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3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69场)——血栓与血管生物学前沿
2013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69场)——血栓与血管生物学前沿

2013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69场)——血栓与血管生物学前沿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13-10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

会议文集:2013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69场)——血栓与血管生物学前沿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次大面积(中危)肺血栓栓塞症概念的界定诊断标准以及潜在临床意义在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对选择性的中危PTE患者,尤其是对于伴有临床不良预后表现,即新出现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困难加重严重的右心功能不良抑或是大面积心肌损害合并较低出血风险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国际上和中国的中危肺栓塞溶栓治疗临床研究表明,溶栓治疗有效,证实了溶栓的潜在价值.同时,选择低剂量的rt-PA半量溶栓方案在保证治疗有效性的前提下,通过降低不良反应为肺栓塞的治疗提供了更有前景的方案.
  • 摘要: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组织中特殊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血液中循环的淋巴细胞穿越高内皮微静脉进入淋巴结,尤其在免疫反应时更加显著.然而在淋巴细胞迁移过程中,如何维持高内皮微静脉完整性的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发现O-型糖修饰的平足蛋白Podoplanin(PDPN,又名gp38和T1)在维持高内皮微静脉屏障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对出生后的小鼠诱导性敲除Pdpn基因可破坏高内皮微静脉完整性,导致黏膜淋巴结自发性出血及免疫刺激后外周的引流淋巴结内出血;阻断淋巴细胞归巢可以防止PDPN缺失型小鼠淋巴结出血.这提示PDPN在淋巴细胞穿越高内皮微静脉过程中维持血管完整性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表达在环绕高内皮微静脉的纤维型网状细胞上的PDPN是血小板表面CLEC-2的活化性配体.VE-钙黏素是维持血管完整性的重要蛋白,组织特异性敲除纤维型网状细胞Pdpn或者血小板Clec-2导致高内皮微静脉上VE-钙黏素的水平显著降低;静脉输入野生型血小板可重建CLEC-2缺失型小鼠的高内皮微静脉的完整性.活化CLEC-2可诱导血小板释放1-磷酸鞘氨醇(S1P),而S1P能促进VE-钙黏素在高内皮微静脉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经免疫刺激后,S1P缺失型小鼠外周引流淋巴结的高内皮微静脉的完整性呈现出与PDPN或CLEC-2缺失型小鼠类似的缺陷.本研究证实PDPN结合CLEC-2诱导血小板局部释放的S1P对维持高内皮微静脉完整性起关键作用.
  • 摘要: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感染、外伤等),血小板通过其表面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Ⅰb-Ⅸ受体,与损伤血管内皮表面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结合,这种结合使得血小板以滚动方式黏附在损伤血管表面.同时,启动信号转导途径,使得血小板表面另一受体GPⅡb/Ⅲa(整合素αⅡbβ3)活化,并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VWF结合,导致血小板相互聚集成团,形成血小板血栓并起到止血作用.因此,GPⅠb-Ⅸ与VWF的结合是血小板血栓形成的起始步骤,而经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导致整合素αⅡbβ3的活化则是血栓形成的终末环节.在体内,血小板活化是形成血栓的第一步,而最终形成的血栓将堵塞血管的破裂口,修补破损的血管.剪切力诱导GPIbα酶切的程度,随着包被的VWF的浓度的升高和剪切力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而随剪切力大小的增加而减弱;剪切力诱导的血小板GPIbα酶切,依赖于GPIbα-VWF的相互作用及calpain和ADAM17的活化,但是与血小板的活化无关。
  • 摘要:ApoE和LDL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仍然很难诱导产生与人类相似的冠心病和中风。但由于这些小鼠繁殖不受影响,很容易获得大量个体,且费用明显低廉,因此是当前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主要模式动物。为了制备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高度相似的动物模型,即人源化动脉粥样硬化模式动物,一方面从建立小鼠冠心病模型着手;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基因修饰仓鼠的模型,以期充分利用这种小型啮齿动物的优势。目前小鼠的As主要发生于主动脉,很少累及冠状动脉,用于冠心病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依赖结扎冠状动脉造成,与人类冠心病发病过程迥异。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rieger研究组关于清道夫受体Bl基因(SRBl)和ApoE基因双敲除小鼠自发产生心肌梗死的报道,希望通过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干预,建立食饵诱导的小鼠冠心病心肌梗死模型。在成功建立了仓鼠胚胎的体外操作体系后,利用慢病毒载体受精卵透明带下注射的方法,首次制备成功了可以稳定传代的eGFP转基因仓鼠,为进一步制备多种基因修饰仓鼠,并以其作为基础研发可能的人源化动脉粥样硬化模式动物打开了大门。可以预计,基因修饰仓鼠作为繁殖迅速、饲养简便、费用低廉的小型啮齿类动物,必将在心血管转化医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 摘要:出血与血栓性疾病一直是血液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不仅是血液病工作者的研究内容,还与很多非血液疾病,尤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些疾病密切相关,比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对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已有了较深的认识.相对于其他一些疾病,血栓与止血领域的基础理论大部分已经得到确认,但在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上,实验室理论与患者的期望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转化医学"概念的出现,促使研究者从一个更重要的角度来看待血栓与止血领域内的科研成果转化.这些成果转化的明确目标就是提高在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水平,使患者能有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摘要:Trousseau综合征是黏液腺癌患者并发的游走性的多发性血栓.临床上肝素可以防止Trousseau综合征的复发性血栓,而华法令无治疗效果.静脉注入肿瘤黏蛋白可致小鼠体内形成血小板富集型血栓.肿瘤黏蛋白引起的血栓形成需要P-选择素与L-选择素,但不需要凝血酶.肝素可抑制肿瘤黏蛋白与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结合以及肿瘤黏蛋白引起的血栓形成.华法令抑制液相凝血活化,而对选择素无作用.通过肿瘤黏蛋白引起血栓形成而建立了小鼠的Trousseau综合征模型,同时这个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肿瘤患者的血栓形成对华法令治疗不敏感.本研究发现肿瘤黏蛋白不能活化PSGL-1缺失型小鼠血液中的血小板,也不能在这些小鼠体能诱导血栓形成.将肿瘤黏蛋白经静脉注入内皮细胞P-选择素缺失的小鼠可诱导血栓形成,但在血小板P-选择素缺失的小鼠体内肿瘤黏蛋白不能引起血栓形成.肿瘤黏蛋白不能活化Ca thepsin G缺失型小鼠血液中的血小板,也不能在Cathepsin G缺失的小鼠体内引起血栓形成.而且肿瘤黏蛋白不能活化蛋白酶活化的受体4(PAR4)缺失型小鼠血液中的血小板,这说明Cathepsin G可能通过作用于PAR4而活化血小板.只有当反应体系中存在血小板时,肿瘤黏蛋白才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Ca thepsin G.通过使用基因敲除小鼠或阻断性抗体,发现肿瘤黏蛋白需要中性粒细胞上的L-选择素和PSGL-1,血小板上的P-选择素以及两种细胞内的Src激酶来诱导Cathepsin G释放.因此,肿瘤黏蛋白通过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的黏附介导两类细胞之间发生双向的信号传导从而引起血栓形成.
  • 摘要:血小板在止血、血栓、伤口愈合、炎症、免疫和肿瘤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形成止血栓、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防止血液的丢失是血小板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当血管壁损伤,暴露出内皮下胶原组织,血小板直接或者通过von Willebrand因子(VWF)黏附于内皮下胶原组织,黏附的血小板释放出颗粒内容物二磷酸腺苷(ADP)、血栓烷A2(TXA2)等,募集更多的血小板黏附于受损的血管处,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进一步释放,从而形成止血栓.血小板黏附受体整合素allb33是血小板膜表面最丰富的糖蛋白。对血小板止血和血栓形成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整合素(integrin)双向信号传导这一开关,可以开发出非常强效的药物来阻止引起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大凝血块。研究结果不仅为血小板的基础研究提供资料,有助于血栓与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新的防治措施研究,成果还可能用于血栓、出血性疾病药用价值的探讨。
  •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大部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渐增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本文探讨Corin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Corin作为pro-ANP转换酶,在水盐平衡和血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Corin缺乏可能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疾病。Corin还能在子宫局部发挥作用,促进螺旋动脉重塑,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研究也提示增强Corin/ANP活性可能会成为高血压和心脏疾病治疗的新靶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