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复苏术

复苏术

复苏术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8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儿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0105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华创伤杂志、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4年全国急危重病护理学术交流会、第四届全国铁路麻醉学学术交流会、中国国际医疗护理发展研讨会等;复苏术的相关文献由1211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小瑜、张春燕、叶鸿瑁等。

复苏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9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0105 占比:99.55%

总计:100557篇

复苏术—发文趋势图

复苏术

-研究学者

  • 朱小瑜
  • 张春燕
  • 叶鸿瑁
  • 张婧婧
  • 张殿玲
  • 徐韬
  • 李晓兵
  • 王丹华
  • 王惠珊
  • 王焱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巫泓生; 马克强; 廖碧玲; 嵇腾飞; 黄健斌; 曹天生
    •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量(CO)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监测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通过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进行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研究组通过床旁多普勒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动态监测患者CO,及PreSep导管经中心静脉导管监测患者ScvO_( 2),指导患者目标导向性体液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容量达标时间、腹痛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甘油三酯(TG)恢复时间、治疗后6 h的血乳酸清除率,治疗前、治疗后第3、7天的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情况及急性胰腺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研究组容量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8.7±1.6)h vs(19.6±2.1)h,t=-18.86,P<0.05]、腹痛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4±1.2)d vs(5.8±1.5)d,t=-16.74,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5.6±2.3)d vs(8.2±2.5)d,t=-11.74,P<0.05]及血清TG降至正常水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5.5±1.6)d vs(9.7±1.7)d,t=10.76,P<0.05];研究组第3天和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降低(11.86±1.88 vs 20.75±1.63,t=-17.36,P<0.05;6.21±1.13 vs 14.36±1.53,t=-18.41,P<0.05),研究组入院后6 h动脉血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24±0.23)mmol/L vs(5.07±0.17)mmol/L,t=-17.76,P<0.05],而6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3.74±0.44)%vs(10.74±0.67)%,t=-17.73,P<0.05];对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对比分析,研究组胰周急性坏死积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76%vs 19.05%,χ^(2)=16.63,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9.52%vs 38.10%,χ^(2)=15.78,P<0.05)、胸腔积液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5.71%vs 88.10%,χ^(2)=8.96,P<0.0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7.14%vs 16.67%,χ^(2)=7.45,P<0.05)及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1.90%vs 30.95%,χ^(2)=7.96,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无创CO联合ScvO_(2)监测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救治效果。
    • 朴梅花
    • 摘要: 有效的新生儿复苏有助于大幅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发病率.本文通过对新生儿复苏方案从经验到证据的转变、复苏流程的主线板块维持不变和把“争分夺秒”落到实处这3个方面内容的阐述,强调应规范执行新生儿复苏流程,以真正实现高效复苏.
    • 韩彤妍
    • 摘要: 新生儿气管插管是新生儿医师最常进行的一种操作,但操作难度大,风险高,是新生儿学中最危险的操作之一.接受这一操作的新生儿可能会经历不良事件,包括心动过缓和严重的氧饱和度降低.基于临床常见困难和问题,本文回顾了新生儿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建议新生儿气管插管实践中采用新的方式,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王丹华
    • 摘要: Apgar评分简捷实用、易于操作.作为临床上对新生儿的初筛指标,Apgar评分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认识到Apgar评分受很多因素影响,其局限性也备受关注.本文基于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结果,针对Apgar评分与新生儿窒息诊断,Apgar评分与新生儿复苏的关系,以及Apgar评分对新生儿结局的预测作用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应重新认识Apgar评分的作用.
    • 丁方睿; 田秀英; 郑军
    • 摘要: 羊水胎粪污染是造成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新生儿复苏过程中需要紧急处理的重要环节.在对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复苏管理中,最新国际复苏指南推荐对无活力新生儿不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后气道内胎粪吸引,但是这一推荐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故仍然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本文将对近年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明确气道内胎粪吸引对无活力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利弊.
    • 薛茹; 倪黎明; 牛彦朋; 金青; 李展莉
    • 摘要: 目的 比较应用3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与脉搏血氧饱和度仪(pulse oximetry,POX)测量新生儿生后早期心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中胎龄≥37周、出生体重>1 500 g、经快速评估不需要复苏的高危新生儿共42例为研究对象.新生儿擦干后立即同时连接POX和3-导ECG,之后持续监测生后10 min内心率情况.所有操作过程及数据监测均由摄像机记录,研究完成后由专人分析视频资料.比较2种方法连接设备所用时间、获得可靠心率的时间、连接设备至获得可靠心率总时间、出生至获得可靠心率总时间、生后5 min内经设备获得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以及2种设备同时测得可靠心率读数的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配对样本x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检验和Bland-Altman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连接POX与3-导ECG所用中位时间分别为13.0 s(10.0~17.0s)与23.0 s(18.0~28.3 s);POX与3-导ECG获得可靠心率的中位时间分别为79.5 s(56.2~128.0 s)与11.0 s(10.0~13.3 s),自连接设备至获得可靠心率总时间分别为92.0 s (71.3~139.0s)与35.0 s (30.0~39.5 s),新生儿出生至获得可靠心率的总时间分别为110.5 s(85.8~153.5 s)与52.0 s(45.0~66.3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050、-5.646、-5.579和-5.579,P值均<0.001).生后1 min内POX与3-导ECG检测到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分别为2.4% (1/42)与69.1%(29/42).生后60 s、90 s、120 s和150s时3-导ECG检测到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均高于POX(P值均<0.001),生后5 min内其他时间点3-导ECG检测到可靠心率的新生儿比例亦高于POX,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生后10 min内3-导ECG与POX测得心率数值中位数分别为161次/min(147~1 75次/min)和160次/min(146~176次/min),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66(P<0.001).2种方法检测心率平均差为0.56次/min,95%CI为-4.3~5.4次/min,组内相关系数为0.961,一致性良好. 结论 3-导ECG在生后1 min内即可准确评估高危新生儿心率,远早于POX,复苏时可考虑应用3导ECG持续监测新生儿心率.
    • 周鸣; 刘江勤
    • 摘要: 良好的团队训练显著影响新生儿复苏时医护人员的表现,进而影响新生儿的结局.2016年起美国《新生儿复苏教程》也正式纳入了关于团队培训的10个要点,归纳起来为3个核心要素:团队协作、沟通与交流、领导力.本文尝试从这3个要素在目前团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主要培训方法做阐述,为我国新生儿复苏的规范化团队培训提供参考.
    • 汪波; 金水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性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液体复苏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在PICCO监测下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一般治疗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4h 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达到早期复苏目标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33±0.51)h、(37.45±4.84)h、(8.75±1.20)d、(16.85±2.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14±1.20)h、(46.06±4.71)h、(11.46±1.63)d、(20.01±2.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99、7.098、7.455、5.584,均P<0.001);治疗24h,观察组血清NO为(52.04±3.9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25±4.25)μmol/L,血清 ET-1 为(66.95±4.7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04±7.9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67、6.686,均P<0.001);观察组血清 CRP、IL-6、IL-1β、TNF-α分别为(8.32±1.56)mg/L、(113.03±15.74)ng/L、(69.82±6.50)ng/L、(42.80±4.32)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1±1.74)mg/L、(130.42±20.68)ng/L、(81.33±7.30)ng/L、(56.11±6.3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38、3.726、6.556、9.639,均 P<0.001);观察组 MAP、CVP、ScvO2分别为(76.64±5.05)mmHg、(10.79±0.53)mmHg、(79.93±5.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2±4.31)mmHg、(9.50±0.62)mmHg、(73.40±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00、8.806、5.245,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6%(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9,P<0.05).结论PICCO监测下进行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性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党星波; 杜工亮; 马龙洋
    • 摘要: 严重创伤多为高能量损伤,多发伤发生率高.院内早期合理的评估和复苏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创伤复苏单元(TRB)是院内早期评估和复苏严重创伤的主要区域,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快速抢救.目前,对于严重创伤,院内早期救治大多集中在急诊抢救室进行,但存在很多弊端,如空间有限创伤救治团队难以有效施救、床旁影像学检查难以展开、救命性操作难以顺利进行、影响内科急症患者的救治等,均导致创伤早期救治质量下降.随着创伤中心建设的深入和拓展,专门用于严重创伤早期评估和复苏处置的TRB应运而生.笔者根据我国创伤救治体系的特点,对TRB的特征和优势、功能和运行要求,不同级别创伤中心TRB组成要素及中国TRB建设现状进行探讨,为各级创伤中心建设TRB提供借鉴.
    • 朱光明; 尹琪; 邵东华; 段满林
    • 摘要: 目的探究亚低温通过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介导的抗凋亡信号转导通路对心肺复苏(CPR)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和线粒体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每组15只)。通过模拟窒息后心脏骤停,模拟CPR模型。亚低温组大鼠在建模后使食管内温度维持在(33.0±1.0)°C。6 h后收集尾静脉血样本和脑组织。检测和比较各组炎性因子水平、脑组织损伤、神经元凋亡、线粒体形态、线粒体损伤标志蛋白和CIRP的表达量。结果3组大鼠炎性因子水平、脑组织中线粒体损伤和凋亡标志蛋白表达量以及CIRP mRNA和蛋白表达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常温组脑组织损伤程度、凋亡指数、白细胞介素(IL)-1β、IL-6、线粒体损伤程度、细胞色素C(Cyt 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大鼠凋亡指数(16.17±1.82 vs 38.29±3.79)、IL-1β[(39.71±5.09)pg/ml vs(74.24±8.25)pg/ml]、IL-6[(52.47±7.30)pg/ml vs(88.36±10.12)pg/ml]、Cyt C(0.32±0.03 vs 0.87±0.08)、Caspase-9(0.51±0.05 vs 0.92±0.09)、Caspase-3(0.46±0.05 vs 1.05±0.10)显著降低(P<0.05),CIRP mRNA(1.58±0.14 vs 0.30±0.04)和CIRP蛋白(0.87±0.08 vs 0.12±0.01)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调控CIRP的表达缓解线粒体损伤,抑制脑神经元凋亡,保护CPR后脑组织损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