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郑州
  • 出版时间: 2017-04-27

主办单位:《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

会议文集: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410条结果
  •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方法:选取2015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100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0例患者.对照组骨科手术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骨科术后发生管路滑脱、用药不良反应、约束用具使用问题、康复并发症以及跌倒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2.0%和3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523,P<0.01).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问卷调查中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和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22,P<0.05). 结论: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效果良好.
  • 摘要: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使急诊科护士和ICU护士常常接触与法律纠纷有关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急危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重症患者病势危急,护士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无需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急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危重症患者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危重症患者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患者心理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负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急诊科被称作是医院的“火药桶”,在这种情况下,医疗费用往往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而直接的导火索可能是某句话表达不当,或认为护士行动迟缓,不够迅速.所以作为一名急诊科以及ICU的护士,要善于揣摩患者心理,察其颜,观其色,随机应变,运用心理护理技巧,即减轻患者痛苦,又减少自己的麻烦.
  • 摘要:目的:探索骨科老年患者并发症的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01月本院收治的骨科疾病老年患者40例作为资料研究,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并观察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骨科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骨科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方法,有效的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并观察其效果. 结果:182例老年骨科患者中共有:心、脑血管并发症5例(2.7%);认知功能障碍:4例(2.1%);肺部感染8例(4.3%);泌尿道感染2例(1%);手术切口感染:2例(1%);压疮1例(0.5%);其他160例(87%)均治愈出院.通过有效护理措施明显减少了各项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了住院日. 结论:掌握老年患者的护理特殊性,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的身心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康复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显著提高老年骨科的治愈率.
  •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专科护士在病房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选取骨科患者共58例进行资料分析,按照护士干预情况分组对比,每组设定29例患者,观察组予以专科护士护理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对其在病房管理中的作用展开探讨.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6.55%、6.90%,对照组分别为68.97%、27.59%,数据组间都比较大,(P<0.05).结论:专科护士在骨科病房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且对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有积极的影响.
  •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手术后进行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在功能恢复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40例膝关节和腰椎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比较组,数量各70例,护理中,护理人员给比较组进行手术后常规的抗炎症和抗感染方式处理,观察组则在比较组的基础上加强自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加以监督,对比两组在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中70例腰椎和膝关节患者在手术后的康复情况与比较组570例患者相比,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科患者在手术后在常规护理上加强功能性的锻炼有助于早日恢复身体机能,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提升了康复效率,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应用.
  • 摘要:“ICU后综合征”是指重症疾病患者转出ICU后,在认知、心理和生理方面新出现或加重的一系列功能障碍,并且这些障碍在出院后持续影响患者;同时,家属因患者入住ICU接受治疗及后期的照护而给家属带来各种压力,导致家属在心理、生理方面出现障碍,两者合称为ICU后综合征.国外学者围绕ICU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干预策略等做了大量工作,但针对儿童ICU后综合征的探索国内外仍鲜见.本文综述ICU后综合征的表现及对患儿及家属的影响,以提高国内医护人员对儿童ICU后综合征的认知.
  •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护理饮食管控干预后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饮食管控干预,对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总蛋白、体重指数及营养状况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清白蛋白、总蛋白、体重指数比较差异较大,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优势更加明显,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为(23.62±2.12)分,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为(20.14±2.23)分,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加强护理饮食管控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应用价值较高.
  •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率为52.00%,护理总满意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率为24.00%,护理总满意率为84.00%,观察组并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摘要:探讨人文关怀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Zung焦虑自评量表测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的测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测评得分较术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得分下降更多(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仍在正常范围内,但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下降趋势(P<0.01).冠状动脉介入过程中护理学人文关怀能有效缓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并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值得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术前急救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以卫生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路径为基础,制定规范化术前急救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科行急诊PCI术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科行急诊PCI术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遵医嘱执行术前医嘱;观察组应用规范化术前急救流程对患者进行处置. 结果:观察组应用规范化术前急救流程后,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DBT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低血压和心律失常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规范化术前急救流程,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的术前准备及DBT时间,心肌酶峰值下降,并且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用规范化术前急救流程也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的价值感.
  • 摘要:目的:探讨颌面部手术全麻恢复期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05例颌面部全麻手术后病人心理、生理、恢复期护理特点与方法.结果:105例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管理措施有效地减少和防止恢复期各种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安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红斑肢痛症患者的心理干预,针对性疼痛的护理,从而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方法:通过对患者情绪的观察、疼痛的评估、正确用药、有效处理局部温热刺激、心理护理和消除及缓解患者的疼痛.结果:患者患肢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皮温高、遇温热刺激疼痛加剧等,症状消失,心理压力减轻,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对患者心理疏导,疼痛评估与指导,减轻患者的痛苦,全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深了护士对该病人的认识,使护士在遇到这样的病人时更能提供系统的、全面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摘要: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24例护理体会.方法:收治24例肾肿瘤患者并以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后整体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护理工作少等优点.
  • 摘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MV)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重要类型,其中MV≤4天内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VAP,≥5天者为晚发性VAP,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VAP,则易造成脱机困难,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导致患者死亡.Cook和Morehead等报道,VAP的病死率为20%~71%[1-2].国内文献报道,VAP的患病率为43.1%,病死率为51.6%.鉴于VAP的致病菌、临床诊断与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肺炎,加上其病死率高,近年来国内外对VAP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
  •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导致呼吸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的各类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从而有效地预防各类意外的发生,降低呼吸科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潜在风险.方法:以科室两个月内的40位老年患者为模板,分析其常发的安全问题及原因,对其常见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改进.结果:呼吸科40位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除了与患病有关外,还与老化过程、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有关.结论:要想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效能,必须着眼于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改进护理措施.
  • 摘要:目的:观察互动模式在小儿骨科病人健康教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2-14岁的小儿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互动模式健康教育.结果:经过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后,试验组患儿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及陪伴人员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模式的应用在小儿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和功能锻炼的主动性,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 摘要: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的今天,护士作为医院环境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大家所关注,其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体现在护患关系中护士的情绪上.护士也是人,护士也有情绪,护士也有反刍思维,当生活及工作中遇到压力以及负面打击时,那么也会出现反刍思维,在护患沟通中所反馈给患者的情绪很多也是消极的.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措施在老年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老年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进行安全评估,根据个体差异不同,对症处理,做好护理安全预见性护理.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风险预测的能力,降低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临床上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能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肿瘤介入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通过对肿瘤介入患者进行护理安全隐患识别,分别从护士和患者两方面分析易形成风险的因素,并做好护理安全隐患的评价,同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好术前、术中及健康教育评估单,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结果:护士风险意识增强,制定了规范的肿瘤介入患者转交接流程和制度,大大降低了肿瘤介入患者的不安全隐患,减少了护理风险发生率. 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减少介入患者护理缺陷的发生,降低护理不安全隐患,降低肿瘤介入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预防医疗纠纷,提高护理临床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的影响作用.探讨护理对策对老年人的康复过程的影响作用,从而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病人的综合因素(家庭因素、职业背景以及生活方式),收集临床资料,进而采用效的护理对策与病人进行沟通,使护士正确认识和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结果: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从而协同病人的临床用药方案,促使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康复.结论:通过临床的系统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策,使老年病人树立了康复的信心,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的分析及有效沟通,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按常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围术期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围术期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组间差异p<0.05.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中积极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安全,有助于围术期护理风险防控.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1月12日,在心内科病人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筛选出合格文献.应用Cochrane评价员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8篇,包含2070例研究对象,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CT)5篇,临床试验(CCT)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RCT组护理满意率OR值=10.36,95%CI(5.10,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就风险事件发生率而言RCT组OR值=0.18,95%CI(0.07,0.42),CCT组OR值=0.25,95%CI(0.13,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病人中应用的效果较明显,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较低,尚需要更多设计严格,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特定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253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30min的一对一教育和咨询服务,对照组则否,分别采用心绞痛应答指数进行测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入组后3个月、12个月的疾病知识、态度和信念评分显著增加(P<0.01).实验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感知及更主动的态度(P<0.01),较高的焦虑状态与较低的疾病知识、(P<0.05)、态度(P<0.05)和信念(P<0.01)有关.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特定的护理干预后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态度和信念的认知,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VAP患者62例作为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的62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VAP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预后. 结果:干预组带机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病死率10%,对照组病死率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2组p(CO2)、呼吸频率、心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O2)、Sa(O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干预组降低与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对缩短带机时间、改善呼吸状况、控制炎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烧伤患儿并发高热惊厥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46例烧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护理干预手段预防并发症效果.随机将患儿分为护理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护理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并发高热惊厥情况.结果:护理组患儿惊厥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30.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烧伤患儿并发高热惊厥,并减少后遗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主要采用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前:对照组的运动量表评分(30.34士4.27)分,生活质量评分(37.13士3.48)分,治疗组的运动量表评分(31.11士4.95)分,生活质量评分(38.23士4.21)分;护理后:对照组的运动量表评分(62.13士7.48)分,生活质量评分(39.13士3.23)分,治疗组的运动量表评分(41.76士4.65)分,生活质量评分(65.76士5.56)分;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运动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的治疗后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快速康复.
  • 摘要:症状群尤其是肿瘤患者症状群,是近些年在临床护理新兴起的名词,分析患者的症状群,有助于为其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现状对目前肿瘤患者症状群以及护理干预发展现状分析.
  •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9例,观察组产妇应用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 V P)后引发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9月于本院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 V P)患者1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介入疗法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治疗,并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行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肢体疼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行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有利于缩短患者肢体疼痛时间,并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发生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1月,髋臼骨折患者,发生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34例,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危急诊上报、术前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应用抗凝药物、髋臼骨折手术前后、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后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4例患者无1例出现肺栓塞,髋臼骨折术后无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急性栓头型深静脉血栓要及时上报处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相关干预措施是髋臼骨折及早手术的关键.
  • 摘要:通过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治疗与护理从而减少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次数,是一种具有效果好、危险小、高成功率的治疗,被临床广泛应用,关于术前、术后护理方面的问题,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摘要:本文以系统文献收集、整理、分析为基础,从关怀行为、关怀能力、关怀品质等方面介绍目前应用较广的测评工具,并从国内外应用现状中分析出问题,旨在为研制和修订出更符合中国文化、科学有效的护理人文关怀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了解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训练知信行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郑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护士289名,通过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心脏康复训练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心内科护士心脏康复训练知信行得分分别为(54.84±13.79)分、(76.96±7.78)分、(60.95±10.14)分,知识方面及格率38.8%,良好率1.1%,护龄和职务是其影响因素.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知识及行为总分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心内科护士对心脏病患者心脏康复训练态度积极,行为较规范,但心脏康复训练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者制定的培训计划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日常护理能力.
  • 摘要:随着信息化发展,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被管理者所接受,它方便、快捷、小巧、便于携带、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保证了护理安全,规范了护理行为,增强了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对护理工作带来的便利优势日趋明显.本院基于Android(兼容IOS)操作系统,以医院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为基础,以智能手持移动设备为硬件,配合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研发了自建模式的移动护理工作软件系统.2014年做到全院临床科室全覆盖,为护理安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移动护理软件系统研发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配合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制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其更贴近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更符合本院护理工作流程.应用过程中护士适应快,更易接受,易推广.而在在研发、推广中的管理保证了运行中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家庭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2016年6~12月出院的3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护理延伸服务.结果与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护理延伸服务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并使出院满意率达到了100%.
  •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延伸服务对出院PICC患者维护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60例在本院置管并且出院的PIC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持续开展护理延伸服务,半年后观察两组PICC患者的维护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半年后,观察组出院PICC患者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能有效提高出院PICC患者的维护依从性,导管并发症少.
  • 摘要: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常规抢救流程进行增加人文关怀内容的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流程用于在临床护理实践.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及非结构深度访谈收集资料,访谈结束后.采用资料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推理.结果:急性左心衰患者人文关怀抢救流程的实施可以使患者感受到关怀、认为医护人员可以信任、感受到陪伴、得到关注.结论: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抢救过程中,人文关怀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使患者得到充分的、及时、全面的护理.
  •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维护效果的影响. 方法:便利抽取100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进行PICC置管,其责任护士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建立维护档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模式,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患者安全意识并采取有效的参与行为,配合导管维护,拔管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参与行为的改变和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通过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模式的运用,实验组患者参与安全意愿明显提高(P≤0.0001),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患者在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的发生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局部感染、血栓形成、导管破损发生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模式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对PICC置管后参与导管维护的安全行为意愿,护患共同维护管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
  • 摘要:目的:对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患者,共52例.其中25例患者于围术期实行常规护理措施,将其设为对照组,27例患者于围术期实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将其设为观察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采取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标准化操作流程图(简称操作流程图),指导护理人员加强对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及通过细节管理来提升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效果. 方法:通过检索文献,访谈ICU医护人员及查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以下简称AECOPD)病例资料等方法,分析并归纳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操作中的常见问题.依据Fink等的机械通气雾化吸入优化操作方法及ICU实践需求制订标准化操作指引.2015年11月~2016年3月,通过开展循证培训,建立操作流程图,加强医护沟通,进行质量控制等推行操作流程图.对比应用操作流程图前后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效果. 结果: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图后,雾化吸入药物疗效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标准化操作流程图对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 摘要: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则排名第八位,男女比例为4:1,常于40岁以上发病,并且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Union Internationale Contrele Cancer,UICC)将膀胱肿瘤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tumor,NMIBT)和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Muscleinvasive bladdertumor,MIBT)其中NMIBT约占膀胱初发肿瘤的75%-85%,而MIBT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转移.目前,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是浸润性膀胱肿瘤治疗的金标准.
  •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对医院内团队组织气氛的感知.方法:采用医院内团队组织气氛问卷对基层医院280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内团队组织气氛调查得分为(4.17±0.96)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职称护士对医院团队组织气氛感知均分,不同婚姻状况对医患理解与交流感知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临床一线护士能感知医院内团队组织气氛,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培训者培训模式”的全员参与式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及在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成效. 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疼痛护理学组成员进行基于“培训者培训模式”的全员参与式培训,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使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2008)中文版问卷(KASRP)评价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采用自制疼痛护理质量检查表进行临床疼痛护理质量评价. 结果:接受疼痛知识培训后,护理人员KASRP的平均得分从培训前的(19.98±3.34)分增加到(28.72±7.97)分,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明显改善,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疼痛知识培训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水平,改善对疼痛管理的认识,促进疼痛护理质量改进,对及时评估、处理疼痛具有积极的意义.
  • 摘要:医疗行业的整改节奏越来越快,各个医院之间相互竞争日渐激烈,医院能否让患者满意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医院为提高患者满意度会使用各种管理患者就医情况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但以电脑进行操控工作人员和患者无法在任意时间或者任意地点使用系统,所以管理系统从PC端走向移动端将会是一个大趋势,本文使用Android系统进行语言编程,对应用于医疗机构的普外术后满意度调查移动终端系统进行了开发,构造了一个在移动网络支持下医疗数据实时更新、患者能够对自己的诊疗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价、医护人员能够掌握病人意见的移动系统.
  • 摘要:目的: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对带患者检查过程中发生的跌倒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探讨防范对策,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方法:通过对带检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采用RCA进行分析,确定患者跌倒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结果:带检人员防范跌倒意识差,缺乏安全上报意识,培训内容不完善,医院地面施工存在安全隐患且无提醒标识是患者在带检过程中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通过整改措施后自改进后至今无带检患者跌倒发生 。 结论:通过RCA分析,确认带检患者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以优化带检流程,规范对带检人员的培训内容,加强对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的培训,医院地面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处粘贴提示并协商后勤保障部整改,从而避免带检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跨理论模型的定义、跨理论模型目前的应用现状及效果,针对行为改变的六个分期(前意向期、意向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和结束期),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行为管理方案构建,旨在为帮助中国护理工作者建立科学有效的心血管疾病护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三色预警管理模式前后子痫发生的例数、发病情况及母婴结局,探讨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方法:收集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照组)和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观察组)期间发生子痫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采用三色预警管理模式前后发生子痫的例数、发病情况和母婴结局. 结果:采用三色预警管理前发生子痫例数是43例,采用三色预警管理后发生子痫例数是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59例子痫有37例发生在产前,占62.7%,15例发生在产后,占25.4%,7例发生在产时,占11.9%;对照组有26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观察组有11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照组有35例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观察组有13例患者入住ICU;对照组新生儿死亡2例,观察组新生儿死亡1例;两组无孕产妇死亡. 结论:采用三色预警管理模式后子痫的发生例数较前减少;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并发症、母亲入住ICU、以及新生儿死亡等方面例数较前减少,通过三色预警管理模式启动产科快速反应团队,在患者病情变化早期识别并迅速做出决策,可以改善母婴结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实行以微信为干预的延续性护理,延续至出院后一个月;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应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一个月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微信干预的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微课在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北京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脊柱结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微课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程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目标领域以及总体掌握程度上均有统计学差异(X2=271.179P<0.01)满意度测评结果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微课在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对住院患者治疗及延伸护理都有积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措施;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住院脑卒中患者为干预组,医护共同讨论制定一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流程,使用Autar量表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结果:2016年全年所有脑卒中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流程,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摘要:目的:基于有效沟通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影响. 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采用前后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预防ICU综合征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组在集束化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有效沟通的两种方式,三项原则以及六大习惯为主的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组增加有效沟通护理模式后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有效沟通为主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ICU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摘要: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体重<2500g、身长<47cm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1500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早产儿中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g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由于早产时产科合并症较多,早产儿各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对外界适应力差,抵抗力低,患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因此,有效、合理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对保证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特别重要。
  • 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为护理同仁提供经验.方法:对17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根据病情采用适宜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八例.保守治疗六例,术后并发症三例,死亡两例.结论:17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施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的有效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与手术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施以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效果. 方法:AIS患者76例随机分为舒适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进行评价,并对2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结果:护理后,舒适组患者ESS量表、FMA和BI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舒适组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7.9%,对照组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6.3%;舒适组满意率92.1%(35/38),对照组71.1%(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AIS患者实施舒适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分析. 方法: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末分别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NASS)评定疗效,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 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全量表和记忆量表分分别为84.97±3.73、80.41±5.93、83.37±5.81、77.26±13.31;对照组分别为75.41±3.95、72.43±5.56、75.87±5.43、72.15±13.1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结论:护理干预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对社会功能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2015年5月—2016年10月对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胃肠减压等相应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77例患者中,保守治疗65例,手术治疗12例,其中治愈75例,死亡2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制定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常规护理措施.方法:观察、分析本院急诊门诊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8例,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64例患者经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康复出院,目前未发生后遗症,成功率达.转上级医院2例,死亡2例.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利于急救护理的顺利开展,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护理质量.
  • 摘要:综述了低体温管理流程在急诊创伤后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流程主要包括评估、干预、再次评估三部分,涉及低体温危险因素的评估、生命体征的测量并记录以及干预措施的实施等内容,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急诊创伤患者分级管理流程提供参考,以保证中国创伤患者救治效率,进一步提升中国创伤急救护理水平.
  • 摘要:急诊科护士救治对象多为急危重症患者,且比其他科室遭受暴力(包括语言暴力、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等)的可能性高,因此其常处于应激状态,然而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对其职业发展极为重要.心理韧性是指面对创伤、逆境、打击等因素时,行动、行为、思考各方面的动态适应过程,良好的心理韧性有利于提高个人压力应对能力.本研究在充分回顾文献基础上,介绍心理韧性概念、国内外常用心理韧性测量工具,阐述目前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水平,并分析影响其心理韧性的因素,以期引起医院及护理管理者重视,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策略,亦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及依据.
  •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持久而严重的心肌急性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伴有心功能障碍,临床上产生胸痛和对组织坏死的一些全身反应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和血清酶水平升高,常并发急性循环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所以必须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精心护理,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索急诊科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方法.方法:参照现有的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方法,选择急诊科科常见疾病作为病种,以本科室医护人员作为标准化病人,由高年资医师和标准化病人共同讨论、模拟和演练.结果:筛选出10种易于模拟培训的本科室相关疾病,形成相应标准化病人的初步培训方案.结论:急诊科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是可行的,可以应用于临床,但仍然需要改进.
  •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急诊内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血糖指标,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结论: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急救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急诊重症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我科室实01施机械通气且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患者45例为干预组,另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实施机械通气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明显下降,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且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
  •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于喉癌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毒副反应、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临床中实施高效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依照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制定流程,本研究制定的喉癌术后放疗患者的集束化护理策略主要包括6项措施:(1)保持皮肤卫生;(2)持续性气道湿化;(3)多渠道沟通教育;(4)功能保持或重建;(5)疼痛评估和管理;(6)焦虑和抑郁评估.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连续收治的52例喉癌术后放疗患者作为常规护理对照组,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1例同类患者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营养状况的差异. 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放疗结束时及放疗3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集束化护理组的焦虑评分在放疗开始时及放疗中期得分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放疗开始时集束化护理组的抑郁量表得分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放疗结束时集束化护理组的营养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集束化护理组患者Ⅲ期以上不良反应减少,住院时间略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喉癌术后放疗患者,集束化护理的依从性较好,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改善营养状况,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
  • 摘要:目的:探究集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32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研究组进行集体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应用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进行评价. 结果:给予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ANSS总分均明显下降,二者相比吗,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1);生活质量二组均有改善,在生活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的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结论:集体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精神症状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可明显提高,利于其重返社会.
  •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相应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1例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护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17-45天愈合,平均23.6天,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体型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术前软组织创伤等可能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橡皮片引流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护理方法,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脊柱外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分级评分、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精神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脊柱外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摘要:通过对脊柱损伤患者翻身角度的分析,提出了骨科脊柱损伤患者翻身角度护理策略.目的是协助颅骨牵引患者、脊髓损伤、脊柱手术的患者在床上翻身;保持患者脊柱平直,防止脊髓再损伤,预防压疮,增加患者舒适度.
  • 摘要:甲状腺与骨骼均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有研究证实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可以引起骨代谢活动的变化,TRAb也参与其中,对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和骨量产生某种影响.在分子机制方面,Wnt信号途径、IL-6、TNF-α、OPG/RANKL/RANK等可能在甲状腺与骨代谢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及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结论尚存在争议,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摘要:国外有研究显示,患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依从率不理想.目前中国住院患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依从性的研究较少.现就国外已有文献报道探索可能影响患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现有的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 摘要: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耳廓发育畸形,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道畸形和颌面部畸形,外耳形态的畸形对患儿及照顾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照顾者除面对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外,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照顾患儿,背负过重的照顾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文章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照顾负担的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其中照顾负担主要包含生理心理及经济的多重负担.针对患儿照顾负担的进行护理干预,给予提供照顾者心理支持,发展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照顾的社会支持体系.建立“医院—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家庭照顾的护理干预模式,充分发挥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减轻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照顾负担提供建议.
  • 摘要:目的:探讨随访档案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按时进行电话随访.实验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情况、PCI结果、出院服药医嘱,由医生、管床护士共同制定患者出院后随访档案,内容包括:随访时间、患者出院后服药、血压、饮食、生活方式等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后遵医行为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提高、降低再次入院率再次入院率、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照顾者的压力及负担;观察1年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结果:实验组术后6个月和1年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明显下降,患者遵医行为提高. 结论:随访档案的建立为护士对出院后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明确随访内容,有效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实能够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减少再次入院率,从而减轻家庭负担、节省卫生费用.
  • 摘要:突发灾害事件的医学救援是重要的公共问题,而灾害医学护理救援水平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本院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灾害应急救援成功做法,结合先进经验总结提出“高效率组织管理能力、高水平护理救助能力、医学水平核心能力”这三大重要保证,用于建设灾害应急救援专家队伍,以及专科护理队伍,切实提高灾害医学护理救援水平,高效应对保障国内应急救援和国际灾害援助.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以及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心内科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病人实施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从而促进了疾病康复.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641例,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可导致注射部位疼痛感增加、注射剂量不准确、针头堵塞、注射部位产生皮下硬结、增加断针的风险和注射部位感染6个方面,分别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后6个月运用问卷调查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情况. 结果: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危害性的认知率较教育前提高,健康教育后有家属参与组正确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频次高于无家属参与组. 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危害性的认知,家属参与教育对提升胰岛素注射针头的正确使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有病耻感的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实施全程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宣教,使其达到接受现实,肠造口护理能够自理.结果: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疗,自理造口,完全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结论:全程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改善有病耻感的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量化评价在气管切开患者转出ICU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方法:将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从EICU转至普病区的气管切开患者40名为健康教育量化评价方法干预组,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从ICU转至普病区的气管切开患者40名为常规健康教育评价方法对照组.对两种方法教育后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对气管切开后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拔管时间、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健康教育量化评价可明显提高气管切开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护理的配合以及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可缩短气管拔管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拟行胸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普通流程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依照健康教育路径,从术前、手术日、术后至出院分阶段对其进行包括术前呼吸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术后管道护理、呼吸道管理、功能锻炼等内容的健康教育.结果:手术患者或家属在对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遵医嘱行为以及对住院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配合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可增加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正常分娩产妇产后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3月至4月在本院正常分娩的产妇12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产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产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患者对产后相关知识的掌握,利于母亲身体恢复,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本院在某社区收治的98例高血压中年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2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于其基础行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比较组间血压变化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好转,规律服药96.30%、健康饮食92.59%、定期监测血压92.59%、控制体重85.19%、适量运动79.6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服务可显著控制血压稳定,提高遵医行为.
  •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护理疾病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整体护理.通过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纳人患者住院的全过程始终,进而转变患者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 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疗法,是各种肾脏替代治疗中最简单、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接受长期的血液透析时,既要受疾病的折磨,还要支付治疗费用,经济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如果对血液透析缺乏配合知识,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抗拒心理.因此,开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血液透析有较明确认识,积极配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针对不孕不育患者长期不孕导致的心理问题以及对辅助生殖技术的流程、用药等未知开展健康宣教课,探讨健康宣教课对患者的影响.方法:生殖中心上过宣教课和未上过宣教课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我中心周期中298例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宣教,使不孕不育患者消除了焦虑、恐惧、迷茫的心理,从而更主动的接受治疗,增强治疗的信心.结论:大多数不孕不育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辅助生殖治疗过程复杂、时间长,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以更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渐进性放松训练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自我效能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为类实验性研究,便利抽样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维持性血液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和对照组透析时间分开,干预组安排在上午透析,对照组安排在下午透析.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的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由同一研究者在透析区内给予面对面的指导,每周透析日培训3次,非透析日在家里锻炼,每次15-30分钟,干预6个月.干预前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干预后再次评估.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最后进行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x2检验,t检验. 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GSES)得分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干预组GSE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干预前后,对照组GSE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采用两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SES得分差值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效能感得分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GSES得分增加幅度,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结论:渐进性放松训练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 摘要:目的:为了降低鼻腔冲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运用品管圈开展质量改进.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鼻腔冲洗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相关指标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鼻腔冲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鼻腔冲洗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摘要:目的:跌倒是困扰临床护理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本院有各种预防跌倒的措施,但跌倒仍然发生着,尤其是术后患者,因受麻醉的影响,身体虚弱、伤口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平衡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等因素,其发生跌倒的危险可能性较正常人高.本专案旨在于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跌倒的前瞻性护理,从而降低术后病患跌倒的发生率. 方法:通过规划简化卫教单张、举办在职教育训练、给予术前执行团体卫教、用实际案列来引导大家对跌倒的认知,告知跌倒发生的普遍性及易发人群、制作预防跌倒海报. 结果:护理人员对术后预防跌倒护理认知达90%.护理人员执行术后预防跌倒措施达85%. 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不仅可以减少病患及家庭的痛苦和负担,更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树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
  •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儿红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在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查找住院患儿红臀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对症处理,制定了臀部护理流程等措施.结果:住院患儿红臀发生率由活动前27.53%降低至8.06%.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来降低住院患儿红臀发生率效果有效.
  • 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胶囊内镜检查109例过程和结果,总结胶囊内镜检查出现的问题及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109例患者中胶囊故障1例,信号干扰1例,误入气管1例,吞咽困难2例,食管滞留1例,胃内滞留2小时经胃镜下送入小肠2例,使用胃动力药后进入小肠26例,肠道准备不佳2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全面评估患者,正确掌握适应症,做好心理指导,认真检查设备及胶囊,充分肠道准备,检查中实时图像监视,存在的问题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检查顺利完成,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可靠性及成功率.
  • 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双C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老年内分泌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80例采用双C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浓度、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身体质量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自我认知行为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的双C治疗前血糖浓度、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身体质量指数、自我认知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及餐后平均血糖浓度、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自我认知行为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双C治疗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自我行为认知,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00例PC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8与对照组(n=49).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进行结构化健康教育,由医生、护士、药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和心理师组成的团队对患者进行干预,实施过程包括住院和出院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得分差异.按照目标及时进行评估,动态监测患者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及时调整计划.应用Mos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时的药物依从性得分,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结构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应对,制订针对性强的课程,适时评估,及时评价,增强患者服药意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摘要:随着内科及外科技术的进步,根治性治疗使结直肠癌生存者数量逐步增加,这些患者有着特殊的医学、生理和心理及定期随访的需求.因此满足结直肠癌患者需求,制定延续性生存照护计划显得尤为必要.本综述旨在概述结直肠癌生存者的照护需求及当前策略背后的证据,为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
  • 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是指围手术期对患者应用一系列经临床科学实践及循证医学证实为安全有效的优化护理措施,其主要策略涵盖了围手术期的处理、外科、麻醉、护理等多领域、多学科的最新临床应用,强调临床多学科合作,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饮食在ERAS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患者术前宣教、术前评估与优化、术前护理、手术室护理、麻醉管理、术中术后医疗管理、术后护理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临床饮食在ERAS管理中的新理念和新认识.
  • 摘要:经口气管插管是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重要管道,导管脱出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降低医疗质量,并使护理工作量增加.因此妥善固定管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牙垫的选择、固定管路的材料、插管固定的方法几方面分别论述,以便能提供更好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 摘要:文章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频次进行分析.旨在最大程度的发挥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有效作用,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VAP.
  • 摘要:文章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频次进行分析.旨在最大程度的发挥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有效作用,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VAP.
  • 摘要:陈旧性寰枢椎骨折脱位是脊柱外科较为常见的畸形,严重者可致颈部活动受限、腹侧延颈髓受压等症状,常需手术治疗.因其部位较深,结构复杂,往往单纯行后路减压术无法缓解其严重等症状.经口松解并联合后路枕颈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一项针对性较强、减压效果满意的术式.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对43例陈旧性寰枢椎骨折脱位且合并有延髓受压的患者采用了该入路和术式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了解(PCNL)术后放置肾造瘘管及其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30例PCNL术后放置肾造瘘管,通过论述其目的.重要性及对肾造瘘管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无术后大出血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PCNL术后放置肾造瘘管及精心的护理,不会引起术后严重的不良事件反应.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