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呼气末二氧化碳

呼气末二氧化碳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26800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医疗卫生装备、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护士进修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2014年尘肺病预防与治疗国际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三次全国年会等;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相关文献由436位作者贡献,包括储诚庆、张红英、姜虹等。

呼气末二氧化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26800 占比:99.98%

总计:626908篇

呼气末二氧化碳—发文趋势图

呼气末二氧化碳

-研究学者

  • 储诚庆
  • 张红英
  • 姜虹
  • 王寿根
  • 陈庸超
  • 陈昕
  • 黄祖清
  • 刘伟
  • 张瑜
  • 杨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延香; 潘菊
    •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麻醉中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南关医院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麻醉前、机械通气15 min、机械通气30 min、机械通气60 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并统计监测期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P_(ET)CO_(2)水平监测并成功处理不良事件共18例,其中有1例出现插管误入食道、2例机械通气不足、5例机械通气过度、6例小气道阻塞、4例连接处脱离与螺纹管扭曲;而经PaCO2水平监测并成功处理不良事件共14例,其中有1例出现插管误入食道、1例机械通气不足、4例机械通气过度、5例小气道阻塞、3例连接处脱离与螺纹管扭曲,两种监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P_(ET)CO_(2)、PaCO_(2)水平发现,两者在麻醉前、机械通气15 min、机械通气30 min、机械通气60min内呈现出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机械通气时间不断延长下,P_(ET)CO_(2)、PaCO_(2)水平逐渐增高,各个指标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患者手术治疗期间,P_(ET)CO_(2)、PaCO_(2)水平具有相关性,将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应用在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 熊畅; 韩成鹏; 赵栋; 彭文勇; 许多嘉; 蓝志坚
    • 摘要: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在腹腔镜手术后的发生率高达53%~77%[1-2],通常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止吐药物用于治疗PONV,但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及经济因素使得非药物疗法受到更多关注。针刺在PONV非药物疗法中的作用得到较多的认可[3-5]。血二氧化碳分压是影响脑血管收缩与舒张的重要因素,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低呼气末二氧化碳(low end-tidal carbon dioxide,LEtCO_(2))分压可能通过防止颅内压过度升高进而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PONV的发生[6]。
    • 戴佳原; 尹路; 徐胜勇; 付阳阳; 朱华栋; 徐军; 于学忠
    •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ETI)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呼气末二氧化碳(end tidal CO2,ETCO2)的变化特点,探讨急诊ETI后监测MAP和ETCO2对早期预测严重循环崩溃(cardiovascular collapse,CFC)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顺序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行急诊ETI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ETI后5、10、30、60和120 min MAP和ETCO2的数值.根据患者急诊ETI后是否发生严重CVC分为严重CVC组和无严重CVC组.对两组MAP和ETCO2的数值进行组间相同时间点和组内相邻时间点的比较,并将ETI后MAP与ETCO2的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急诊ETI后5 min和10 min MAP及ETCO2对严重CVC的预测能力.结果 共纳入研究患者116例,其中75(64.7%)例患者ETI后发生严重CVC,严重CVC组中以男性和高龄患者居多.严重CVC组急诊ETI后5、10、30、60、120 min MAP和ETCO2的数值明显低于无严重CVC组.两组MAP和ETCO2在急诊ETI后5~30 min表现为同步下降,在ETI后30 min达最低值,其后至ETI后120 min表现为同步回升.ETI后MAP和ETCO2两者的变化具有相关性(rs=0.653,P<0.01).ETI后5 min MAP可准确预测严重CVC(AUC=0.86,P<0.01),最佳截断值为MAP≤72 mmHg(灵敏度为78.7%,特异度为87.8%).ETCO2也可准确预测严重CVC(AUC=0.85,P<0.01),最佳截断值为ETCO2≤35 mmHg(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85.4%).ETI后10 minMAP可准确预测严重CVC(AUC=0.90,P<0.01),最佳截断值为MAP≤67 mmHg(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5.4%).ETI后10 min ETCO2也可准确预测严重CVC(AUC=0.87,P<0.01),最佳截断值为ETCO2≤33 mmHg(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8.0%).急诊ETI后5 min和10min的MAP和ETCO2中任意两个指标的预测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ETI后严重CVC患者早期即有MAP和ETCO2下降表现,但识别滞后和干预不足可能与CVC的发生发展有关.ETI后早期MAP和ETCO2对预测严重CVC均有较高效能.插管后5 min MAP≤72mmHg、ETCO2≤35 mmHg、插管后10 min MAP≤67 mmHg及ETCO2≤33 mmHg均提示患者发生严重CVC的可能性大.
    • 吴巧; 薄禄龙; 张丽君; 钱晓春; 韩烨; 俞海萍
    • 摘要: 目的 了解麻醉后监护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胃肠外科肿瘤患者全麻苏醒期气管导管拔除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现状.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某院全身麻醉术后带气管导管入PACU的择期胃肠外科肿瘤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各类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发生次数和人数.结果 本组患者中,120例发生呼吸暂停,101例发生呼吸抑制,68例发生去氧饱和,50例发生低氧血症,5例发生严重缺氧,1例因苏醒延迟导致延迟出室.呼吸抑制患者中,71.66%发生在拔管后3 min内,73.26%持续时间超过1 min;去氧饱和患者中,67.32%发生在拔管后3 min内,47.05%持续时间超过1 min;低氧血症患者中,52.00%发生在拔管后3 min内,42.00%持续时间超过1 min.5例严重缺氧患者此前均发生呼吸抑制、去氧饱和和低氧血症.结论 PACU胃肠外科肿瘤患者全身麻醉拔管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须加强对拔管后患者的呼吸管理.
    • 韦宜宾; 吴瑕; 蒙竹韵; 高玉广; 陀鹏; 蓝洲; 邓海霞
    • 摘要: 目的:探索参附注射液在脓毒症休克早期复苏抢救中的作用及对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的影响.方法:将脓毒症休克患者5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联合参附注射液早期全程干预治疗,在早期容量复苏过程中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氧代谢指标、ETCO2值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 (24/27),常规组治疗有效率62.96% (17/27),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早期容量复苏过程中ETCO2水平均上升,且治疗后6h观察组ETCO2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脓毒症休克早期治疗中加入参附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状态,提高ETCO2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春艳; 池菲; 梁建琴; 安慧茹; 孟宇; 李香兰
    • 摘要: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end-tidal carbon dioxide,ETCO2)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院内心脏停搏后行心肺复苏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首次监测心律、心脏停搏的原因及ETCO2连续监测数据等.根据是否出现持续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分为ROSC组与非ROSC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ETCO2在不同时间点的数值变化.绘制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得出最佳临界值.根据ETCO2对不同复苏时长的心肺复苏结局的比较,判断患者复苏失败的时间界点.结果 ROSC组与非ROSC组性别、年龄、首次监测心律及心脏停搏的原因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ROSC组ETCO2高于非ROSC组(P<0.001).ETCO2预测ROSC的最佳临界值为12.5mmHg,约登指数为0.418.ETCO2≤12.5mmHg持续时间超过20min,则复苏失败率为100%.结论 连续ETCO2监测在指导成人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较高,ETCO2≤12.5mmHg持续时间超过20min可作为心肺复苏失败的预测指标.
    • 缪陈芳; 翁迪贵; 邹斌
    • 摘要: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老年肝脏切除术全麻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接受全麻下行肝脏切除手术的58例患者,麻醉诱导后给予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正压通气.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容量负荷试验.评判标准以容量试验后每搏输出量(SV)较前增加≥15%定义为容量反应良好,将其设为观察组;SV较前增加0.05);观察组PetCO2、C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容量负荷试验后SV水平与PetCO2的变化密切相关(r=0.556,P<0.05).结论:老年肝脏切除术患者全麻手术过程中PetCO2变化与SV变化有明显相关性,对容量反应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刘金星; 钟振洲; 邓秀嫔
    • 摘要: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PetCO2)在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276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25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院前急救常规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研究组则联合使用PetCO2和SpO2监测.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相关指标、发现意外事件的时间及急救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转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发现意外事件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入院后急救成功率、急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tCO2应用于院前急救危重患者的转运中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能更好的保障转运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戈
    • 摘要: 目的 针对机械通气患者,通过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检测技术指导机械排痰,分析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机械排痰.观察组利用ETCO2检测技术指导机械排痰.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各项指标(SPO2、PaO2、排痰量、撤机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为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PaO2、排痰量、撤机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 利用ETCO2监测的特异性指导机械排痰简便易行,能直观看到二氧化碳的排出情况,可有效提升排痰效果,缩短排痰时间,促进患者体征和症状的改善,安全性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