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吸附解吸

吸附解吸

吸附解吸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69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农业基础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0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72420篇;相关期刊210种,包括土壤学报、土壤、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2011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吸附解吸的相关文献由205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登科、魏建平、李波等。

吸附解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0 占比:0.55%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2420 占比:99.42%

总计:72839篇

吸附解吸—发文趋势图

吸附解吸

-研究学者

  • 王登科
  • 魏建平
  • 李波
  • 夏建国
  • 张冰
  • 徐仁扣
  • 梁冰
  • 王汉鹏
  • 郭平
  • 张庆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媛; 宋琪; 许佳瑶; 孙红文
    • 摘要: 为揭示氧化物纳米颗粒(NPs)对离子型有机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两种典型的氧化物NPs对鲤鱼富集β-阻断剂美托洛尔的影响以及美托洛尔在鱼体内各部位的分布,并通过批平衡实验进一步探讨了吸附解吸与生物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NPs共暴露时,在摄取阶段结束时美托洛尔生物浓缩因子(BCF)值增加了2.39倍(TiO;NPs)和3.49倍(SiO;NPs)。净化阶段鱼体内的美托洛尔半衰期由20.09 d缩短到8.39 d(TiO;NPs)和6.13 d(SiO;NPs),净化结束时鱼体内的美托洛尔残余浓度则略有升高。NPs的共暴露未改变鲤鱼摄取美托洛尔的途径,但显著升高了鱼鳃和内脏中美托洛尔的浓度。相对于TiO;NPs,SiO;NPs对美托洛尔具有更强的、且不可逆的吸附,使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的lg KF值分别为2.21(TiO;NPs)和4.47(SiO;NPs)。研究表明NPs能够通过吸附载带促进鱼体对美托洛尔的富集,吸附态美托洛尔主要通过摄食和鳃的呼吸作用随NPs进入鱼体内,由NPs携带进入鱼体内的美托洛尔一部分发生解吸从而被鱼体利用,未发生解吸的部分随NPs的排出被排出体外。
    • 王琳琳; 龙正江; 朱冠宇
    • 摘要: 选择四个不同变形程度的中阶煤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煤样的等温CH4吸附/解吸实验、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研究了构造煤等温吸附/解吸性随煤变形程度的演化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机理。结果表明,构造煤等温CH4吸附和解吸曲线随压力升高均呈现先快速增大后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符合I型等温线特征,且均满足Langmuir模型,Langmuir体积随煤变形程度的增强总体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吸附/解吸迟滞程度则规律性降低。随煤变形程度的增强,芳香层面网间距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单元延展度则逐渐增大,单元堆砌度和堆砌层数表现出阶段性变化,煤晶核横向上的应力敏感性比纵向上强,受构造变形的控制更为明显;芳核C=C骨架呈明显增大趋势,芳环缩合程度较原生结构煤有所增高,而部分脂族类结构和C=O结构呈现规律性地降低。在构造煤变形过程中,煤芳构结构重排、大分子结构定向化程度升高、有序度增加,这种煤晶核短程有序性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煤对CH4分子的吸附作用力,同时构造应力主要通过影响大分子结构侧链和含氧官能团的变化控制其吸附性。
    • 文虎; 郝健池; 马砺; 任立峰; 魏高明; 郑学召
    • 摘要: 将液态CO_(2)注入煤层既可以达到驱替煤层CH_(4)的目的,又可以有效地对CO_(2)进行封存,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和实现CO_(2)封存及减排具有的重要意义。为研究液态CO_(2)溶浸作用对煤吸附特征的影响,指导和完善液态CO_(2)利用一封存一体化技术及机理,采用压汞实验结合CO_(2)等温吸附实验,对煤岩经液态CO_(2)“溶浸”作用引起的孔隙变化和CO_(2)气体的吸附特征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溶浸前后煤样的孔隙变化是造成煤样对CO_(2)气体吸附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其中<100 nm孔径非闭合孔隙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溶浸后煤样对CO_(2)的吸附量小于原始煤样,且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要弱于原始煤样。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得出,吸附过程中,原始煤样的吸附热及吸附势始终比溶浸煤样大,且原始煤样比溶浸煤样具有更大的吸附空间;解吸过程中,溶浸煤样的吸附热及吸附势稍大于原始煤样,但两者的吸附空间差异不大。
    • 王宏展; 吴小伟; 赵晓丽; 王珺瑜; 牛琳
    • 摘要: 环境中大量分布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由于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且对生物体具有毒性危害等特点,因而近年来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环境调查研究表明,环境MPs表面通常含有不同种类和含量的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过摄食进入生物体胃肠道后在胃肠液作用下会发生解吸,并引起相应的生物毒性效应。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体胃肠道中MPs表面负载污染物的解吸行为、机制和潜在影响因素。生物胃肠道系统中MPs表面携带的重金属、有机物以及自身添加剂在胃肠液作用下能够大量解吸。解吸机制方面,胃肠中消化酶能够影响污染物与MPs之间界面结合力(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和氢键等),结合力越小,解吸效率越高。此外,MPs表面负载污染物在胃肠道中的解吸能力也受到塑料性质(结晶度、孔体积和疏水性)和胃肠液性质(消化酶种类、消化液组分和pH)的共同影响,但具体机制当前仍不明确。笔者期望该综述能为进一步评估自然水体中生物体对MPs摄食所引起的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 李伟; 杨康; 程远平
    • 摘要: 甲烷在多孔介质煤层中运移时,会发生显著的同位素分馏,目前的模型和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瓦斯运移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现象。以不同分子间的竞争吸附作用、扩散能力差异性以及碳同位素分馏解吸-扩散成因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解吸过程中,甲烷碳同位素逐渐变重。瞬时同位素值在解吸后期呈指数级变重,累计同位素值随时间的变化与气体的累计脱气量随时间的变化相似。在气体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比值(D_(1)/D_(2))对同位素分馏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煤心中吸附气的体积分数占到90%以上,吸附/解吸引起的同位素分馏变化与耦合作用下引起的同位素分馏变化相近,该模型较好的预测了煤心瓦斯解吸中碳同位素分馏试验。甲烷在孔隙中的解吸、扩散是碳同位素发生分馏的重要原因,在此过程中游离气和吸附气引起的同位素分馏具有阶段性。通过该模型的参数与煤心的参数匹配后,可以获得煤心吸附气含量、游离气含量,进而评价煤层瓦斯含量。将该模型应用到煤层钻孔瓦斯抽采过程中,结合现场测试和实验室测试确定模型参数,建立煤层钻孔抽采瓦斯碳同位素值与瓦斯抽采情况的关系。可以判断煤层瓦斯抽采所处的阶段,并计算残余瓦斯含量,为评价煤层瓦斯抽采效果的潜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刘沙沙; 陈诺; 杨晓茵
    • 摘要: 微塑料能与有机污染物发生相互作用,可改变有机污染物对生物的毒性效应。已有的文献主要总结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解吸或二者对生物的复合毒性效应某一方面的研究,缺乏对这两部分内容的系统归纳。文章概括了微塑料特性、环境因素和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对吸附-解吸的影响:微塑料的分子结构、官能团和结晶度等影响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量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老化过程分别增强和降低微塑料对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效果;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量随温度、pH和盐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含有苯环结构、疏水性强的有机污染物容易吸附在微塑料表面。文章还归纳了微塑料-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个体、细胞和分子层面上诱发的毒性效应:微塑料会增强或削减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免疫系统、活性氧和基因表达等的影响;微塑料的载体作用可促进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和转运,对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和防御系统具有协同毒性效应;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联合作用下,微生物的胞外分泌物、细胞生长、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微塑料会增强或减弱有机污染物在蚯蚓体内的富集,并诱发蚯蚓的基因表达异常、氧化应激反应和代谢产物的变化等。未来需结合实际环境状况来分析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行为,从基因、蛋白质及代谢水平上研究微塑料-有机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并探讨塑料添加剂在毒性效应中的贡献。
    • 汤迪勇; 向琦; 雷炜东; 孙杰
    • 摘要: 以生物可降解的低分子有机酸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修复淋洗液,研究了有机酸种类、离子强度、pH等因素对Cd、Cr、Mn的吸附解吸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离子强度的增加及pH的减小,均有利于促进重金属的解吸;柠檬酸、酒石酸和草酸对土壤中的Cd、Cr、Mn均表现出较高的解吸率,且有机酸浓度的提高有利于重金属解吸率的提升;土壤pH环境通过改变有机酸的电离形式而显著影响重金属的解吸效果,且柠檬酸对重金属的解吸能力高于酒石酸;在Cd、Cr、Mn共存的复合污染体系中,3种重金属之间存在着竞争吸附,其中Cd的解吸被抑制,而Cr、Mn的解吸率得到了提升.最佳条件下,20 mmol·L^(-1)的柠檬酸对Cd、Cr和Mn的解吸率分别可达到75.44%、79.02%和87.76%.此外,有机酸在弱酸性环境下即可实现良好的重金属解吸效果,说明此修复技术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秦汝祥; 徐少伟; 侯树宏; 田文雄; 杨志华; 傅师贵
    • 摘要: 当前不少研究均得出煤层赋存原生CO气体的结论,但是未考虑钻孔施工过程中产生CO后被煤体吸附的可能。为探究西北地区易自燃煤层是否存在原生CO的问题,采用原始煤层原位钻孔探测方法进行原生CO探测试验。在未受采动影响的实体煤区域沿巷帮一字排开布置3个测试钻孔,钻孔密封后采用高纯N_(2)置换密闭气室内气体,采用专用抽气泵抽取钻孔内气体,消除原位探测钻孔施工过程中煤体氧化产生CO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分析煤层原生CO来源可能性及其涌出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密闭钻孔内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密封后钻孔内O_(2)和CO体积分数随密封时间的延长而迅速降低,12 d后O_(2)体积分数稳定在2%以下;12 d后CO体积分数低于10^(-12),气相色谱仪未检测到CO气体;钻孔内气体主要为N_(2)。由此推断,待测煤层中无原生CO气体。N_(2)环境破煤试验和煤样常温恒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封孔初期检出的CO气体来源于钻孔施工破煤作业。
    • 李昔遥; 祖近轩; 张治仓; 高峰; 刘乐
    • 摘要: 结合大佛寺煤矿煤层气赋存情况,本文开展煤质分析,绘制原煤红外谱图,分析煤层孔隙特征和渗透性、原煤对瓦斯的吸附特征,研究了煤层气开采技术,并提出改进措施。研究表明,随着压力增加,原煤对瓦斯的吸附量快速增大,加压初期,吸附速率较快。4号煤层的平均孔隙度为4.725%,平均渗透率为8.58×10^(-3)μm^(2),煤样孔隙度和渗透率范围较宽,两者正相关,线性关系较好。实践表明,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最适用于大佛寺煤矿的煤层气开采。
    • 王辰; 王幸; 冯增朝; 周动; 赵东; 杨涛
    • 摘要: 在井下煤炭开采和瓦斯抽采过程中,裸露的煤壁以及煤柱长期处于瓦斯气体环境中,不断地进行着吸附—解吸过程。本文采取实验方法,利用自主研发设计的恒温定容煤体吸附—解吸实验装置,进行煤体循环吸附—解吸实验,分析了煤体循环吸附/解吸气体的特性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循环吸附—解吸过程中,煤体的吸附量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稳;随着吸附—解吸循环次数的增加,吸附罐在吸附前后的压降变化逐渐减小,吸附速率减缓;煤体的解吸量以及解吸率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最后趋于平稳;吸附平衡压力越高,解吸率越大,两者呈线性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