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RHD

RHD

RHD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专利文献81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RHD的相关文献由473位作者贡献,包括邵超鹏、姬艳丽、王学东等。

RHD—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 占比:62.50%

专利文献>

论文:81 占比:37.50%

总计:216篇

RHD—发文趋势图

RHD

-研究学者

  • 邵超鹏
  • 姬艳丽
  • 王学东
  • 顾娟
  • 王玥苹
  • 马静
  • 刘大基
  • 刘辉
  • 李浩
  • 王保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Md. Abdur Rashid; Mohammad Shorif Uddin
    • 摘要: In Bangladesh, both manual and e-GP system is used to perform public procurement. Before tender publication, tender documents have to be prepared by the Procurement Entities (PEs).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manual tendering system involves more cost and time in preparing tender documents. The study’s purpose is to compare now the efficiency of tender document preparation in the manual system with the e-GP system. This study tests the cost and time involved in tender document preparation, both manual and e-procurement tenders. Sampl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the 11 RHD zones. Structured survey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collect primary data from the PE officers of RHD. A hypothesis test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model of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Procurement tender document preparation costs and time were less than manual tendering. Academicians, researchers, PE officers, and policymakers will benefit from the study’s conclusions.
    • 隋委伽; 孙亚军; 黄海涛; 王亚杰; 杜春红
    • 摘要: cqvip:Rh血型系统是当前除ABO血型系统外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且最复杂、最具有多态性的血型系统[1]。Rh基因座有两个基因,即RHD和RHCE。Rh血型表型的多态性由RHD和RHCE基因突变所致,这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排列,因此易出现顺势基因重排,产生新的Rh抗原[2]。变异型的Rh基因表达变异的Rh抗原,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已发现上百种RHD和40多种RHCE基因的变异型,例如弱D、缺陷D或极弱D,以及Rh抗原缺失表型(Rhnull、Rhmod)等[3-4]。RhD--血型为Rh血型系统中十分罕见的变异型,其红细胞上D抗原正常或过量表达,但C、c、E、e抗原表达均缺失。本文报道了1例RhD--血型、血清中有不规则抗体产生且有输血需求的病例。
    • 李淑婷
    • 摘要: 目的 探讨Rh血型D、C抗原的分布,并分析其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75例拟输血患者,均接受Rh血型鉴定,根据输血制品与患者血型相符情况进行分组,其中39例ABO血型、RhD血型、RhC血型均与输血制品相符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36例ABO血型、RhD血型与输血制品相符合,RhC血型与输血制品不相符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Rh血型D、C抗原检测结果及抗体筛查结果,并比较两组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75例患者中Rh血型D抗原阳性41例(54.67%),阴性34例(45.33%),C抗原阳性69例(92.00%),阴性6例(8.00%);输血后两组HCT、Hb水平均高于输血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5.00%(9/36)(P<0.05).结论 部分需输血患者Rh血型C抗原阳性率较高,输注Rh抗原阳性血液制品并不能提高输血效果,且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此类需输血患者应输注无相应抗原的血液制品,临床在进行输血前,应注重筛查Rh血型抗原抗体,以提高输血安全性.
    • 张会; 杨洪军
    • 摘要: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对血液标本血型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输血科接受血型检测284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HAMILTOM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与试管法进行ABO与RhD血型进行检测,分析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在血液标本血型筛查检测中的效果.结果:采用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28459例血液标本一次性判读失败419例,失败率为1.47%;一次性判读成功28040例,成功率为98.53%;共检测出269例RhD(-)型,4例RhD变异型;对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一次性判读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得出,造成判读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血液标本不合格及各种原因引起正反定型不符.结论: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操作简便、灵活智能、准确率高,可节约医疗资源,值得临床应用.
    • 乔芳; 田亚娟; 王远花; 赵倩; 何路军; 王振雷
    • 摘要: 目的 研究石家庄地区RhD变异型的分布及基因分型.方法 RhD变异型标本经血清学方法 确认后,应用PCR-SSP方法 检测,对于检出的Rh弱D和部分D基因型,采用高分测序法(SBT)对RHD基因10个外显子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血清学实验检出D变异型(弱D或部分D)标本107例,PCR-SSP方法 检测出部分D基因型14例,以D cat.VI type3*型居多,弱D基因型93例,以弱D15型为主,经测序发现3例Rh弱D表型均为第1外显子第22碱基T突变成C,且NCBI上未查到对应基因型.结论 在石家庄地区,人群中RhD变异型个体的分子基础差异较大,呈多样性分布.
    • 陈贵存
    • 摘要: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对输血科血型鉴定准确率及不同疾病阳性分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输血科患者1255例,均以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凝聚胺法鉴定ABO及Rh(D)血型,统计两种方法血型鉴定准确率,并记录不规则抗体及不同阳性分型检出情况.结果: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法ABO血型鉴定准确率99.28%(1246/1255)高于凝聚胺法96.73%(1 214/1 255)(P<0.05);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法Rh(D)血型鉴定准确率99.60%(1250/1255)高于凝聚胺法97.69%(1 226/1 255)(P<0.05);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法不规则抗体检出率1.20%(15/1 255)与凝聚胺法0.64%(8/1 25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法检出阳性者中存在IgG型37例、C3d型5例、IgG+C3d型13例.结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势,应用于输血科ABO及Rh(D)血型鉴定可明显提高准确率,有效检出不规则抗体,同时可辅助疾病诊断,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 梁志洪; 谢敬文; 阮丽芬; 蓝文莉; 陈结贞; 古文鑫; 陈永雪
    • 摘要: 目的 研究广州番禺城区血清学检测RhD(–)孕妇的RHD基因分型及多态性,补充数据库,为番禺地区RhD(–)孕妇的产前血清学筛查及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给予更为有效的指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心血站孕妇初筛RhD(–)标本18例,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RhD(–)确认实验,对确认RhD(–)的标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确认DeL表型;采用PCR-SSP技术对所有标本进行RHD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18例初筛阴性标本均确定为RhD(–),吸收放散试验中确定4例DeL表现型(占22.2%).基因分型检测结果:18例标本中,检出10例发生1~10外显子全缺失(占55.6%),4例RHD1227A DEL型(占22.2%),3例部分D为RHD-CE(2-9)-D型(占16.7%),1例RHD阳性.结论 本地区RHD基因变异型以RHD1227A DEL为主.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对临床RhD(–)孕妇进行RHD基因型检测结合抗-D血清抗体滴度检测,指导RhD(–)孕妇预防性注射Rh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 韩文丽; 哈婷
    • 摘要: 目的:为探索建立和管理Rh(D)阴性献血者队伍的方式方法 ,分析队伍各项特征,不断壮大队伍规模,保障银川市医疗机构Rh(D)阴性用血需求.方法:对2002年~2017年献血者样本进行Rh(D)血型筛查,对可疑Rh(D)血型3232份样本送本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进行确证试验.将确证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加入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献血者纳入本中心Rh(D)阴性稀有血型队伍进行管理.结果:自2002年1月~2017年12月,筛查献血者样本488505人份,确证Rh(D)阴性献血者3232人次,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共793人.结论:建立Rh(D)阴性献血者队伍,采取多种措施对献血者队伍进行维护和管理,减少人员流失,是保障临床Rh(D)阴性血液需求安全、及时、有效供应的重要手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