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2全国藏医药学术与技术交流会
2012全国藏医药学术与技术交流会

2012全国藏医药学术与技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甘肃合作市
  • 出版时间: 2012-07-15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2012全国藏医药学术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介绍了藏医特色的形成,阐述了藏医特色的本质和特性,针对如何保持和发扬藏医特色,重点在于特色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同时找准藏医特色的闪光点,阐明保持藏医特色并非最终目的,而特色变为优势,才是真正的最终目的,且藏医特色的挖掘、整理提高,使其在医疗保健中充分发挥作用,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形成优势,关键是人才,并开展相关保护和发展藏医的行政规章的制定和立法,充分尊重藏医学的内在发展规律,同时在学术上避免一刀切。
  • 摘要:通过藏医药学临床研究,带动藏医药相关文献的挖掘、收集和整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把理论变为现实,把经验转换为成果,把疗效体现在临床,提高实用价值,推广适宜技术,真正推动藏医药走向世界。
  • 摘要:文章介绍了藏药材资源状况和藏药产业现状,提出甘南藏药产业发展设想,即加强和促进藏医药生产企业发展,同时加强藏药研发,整合制药资源,突出特色,打造甘南藏药品牌,并大力扶持,实现甘南藏药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制剂标准,保证制剂的质量,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严格执法,加大对制剂配制的整治力度。
  • 摘要:本文参考《四部医典》、《四部医典释注·蓝琉璃》等经典并结合个人的理解,译释性地简要介绍了藏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所恪守的治疗原则及其理论依据,即一般治则和特殊治则,以此提倡广大藏医药工作者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作者从不消症、单纯型疾病、合并型疾病三方面介绍了藏医的一般治则,并就其特殊治则提出:对于未能获得明确诊断或当诊断有些许疑点时,医生应如欲捕鼠之猫,密切观察,并施予适当的诊断性治疗探之;对于已获得明确发展结果的预测以及现行治疗方案和措施等;对于其他医生治疗而未治愈的疾病,要其明确治疗过程中的弱、反、超现象等。
  • 摘要:藏医的胃腑生理其根本就是“三胃火”学说,它也是藏医理论体系独特性和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三胃火”学说即与现代医学的消化生理基本吻合,又有与现代消化生理观之外更广泛的深刻内涵和生理功能。“三胃火”上存于胃肠部,而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细微之处,它们既是某种或多种机体机能活动的总称,又是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物质的简称。它们既有各自相对的土存区域,又有相对的各自特殊职能分工,它们之间既独立又统一,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中,保持者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完成着整体生命活动。藏医学用自然界中火的属性阐释人体胃腑腐熟和消食之消化代谢机能充分体现了其逻辑思维的科学性和独到性。
  • 摘要:中医十分重视机体内在因素的作用,现代医学补充中医认为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病因有共同之处。本文通过《四部医典》、《八支精要释论》等一些重要藏医典籍的记述为基础,结合中西医,阐述了藏医对此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原则。中西医中糖尿病最常见的治疗误区,是在病情诊断不够清楚的情况下,随意用药,最终导致胰岛功能的逐渐丧失,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危及人体各器官,甚至导致病患的昏迷和死亡。因此,对糖尿病的详细诊断、明确病情、针对性的治疗和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藏医对糖尿病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并从饮食起居到药物治疗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完整和详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有一定的功效,因此,藏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以便在拓宽糖尿病预防和治疗措施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摘要:藏医理论认为正常的人体是由三大因素和七种物质基础以及三种排泄物共同构成的。其中三因在正常情况下维持人体各部位、脏器之间的生理功能,并且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如遇外界致病因素的作用,使其之间的功能发生絮乱导致平衡失调,就会发病。此时,三因也随之转变为致病因素。所谓培根木布就是指培根木布综合症。从其病名可以看出此病的病因素及疾病的本质主要是隆、赤巴、培根三因聚合成症而得名。从病变所在的部位看危及包括肝脏在内的胃肠消化系统,但依据临床发病部位及症状则主要表现在胃和十二指肠。后期因病变部位严重溃烂或穿孔出血导致大使发黑,呕吐物及肤色等呈暗褐色故称聚合紫色症。因其起病因素较多,病症复杂,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误诊。病程较长,治疗特需较长的疗程。藏医认为内科疾病多由此病诱发,因其病因的复杂性和不同临床时期征象的不确定性,易误诊为毒症、热症或寒症。从而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导致死亡。通过以上“木布病的因素、症状表现、诊断、治疗三方面与饮食关系的浅述得出,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注意治疗先治因,同时在诊断时也应以饮食起居的寒热预测疾病的本质,以作正确诊断。治疗时应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及早键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
  •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占全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如何应对产后出血的防治及其重要。本文主要探讨藏西医结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阐明应重视产前保健,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同时临产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体贴安慰患者,产后应采取去枕平卧位,立即吸氧,注意保暖,同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迅速建立有静脉通道,快速扩容,并进行止血。
  • 摘要:目的:观察甘露圣丸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以前后对比方法对12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和胃镜结果的改善情况,并用计分法统计分析的处理。结果:治疗前后症状和胃镜结果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甘露圣丸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摘要:本文参考《四部医典》等藏医药经典著作并结合作者多年制剂经验,简要阐明了藏医药常用剂型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油、煅制剂、浸膏剂、药酒等的功效特点以及服用方法。
  • 摘要:文章介绍了藏药丸剂的含义、特点与规格,阐述了藏药丸剂对药粉的要求,并就藏药丸剂的工艺探讨了起模、成型和干燥。藏药丸剂必须遵循藏医药的理论体系,突出藏医药的特点,在藏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确有独特疗效的药物,首选丸剂。丸剂在藏药中应用甚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在第七届全国民族医药大会上指出:“把攻克临床难题,加强药物开发放在首位,同时不忘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永远不脱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土壤”。
  • 摘要:"七味殊散红花"在藏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的精品方之一。以古方应用到目前的临床资料显示,殊胜散治疗各类肝病的总有效率在80%以上,是治疗病毒性肝炎、黄疸型肝炎及肝硬化、肝昏迷等肝病的有效良药,也是日常生活中清热消炎、保肝利胆的理想保健药方,本文试图对其每味方药的性味功能以及组合进行简要分析。由组方分析说明,该方在主治肝病的同时,能调整心肺功能,对肝病的治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用藏药之王诃子以调整人体生理机能,改善肝病,患者临床变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腹胀、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后背或浮肋区疼痛等症状从全身机能上保证科物疗效,致使此方配制而成的红花殊胜散具有清热消炎,保肝退黄、用于新旧肝病劳伤引起的肝血增盛、肝肿大、巩膜黄染、食欲不振等症状,可治疗肝病之良药,在藏医的辩证施治原则下配以其他药物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 摘要:藏医熏蒸疗法是利用藏药煎液在患处进行熏蒸、淋浴、浸泡,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机体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为藏医临床治疗颈椎病的经典疗法之一。其根据各症型辩证论治,灵活加减,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机体,而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为内病外治,由表透内,舒筋通络,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气血运行通畅,增强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功能的同时,选取相关穴位,进行火灸施治,进一步加强温经通络,活血散淤,强脏壮腑,回阳固脱,平衡阴阳之功效。此疗法疗效显著,效果确切,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藏医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证实了当前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现代藏医护理奠定了理论依据,并赋予鲜明的特色。虽然相比于现代西方医学,藏医学没有形成专门的护理学科,但是在藏医的各种医学典籍中散布着大量的传统护理思想、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藏医学也与时俱进,不但改变观念,由原来的寺庙医舍逐渐过渡到现代藏医院学,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医学理念中派生出了藏医护理,藏医护理是以藏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并结合藏医临床实践,集各类藏医百科书籍而发展成藏医护理。它是文化、政治、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时代产物,也是藏医事业的另一个突破日。藏医护理可将藏医学中部分治疗手段、方法、思想以护理的表现形式来促进人类健康。藏医护理作为传统医学护理知识,最大的优势就是整体观和辩证施护。它传承藏医文化思想,顺应了现代医学理念,但有别于现代护理,藏医传统护理有其自身独特内容。藏医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和藏医专科护理。藏医基础护理有:饮食护理、行为起居护理、给药护理和时序护理。藏医专科护理主要针对专科专病的治疗护理方法、技能操作,预防保健措施等如催吐法、泻下、鼻熏法。藏医外治中的如放血、火灸、熨敷、药浴、涂擦、按摩等各类特色藏医护理。藏医护理遵循整体观和辩证施护理念,要求藏医护理人员根据地理环境、时令气候、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变化,为患者施之有效的全方位的护理,让患者健康问题得以改善。
  • 摘要:开展藏医优质护理,优化藏医护理模式,提高藏医护理服务质量,调动护士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藏医优质护理工作的核心。藏医优质护理是在整体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实施的民族特色护理体系,既运用生物医学、心理、社会等相关知识,又体现以饮食护理、起居护理、时居护理的民族习俗。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化的医、护、患三位一体的护理模式,深化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藏医基础护理理念。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新的藏医护理模式逐渐规范化,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达98%以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摘要:文章阐明藏医的“整体观念”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而藏医的“辨证论治”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护理人员应多与焦虑烦躁不安的病人、绝望病患者等进行心理沟通,创新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全程护理,从而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 摘要:骨质增生是由于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以关节僵痛、麻痹及由此引发的关节活动受限制的疾病,临床上多好发于颈椎、腰椎及足跟,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文章从急性期的护理、恢复期的护理、情志护理三方面介绍了治疗期间的护理,并就日常护理指出应避免经常进食油腻、刺激食品,少喝含有碳酸的饮料,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同时改变居住环境,避免受潮湿、寒冷等环境因素的刺激,并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控制体重。
  • 摘要:放血(养生)是藏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它是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在体表不同的部位选择浅脉道(静脉),用无菌针或刀刺穿浅脉道进行手术放血,借此引出病血与毒气,达到治疗和预防热性疾病的目的。通过对热性疾病患者的放血治疗配合以及护理,认为藏医临床护士必须熟悉放血疗法的全过程,掌握放血过程中所有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加强对放血治疗室以及用物器械的消毒隔离和保养、保管,才能更好地保证放血疗法的治疗效果。
  • 摘要:本文阐述了早期藏医眼科开眼术的发展,藏医名医、眼科专家怎样通过汲取其他医学之长,扬长避短,在青藏高原极其艰苦的医疗条件下,丰富藏医药学眼科开眼术内容的情形,重温历代眼科专家们所做的中障开眼术范例及历史。综上所述,关于眼科手术方面,有历史及藏医文献记载,第31代藏王时期,达日年斯邀请阿夏曼巴成功治愈眼疾;后来《四部医典》中在继承下来的眼疾治疗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眼科医疗知识专章论述了眼疾的治疗,其中具体陈述了藏医治疗眼疾中障开眼术的整个流程;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达莫曼然巴拜当时西藏著名的眼科医生藏医内娄、印度医生玛娜霍为师学习开眼技术,学成后用于实践让很多患者重见天日;印度医生玛娜霍的眼科开眼术技术已保存下来,现收录于青海藏医药研究所编藏医治疗精粹—藏文《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中;近代,西藏历史上仅有的少数女藏医中,央金拉姆系一位眼科领域造诣很深的眼科专家,她在藏医大师钦日努布的指导下,在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刻苦学习藏医眼科开眼术,学成后用毕生为西藏自治区的眼科领域贡献力景,治愈无数眼疾患者,继承了藏医眼科开眼术技术,为藏医药宝库中增添了新的色彩。
  • 摘要:目的:研究巴桑母酥油丸促进放化疗复合损伤小鼠外周血像恢复的可能途径;rn 方法:放化疗复合损伤小鼠灌胃巴桑母酥油丸后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计数和基质细胞黏附力测定;rn 结果:灌胃巴桑母酥油丸14天后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粒-巨噬系祖细胞(CFU-GM)集落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7天、14天、20天的基质细胞对正常小鼠骨髓细胞的黏附百分率也显著提高.rn 结论: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提高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力,是巴桑母酥油丸促进化疗复合损伤小鼠外周血像恢复的途径之一.
  • 摘要:文章阐明藏药的研发和普及任重而道远,且研发大众需要的是常用藏成药,应明确定位突出特色。笔者认为藏药的灵魂在临床,而临床研究的目标就是更直接的为藏医诊疗水平的提高而服务,其研究的对象应是藏医本身,而不是其它,不应过分强调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事实上藏药千余年的人用历史,已经足以充分说明其有效性、合理性、安全性。目前的这种试图通过主流医学的标准和方法重新验证藏医药的做法似乎并无太大的意义。在藏医临床结果评价中,要避免照搬主流医学的评价标准,以及单纯依赖实验室生理指标的倾向,建立能够反映藏医优势特点的评价方法,如症状疗效、远后效应等综合效应评价。当前,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个体化诊疗思维以及个体治疗方法的兴起,临床疗效的评价更重视生存质量、卫生经济学等综合效应评价。而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合藏药的过程,即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癌。而各型胃炎和治疗,藏药效果稳定而明显,只要拓宽视野、突破一点并能过临床客观、全面的反映出来,那么不仅克服了藏医临床疗效呈多靶效应但特异性不强的弊端,而且研发出了真正义上藏药。
  • 摘要:本文以藏医药与高原生物整体发展现状和趋势为研究对象,借助藏医药与高原生物在研究领域存在的诸多共同点,分别从生物资源研究、生态环境研究、再生特点研究、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研究、信息库建设研究等方面对其整体发展进行阐述,提出在新形势下,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以可持续发展作为藏医药与高原生物整体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对藏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摘要:藏医学有着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藏医诊断学包括望、触、问三种基本方法,尿诊属于望诊范畴,其详细缜密的方法在藏医诊断学中视为诊断疾病之"明镜",可见藏医尿诊在临床诊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详细叙述了尿诊最基础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包括饮食起居、标本采集、盛尿容器等,通过辨别尿液颜色、蒸汽、气味、气泡等进行病态尿液的鉴别诊断。总之,在各个疾病的诊断中还有各自详细的特殊尿诊症像,甚至对重症患者死亡前的尿诊症像的辨别诊断更为神奇。这里只是简述“尿诊”最基础的操作规程。身为藏医临床工作者,需要熟练掌握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藏医“尿诊”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 摘要:通过传统藏医外治法"寨子"放血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控制血流速度。"寨子"放血,不仅治疗改善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的症状,并有效防治高危高血压血压引起的脑卒中。
  • 摘要: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在藏医学中小儿肺病的范畴,笔者采用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小儿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过敏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藏医引起小儿肺病之因起居方面是家长未重视、过度潮湿、过食大热或大寒之品而引起的“肺病”范畴。现用三臣散,它是由红花、牛黄等三味药制成,具有清热,用于小儿肺热及热病之功效。肺热普清散,是由天竺黄、红花、甘草、木香、丁香等十四味药制成,具有清肺、泄热、消炎,用于小儿肺炎、流感、风热、病热之功效。七味葡萄散:是由葡萄、红花、甘草等七味药制成,它具有清热消炎、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治愈率高,预后满意,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近年来现代医学主要是各种缓解性药物和免疫制剂的使用,由于目前常用的缓解性药物和免疫制剂毒、副作用较明显,疗效不确定,治疗时间长,价格昂贵,且用药期间需监测有关血药浓度等,而难以在基层得到推广使用。其外,在外科手术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人工关节置换术、脊柱截骨术等,前者适用于较晚期有畸形并失去功能的关节,脊柱截骨术对纠正已经固定的屈曲畸形有一定的效果,但容易引起脊柱截骨术区域的脱位和扭转。藏医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理论和见解,在临床使用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等不良反应,而且治疗效果显著,价格低廉,既能在防病治病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减轻患者就医用药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病群众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无章可循的状况,藏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这一独特且疗效显著的特色疗法应给予重视和值得大力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藏医药浴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对65例藏医药浴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疗效,没有留下神经后遗症和皮肤疤痕。结论:实践证明,通过藏医药浴疗法,促进了机体血液循环,机体发汗、消炎、止疼、活血化淤、改善了组织功能,滞留于体内或表皮的病邪、病毒,通过毛孔排除体外,恢复皮下组织正常功能,其治疗带状疱疹有明显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观察藏医藏药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运用藏医药浴外治、内服藏药、艾灸、调节饮食治疗。结论:藏医藏药综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确切疗效。
  • 摘要:藏医药中的水银洗炼法具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是藏药的生产工艺、炮制等当中是最核心、高端和机密的技术。虽然没有经过洗练或特殊炮制的水银是世界公认剧毒,但经过藏医药特有的炮制方法炮制过的水银已经成了良药和藏药中的经典药品。不仅这样,随着不同的病种、对水银也有具体不同的炮制方法。这次实验的是水银传统炮制法15种中汞的强化炮制,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对传统水银的强化炮制加以改进。研究阐明:对照组的水银在强化炮制过程中出现许多黑色刺鼻的浓烟,这些黑烟是强化炮制过程中工作人员汞中毒的根本因素;经过两种水银强化炮制后研磨的半成品药粉都呈现出黑蓝色的药粉,这是以往传统汞强化炮制成功后所有的外部特征,并且上述两只小白鼠没出现死亡或汞中毒现象,两只小白鼠的精神和食量都和没做实验之前相当。这次在传统的水银强化炮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水银的去氧化技术,这使得避免了医务人员在水银强化炮制过程中汞中毒的危险,保证了水银强化炮制过程中的安全性。
  • 摘要:目的:建立西其周巴片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方法:采用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鉴别。结果:通过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鉴别均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用于西其周巴片的质量控制。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使用观察九味石榴丸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石榴皮煎汤辅助九味石榴丸口服,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34例患者,痊愈16例,显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反应。结论:石榴在治疗胃肠病领域应用广泛,疗效可靠。
  • 摘要:利用点燃艾绒的温火配合金针施术于特定穴位而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即金针疗法,是藏医传统的特色疗法之一,本文就金针疗法的材质形状、用法技巧、取穴部位、功能主治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加以详细阐述。其具有驱散隆邪、软化筋腱、消除疼痛的作用,尤其对治疗高血压、癫痫、四肢麻木、颈椎病等疗效显著,并且该方法疗效快而持久,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点。
  • 摘要:目的:讨论医护人员在患者遇到骨伤所致的严重疼痛、淤血、肿胀时所应给予的处理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入院治疗的骨伤所致的严重疼痛、淤血、肿胀的146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进行细心询问,确定疼痛、淤血、肿胀部位,给予持续观察治疗护理。结果:通过2周的观察治疗护理患者恢复情况大大好转。结论:用藏药热罨法治疗骨伤患者疼痛、淤血、肿胀,即安全、方便、疗效显著,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 摘要:本文从饮食、行为起居和精神调养三方面浅谈了《四部医典》中的一些护理方法和思想。藏医学认为一切疾病都是因三因状态紊乱而导致的,人心的贪、嗔、痴又能导致三因不调而引起各种心理或生理疾病。而合理的饮食不但能营养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调整三因在内的发病因素,正确的行为起居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方法。藏医在对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十分注意调整病人的精神心理,把身心调养作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 摘要:老年农牧民患者,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需长期药物治疗,由于藏药价格实惠、疗效较好,其治疗多以口服藏药为主,但老年人记忆力及认识分辨能力下降,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器官功能和形态上都有退行性变化,对体内外各种刺激的应变及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对药物的吸收与作用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护士需根据患者的机体、生理、心里的特殊改变,针对农牧老年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用药护理,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选择简单、易懂、便于患者记忆的方法,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从行动上主动配合、及时准确地服药,告知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示范和讲解服药的正确体位和目的,使农牧民老年患者正确掌握服药体位。部分患者由于吞咽功能降低,可以将药丸砸碎或嚼碎后服用。总之,对老年农牧民患者的服药过程实施安全管理,可以保证患者用药的疗效和安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摘要:藏医药浴又名无味甘露浴,无味药物通过水煎的方式作用于机体,可以使病人的全身血管扩张,最终加快血液循环,使得药物通过皮肤粘膜发生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的效果。藏医药浴作为民族医学的一部分,和目前西药治疗和护理方面处在着很大的不同,要想使藏医药浴能够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发挥明显的功效,就必须在藏医药浴的过程中注意细节护理。浴前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B超检查、X光胸透检查和血压的测量检查,藏医《四部医典》中明确指出,凡是患者有瘟疫紊乱、食欲不振、高血压、妊娠以及身上有新伤口的患者不适宜药浴治疗,在浴中,还要注意水位、时间、次数、发汗等因素,浴后更要注意避免风寒、潮湿,同时要坚持服用药物,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 摘要:藏医药学从古至今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孕育,培养现代社会合格的藏医药学人才,既要求其掌握藏医药学专业知识,更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及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等医学人文素质。因此,加强藏医药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使继承者成为高素质的藏医药学人才,是藏医药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元素。
  •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藏医药的发展历史、藏医学与佛教的关系,以三因、五源学说阐明藏医对人体解剖、生理机能、病因病机、诊断方法,通过与西医、中医进行对比客观地诠释藏医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
  •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理论分析和推理阐述等方法,对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功能以及研究对象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认识和分析,并将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现代研究中的应用为参考和对照,结合藏医药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的特点及核心思想,分析探讨了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在藏医药基础理论及临床诊疗现代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体现和遵循机体整体观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应用于藏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现代研究,将会是最适用于开展藏医药现代研究的较先进的一个研究技术,对藏医药的现代研究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收获。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藏药材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出现资源短缺状况的原因,包括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更容易出现药材资源的濒危状况;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量剧增,容易导致资源匮乏;缺乏对藏药药用濒危植物的调研和应有的保护等,建议进行本草考证与文献整理,同时积极开展藏药资源调查工作,积极开展藏药资源保护工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