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名义应力法

名义应力法

名义应力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公路运输、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43420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科技风、科技创新导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一届全国起重机械安全健康管理技术研讨会、2013年MSC50周年庆典暨中国区用户大会、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等;名义应力法的相关文献由241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卫星、刘青峰、李晓峰等。

名义应力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3420 占比:99.94%

总计:143510篇

名义应力法—发文趋势图

名义应力法

-研究学者

  • 姚卫星
  • 刘青峰
  • 李晓峰
  • 杨帅
  • 王发灯
  • 郑红霞
  • 代春香
  • 伊召锋
  • 何天
  • 冯超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秉智; 何正平; 李向伟; 兆文忠
    • 摘要: 某轨道车辆的一个横向减振器座的焊缝在服役过程中出现了疲劳裂纹.为了找到疲劳开裂的原因,在获得疲劳载荷谱的情况下,分别采用名义应力法、热点应力法以及结构应力法对开裂焊缝进行了疲劳寿命数值仿真计算.数值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与名义应力和热点应力法相比较,结构应力法的计算结果最符合实际情况,且在焊缝应力集中的识别能力上,结构应力法也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方法.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进一步讨论了3种方法的本质差异,得出在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的过程中,结构应力法最值得在应用中普遍推广.
    • 殷志欢; 张鹏飞; 常军; 袁鑫
    • 摘要: 为评估残余应力影响下的索梁锚固区焊接细节处的疲劳寿命,以苏通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索梁锚固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法模拟焊接过程,得到焊趾处的残余应力分布.通过在焊趾附近施加局部锤击力,数值模拟高温锤击处理对焊接细节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英国桥梁规范BS5400和欧洲设计规范Eurcode评估考虑残余应力影响的索梁锚固区焊接细节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钢锚箱直角焊缝附近的残余应力在焊趾处达到峰值,且随着距焊趾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基于BS5400规范,当残余应力为192 MPa时,上锚固板焊接细节处疲劳寿命相比于不计残余应力时的降低了63%,经高温锤击处理后,该处疲劳寿命相比于不计残余应力时仅降低了22%;相比于Eurcode规范,BS5400规范计算的外腹板与下锚固板焊接处的疲劳寿命降低了49%.
    • 叶九发; 翁怡军; 衡俊霖
    • 摘要: 正交异性钢桥面构造细节复杂且构件间大量采用焊缝连接,在反复交变车辆载荷的作用下存在突出的疲劳开裂风险,而疲劳试验通常被认为是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性能的最直观有效手段.但疲劳试验周期长、成本高,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局限性较大.为此,大量研究者基于数值模拟提出了名义应力法、结构热点应力法、局部应力法和断裂力学法等疲劳性能评价方法.这几种评价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各不相同,并各有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 颜朕朕; 刘纯琨
    • 摘要: 为了研究典型焊接结构在动态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建立搭接焊、十字焊、平焊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采用goodman曲线对恒幅载荷谱进行等寿命转化,根据IIW的相关标准在同种材料中以结构的形式来选用S-N曲线,得到三种焊接结构对应的寿命曲线;最后用有限元估算寿命.结果表明:十字焊的疲劳性能最差,平焊的寿命值最大,结构S-N曲线可行度更高.
    • 杨帅; 何天; 赵文平; 伊召锋; 李晓峰
    • 摘要: 通过对世界先进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当前常用疲劳分析标准的广泛研究,采用网格不敏感结构应力MSS计算方法技术,及主S-N曲线数学模型(Master S-N),将EN15085标准规定的设计流程通过编程实现人机交互,开发了基于EN15085标准的软件系统平台。本文将介绍新型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平台一WELD-CODE计算原理及功能模块,并通过一个算例证明该平台的准确性。
    • 罗三峰; 王光耀; 万鑫铭; 李阳; 周佳; 赵奕炳
    • 摘要: 基于有限元的疲劳寿命预测可应用于各行业,疲劳寿命预测精度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材料疲劳卡片,疲劳卡片反映了载荷水平与疲劳寿命的关系.通过设计合理的材料试样的疲劳试验,结合试验与有限元计算,计算不同损伤参量创建应用于疲劳寿命分析的材料疲劳卡片,同时对疲劳卡片的仿真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名义应力法构建的疲劳卡片具备较高的预测精度,结合材料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构建的多应力比S-N疲劳卡片,可用于其他适用于应力疲劳分析的零部件疲劳寿命分析,为提高零部件疲劳寿命预测精度提供新的技术途径,为零件的前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可在不同领域进行推广并开展进一步分析研究.
    • 杨帅; 何天; 赵文平; 伊召锋; 李晓峰
    • 摘要: 通过对世界先进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当前常用疲劳分析标准的广泛研究,采用网格不敏感结构应力MSS计算方法技术,及主S-N曲线数学模型(Master S-N),将EN15085标准规定的设计流程通过编程实现人机交互,开发了基于EN15085标准的软件系统平台.本文将介绍新型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平台—WELD-CODE计算原理及功能模块,并通过一个算例证明该平台的准确性.
    • 裴必达; 王连华; 李立峰
    • 摘要: 为了研究斜拉桥锚拉板关键疲劳细节的疲劳性能并对锚拉板关键疲劳细节进行疲劳评估,以乌江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MIDAS全桥杆系模型交通荷载下的索力幅值计算结果,选取了该桥最不利的中跨尾索锚拉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锚拉板三维分析模型并根据计算结果识别关键疲劳细节.结合JTG D64—2015《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美国规范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以及欧洲规范Eurcode 3,采用名义应力法对锚拉板关键疲劳细节进行疲劳评估,同时建立热点应力局部分析模型并结合欧洲规范Eurcode 3和国际焊接学会规范,采用热点应力法对锚拉板结构关键疲劳细节进行疲劳评估,并对各规范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此同时开展了锚拉板足尺模型疲劳试验研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锚拉板与边腹板对接焊形成的锚拉板结构,其最不利位置为锚拉板与锚拉筒上部焊缝圆弧过渡处(细节A),需重点关注该细节.乌江大桥锚拉板结构关键疲劳细节采用名义应力法评估均满足三种规范中无限疲劳寿命设计要求,从疲劳荷载效应、名义应力取值、板厚效应以及细节分类等方面对三种规范的无限疲劳寿命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欧洲规范进行无限疲劳寿命设计更为保守,从结构安全性角度考虑,推荐采用Eurcode 3对锚拉板进行名义应力无限疲劳寿命设计.热点应力法分析结果表明:乌江大桥锚拉板满足Eurocode 3要求,相较于名义应力法,热点应力法的取值结果更为客观,疲劳强度-疲劳寿命(S-N)曲线相对统一,且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热点应力法对焊趾处细节进行疲劳评估.足尺模型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疲劳荷载加载200万次后结构仍处于弹性阶段,刚度未发生明显折减,结构表面未发现肉眼可见裂纹,增大疲劳荷载幅至640 kN,继续加载到300万次(等效为按初始疲劳荷载幅共加载约500万次),结构仍未开裂,锚拉板满足无限疲劳寿命设计要求.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均表明,乌江大桥锚拉板设计合理,抗疲劳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 裴必达; 王连华; 李立峰
    • 摘要: 为了研究斜拉桥锚拉板关键疲劳细节的疲劳性能并对锚拉板关键疲劳细节进行疲劳评估,以乌江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MIDAS全桥杆系模型交通荷载下的索力幅值计算结果,选取了该桥最不利的中跨尾索锚拉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锚拉板三维分析模型并根据计算结果识别关键疲劳细节。结合JTG D64—2015《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美国规范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以及欧洲规范Eurcode 3,采用名义应力法对锚拉板关键疲劳细节进行疲劳评估,同时建立热点应力局部分析模型并结合欧洲规范Eurcode 3和国际焊接学会规范,采用热点应力法对锚拉板结构关键疲劳细节进行疲劳评估,并对各规范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此同时开展了锚拉板足尺模型疲劳试验研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锚拉板与边腹板对接焊形成的锚拉板结构,其最不利位置为锚拉板与锚拉筒上部焊缝圆弧过渡处(细节A),需重点关注该细节。乌江大桥锚拉板结构关键疲劳细节采用名义应力法评估均满足三种规范中无限疲劳寿命设计要求,从疲劳荷载效应、名义应力取值、板厚效应以及细节分类等方面对三种规范的无限疲劳寿命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欧洲规范进行无限疲劳寿命设计更为保守,从结构安全性角度考虑,推荐采用Eurcode 3对锚拉板进行名义应力无限疲劳寿命设计。热点应力法分析结果表明:乌江大桥锚拉板满足Eurocode 3要求,相较于名义应力法,热点应力法的取值结果更为客观,疲劳强度-疲劳寿命(S-N)曲线相对统一,且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热点应力法对焊趾处细节进行疲劳评估。足尺模型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疲劳荷载加载200万次后结构仍处于弹性阶段,刚度未发生明显折减,结构表面未发现肉眼可见裂纹,增大疲劳荷载幅至640 kN,继续加载到300万次(等效为按初始疲劳荷载幅共加载约500万次),结构仍未开裂,锚拉板满足无限疲劳寿命设计要求。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均表明,乌江大桥锚拉板设计合理,抗疲劳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 秦国华; 郭翊翔; 王华敏; 侯源君; 娄维达
    • 摘要: 在毛坯制造过程中,材料力学性能的非均匀性导致铝合金厚板内产生残余应力,以致在后续的高速切削加工过程中,随着材料的大量去除,残余应力的释放使得整体结构件发生变形,严重影响着整体结构件的尺寸稳定性。因此,研究零件结构与零件变形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加工过程的高效化和精密化至关重要。首先,将铝厚板内残余应力的释放合理地等效为外载荷的施加,利用材料力学弯曲变形公式建立铝厚板在厚度方向上加工变形的挠度模型。由实际加工测量可知:加工变形的公式解析值、有限元仿真值与实际测量值吻合得很好。为了进一步分析零件结构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通过名义应力法对零件的最小疲劳寿命与疲劳载荷下零件的最大应力进行等效以简化分析,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后将其作为样本进行神经网络拟合,得到了以3个腹板位置为输入、零件最大加工变形及最大疲劳应力为输出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一个使得最大加工变形和最大疲劳应力都尽可能小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使用遗传算法求解该多目标问题后取得的最优解为:3个腹板与零件底部距离分别为8.868 mm、27.992 mm、28.000 mm,此时零件的最大加工变形为0.088 mm,最小的随机疲劳载荷寿命为4.432×10^(7)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