,虽然有一体化养殖污水处理设备机,处理效果勉强满意,但是一台一体化养殖污水处理设备机价格在15万以上,大型的要上百万.大多养殖户很难承受.根据接触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沟、SBR、曝气生物滤池、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有关处理原理,设计一种沼气加热法处理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大大减低了治污成本.沼气加热法处理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成本低,容易建设和实施。在养殖业生产中值得推广的治污技术。
  • 摘要:曾经一度猪丹毒已经销声匿迹,而自2011年以后在我国又呈流行趋势,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病原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该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至今世界各国尚未彻底净化该病,常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呈世界性分布,对人类健康也易构成威胁.该病在我国最早发现于四川,1946年以后,其他各省相继有所报道,是威胁我国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多数养猪人都知道,猪丹毒对常规抗生素(青霉素)对就极为敏感,简单的预防保健就能解决,本文分析了猪丹毒为何能卷土重来的原因,对如何有效防控猪丹毒提出要安全引种、预防为主、科学治疗。首先,引种是造成疾病传播的最主要因素,安全引种以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的稳定。其次,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包括栏舍周围,同时按程序使用猪丹毒菌苗或丹肺二联苗:种猪春秋两季进行,配种后20d以内的母猪、妊娠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不能接种。仔猪在60日龄前后进行第1次免疫接种,在常发地区或猪场,3月龄时进行二免。在接种弱毒疫苗前3d和后7d内严禁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可配合免疫增强剂。最后,科学治疗,及时鉴别诊断。区别急性猪瘟、猪肺疫,区别败血型猪链球菌病,败血型猪副伤寒等。
  • 摘要:猪圆环病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都是严重危害当今养猪业的传染病。去年某猪场发生以高热、呼吸道症状、贫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严重威胁危害当时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经笔者在临诊中详细了解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结合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诊断为猪圆环病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对症并采取相应的具体综合防治措施较好地防控该病.立即隔离病猪;病猪注射给药治疗;群猪拌料给药治疗;群猪饮水给药防止应激。采用上述方案后的第7天,有效地控制了病疫情的发展,除了小部分严重消瘦,重症呼吸困难的猪导致死亡外,其它病猪都逐步在康复过程中,也较好的保护了还未发病的猪,猪群整体采食量增多,到14天猪场生产基本稳定恢复正常。三周后随访,未见复发,同时嘱畜主加强防疫,加强栏舍环境消毒,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减少应激反应。
  • 摘要:福建省三明市某猪场存栏母猪约1200头,其中经产母猪约1000头.据了解,该场长期存在产房仔猪腹泻问题.2015年4月,仔猪出生后2-3天开始呕吐伴随水样腹泻,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多发,发病率约为60%.发病仔猪通过寄养、口服蒙脱石散,注射磺胺六甲或环丙沙星,死亡率控制在20%左右.2015年4月份以来,随着头胎母猪比例增加,腹泻问题进一步加加剧.本文分析了猪腹泻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重点对紧急免疫方案与结果详细讲述。经过紧急免疫,接种后1-7天分娩的母猪,所产仔猪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为48.72%,接种后7-45天,发病率明显降低到2.13%。提示该疫苗对母猪紧急接种后,至少需7d开始产生临床效果。本次处理经验同时也表明,采用T-P二联活疫苗进行免疫的同时,还应配合做到严格的消毒,保持畜舍卫生干燥,乳猪保温。
  •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侵害动物生殖系统,主要症状为流产、死胎、不孕、乳腺炎和睾丸炎.布鲁氏菌病不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也影响我国畜牧业和发展,因此,要加强家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控,防止其发生和蔓延.本文介绍了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及诊断,以及对动物的危害,重点讲述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家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家畜定期监测、分区免疫、强制扑杀政策,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和无害化处理措施。全面实施“宣、免、检、杀、消、管”的综合防控,控制疫情发展。
  • 摘要:旨在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福建04A (PRRSV-FJ04A)株感染仔猪后的组织病理变化和病毒在仔猪体内各器官的分布情况.采用PRRSV-FJ04A株人工接种30日龄PRRSV抗体阴性仔猪,通过组织学观察与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主要器官及免疫器官等组织进行了病理和病毒抗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RRSV-FJ04A毒株接种猪群10天,肺脏中有大量肺泡细胞变性、坏死,巨噬细胞增生;淋巴结淋巴细胞坏死;脑神经元变性、坏死,脾小体有大量细胞碎片,肝脏有颗粒变性,扁桃体隐窝上皮脱落等;PRRS病毒在猪群体内各器官含量分布含量以最高为肺脏,其次为淋巴结、脑、扁桃体、血液等,而在肾脏中病毒含量最低。
  • 摘要: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与剖检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急性典型的临床病例在规模化猪场很少发现.但是最近几年,猪丹毒病有在规模化猪场暴发的现象.笔者接诊多例规模化猪场发生猪丹毒病,本文介绍了猪丹毒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并从病理剖检的角度,给出了猪丹毒的诊断标准,对于疫区防控猪丹毒病,要药物处理结合疫苗免疫是最好的方法。
  • 摘要: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病原菌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带菌母猪和感染仔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又名大肠杆菌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症.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已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病,很难挽救,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疑难病症之一.现介绍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治。本文介绍了猪水肿病的发病情况和临珠症状,并分析了病理变化,重点对疾病防控详细介绍,包括隔离病猪,严格消毒;对病猪肌肉注射氟苯尼考等。 采取以上措施后,没有新病例发生,第3天病情即有好转,食欲开始增加。持续用药5天后,病情得到控制。但有6头猪症状严重,最终死亡,治愈率达90.97%。
  • 摘要: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其中,仔猪黄痢,又名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1~3日龄仔猪最为常见.死亡率很高,耐过猪一般成为僵猪;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临床表现下痢, 排乳白色、淡黄白色或灰白色腥臭黏液粪便,10~30日龄仔猪多发,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无论是大型养猪场,还是传统式家庭养殖,仔猪黄白痢都有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造成仔猪育成活率低,影响养猪业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介绍了仔猪黄白痢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并进行剖检和实验室检查,重点对治疗详细介绍。要隔离病猪,严格消毒;对已发病哺乳仔猪采用杨黄止痢注射液肌注;对母猪采用每吨饲料添加银翘散2公斤。采上述方法治疗,第3天病情即有好转,食欲开始增加,没有新病例发生。持续用药5天后,基本恢复,共治愈55头,治愈率达74.16%。
  • 摘要:仔猪断奶后往往出现饲料采食量低,消化不良,生长滞缓,疾病易感性高等问题.断奶应激被认为是养猪生产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广东某大型养殖集团公司加农户的养猪模式中,其商品种猪场负责为契约养殖户提供断奶期仔猪,而由这些契约户负责后期的生长肥育.当下该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是仔猪断奶后采食量上不去,断奶后较长时间内仔猪生长停滞或生长缓慢,抗病力弱.本试验通过在仔猪教槽料料中添加海之贝,观测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探索饲喂海之贝缓解断奶应激,提高断奶仔猪性能的有效性。
  • 摘要:猪肺线虫病,又称猪后圆线虫病或寄生性支气管肺炎,主要是由长刺猪肺虫寄生于支气管而引起的;分布于全国各地,多见于华东、华南和东北各地,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仔猪和肥育猪,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本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后圆科属的刺猪肺虫(长刺后圆线虫,其次为短阴后圆线虫和萨氏后圆线虫).雌虫在支气管内产卵,随着粪便到外晃后,被中间宿主(蚯蚓)吞食发育成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进入猪体后,侵入肠壁,钻到肠系膜淋巴结种发育,又经两次蜕皮后,循淋巴系统进入心脏、肺脏.在肺实质、小支气管及支气管内成熟.是猪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现介绍散养户发生猪肺线虫病的治疗。rn 猪肺线虫病是猪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但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些年来这方面的报道不多。猪一旦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只考虑造尘应,仅选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很不理想。猪肺线虫病的致死率虽然不高,但它很容易诱发猪喘气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猪蓝耳病、胸膜肺炎、放线菌病、猪肺疫等一系列传染病,从而导致猪的大批死亡,因此,一定要注意对猪进行驱虫。可实行定期驱虫。丙硫苯咪哇按15毫克/千克体重投服,每天1次,连用3天。引进种猪及后备猪转入生产区前10天应先进行驱虫,种公猪应在每年的1, 4, 7, 10月份各驱虫一次。
  • 摘要:伪狂犬病(PR)最早发生于1813年美国某牛群,病牛临床症状为极度瘙痒,因此本病也称为"疯痒病".瑞士于1849年首次采用"伪狂犬病"这个名词,因为病牛的临床症状与狂犬病相似.1902年匈牙利人Aujeszky(奥耶斯基)通过滤过实验认为该病病原不是细菌,Weiss于1909年、Schmiedhofer于1910年分别证实其致病因子是一种病毒,命名为伪狂犬病病毒.猪伪狂犬病(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文讲述了猪伪狂犬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疾病的防治。猪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通常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产弱仔;初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感染后多耐过,不发病呈隐性感染,造成长期带毒排毒,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一年。
  • 摘要:免疫接种是目前猪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有效的办法.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选购有效的生物制品、制定科学合理免疫程序、熟练掌握免疫操作技能等,是提高免疫接种效果有效的技术措施.rn 近年来,笔者在督促检查规模猪场防疫工作时,常有一些规模养猪场特别是中小型猪场反映猪群免疫效果不理想,有的猪群接种疫苗后群体或个体仍然发生相应疫病,抽样检测免疫抗体也发现部分猪场抗体合格率侧氏或抗体水平参差不齐,达不到预期的免疫保护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猪场管理者及兽医防疫人员对科学免疫接种知识知之甚少,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存在着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保管与使用不当、免疫操作技术不规范、接种疫苗期间饲养管理不善等现象,旧的疫病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新的疫病又不断发生,且临床上多以混合感染为特征的今天,疫苗接种是防控生猪疫病有效方法,是避免和减少疫情发生的关键。笔者现将提高猪群疫苗接种效果技术措施,供养猪户参考。要制定井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加强疫苗质量管理;严把操作规程;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生物安全。
  • 摘要:为了解猪伪狂犬病在闽北地区的流行情况,本实验室整理2015年度血清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闽北地区45个规模化猪场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检测样品血清中的伪狂犬病血清gE抗体和gB抗体的抗体水平来进行结果判定.根据送检的结果显示:送检的45个规模化猪场,伪狂犬gE抗体阳性场达25个,猪场阳性率达55.6%;共检测1304份血清,其中伪狂犬gE抗体阳性213份、可疑24份、阴性1067份,抗体阳性率达20.6%.从伪狂犬gE抗体阴性猪场抽检猪伪狂犬gB抗体380份, gB抗体阳性258份,猪群伪狂犬抗体保护率仅有67.9%.因此做好血清学上的调查监测,对净化伪狂犬病病毒非常重要。系统分析闽北地区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伪狂犬的综合防制以及伪狂犬净化奠定基础。
  • 摘要:母猪的分娩是在机械的、激素的、神经的、免疫学的多种机制作用下启动的,分娩对于母猪而言,是一个高能耗、高风险、高感染、强疼痛的过程,是母猪生殖周期里的"生死关".在热应激的影响下会导致母猪分娩产程延长,死胎增多,胎衣不下,产后感染机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热应激对母猪分娩的影响入手,提出应对措施.rn 在热应激影响下母猪分娩时间延长,死胎、弱仔增多,产后炎症增加。为了减少夏季母猪分娩时出现这些问题,针对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机理,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案,供大家借鉴。把怀孕后期母猪转入通风良好、阴凉干爽的大栏。通过改善环境,降低温度,供应充足干净的饮水,减缓热应激。转入大栏后,母猪活动量增加,也可提高母猪采食量,增加肌肉的锻炼,增强分娩时肌肉的收缩力。其次,补充西瓜、红薯藤、狼尾草等青绿多汁的饲料饲喂。母猪预产期前一天饲喂中药围产康一瓶,可以增加羊水,提高胎儿活力。
  • 摘要:目前国家及我省确定的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是:生猪有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病(O型);牛、羊有口蹄疫(O型亚洲I型和A型),家禽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双溪街道位于顺昌县城区与农村的结合部,是动物强制免疫薄弱的地方,本文分析城乡结合部动物强制免疫的难点,提出对策,共同行参考.要加强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明确责任主体与实施对象;实施强制免疫的保障措施。动物的强制免疫属于国家统一的防疫政策,是指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强制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用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强制性措施,以达到有计划按步骤地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目的.
  • 摘要:副猪嗜血杆菌病已成为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猪场的生产.根据临诊表现、现场剖检的眼观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的结果,与现场几位同事共同讨论认为是由于连日低温下雨,舍内低温潮湿,保温工作不好、猪群免疫力下降导致以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为主的疾病。在猪场疾病防治工作中,根据临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等方法作出快速诊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猪群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迅速控制和治愈该病,从而降低猪场的经济损失。
  • 摘要: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繁殖障碍、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宿主,该病对猪危害性大,具有高度隐性感染的特点,可引起持续性感染,特别是耐过的母猪常呈潜伏感染,长期带毒.本文主要从疫苗免疫、病原和抗体监测方面,阐述猪场对伪狂犬疾病的净化方案,应用到福建省不同地区规模猪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摘要:口蹄疫俗称"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兽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发生特征性水泡和溃疡.猪、牛、羊、骆驼、鹿等家畜和其他野生偶蹄动物为易感动物.此病的危害极大,对畜牧业生产和国际贸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列为A类动物疫病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病种,是国家制定强制免疫对象之一.因此,加强口蹄疫免疫工作已成为养猪业日常工作的重点,免疫预防是防控该疫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为此,国家对口蹄疫免疫的要求是散养户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规模场常年按程序免疫,最终达到净化效果.为使免疫效果得到保障,现就顺昌县双溪街道2014年春季猪口蹄疫强制免疫效果进行分析。从不同生产阶段来看,种公猪、后备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最高达100%,因为至少经过3次以上的加强免疫,所以做好加强免疫,是强制免疫效果的关键,而能繁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只有83.33%,有可能和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一刀切有关。
  • 摘要:荆防败毒散是中草药方剂,其作用方式独特、效果良好、毒副作用甚微、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污染,具有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防治疾病,改善动物健康状况,调节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良好的作用,本研究试验采用荆防败毒散在哺乳母猪、保育仔猪、育成仔猪三个阶段的饲喂试验,进行饲喂研究.中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能提供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兴奋神经系统,加快机体新陈代谢速度,刺激机体机能,改善动物健康状况,调节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良好的作用,最终达到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目的。以其独特的中兽医理论,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它的开发利用,不仅避免了化学药物残留引起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弊端,而且给饲料添加剂增添了新的品种和资源,也给古老的中兽医学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
  • 摘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指以天然中草药的药性、药味和物间关系的传统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动物营养学和饲养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生产实际,研制的单一或复合型中草药添加剂或混饲剂.本研究试验采用自配中草药制剂(仔猪保健散)在仔猪断奶后保育期的饲料每吨添加仔猪保健散3公斤,进行饲喂研究,观察分析研究结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中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能提供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加快机体新陈代谢速度,刺激机体机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防治疾病,改善动物健康状况,调节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良好的作用。
  • 摘要:为探究复方中草药以及替米考星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通过自拟复方中草药选用(25±2)日龄的三元杂交仔猪240头,随机分为8组,Ⅰ~Ⅲ 组(中药组)添加超微粉碎中草药进行饲喂(4 kg/t、7 kg/t、10 kg/t);Ⅳ ~ Ⅵ组(中西医组)添加超微粉碎中草药+20%替米考星进行饲喂(4 kg/t+1 kg/t、7 kg/t+1 kg/t、10 kg/t+1 kg/t);Ⅶ 组添加20%替米考星进行饲喂(1 kg/t);Ⅷ 组为空白对照组.每组分别于免疫前1d和免疫后28 d采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水平、血清中白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IgM、Ig G以及补体C3浓度.rn 结果表明:免疫后28d检测,添加中西医组合处理平均抗体水平均高于其它组,其中0.4%中草药添加剂量+20%替米考星(Ⅳ组)抗体水平最高而且离散度较小,差异显著(P<0.05);免疫后28d检测血清总蛋白浓度、免疫球蛋白Ig G含量以及补体C3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提升,0.4%中草药添加剂量+20%替米考星(Ⅳ组)的提升程度优于其它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组合处理可增强其免疫功能、提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水平,增强以及提升的程度与添加剂量有相关性.
  • 摘要:豪猪又名箭猪,是啮齿目动物中的一类.国家允许科学人工训养及开发推广(必须具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对保护原始野生豪猪生态资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人工养殖豪猪这一新起养殖产业的开发,有着特殊的经济价值和独特的市场前景,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列举了常见猪疾病,包括急性肺炎、肠炎、外伤、骨折等。分析了诱发疾病的原因,预防豪猪疾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既要增强豪猪有机体的抗病力,又要及早消灭体内外的病原体,还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 摘要:近几年病死猪如何处理是一大难题,也是社会民众关注热点,这些病死猪一旦流入餐饮业或肉制品加工企业,将危害到动物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漳州市政府在这方面历来高度重视,从政策、资金以及技术层面上加以扶持,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已走在福建省前列,自2008年开展以来,漳州已率先建成基本覆盖全市生猪养殖区域977口公益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和288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自建化尸池,2013年后又推广建成11个公益性工厂化集中无害化处理场和23家规模养殖企业自配无害化处理机处理,2015年全市病死猪经工厂化集中处理20.5万头,点总数的73.3%,全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工作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