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铁火灾

地铁火灾

地铁火灾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99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安全科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篇、会议论文57篇、专利文献38636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消防科学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2016年全国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学术会议、2014年轨道客车安全防火及阻燃技术学术研讨会、北京力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等;地铁火灾的相关文献由642位作者贡献,包括樊洪明、李钰、刘松涛等。

地铁火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8 占比:0.79%

会议论文>

论文:57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38636 占比:99.06%

总计:39001篇

地铁火灾—发文趋势图

地铁火灾

-研究学者

  • 樊洪明
  • 李钰
  • 刘松涛
  • 崔泽艳
  • 李娟
  • 李炎锋
  • 毛军
  • 赵耀华
  • 胡家鹏
  • 刘万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华宁; 赵伶玲; 邓博誉; 疏学明
    • 摘要: 针对地铁车站侧向机械排烟系统中的烟气吸穿现象,本文在排烟口下沿加装排烟挡板以提高机械排烟效率。应用火灾模拟软件FDS数值模拟计算站台内烟气温度分布,排烟口的流场分布,压力损失增加量和排烟口CO体积浓度等,分析了排烟挡板的宽度和设置方式对机械排烟中烟气层吸穿的影响。研究表明,排烟挡板的设置有利于避免烟气吸穿现象的发生,改善机械排烟效果。排烟挡板宽度为0.6 m,角度为30°时机械排烟效果最好。
    • 张皓扬; 庄越
    • 摘要: 为达到对地铁火灾事故早期预防和精准控制的目的,引入前兆信息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概念;基于82起地铁火灾事故在人机管环模型和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基础上构建地铁火灾前兆信息分类模型;针对前兆信息特点提出多源信息采集方法并比较多种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利用本文对地铁火灾中前兆信息识别、采集和融合步骤所提建议能降低地铁火灾风险。
    • 陈娜; 沈祥辉; 赵军
    • 摘要: 基于火灾动力学理论与大型换乘地铁站火灾特点,利用FDS软件(郑州大学超算中心6.7.5版本)对郑州紫荆山地铁站进行火灾数值模拟,通过布置在地铁站台层、站厅层、转换层各个区域以及所有楼扶梯处的火灾探测点,分析火源位于地下四层的二号线站台层时能见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能见度与速度的折减公式,计算不同时间节点的速度折减系数。然后在Pathfinder(2020版本)车站疏散模型各区域中导入人群疏散速度折减系数,并与速度未折减时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更加精确的疏散人员动态速度。结果发现在靠近火源位置且跨度为两层的楼扶梯上更容易发生人员滞留。
    • 孟华宁; 赵伶玲
    • 摘要: 以某双层岛式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FDS对不同火源功率和不同火源位置下的地铁车站火灾进行模拟,分析排烟方向和站厅送风对地铁车站火灾危险性的影响.通过引入总安全系数作为比较不同排烟模式优劣的判据,模拟结果显示,最佳排烟模式为站台层侧向排烟和站厅层送风联合启动.
    • 邓朗妮; 雷丽贞; 黄静怡; 廖羚; 周峥
    • 摘要: 针对传统地铁火灾监测信息管理模式存在的存储方式相对分散、可视化水平低等问题,融合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与数据库技术,探讨了地铁火灾监测信息的集成与管理方法.以数据库作为存储后台,为结构混杂的监测数据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存储坏境;同时借助Revit二次开发技术将数据库管理功能嵌入Revit平台界面,将BIM模型与监测数据关联,实现从Revit平台开展监测信息的存储、查看、分析等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监测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管理水平.以广西南宁创业路地铁车站的火灾监测信息管理试验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应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提高火灾监测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管理水平.
    • 官宝明
    • 摘要: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地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常态化交通工具,全国已超过40个城市先后已建或者拟建地铁,地铁交通逐渐成为各大城市主要的交通系统.近几年,各大城市为了提高地铁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及提高地铁的盈利能力,在允许的地下空间设置了大大小小的商铺.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内部空间相对封闭、人流量密集、人数多,不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
    • 摘要: 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在2020年专刊成功出版基础上,特组织开展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 黄亚江; 李书全; 项思思
    • 摘要: 为提升地铁火灾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结合韧性理论对地铁火灾系统抵御能力和复原能力进行研究.根据韧性概念建立环境、人员、设备、管理4个方面的安全韧性评估体系,并基于AHP-PSO和改进CRITIC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模糊评价法对韧性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进行确定,构建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以上海市人民广场地铁站为例进行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上海市人民广场地铁站综合评价等级为较高韧性,该评价结果与此地铁站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整体韧性影响最大,并提出建立二级管理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来提高系统安全韧性水平.
    • 张睿航; 白昀
    • 摘要: 地铁具有节省土地、干扰少、节约能源、准点快捷等优点,已成为城市交通重要的运输工具,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特殊的建造结构,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且灭火救援难度较高,为了提升地铁消防安全水平,以西安市地铁运行状况为研究背景,结合地铁结构及相关事故案例,进行了地铁火灾事故特点及应对策略探析,归纳出地铁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特点,针对地铁火灾事故危险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分析认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够为乘客和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充分体现了消防安全工作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 李翔
    • 摘要: 本文对地铁火灾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灭火救援速度,科学部署应急救援工作、合理有序疏散人员,最大限度保障人身安全等应急救援措施,希望能为科学应对地铁火灾及加强地铁防灾工作实效性提供一些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