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TCD

PTCD

PTCD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7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篇、专利文献52篇;相关期刊193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现代医用影像学、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等; PTCD的相关文献由94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静、曹贵文、余正平等。

PTCD—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3 占比:86.13%

专利文献>

论文:52 占比:13.87%

总计:375篇

PTCD—发文趋势图

PTCD

-研究学者

  • 周静
  • 曹贵文
  • 余正平
  • 吴莉军
  • 尹明莉
  • 崔新江
  • 徐刚
  • 王勇
  • 王怡
  • 纪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易凡
    •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C反应蛋白(CPR)、丙氨酸转移酶(AL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1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观察组采用PTCD治疗,比较两组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LT、天冬氨酸基转移酶(AST)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3 d,观察组CRP、TNF-α、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寒战缓解时间、高热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CD能缓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并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 杨斌
    • 摘要: 书名:《实用消化内科护理手册》主编:何文英、候冬藏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122328502不同原因引起梗阻性黄疸,是临床消化肝胆科常见疾病,肝内、外胆管梗阻,引流不畅引起胆汁淤积,实验室检查表现总胆红素显著升高,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ALT、AST升高。临床表现皮肤黄染、瘙痒,肝功能受损、食欲不佳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上若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下降、衰竭等病理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超声引导下行PTCD是临床进行减黄应用最广泛,在术前引流胆汁、改善胆管压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后续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 王凤燕; 侯健; 张道强; 宫琪; 刘传杰; 韩志浩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估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4月期间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 对有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提取。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 利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6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组237例, 对照组5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 对应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4.42(2.31~8.46)、11.62(5.22~25.84)、8.39(5.17~13.641)、8.07(1.86~34.98), "年龄≥60岁"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存在争议。结论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肝功能C级、胆道外引流留置>1个月、胆道再狭窄是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因素和胆道梗阻位置因素对于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医护人员应对以上因素予以重点关注, 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胆系感染的发生。
    • 金甜甜; 贲洁琳; 范本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型个案管理模式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行PTCD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及组间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护士主导型个案管理模式,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自护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主导型个案管理模式可提高PTCD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
    • 冉庆
    • 摘要: 目的:分析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ERCP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观察组使用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比较两组生存质量以及血清TBIL、DBIL、AS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比较两组生存质量以及血清TBIL、DBIL、AST水平,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高,观察组血清TBIL、DBIL、AS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效果显著。
    • 冉庆
    • 摘要: 目的:分析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ERCP或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ERCP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观察组使用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比较两组生存质量以及血清TBIL、DBIL、AS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比较两组生存质量以及血清TBIL、DBIL、AST水平,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高,观察组血清TBIL、DBIL、AS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ERCP联合PTCD胆总管支架置入胆管引流治疗效果显著.
    • 徐锐云
    • 摘要: 目的:分享单式人工肛门袋(造口袋)在联合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PTCD管周围皮肤,管周围皮肤均匀撒上造口皮肤粉,用无菌棉签抹去多余的粉末,再涂抹皮肤保护膜;测量PTCD切口大小,并裁剪合适人工肛门袋底盘大小,再将PTCD引流管接头与引流袋分离,使用一次性镊子将PTCD引流管放入人工肛门袋内,嘱患者腹部鼓起,将人工肛门袋随引流管方向由下而上粘贴,用手均匀按压底板,使底板与皮肤紧密贴合,人工肛门袋尾部开口处连接引流袋,可用橡皮筋或细绳捆绑固定,再使用胶布固定,防止接口处液体渗出漏.结果:患者无发生管周皮肤炎,更换敷料次数减少,护士每日给患者更换衣物一次,患者舒适度增加,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可以收集渗出液,保证了统计出入量的准确性.结论:使用单式人工肛门袋应用于PTCD术后渗漏较多的患者,是解决临床护理难点的新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 贾自玲
    • 摘要: 目的:探讨专病护理的个案管理模式在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术的梗阻性黄疸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和2018年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一病区且首次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病人1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5例(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观察组65例(2018年2月—2018年12月入院).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专病护理的个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病护理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行PTCD的梗阻性黄疸病人,明显提高了病人疾病知识知晓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 郑鸿亮; 欧丽慧; 梁启财
    • 摘要: 总结了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2天带经皮穿肝胆管造影及引流术(PTCD)管道出院后的社区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指导换药护理,指导其对引流管的正确的护理方法,如何正确识别并发症以及该如何进行适当的家庭支持.
    • 屈长征; 刘经武; 吴廷创; 张芙蓉; 陶晶; 田强标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行介入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6月至2019年8月因急性重症胆道感染急诊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及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D)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前后症状体征、感染指标、细菌培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总结介入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结果 介入引流手术成功率96.55%,并发胆道出血1例,围术期死亡2例.26例患者术后3~5 d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胆汁引流正常,感染指标明显好转,胆红素下降.后续外科手术13例,其中3例因复发行两次手术治疗.未进行手术14例,4例胆囊造瘘患者4~6周后复查造影胆囊管通畅而拔除引流管,5例在随访中病情进展死亡,5例继续带管(其中2例为肿瘤患者拒绝手术,1例结石患者拒绝手术,2例结石患者拟择期行外科手术).结论 介入引流能迅速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并为后续二期再处理创造条件和机会,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率较低,安全有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