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北京园林学会2012年度学术论坛
北京园林学会2012年度学术论坛

北京园林学会2012年度学术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1

主办单位:北京园林学会

会议文集:北京园林学会2012年度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以旧宫市民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尝试如何将休闲空间和自然环境更好的融合.首先将休闲和自然相融合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分别从维护公园生态平衡,营造丰富的休闲空间,及将休闲与自然相交融的景观手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具体项目——旧宫市民公园景观方案为例进行探索.文章将理论思考与项目实践相结合,旨在探索休闲和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手法.
  • 摘要:本文通过一些学者对竹文化的概念论述,总结竹文化包括的内容,从园林建筑、园林楹联匾额、园林造景、园林雕塑和景观小品等多方面探讨竹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提出通过竹文化景观的创建达到多样的园林景观效果,进而促进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摘要:现阶段,城镇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市职能和水源涵养产生一系列矛盾.本文通过剖析涵养水源和城市职能的关系,探索水环境污染的根源所在,通过实施规划策略、采取生态措施,经由政府引导和公众参与,深层次的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症结,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 摘要:国外矿山废弃地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建成的经典案例也较多,对我国的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再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设计师在重塑当地人文景观的过程中仍需从我国国情出发,构建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情况的景观再造原则,这样的矿山废弃地景观再造项目才具有真正的意义。rn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废弃矿山也越来越多,这些矿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当突出。如何在生态修复后通过景观再造的方式完善整个修复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可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矿山废弃地的修复与景观再造,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rn 秉承“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再现矿山昔日辉煌”设计原则,对杨家杖子矿区矿山废弃地进行改造,将原有的消耗型废弃资源,通过生态修复与景观再造并重的方式,将杨家杖子矿区矿山改造成为传承历史文化与休闲观赏于一体的矿山遗产再开发资源,大力发展新兴地方产业,达到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完善城市绿地空间的目标。
  • 摘要:本文从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绿色经济的的高度,论述了完善城市公园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了北京市城市公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北京城市公园发展建设的实践,提出了通过建立资金筹措机制、税收优惠政策、服务项目实行特许经营、广泛的公众参与制度及志愿者的优惠政策等来发展和完善北京的城市公园体系。
  • 摘要:通过天坛公园西北外坛和双环亭景区的改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论述在设计施工中注重发展保护古典名园的历史和文化,为游人创造优美宜人的游览环境.景区改造后,一方面通过西北外坛新增道路和广场可使集中在内坛活动锻炼的游人分流到外坛一部分,减少游人活动对于内坛古建文物较集中的区域的压力,同时通过对双环亭景区改造可提高内坛的游览质量,丰富游人可游览的区域,提高景区的利用率,达到更高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天坛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会吸引更多的人到这里旅游,门票收入稳步上升。收入增加后又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改善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上,这样就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再有就是改造完成后可直接提高景区生态效益,不但为游人夏季活动提供林荫,丰富景观,体现天坛的郊野风貌,新增的道路铺装还可以起到防沙滞尘,提高周围大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达到更大的环境效益。
  • 摘要:园林水景营造过程中驳岸在具备功能性及游人安全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驳岸的景观性,因此驳岸是园林水景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城市公园水体常用的驳岸形式及存在问题,并以大兴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第六标段为例,详细介绍了公园的几种园林驳岸形式,希望对以后的滨河森林公园项目中驳岸的设计、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作用.rn 驳岸设计时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优势,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rn 驳岸生态化不是简单的水边园林工程建设,应结合城市地势、地理等创建和谐特色的城市驳岸。每个滨水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特征和历史文化,在规划时,首先要解读该地区的自然特征、社区特征和历史文化。可以用隐喻、保留有价值的遗留物等方式来记载这些自然文化特征。rn 驳岸的修建基本目的就是满足防洪、抗洪功能。城市滨水区域失去的防洪设施对人们的安全财产问题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驳岸的安全性也是驳岸建设中的基本核心。rn 在滨水区驳岸生态化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人在滨水环境中的主人翁地位。考虑人的亲水性、近水性,解决水体可视性、可达性、生态要素关联性等问题;从人的行为、心理、健康及文化等特征及需求出发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塑造动静、个体与群体的观水、亲水、触水等游憩环境和设施。rn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合理的的规划经济的支配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结果。因此,在城市滨水驳岸建设中保证最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前提下,较少的经济投入减轻城市的经济效益。
  •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几种分隔方式的特点、分隔方式采用的形式和材质、形成空间的特点、性格和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并对分隔方式的重点——材质、色彩和尺度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最后结合一个居住区和一个公园的案例,说明分隔形式在实际中的运用.
  • 摘要:本例所在地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自先秦已有之,更是世界蒙古族传统礼仪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祭祀"更以其独特的魅力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作为一个大型主题文化纪念公园,从设计思路到设计手法,都和普通的公园设计有所区别.在强调主题文化的表现的同时,综合纪念空间、融合地域文化、丰富景观架构都是设计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公园设计除了园林空间的表现,还邀请了艺术家、雕塑家共同合作,在文化定位、创意表达方面更准确的把握了地域特点,同时对于园林空间的表现和园林语汇也有很大的丰富和促进.通过景观、建筑、雕塑、艺术等的综合表现,以公园景观为载体,表达了地域特色.
  • 摘要:大树移植可以迅速达到绿化、美化的园林效果,是城市绿化及改建、扩建工程中保护古树和各种树木的有效手段.大树移植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措施.雪松作为一类高大的常绿乔木,因其树型高大,不耐修剪等因素,在移植过程中有其操作的特殊性,因此掌握雪松的移植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大规格雪松移植的全过程,仅供参考.rn 因需移植的树木规格较大,为保证树木成活,分别采用加厚的4m×4m×1.5m松木箱板。因土台吨位较大,故吊装前在土台底部用两道工字钢兜底加固,保证树木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保证树木整体树形完好,运输过程中不嚣损坏枝条,故采用直立运输方式。因需移植树木规格大,为保证吊装运输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所有树木均使用100T以上吊车吊装和载重40T板车运输。
  • 摘要:根据紫竹院公园二十几年来五色草花坛的制作经验,从施工前的准备、材料的选择、骨架制作、基质准备、营养土的填充及绑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制作的建造过程与工艺.近年来,由于园林工艺技术的进步,公园逐步采用现代的五色草立体花坛技术进行花坛制作.本文重点对现代工艺的流程进行了详尽介绍,并与传统的五色草立体花坛技术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两者优缺点的分析,以期为园林同行借鉴.最后建议建立专门的五色草繁殖基地,以满足五色草花坛所需的植物材料。发展高档次、多类型的五色草花坛,如发展五色草与盆景、雕塑、花木、草坪相结合的花坛,会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更好地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在公园、广场、街道、小游园等主要景点,大力发展立体花坛,提高环境质量,美化空间,使之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园林科研部门应引进和培育其它适合立体花坛种植的色彩丰富的植物材料。
  • 摘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中心城区一新城一镇一村庄”四级体系,小城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京市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不健全、生态质量不宜居等很多问题。在小城镇建设的起步阶段就将生态建设、环境建设放在首位,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增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提升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避免在重经济轻生态、先污染后治理、顾眼前无远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正确处理好发展过程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种关系,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从小城镇环境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小城镇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调研入手,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了北京的小城镇环境建设、发展的策略,要规划先行,统一指导,形成合力,整体提升,试点带动,梯次推进,强化管理,政策保障。
  • 摘要:本文从PM2.5的概念、危害、主要来源,提出植物对PM2.5的消减作用表现在可以净化空气中的颗粒物,降低扬尘排放潜势等方面。提出了关于PM2.5治理及避免其伤害的建议:重污染天气减少户外活动,远离污染源,用鼻子呼吸。
  • 摘要:本文对园林植物滞尘能力做一综述,多角度分析了不同植物及群落的滞尘能力及影响植物滞尘能力的因素,旨在对进一步理论研究及园林生态建设提供借鉴意义.园林植物可以有效地阻滞灰尘,提高空气质量一利用植物种间差异、植物类型差异、植物配置类型差异等园林植物滞尘,植物叶片因其表面(如茸毛和腊质表皮等)可以截取和固定大气尘埃,使其脱离大气环境而成为净化空气的重要过滤体,因此,利用园林植物净化空气中的尘埃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植物滞尘能力更成为了园林植物选择的重要指标.
  •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中心城区园林植物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相关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植物多样性应用现状,分析评价其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途径,对今后中心城区的植物景观规划和生态型绿地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倡导回归自然的城市绿化理念,正确评价中心城区的生境资源,提高中心城区生境的异质性,重视生态学原理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编制北京中心城区植物多样性规划,对自生植物的重新认识和应用,转变养护管理方式。
  • 摘要:中国的音乐和园林,在表层形式上一个听觉,一个视觉;一个时间艺术,一个空间艺术,乍看上去毫无联系,可是经仔细推敲,它们在文化内涵和结构艺术方面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历史、文化、结构以及审美等方面的联系与比较进行论述,从而较为全面地介绍及研讨这两种艺术形式与哲学意义、文化内涵、架构艺术以及审美关系等方面的殊途同归,以及两者之间在一定意义上的相互启示.
  • 摘要:在中国花园中心是一种新型的花卉零售终端平台.它起源于英国,目前在欧美广泛运营.我国对花园中心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开始探索这种花卉销售业态.综述中国花园中心目前的发展状况,对中国未来花园中心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在中国建设花园中心是大势所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花卉业蓬勃发展的产物。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免会有一些先行者成为先烈,但更期待先驱企业的早日出现。并希望先驱企业成为“领头羊”而不是“孤雁”,带领其它公司上路,先行进入者需要领头发挥先发优势,更需要领跑,带动其它企业的跟进和自己企业后续的持续。故我们希望花园中心的先行者不断交流,共同扶持,使中国花园中心建设的道路更加平坦,早日形成中国特色的花园中心建设模式。使花卉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提高,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希望在未来的20年间花园中心的建设赶上欧美现有的发展水平。
  • 摘要:2012年7月,北京市经历了连续的强降雨过程,7月21日午后至22日凌晨,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降雨,强降雨持续近16小时.这样持续的强降雨使园林花卉大量折断倒伏,笔者通过调查统计对北京市植物园在这期间受损的宿根花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宿根花卉受损的基本原因,并据此提出对宿根花卉管理的几点建议,要规划种植要合理适地适花,加强养护管理,做好夏季防涝预期,以期避免更多类似事情发生。
  • 摘要:朝鲜球坚蚧Disdesmococcus koreanus(Borchsenius)属同翅目,蚧总科害虫,在杏、桃、樱桃等核果类果树上及美人梅、红叶碧桃、紫叶李等园林绿化树种上均有发生.近年在榆叶梅上发生较重,雌虫虫体膨大期进行药剂防治试验,调查表明:雌虫虫体膨大期是化学防治榆叶梅朝鲜球坚蚧的最佳适期为之一.在防治适期用不同浓度的37%高效氯·马乳油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结果为喷常规浓度的处理效果不佳,只有加大浓度,才有明显的效果.37%高效氯·马乳油常用浓度1000倍液、25%虫胆畏乳油600倍液、20%奇立特乳油600倍液球坚蚧的死亡率都在95%以上,效果良好.
  • 摘要:融雪剂对园林植物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2010年的十场雪造成园林植物损失惨重,从期盼下雪能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为来年早春植物长势奠定好基础,到目前害怕下雪,雪后的融雪剂给园林景观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给园林养护工作者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要想减少融雪剂对植物产生的伤害,首先希望环卫和路政交通部门在撒施融雪剂的浓度、方式等方面加强管理,合理利用机械除雪,减少对园林植物的伤害,加强对城市景观的保护;其次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考虑:新建道路绿地选择抗盐强的植物品种;临近道路的绿地进行抬高处理,减少路雪进入绿地内;临近道路的绿地内铺设透水管达到排水洗盐效果;在下雪前临近道路一侧安装挡盐板;园林植物合理施用酸性肥料,改善土壤环境;冬季下雪前在树堰内铺设不透水的塑料布,其上覆土,来年春季进行清除;下雪期间及时和环卫、交通部门联系,防止树堰内堆积含融雪剂的残雪;树堰内已经堆积污染雪的树木春季及时换土,换土深度在30cm以下;对树木投影范围内的污染雪及时清除;因融雪剂的伤害已出现症状的树木进行疏枝修剪平衡树势。
  • 摘要:阐述了北京古典园林的重要意义,分别提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这三类古典园林在保护与利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梳理、归纳得出北京古典园林现存四大问题:立法不够清晰健全;权属不清,无修缮资金来源;宣传力度低,全民保护意识不强;开放的古典园林人满为患,不开放的无人问津.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要尽快完善法律体系,建立登录制度,寻求多种资金渠道,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有限制地开放古典园林作为现代公园的补充。
  • 摘要:本文通过"监理制"对公路绿化养护所起作用的总结,在公路绿化的施工与养护进入市场化以后绿化养护监理机制引进到公路绿化养护工作中,在提高公路绿化养护质量、降低绿化养护成本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以此总结出绿化养护、监管的新思路,达到共同促进绿化养护成本降低,并将所有绿化养护投资真正投入于绿化养护工程中发挥其真正效能的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在榆树庄郊野公园建设施工中人工湖对新型防水材料膨润土防水毯的应用,了解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施工要求、施工注意事项、防水原理及材料特点,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在郊野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新的尝试,为以后各个施工工程防渗防漏或密封设计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 摘要:城市绿化和园林景区的建设在给人们生活带来生机和环境美化的同时,园林植物废弃物也越来越多.为此,本文结合北京西城区园林植物废弃物处置的实践经验,对处置条件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城市园林植物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西城区园林植物废弃物循环利用基地还处于试验阶段,在园林植物废弃物堆肥技术方面仍在不断地摸索。结合当前的现状,建议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二是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从园林植物废弃物收集点的建立到产品的销售等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园林植物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颐和园近年致力于建立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虫害防治方法.而应用太阳能灭虫器对具有趋光性的园林害虫进行测报和防治,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物理灭虫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药使用量.本实验通过在颐和园内特定地点设置不同波长的太阳能灭虫器,统计其诱捕到的害虫及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初步总结了颐和园内常见害虫的特定诱捕波长,探讨了不同波长诱虫灯的诱捕效果的差异.对于太阳能灭虫器在颐和园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 摘要:丁香细菌性疫病是观赏植物丁香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由丁香假单胞杆菌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Van Hall 1902)所致.丁香发病后出现叶部坏死斑,严重时叶片干枯卷缩在枝干上,似火烧状,失去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丁香细菌性疫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提出了植物免疫、栽培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园林植保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 摘要:本文以大花月季栽培理论为基础,结合作者的养护工作经验,从修剪的时间及数量,施肥的时间、种类及数量等角度阐述了部分品种大花月季国庆促花栽培技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说明和分析,提出部分品种大花月季采用分批修剪残花及部分已盛开的花枝、夏季花前施有机肥时增施氮肥等对夏季花品质影响较小,但会较大提高国庆期间花朵品质的栽培措施,使国庆期间大花月季在城市园林中展现最佳观赏效果.
  •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府第"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形设计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特点分析及设计难点,提出了问题所在;其次进行了项目的地形设计原则、地形处理手法等分析,总结出地形的利用方法和一些设计技巧,并根据以上方法技巧,分别对本项目的各园林景观空间:入口空间、道路空间、中心活动广场空间、中心水系空间、宅前绿地空间、私家庭院空间等提出有特色的地形设计方案,以便更好的利用地形塑造山地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空间.文章最后指出,本项目地形设计还需不断创新,使山地居住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园林居住区.
  • 摘要: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高消费人群对生活深层次的追求大大推动了住宅郊区化的进程,低密度别墅区项目也就因此而兴起.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现今的别墅区开发商已不仅只重视建筑外形和户型的设计,同时越来越认识到景观设计在别墅项目中的重要地位.不论是什么风格的别墅项目,都需要景观设计师从整体出发,因地制宜,巧妙结合建筑风格、室内布局等外部条件,整合创造一个极具价值感的高档居住环境。
  • 摘要:本文以硬质景观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硬质景观材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选择和应用.首先分析硬质景观材料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总结硬质景观材料选取的原则:再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探索部分硬质景观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出废弃材料作为硬质景观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设计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思路,丰富景观设计的材料。
  • 摘要:文章针对高架桥底部空间的特殊立地环境,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攀援植物的选择时应根据不同桥体构筑物、不同立地环境条件加以筛选和利用,为今后高架桥的垂直绿化空间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参考。
  • 摘要:本研究以带腋芽的野生百里香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浓度的6-BA和IAA组合对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的效果,以及不同浓度的1BA对生根的影响.提出了野生百里香丛芽诱导和快速增殖适宜培养基及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移栽基质.针对野生百里香在城镇园林中开发利用亟待解决的快速繁殖问题开展研究,对丰富城镇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摘要:在对不同年龄段公园使用者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活动对公园使用需求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对大众的行为活动类型、内容及各自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以大众行为为依据的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就要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并以此总结出指导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导则:仔细观察、科学预测、公众参与、使用设计语言准确表达设计意图、重视建成后的回访与修正工作。
  • 摘要:本文是课题《耐荫地被及宿根花卉在公园中的应用》的研究总结.课题利用3年时间,引进本土地被及宿根花卉19科33属40种,在天坛公园选定4块不同光照条件的试验地,通过对花期、地面覆盖能力、抑制杂草及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同一科属间不同植物种类的花期、株型表现、休眠期、萌芽展叶期、叶色枯黄期的观测,筛选出适宜极荫、半荫、全光三种环境下生长的地被及宿根花卉23种.
  • 摘要:通过对汉石桥湿地南部水生植物园和林地恢复区的水生植物种类、分布及生长情况调查发现,该区域常见的水生植物共24种,其中,挺水植物15种、浮叶植物4种、漂浮植物2种、沉水植物3种、通过分析调查区域内水生植物的应用现状,明确了水生植物配置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增加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等解决途径,以期为今后科学、合理配置水生植物,营造舒适、适宜的园林环境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摘要:历史名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具综合性的重要载体之一.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各界积极关注."历史名园保护与发展"是个大而严肃的命题.本文以简要几点回顾,概述了自己对"命题"的认识,第三部分是退休后,耳闻目睹的初步感受.愿"历史名园保护与发展"继续沿着科学发展观稳步前行.rn 历史名园、保护、发展三者组成一个命题,其“历史名园”是基础,是境地,是保护的对象,是发展的前提;其“保护”是举措,是发展的前提之一;其“发展”,必须相度地宜,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基础长存如故,全在举措;实现目的,基础及举措才有意义;举措不恰当就会消弱基础,难达目的。此“历史名园保护与发展”的内在关系,是笔者深入认识的课题之一。rn “古为今用”是历史名园、名遗址、名坛保护与发展的目的。欲达目的,人们已有大量的探索与实践,有成有失。本人从借鉴“成”与“失”中感到:在历史名园、名遗址、名坛的保护与发展中,以公园面向的部分,当属古为今用;一些不得体的改造、添加,有的已在实践中纠正、恢复历史原貌;尚未纠正者,何谈古为今用?总之,古为今用是用“古”之“用”,并非损古、毁古再用。如何正确把握“古”与“今”之间的关系,是笔者认识的课题之二。rn 历史名园、历史名园遗址,包括以公园面向社会的历史名坛,没有因其公园的面向影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人世界遗产名单者也未因叫“公园”而受影响。历史名园、名园遗址、名坛可以是文物、世界遗产;然而有些文物、世界遗产就不可能是历史名园、名园遗址。不顾园林根本性质,套用一般文物等行业的思路合适吗?这是笔者深入认识的课题之三。
  •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海子公园二期景观的前期论证,总体规划,景观结构,功能分区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诠释,希望将南海子公园建设成为集麋鹿保护、生态湿地、彰显文化为三大主题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形成本区域的文化和生态的特色品牌带动周边地区的综合发展。
  • 摘要:大花萱草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材料,北京市植物园近几年从国外引进了数百个大花萱草品种,在连续几年的引种观察下,根据其花型、花色、花期等性状进行筛选,挑选出了适合北京地区园林绿化应用的几个品种,并对其特性、繁殖方法、园林应用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介绍.
  • 摘要:郊区公路绿化作为北京市整体园林绿化的一部分,对改善郊区公路周边生态环境,调节大气结构,保证行车安全,美化路容路况,稳固路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交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尾气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并增加了大量热能排放,加重了城市热岛效应.因此,选择优质树种,提高绿化质量,扩大绿化面积,改善人们出行的行车环境,是公路绿化园林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北京郊区公路绿化的植物现状浅谈园林植物在公路绿化中的配置,为今后郊区公路绿化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rn 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绿地条件,利用园林植物的“春花、夏叶、秋果、冬干”的观赏特点,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风韵表现创造出有特色的公路绿化景观。避免过去设计单一、成行、成排的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侵蚀。rn 要合理应用植物材料的围合空间,创造立体绿化的格局。现有的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再成排、成行的种植路树必然造成土地浪费,要充分考虑填充地被植物,凸显结构紧密、层次分明、远近结合、复层混交、绿量大,生态效益好的植物种植方法,避免黄土露天现象发生。rn 各区县路管部门应充分考虑自有特点与现状,与郊野自然景观相匹配。要定基调、选骨干树种、配一般树种,做好现有路网区域内的树种调查。做到“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大力选用抗污染树种、降尘树种和耐瘠薄树种,避免大树移植、突见成效、规格超大的施工工程。rn 大力发展自身的产苗基地,重点培育适合公路绿化种植的树种,更好地抓好苗木生产,为提高优质的树木品种提供基础。减少南采北购,降低苗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n 有条件地借鉴城市园林树种的选配经验,较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多种功能的作用,扩大公路绿化的影响力。rn 引进新工艺、新品种,发展鲜、特、色的丰富多彩公路沿线绿化。在桥区、绿地或郊野公路的两侧加入抗旱的1-2年生野花卉组合,大力发展培育新型宿根花卉,使之与大自然相融合,避免公路绿化中陈旧品种的延续。
  •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北京市北部昌平区域内近年来公路绿化发展速度和整体绿化水平,对现有公路占地范围内的空白地、林下绿地及桥区护坡等进行地被植物和垂直绿化方面改造与完善所进行的总结论述:昌平区域内公路绿化事业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行道树栽植量与日递增,但公路沿线林下绿地及桥区护坡等处的空白地还很多.为了进一步减少因林下绿地、空白地而引发的黄土扬尘及PM2.5的污染,需要完善补充林下绿地和桥区护坡等处的绿化,并充分利用地被植物及攀延植物的特点达到绿化美化公路沿线,这不仅可增添北京市的绿色景观,也满足了本市平原整体绿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公路路域环境及绿化特点,公路绿化的组成和地被植物的选择,常用的地被植物与垂直绿化植物的栽植和养护抚育管理等方面、在实际操作方面对栽植前的绿地整地、施底肥、土壤耕作到地被植物和垂直绿化植物栽植时的坑径要求、苗木要求、栽植时间以及栽植后的抚育管理中施肥、浇水与排水、除草、病虫害防治、修剪等管理工序进行论述,全面反映了实际工作中所应用的整个地被植物绿化和垂直绿化方面所进行的改造与完善的技术程序与要求.
  • 摘要:颐和园和凡尔赛是分属于东西方园林体系的重要作品:二者建造年代相似并且同为皇家园林,但是因为两者诞生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因此得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观感受和心理体验其各具特色的造园手法和园林意境在今天异彩纷呈的园林风格下显得弥足珍贵,它们以其纯正的血统和独特的视点分别描绘着东西方昔日庞大帝国的伟岸雄姿.
  • 摘要:北京梅花的园林应用基本可以分为室内盆栽和露地栽植两种类型.香山、中山公园都有养植梅花盆栽并作为园林展陈的历史 "北京的盆梅据说是从明朝开始由江南传来的."(陈俊愉1962).虽然北京露地栽植梅花最早记载始于元代,清代还出现了梅花物候记录的专著.但在封建时代,只是在皇家、文人和个别私人宅院中偶尔出现的现象,还不能算是今天意义上的园林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前,梅花在北京园林中的露地应用寥若晨星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也基本以引种驯化的科学研究为主,园林栽植应用尚不普遍中国梅花在北京实现有规模的园林应用,是在陈俊愉先生南梅北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几代人对于规律的艰苦探索和技术上不断的改良而成.
  • 摘要:北京作为正在建设中的世界城市,其绿化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全国乃至世界绿化事业都有着重要影响,意义重大。绿化观念从注重绿化面积向注重生态作用转变,绿化绿量从低绿量向大绿量转变,这些改变使北京正在一天天变美。而对于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某些地区绿化绿量低和树种选择不当的问题,应从选种和育种开始解决,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时科学配置植物,改造时去除有问题的树木,增加植物种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增加绿量,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作用。rn 绿化一旦实现多树种、多层次以后,就可以达到多样性的要求。各种树木的果实可引来不同鸟类和兽类动物觅食,从而增加了动物种类,也就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这为最终实现大地园林化,为打造宜居城市,为北京最终建设成世界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
  •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城市滨水空间的概念,总结滨水地区开发建设的发展情况,形成对滨水地区发展和水文化的重新认识:结合全球化背景冲击下的滨水地区开发的新挑战,通过对生态园林城市的阐释,提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滨水空间景观的影响和指导要求.最后通过论述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滨水景观的生态性目标和手段.通过对哈尔滨银水湾水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实例分析,在项目建设中对新理论的实践和生态景观建设的新要求而提出的新问题为例证,从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条件、地域文化表现等众多关联因子的相互影响和限定中,探讨城市综合发展中滨水空间的生态景观建设问题,对城市滨水空间综合开发和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 摘要:作者从分析"7 21"暴雨对全市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造成的灾害和成灾原因入手,提出风景园林师在规划设计层面的应对措施,对风景园林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方向,以期更好发挥公园绿地及风景区的综合效益.提出要坚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30%绿地率的最低标准,加强绿线和蓝线执行的监管,落实城市绿色空间的开发建设的管控机制,加强公园绿地集水集雨功能及相关防灾设施建设,推广立体绿化,有效增加中心城区各类绿色空间面积,科学规划,设定禁建区,开展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
  • 摘要:历史名园作为延续城市文脉的关键要素,对其进行不间断地保护与完善工作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作为北京历史名园的杰出代表,本文旨在通过对颐和园凤凰墩绿地改造工程详细记述,探讨如何在利用现有条件、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对历史名园进行采用相对优化的设计方案,提出了关于北京历史名园在园林景观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几点建议.rn 不同于一般公园的改造设计方案,历史名园由于经过多年的变迁,现状情况较为复杂,需要设计者进行深入实地的调研,有的放矢地开展设计工作。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不符合古典造园手法的现状尽可能在新的改造方案中予以纠正,对于暂时不能纠正的问题也应在改造过程中予以弱化,避免再次破坏造园者的初始设计意图。rn 关于历史名园的史料记载虽然稀少,但只要设计者悉心研究,借助相关资料还是能寻得蛛丝马迹作为设计的依据。无论对于古建小品景观的恢复、还是对于园林植物景观的恢复都要坚持其本来的园林风貌,避免因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在复古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时俱进的挖掘历史名园的时代价值。rn 历史名园的改造工作往往是分地块、分阶段地逐年进行,缺少统一的规划建设方案,然而对历史名园的维护与建设恰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战略手段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因此建议管理者能联合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制定出一套更加科学的、系统的规划方案,确保历史名园的改造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最大限度的保证对于历史名园的建设与传承进入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
  • 摘要:通过对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环境多指标的测试,包括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的成因等,来诊断森林的健康状况、筛选出影响森林健康的主要环境指标。
  •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产业的发展,校园建设不再是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也不单纯是西方开敞分散型的校园.在新的形势下,校园必然是一个公共开放空间,但也保有地域特色,同时更重视校园的功能以及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并留有可持续发展的余地.方案通过文化历史轴线的塑造保留历史记忆、传承文化,力图提供一个人性化的校园,通过对庭院空间、建筑过渡空间、屋顶花园的细致设计,真正做到“建筑融于自然”;在保证活动空间和消防通道的基础上,尽量挖掘绿地面积,结合建筑的结构功能设计屋顶花园,增加竖向绿化,最大限度的弱化建筑青灰色硕大的身影;充分利用植物材料创造自然生态空间。
  • 摘要:本文从实例出发,探讨北京鼓楼旧城区不适合构建绿道系统的原因,分析北京顺义区绿道系统规划,探索绿道选线思路.rn 绿道沿线节点的特征决定了绿道的主要功能,充分利用核心景观资源,在此基础上对绿道合理定位。以北京顺义区绿道系统规划为例(以下简称顺义绿道规划),绿道形成了“一带两翼”rn的景观体系,以潮白河景观带为核心、东翼以郊野景观为特色串联唐指山水库、汉石桥湿地等自然景观;西翼以诚实景观为特色,联系花博会、新国展、燕京啤酒厂等城市景观点。rn 以绿地为绿道实施空间,与用地功能相协调。其中,以带状绿地作为主要空间载体。尽可能以点带线,向不同方向延伸,最终形成网络(如公共设施较多,地块的使用率就较大。如顺义绿道规划,顺义公共设施用地集中分布在顺义中心区,马坡,牛栏山,空港城的核心地区;绿道需要串联这些地区,同时考虑轨道交通站点,社会停车场和公共站点的串联。rn 在顺义绿道规划中,尽可能多地串联景观资源,包括核心旅游景点和周边采摘园、度假村等。rn 绿道选线,一方面确认绿道系统的骨架,有利于完善绿色交通、景观、旅游功能;一方面对绿道系统骨架进行补充,针对不同景点,突出主要功能。通过步行道与自行车道将主要景点串联,让人们方便快捷的到达公共活动空间。
  • 摘要:针对我国城市道路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分析研究了当今国内外雨水花园在城市绿色街道中应用的成功案例,并针对我国绿色街道的发展和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rn 对已建成的街道,可将街道的隔离带、绿化带进行雨水景观改造。选取较宽的隔离带、绿化带,局部将路缘石改高为平,做出路缘石缺口。这样将一部分街道雨水引入绿化带内,增加了雨水渗透,同时减轻了绿化带的浇灌养护。隔离带、绿化带内也应当相应地系统设计雨水花园。在实施改造之前务必保证旧街道原有植物不受其影响。rn 对于新建街道,可以考虑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抬高路面标高,降低绿化带和绿地标高,将花坛(池)、草坪、树木置于路面标高以下20厘米左右,且在大片绿地中设置一定的坑洼地。在降低绿地标高的同时,在道路与绿地之间开挖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浅沟,使沟中的雨水最后注入种有一系列植被的洼地,并在这里经植物净化渗入到土壤中。rn 雨水花园是靠其土壤与植物共同作用来处理雨水的,所以对植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乡土植物为主,不能选择入侵性植物;选择既耐旱又能耐短暂水湿的植物;选择根系较发达的植物。同时植物配置时宜综合考虑植物的姿态、色彩、质感、花期、植株大小的搭配,形成不同风格的花园景观。
  • 摘要:在现代设计中,石头不论是单个、多个、组群、还是作为主题、配景、材料、肌理或者是背景,它充当一种视觉图形元素的特点被强化了.现在的景观石应用越来越重视它的色彩感、质感、节奏感与秩序性.在现代园林中,利用自然石的生态性特点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适地适量的处理地势景观中丰富的竖向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前人的设计经验,结合现代园林成功案例的设计手法,具体阐述了景观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形式.rn 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要创造出环境舒适,景色宜人,适合人们居住、生活、游憩的场所。山石是园林设计的必要元素,也是园林景观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石是原材料也是最终的景点。通过对山石的巧妙运用,利用其自然的生态性特点,打造出具有朴实、野趣的环境场所。也营造出了独具华夏审美特色的山水自然景观。由于山石浓缩着自然山川的灵气神韵,包含着强烈的自然特性,又有着奇特丰富的外表,坚硬刚韧的内在特点,它们或粗矿大气,或细腻玲珑。在园林中,山石已不是矿物意义上的山石,而是已经具有浓浓的人情味,具有灵气的。山水为园林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灵性,构成符合自然规律的环境空间,将人为景物与自然景色有机的结合,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摘要:本文从当今世界各国(美国、新加坡等)美丽国土建设的实践规律,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大发展时代的到来,和由绿化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向建设美丽中国迈进的时代要求.rn 2004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下40多个国家“园林城市”市长在深圳召开论坛,签署发表《生态园林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深圳宣言》,这是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在全国铺开的一个标志,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由“量”的增加到“质”的提高擅变。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更高层次。与园林城市注重园林绿化指标不同,生态园林城市更注重“生态”指标的衡量,城市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保障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高度重视,目前青岛市、南京市、杭州市、威海市、扬州市、苏州市等十一家城市列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rn 不光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已经走进了中国的乡村。美丽乡村,是中国乡村发展理念的新跨越,更是一个绿色崛起的新起点。rn 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点,浙江安吉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利用三年时间打造了“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白茶飘香”、“昌硕故里”四条精品观光带,使全县建成的“美丽乡村”已覆盖了安吉四分之三县域面积。通过建设实践安吉得到国家和世界的认可,并制定出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世界地球大会主席莫里斯·史特朗也曾表示,“美丽乡村”国家标准的提出,展现了中国农村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所展示出的“多元和谐共生之美”,必将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示范意义。rn 美丽宜居并不只是体现在安吉的乡村,目前全国已评出了江西婆源、苏州周庄、湘西凤凰、浙江乌镇、山西皇城村、云南元阳等20个美丽乡村。从美丽乡村出发,建设美丽中国的旗帜已高高飘扬在中国农村发展的征途上。
  • 摘要:为分析城市绿地对降低空气PMM2.5浓度的作用,发挥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对不同季节内城市典型绿地与裸地内空气PM2.5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空气PM2.5浓度情况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全年绿地内PM2.5的浓度低于裸地内PM2.5浓度10%;夏季绿地内空气PM2.5浓度与裸地差别最大,低于空地26%;冬季绿地与裸地差别很小.春季,空气PM2.5浓度与相对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空气湿度越大,空气中PM2.5浓度也越大。
  • 摘要:在城市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屋顶绿化的产生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开拓了空中绿化的新思路,是城市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本文以建成屋顶花园为例,总结探讨屋顶绿化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屋顶绿化的发展提出建议.rn 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节能环保、观赏娱乐等优势价值已得到许多专家的认可和发达国家的验证。在我国,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绿化形式,其相关政策法规、设计规范标准、施工操作流程、验收标准及养护管理制度等等,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许多环节远不如地面绿化成熟。rn 新生事物从接纳认可到成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政府的决策领导,技能人员的实践推广,以及全民的参与支持。改善居住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毕竟最终受益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屋顶绿化大规模建设的时期离人们越来越近了,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城市灰秃秃的屋顶必将被一处处精美秀丽的绿色风景所取代。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受损现状,查阅大量资料归纳总结了城市河流受损环境生态修复的原则和具体措施,并强调在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河流所处环境及时间空间尺度不同,制定相应的修复目标,依据修复目标采取相应措施对城市河流受损环境进行生态修复,以期使河流受损功能恢复到接近期望的理想状态,使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健康,进而在遵循河流自身发展规律的条件下持续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 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平安时期的庭园山石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收集中日两国相关古籍文献、文学作品进行印证,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第一次高峰时期的庭园山石应用状况进行了比较,深入考察了两国庭园山石应用特点、异同及原因,讨论了两国庭园山石在后世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原因.日式庭园山石审美情趣呈现出唐文化的特征,两国庭园山石呈现出模拟自然与赋予主题的差异,探讨了石景的不同含义与继承发展方向,以及造园主体的差异与日式庭园石景呈强化倾向。
  • 摘要:本文从我国主要城市种植屋面政策、市场前景、种植屋面用阻根防水产品应用技术探讨及种植屋面推广建议等方面入手,集中介绍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等城市在种植屋面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和政策支持、规范引导等;从我国城市长远利益的角度,分析阐述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必须以建筑屋面"平改绿"取代"平改坡",必须对因城市过度开发建设所产生的建筑下垫面进行必要的植被恢复和生态补偿;通过对耐根穿刺防水材料植物检测结果的分析及经验探讨,阐述了种植屋面防水材料应用技术及推广领域,为引导我国种植屋面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将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与陈秀中研制的《北京小菊老桩盆景优良品种评价体系》相结合,提出了将模糊数学用于北京小菊老桩盆景优良品种评价的实用方法.对该品种而言,把花部形态、主干造型、枝叶形态、根部造型、生长情况同时考虑时,隶属于“好”“较好”“一般”“较差”的程度,分别为:0.27,0.36,0.21,0.16。按最大隶属原则,该品种的评价等级为“较好”。依据这个方法将需要评价的小菊品种逐一进行模糊评价,最后可按照每个品种评为“好”这一等级隶属程度,从高向低排序,排出名次。也可按评价结果,将其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
  • 摘要:本文的重点是研究侧柏挥发物有效提取方法,为双条杉天牛引诱剂的研究开发及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利用旋转蒸发萃取侧柏木挥发油,并对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实验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利用侧柏木屑为材料,在50℃,1∶8的木屑蒸馏水的体积比的条件下,蒸馏1.5h.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油分析,结果发现其主要成分为罗汉柏烯和柏木脑.
  • 摘要:垂柳是北京市重要的行道、绿地、庭荫、固岸护堤及平原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然而垂柳的害虫种类较多,如果不及时防治,常常造成重大的危害.本文列举了北京地区垂柳病虫害的主要类型,详细阐述了优势害虫的危害特点及发生情况,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综合防治措施.rn 北京地区柳树食叶类害虫有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Laicharting) 、柳毒蛾Stilpnotia salicis(Linnaeus)、杨毒蛾Stilpnotia candida(Staudinger)、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柳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Moore)、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Motschulsky)、柳瘿叶蜂Pontania bridgmannii(Cameron)等,发生危害较多的是柳蓝叶甲、柳毒蛾、杨扇舟蛾、柳瘿叶蜂等。rn 柳树吸汁类害虫有柳蚜、柳瘤大蚜Tuberolachnus salignus(Gmelin)、娇膜肩网蝽Hegesidemus habrus Darke、柳刺皮瘿螨Aculops niphocladae Keifer、草履蚧Drosichacontrahens、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等,危害较多的是柳蚜、娇膜肩网蝽、柳刺皮瘿螨等。rn 柳树蛀干类害虫有光肩星天牛Anoplohora glabnipennis、云斑天牛Batocerahorsjieldi(Hope)、柳缘吉丁虫Me肋oeus cerskyiObenberger、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Cossus cossusorientalis Gaede、柳树透翅蛾Parathrene tabaniformis(Rottenberg)等,危害重的是光肩星天牛。
  • 摘要:绿化废弃物的再利用是节约型园林的发展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不同绿化废弃物的特点,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环境,对各种绿化废弃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再利用方式和利弊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生产有机覆盖物,设置绿化围挡,制作园林小品,作为植物支撑等。
  • 摘要:观赏菜园是目前极为流行的布展形式,本文介绍了2008年在香山公园春季花展中观赏菜园策划、构思、设计、施工全过程,详细叙述了材料准备、花卉选择、科普教育等相关环节,对观赏菜园的游客群体进行了调查分析.
  • 摘要:在城市绿化中,如何保持较高的反季节栽植成活率是绿化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园博会中大量栽植的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雪松(Cedrus deodara)为例,总结了城市绿化实施反季节栽植的关键措施,从苗木的选择、栽植技术、栽后养护等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北方地区城市绿化反季节栽植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2009年以来,对远大路和阜成路银杏进行了深入地调研,总结出一些经验和规律.其失绿、焦叶原因为:立地条件不良、极端天气、土壤不透气等非侵染性因素和病虫侵染性因素,造成根冠供需失衡,自身抗逆性下降而产生黄叶症.解决的关键在于:提升栽植质量和标准,加强精细养护,改善根部生长条件,防盐,控水,控肥,透气等综合措施.
  • 摘要:天坛公园对古柏林区内自然草地进行合理的人工辅助培植,不但使之品种多样,整齐美观,对昆虫的生物多样性也有影响.通过对古柏林间不同地被类型昆虫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生态优势集中性指数、柏树主要害虫消长规律及各项地被管理措施对昆虫的影响等内容调查,结果表明昆虫种群的多样性与栖息地植被多样性密切相关,天坛公园调控古柏林下地被植物多样性措施,提高了古柏生态系统内昆虫多样性水平,有利于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为虫害的生态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从光照、温度、水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叶子花的花期进行调控试验,使其在任何时候都能开花.并将该项技术应用在了天坛公园国庆花卉的生产中.
  • 摘要:通过对天坛公园麦冬草地内杂草种类、优势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麦冬草地中有杂草59种,分属27科.春季杂草有26种;夏秋季杂草有52种.在麦冬草地中采用4种除草剂处理剂防除杂草,明确了各种除草剂的使用时间.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效果、持效期及对麦冬草的安全性.制定了人工除草与化学除草巧妙结合,茎叶处理与土壤处理科学搭配的全年杂草控制方案,可以节省人力,提高除草效果,更好地保持绿化成果.
  • 摘要:本文介绍了唐山市西口路绿化景观设计项目,该项目从设计现状入手,以上位规划为依据,从促进城市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展现城市形象等多个角度进行设计,在生态设计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项目建成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综上所述,城市湿地公园是维护和改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园林绿化专业的基础上,需要多专业进行协作完成的。通过统筹协调,使得规划、设计和管理有机结合,以便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更加科学和完善。此外城市湿地公园依托其与城市良好的区位关系,实现了其与城市有机的联系,因此妥善处理好其应用的方式,可以突出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满足建设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全面发展。
  • 摘要:本文梳理了湿地、湿地公园的概念,阐释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正反面案例的研究归纳总结出相应对策,以期对今后的设计工作起到指导作用.rn 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领域,全国只有少数的高校专家和研究机构依据《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完成了一些规划和设计,理论体系上不完善,规划设计的规范性、可行性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游人人均占有面积、路网密度等,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具体的指导性的数据。rn 设计工作是一个既要遵循一定标准,又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的过程。完全依据规范会陷于死板,过分偏向创造,方案会失去科学性。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建议以相关规范的分区为基础,根据城市湿地的敏感性划分合理的功能分区,保证大的方向正确。敏感性强的湿地应建立重点保护区。只允许开展各项湿地科学研究、保护与观察工作,限制人类的游憩行为,将人为干扰降到最低,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重点保护区的外围划定适当的非人工干涉圈,作为缓冲区。以更好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掩体,减少外界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在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设置游览活动区和管理服务区,安排适度的游憩设施,开展以湿地为主题的休闲游览活动。但同时要注意游憩设施的密度及强度不宜太大。在大的分区框架下,丰富原有分区,发挥设计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 摘要:北京市植物园2000年从荷兰引进新优针叶树共48个品种.从中筛选出10个叶色特殊的新优针叶树品种,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总结.通过采用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生根剂对这10个针叶树品种进行扦插繁殖试验,得出KIBA生根剂能够显著提高这批针叶树扦插的生根率。共繁殖成活苗木6680余株,其中部分苗木已应用到园林绿化中。
  • 摘要:本文以联合勘察加景天(Sedum kamtschaticum ssp.ellacombianum)、'胭脂红'景天(S.spurium' Coccineum')、石景天(S.acre)3种景天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显微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叶片细胞结构变化与景天植物抗寒性的关系.结果如下:(1)景天的抗寒性与其叶片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淀粉粒积累、粘液细胞增多以及蜡质层增厚有关,在低温胁迫下石景天因为叶绿体表现出高的稳定性,叶肉细胞液泡中存在大量囊泡(小泡)来防止细胞结冰,以及通过叶片表面厚厚的蜡质层降低蒸腾作用,从而达到较强的抗寒性.(2)从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分析,3种景天植物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石景天、 '胭脂红'景天、联合勘察加景天.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