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培养基稀释法

培养基稀释法

培养基稀释法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2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58735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今日药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暨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培养基稀释法的相关文献由30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志红、汤慧、马韵韵等。

培养基稀释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8735 占比:99.96%

总计:358887篇

培养基稀释法—发文趋势图

培养基稀释法

-研究学者

  • 李志红
  • 汤慧
  • 马韵韵
  • 林丽英
  • 蒋玲
  • 乐正永
  • 刘徽
  • 李敏
  • 杜娟
  • 杜建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曹鲁娜; 毕言锋; 王静; 郑兆显
    • 摘要: 目的:建立西瓜霜润喉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要求,采用平皿倾注法(1∶10,1∶50,1∶100)、中和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通过计算回收比值筛选检查方法。结果:西瓜霜润喉片的需氧菌总数计数采用中和法、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平皿倾注法(1∶10)时,各试验菌回收比值均在0.5~2范围内;控制菌检查中除沙门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外,其他检查项目均采用常规培养基体积。结论:本研究确定的方法准确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西瓜霜润喉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曹鲁娜; 王静; 李怀伟; 任颖慧
    • 摘要: 目的:建立新癀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6、1107对新癀片开展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结果:新癀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活性,采用1∶100供试液时,需氧菌总数计数方法成立;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可采用平皿倾注法(1∶10);控制菌检查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500 mL),其余采用常规检查法。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检查法时,大肠埃希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沙门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阳性对照组生长良好,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对照组无菌落生长,上述5种控制菌的供试品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无菌落生长;采用培养基稀释法(500 m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对照组生长良好,供试品组和阴性对照组无菌落生长。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新癀片微生物限度检查。
    • 王振伟; 孙亦粉; 李海伦; 李新新
    • 摘要: 目的:建立呋锌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20版)》通则1105、1106、1107具体规则作为检测依据,对供试液的制备方法进行优化选择,采用薄膜过滤加中和剂的方法进行需氧菌总数的测定;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控制检查。结果: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实验菌株回收比值均落在0.5~2.0的范围内;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控制检查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菌株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组和供试品组均无菌株生长。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经过方法学验证,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可为医院制剂呋锌软膏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 沈秋莲; 叶财发; 倪晓霞; 陈锦珊
    • 摘要: 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10%水杨酸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6及1107检测规则,对10%水杨酸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稀释剂种类、稀释级及pH值等进行考察,并对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及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适用性验证.结果 以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供试液稀释剂时,1:10~1:100稀释级供试液pH值在2.30~2.81之间,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时5种试验菌种的回收率均低于0.5,且该制剂有抑菌作用,表明选用的稀释剂及方法不适用.以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为供试液稀释剂时,1:10~1:100稀释级供试液pH在5.53~6.88之间,采用常规法时5种试验菌种的回收率均在0.5~2.0范围内,且该制剂无抑菌作用,表明选用的稀释剂及方法适用.结论 10%水杨酸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宜选用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为供试液的稀释剂,检查方法为常规法.
    • 李敏; 龚亚; 曹健; 邢茂
    • 摘要: 目的 建立磺胺嘧啶鱼肝油滴鼻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规定,采用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磺胺嘧啶鱼肝油滴鼻剂的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并采用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稀释法和中和法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 所建立的检查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均在0.50~2.00,控制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检出,结果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 磺胺嘧啶鱼肝油滴鼻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中需氧菌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毫升/皿),霉菌及酵母菌采用平皿法(1毫升/皿),控制菌检查采用中和法(0.5%对氨基苯甲酸)进行检查.方法 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
    • 李敏; 龚亚; 曹健; 樊莉
    • 摘要: 目的:建立6种医院抑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的规定,采用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和中和法进行6种医院抑菌制剂的微生物计数及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所建立的检查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均在0.5~2.0,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可检出.结论:结合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和中和法建立了多种含抗菌药物、消毒防腐药等抑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
    • 黄燕; 徐丽波; 袁丽; 戴余雯; 刘铭佩; 李待军
    • 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文中所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对银屑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适用性.方法:采用进行试验的方式分析用文中所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包括需氧菌总数计数检查方法、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检查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对银屑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适用性.结果:用文中所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即采用供试液稀释法(1:100,1 mL/皿)进行需氧菌总数计数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1:10,0.2 mL/皿)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检查,采用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法(培养基稀释体积为100 mL)进行控制菌检查〕对银屑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适用性良好.结论:经验证,文中所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可用于对银屑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 傅钰; 覃存轩
    • 摘要: 目的:建立他克莫司原料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探讨如何使用联合检验方法检测他克莫司的微生物限度.方法:选取5种用于适用性检查的标准菌株制备菌液[1],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萃取法、薄膜过滤法制备供试液,对他克莫司进行微生物计数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选取大肠埃希菌制备菌液,通过以上各种方法制备供试液对他克莫司进行控制菌检查试验.结果:他克莫司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试验用每种菌落回收比值均在0.5~2范围内,控制菌应未检出,均达到药典要求.结论:他克莫司对用于适用性检查与控制菌检查的菌株有很强抗菌活性,可以联合使用培养基稀释法、萃取法、薄膜过滤法,并添加无菌表面活性剂[2]去除抗菌活性,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
    • 董超琪
    • 摘要: 目的 研究建立双黄连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为参考,采用常规检测法、培养基稀释法及薄膜过滤法三种检测法对双黄连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对部分试验菌株的回收比值进行测定.结果 双黄连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常规法无法消除抑菌活性,试验菌株回收比值较低,不符合要求且无法真实反应污染情况,培养基稀释法及薄膜过滤法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黑曲霉的回收实验中,均符合回收比值要求,但薄膜过滤法各细菌、真菌的回收比值均较培养基稀释法高(P<0.05).结论 双黄连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宜优先选择薄膜过滤法,培养基稀释法效果次之,一般不选用常规检测法.
    • 曹美英; 方欢; 叶朝阳
    • 摘要: 目的 建立鸦胆子油乳膏剂中抑菌效力的测定方法评价不同浓度山梨酸的抑菌效力,以指导鸦胆子油乳膏剂在研发阶段处方筛选时所加抑菌剂的最低有效剂量.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为试验菌株,进行菌落计数方法学验证以及抑菌效力测试,按经验证的方法测定各间隔时间的各菌数lg值与各初始差值来评价鸦胆子油乳膏剂不同浓度抑菌剂的抑菌效力.结果 用培养基稀释法(0.2 ml/皿)后五种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抑菌效力测定结果表明含0.1%、0.2% 或0.4% 山梨酸的鸦胆子油乳膏剂细菌和真菌减少的lg值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抑菌效力皮肤给药制剂的判断标准.结论 鸦胆子油乳膏剂中山梨酸浓度为0.1% 时已能达到抑菌效果,故选其为处方浓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