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代法律

古代法律

古代法律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221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153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法学、法律与生活、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2012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中国法学会刑事讼诉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等;古代法律的相关文献由18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晋藩、梁治平、李西娟等。

古代法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9.0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2153 占比:90.69%

总计:2374篇

古代法律—发文趋势图

古代法律

-研究学者

  • 张晋藩
  • 梁治平
  • 李西娟
  • 王蕊
  • 郭建
  • 徐忠明
  • 贾静涛
  • 赵勇
  • 马小红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编辑部1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邢琳
    • 摘要: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法律史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法,采用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自信。专题中部分内容切割为慕课,以问题层次化,形成教学问题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法典中"变与不变,动静结合"的系统梳理,让学生易知其然,明白所以然。案例以慕课形式出现,因微视频内容的熟悉,课堂上的"案例比较、小组讨论"教学法等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加深学生对古代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也得以形成。
    • 蔡浩威
    • 摘要: 中华法系是我国在长达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形成的法律体系,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影响深远.通过对《唐律疏议》法律条文的分析和整理,归纳出了中华法系的五个特征:(一)德主刑辅,礼法结合;(二)重视教化,宽仁慎刑;(三)家族本位,维护伦理;(四)贵贱有等,尊卑有序;(五)皇权至上,政法合一.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法系不仅推动了古代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如日本、高句丽等法律制度的发展,而且对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 朱巧红
    • 摘要: 我国的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精深的法律思想,至今仍有其价值,对我国现代刑事诉讼法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现代刑事诉讼法观可从古代法律文化的视角寻求突破.从我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发展与特点入手,分析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对现代刑事诉讼法观的影响,探究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对现代刑事诉讼法观的启示,借此给我国现代刑事诉讼法观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闫强乐
    • 摘要: 儒家立场与儒学传统是认识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视角,儒者的主导使得中国古代法律的构建与演变始终符合儒家对于人性与法律的基本判断,在整体上有利于国家、民族、社会、家庭、个人的综合性存续与发展。《儒者论法》一书是朱勇教授基于儒者立场对中国法律传统的思考,梳理中国古代法律"忠君""治官""约民"等历史传统,总结中国古代法律"德法共治""权利换和谐""则天立法"等基本特征,发掘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官法同构"的制度逻辑,明确"祖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的国家根本法作用,阐释宗族法在中国古代基层社会中的有效治理作用,以祖制、"六事法体系"、宗族法全面建构了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总体而言,《儒者论法》秉持儒家基本立场,深入中国文化语境,贴合中国历史观念,展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鲜明特征与国家治理制度的中国特色。
    • 孙桃花
    • 摘要: 早在中国古代便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儒家思想对中国产生了两千多年的影响.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而源远流长,并对我国古代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民为邦本"中的以民为本的观念,儒家思想把原始宗教中的天的观念具体落实到人民身上,将民升为到神的地位.
    • 马成祥
    • 摘要: 我国的古代法律与宗教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包括古代法律的文化起源以及各项律令的制定与执行都能够寻找到与宗教相关的思想.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与宗教之间的紧密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在古代原始社会,宗教思想,例如巫术、敬鬼等宗教活动对于法律的出现产生了推动作用,而在王权神授论的指引下,法律的人为意志与对天意的崇拜实现了充分融合,法律就被认为是上帝的恩赐,只有对天意保持虔诚,才能真正得到上天的眷顾.为此,古代法律文化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 凌宏强
    • 摘要: 我国古代法律让人联想到的大部分是一些严刑峻法,实质上其中一些立法技术之高超、制度体系之周密,甚至当代的法律制度也不能与之相媲美.我国古代法律中,也蕴含有对于人权保护的内容,这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当前的法制建设和改革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 殷啸虎1
    • 摘要: 匿名举报的行为由来已久,其产生也有着很复杂的社会原因。但举报人既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更不用承担举报失实甚至是诬告的责任。对正常的司法诉讼秩序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破坏。因此,至少从秦代的法律起,对匿名举报的行为在法律上就将其作为一种犯罪行为而加以制裁。
    • 王雨墨
    • 摘要: 本文主要内容是对与法律相关的汉字进行研究探索,从其字形、发展历程、文化内涵等方面切入,结合有关文献及注疏资料,在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来论述汉字当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法律文化。通过研究"法""律"二字的衍变和文化内涵、刑名用字阐释、执法行为用字和古人对诉讼的恐惧、厌恶心理,来充分地将汉字形体与中国古代律法相融合。
    • 屈梦帆
    • 摘要: 中华法系是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国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亚洲各国法律规范总称.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时期走向成熟,在清末修律大潮之中解体.中华法系是古代中华法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仅影响着古代中国以及古代东亚多国法制的发展,而且也对我国现代法治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当代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