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环芳烃(PAHs)

多环芳烃(PAHs)

多环芳烃(PAHs)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5090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土壤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七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等;多环芳烃(PAHs)的相关文献由893位作者贡献,包括麦碧娴、傅家谟、盛国英等。

多环芳烃(PAHs)—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5090 占比:99.87%

总计:175321篇

多环芳烃(PAHs)—发文趋势图

多环芳烃(PAHs)

-研究学者

  • 麦碧娴
  • 傅家谟
  • 盛国英
  • 吴启航
  • 吴水平
  • 张干
  • 陈立民
  • 陶澍
  • 安琼
  • 彭平安

多环芳烃(PAHs)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美辰; 王重阳
    • 摘要: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是一种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因其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蓄积了大量的多环芳烃。因此,对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准确检测十分关键。本研究对土壤中多环芳烃预处理方式进行调研,着重介绍的提取方法有索氏提取(SOX)、快速溶剂萃取(ASE)、固相萃取(SPE)、QuEChERS法、超声波萃取(USE)等;浓缩方法有氮吹浓缩、旋转蒸发仪浓缩等;净化方法有柱层析法、磁固相萃取净化等。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分析,为未来多环芳烃检测预处理研究方向提供依据。
    • 周宇淼; 张焕新; 钟玮; 孔强
    • 摘要: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强度也在不断改变。作为一种强生物损伤性物质,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备受关注。鉴于生态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其毒性效应机制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综述了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斑马鱼不同生物结构层次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总结并比较了不同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毒性效应机制和毒性强度。同时就目前斑马鱼在水环境污染评价、水质综合毒性测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和展望。研究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富集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对开展水环境中突发有机污染的早期预警及水环境安全评估、人体健康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许成君; 王芳; 郑凯元; 陈清; 李兵兵; 李宝; 杨柳; 梁莉
    • 摘要: 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水浴氮吹-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分别对比了快速溶剂萃取与索式抽提、旋转蒸发浓缩与水浴氮吹浓缩、硅酸镁固相萃取柱与硅胶固相萃取柱净 化的预处理效果,经实验对比后,确认优化预处理条件为:快速溶剂萃取温度120°C,静态萃取时间16min,萃取次数两次,水浴氮吹浓缩,氮吹温度40°C,浓缩液经硅酸镁固相萃取柱净化。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分别为0.21~0.47μg/kg和0.84~1.88μg/kg。在优化条件下,加标水平为0.5mg/kg时,目标物加标回收率为72.66%~113.90%,替代物加标回收率为69.25%,108.63%,相对标准偏差(n=7)为0.69%~11.8%,适合实际土壤样品中PAHs的检测。
    • 薛倩倩; 魏扬; 田瑛泽; 冯银厂
    • 摘要: 多环芳烃(PAHs)及有机磷阻燃剂(OPEs)种类繁多且具有易挥发性,通过气固分配行为完成气态和颗粒态的转化.为准确评估天津市津南区PAHs、OPEs和各组分气固分配行为及风险评价,选择16种PAHs及7种OPEs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2019—2020年天津市津南区大气环境中的PAHs和OPEs浓度水平,利用气固分配实测及预测模型研究PAHs及OPEs分配行为,并通过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天津市津南区2019—2020年ΣG-PAHs(气态PAHs总和)年均浓度为36.7 ng/m^(3),PM2.5中ΣP-PAHs(颗粒态PAHs总和)年均浓度为7.3 ng/m^(3);ΣG-OPEs(气态OPEs总和)年均浓度为5142.0 pg/m^(3),PM2.5中ΣP-OPEs(颗粒态OPEs总和)年均浓度为2752.0 pg/m^(3).②研究期间,PAHs气固分配机制受吸收和吸附机制共同影响,低分子量、高分子量PAHs分别受吸附机制、吸收机制影响,而OPEs则主要受有机物吸收机制影响.③颗粒态的2~3环PAHs、4环PAHs和5~6环PAHs的非致癌风险值占比分别为0.01%~8%、1%~31%和62%~98%,颗粒态的2~3环PAHs、4环PAHs和5~6环PAHs的致癌风险值占比分别为0.2%~1.5%、3%~71%和70%~99%,颗粒态的TNBP(磷酸三丁酯)、TCEP〔三-(β-氯乙基)磷酸酯〕、TCPP〔三(异氯丙基)磷酸盐〕、TPHP(磷酸三苯酯)和TDCPP〔三(1,3-二氯异丙基)磷酸盐〕的非致癌风险值占比分别为36%(范围为10%~58%)、40%(范围为11%~72%)、45%(范围为13%~67%)、51%(范围为38%~75%)和49%(范围为37%~60%).研究显示,OPEs的健康风险远低于PAHs,气态OPEs和颗粒态PAHs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显著.
    • 巩霏; 李华; 孙艺嘉; 柴超; 吴娟
    • 摘要: 为探讨多环芳烃(PAHs)在不同有机质梯度土壤中的纵向迁移机理,以山东省广泛分布的潮土、褐土和棕壤为研究对象,配成低有机质含量(17 g/kg)、中有机质含量(30 g/kg)、高有机质含量(45 g/kg)三种梯度的较清洁土,以柴油原液配成污染土壤,采用室内土柱淋滤试验,模拟自然条件下土壤中PAHs的纵向迁移,分析淋滤后较清洁土和污染土中PAHs的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PAHs在潮土中更易向下迁移,褐土和棕壤无显著性差异(P>0.05). PAHs主要富集于较清洁土柱表层(69.10%~73.68%),随土柱深度增加,PAHs含量逐渐降低;在去离子水条件下淋滤,较清洁土中低环PAHs的迁移能力大于高环PAHs.与低有机质条件相比,中有机质条件下PAHs的淋滤率降低了20.43%~32.41%,高有机质条件下降低了48.16%~58.05%.研究显示,低环PAHs易向下迁移,高环PAHs则较难向下迁移,有机质会抑制土壤中PAHs的纵向迁移,有机质含量越高,对PAHs纵向迁移的抑制作用越强.
    • 栗钰洁; 王贝贝; 曹素珍; 高菲; 张力文; 段小丽
    • 摘要: 为实现土壤PAHs(多环芳烃)来源致癌风险的定量化,选取太原市城乡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PAHs污染水平并建立含量成分谱,利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识别污染源,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并联合PMF模型和健康风险模型量化PAHs污染源的健康风险,比较不同污染源对土壤PAHs含量和对致癌风险贡献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太原市土壤PAHs污染严重,城市地区人群暴露于土壤PAHs的致癌风险超过了可接受风险水平(10^(−6)),农村地区人群超过可接受阈值的概率在10%~50%之间.②城市土壤中PAHs主要来自燃煤交通混合源(41.5%)、燃煤源(26.0%)、石油源(16.2%)、焦炉排放源(8.2%)和交通排放源(8.1%),农村土壤PAHs主要来自燃煤源(43.3%)、生物质燃烧源(22.3%)、交通排放源(22.7%)和焦炉排放源(11.7%).③燃煤交通混合源是城市地区致癌风险的最大来源,贡献率为53.7%;交通排放源和燃煤源是农村地区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46.3%和45.6%.④不同污染源对PAHs含量的贡献与其对致癌风险的贡献存在差异,对于城市地区,燃煤交通混合源、交通排放源对PAHs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1.5%、8.1%,而其对致癌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53.7%、13.0%;对于农村地区,交通排放源对PAHs含量的贡献率为22.7%,但其对致癌风险的贡献率为46.3%.研究显示,规避交通排放源是降低PAHs致癌风险的关键,建议将基于健康风险的定量源解析技术应用到土壤风险管控中,以期更为有效地降低健康风险,保护人体健康.
    • 代朝猛; 童汪凯; 胡佳俊; 段艳平; 涂耀仁; 赖小莹; 刘曙光; 李继香
    • 摘要: 开关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主要应用于处理土壤及地下水系统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是目前其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详细阐述了开关表面活性剂对土壤及地下水中PAHs污染的可逆增效机理,增效机理基于开关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态的改变;汇总了常用于土壤及地下水PAHs污染修复的三类开关型表面活性剂,通过比较光开关型、CO_(2)/N_(2)开关型和氧化还原开关型在开关前后的表面活性理化指标来解释其微观调控特征,认为微观调控基于其响应基团发生化学反应;重点总结了这三类开关表面活性剂在改变表面张力的可逆性与对PAHs增溶的可逆性上具备的优缺点;阐述了开关表面活性剂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并重点关注温度、pH、无机离子和土壤矿物对其的影响.今后需通过一定规模的野外场地试验,探究多种环境因素动态耦合对开关表面活性剂增溶PAHs的影响机制,厘清在环境因素动态耦合下不同调控方式与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为筛选适合不同环境的开关表面活性剂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 高阳; 冯志龙; 席天鹏; 贺钰淏; 吴水平
    • 摘要: YJV电缆即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外护套具有可燃性,一旦发生火灾,其释放的有毒烟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及周围生态环境。为研究YJV电缆护套燃烧生成的烟尘及其负载PAHs与氯离子的排放特征,在封闭烟雾箱内对电缆护套进行了直接燃烧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0 s供火时间条件下电缆护套燃烧生成的烟尘排放因子显著大于30 s和10 s供火时间条件下的烟尘排放因子,且随燃烧量的增加而单调递减;不同供火时间条件下烟尘粒径谱特征均以<0.3μm占绝对优势,稳定条件下烟尘排放因子为(55.0±3.0)mg/g;烟尘中PAHs的谱分布特征接近,以荧蒽、苯并[a]芘和二苯并[a,h]蒽的毒性贡献最大(68%~92%);烟尘中氯离子排放因子的变化范围大[(0.29±0.02)~(11.22±0.08)mg/g],且随PVC外护套长度的增加而单调下降。
    • 李林璇; 程渊; 杜鑫; 戴启立; 吴建会; 毕晓辉; 冯银厂
    • 摘要: 大气颗粒物源成分谱可以表征源排放颗粒物的理化特征,为受体模型开展来源解析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餐饮油烟排放是室内外环境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当前餐饮源排放PM2.5的化学成分谱仍然缺乏.该研究分别在成都市、武汉市和天津市采集了29组6种餐饮源(居民烹饪、火锅店、烧烤店、职工食堂、中餐馆、商场综合餐饮)排放的PM2.5样品,分析无机元素、离子、碳、多环芳烃(PAHs)等化学组分,并构建了餐饮源排放颗粒物化学成分谱.结果表明:①餐饮源排放PM2.5化学成分中的主要组分为OC(有机碳)、EC(元素碳)、Ca、Al、Fe、NH4+、SO42-、NO3-、Na+、K+、Mg2+和Cl-,其中w(OC)最高,为41.67%~57.91%.②餐饮源排放PM2.5的PAHs中,3环和4环占比较高,其中芴(Flu)、菲(Phe)、荧蒽(Fla)、芘(Pyr)的质量分数相对其他物质较高.研究显示:餐饮源排放PM2.5中OC∕EC约为15.99~67.6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表征餐饮源排放;Fla∕(Fla+Pyr)和InP∕(InP+BghiP)多集中在0.45~0.55之间,或可作为标识餐饮源的特征比值.
    • 李晓; 范瀚允; 吴兴贺; 徐楠; 郭松; 胡敏
    • 摘要: 为探讨华北地区秋冬季重污染过程PM2.5(细颗粒物)中PAHs(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分别采集2018年11月17日—2019年1月19日德州市和北京市PM2.5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量两个站点6次重污染过程中26种PAHs浓度水平,分析PAHs污染特征、分子组成分布及其来源,并利用毒性当量因子估算了PAHs毒性.结果表明:①6次重污染过程中,德州站点∑26 PAHs浓度为62~191 ng∕m3,北京站点为61~129 ng∕m3.②单位质量PM2.5中PAHs的浓度北京站点更高.③两个站点PAHs分子组成分布较为一致,萘、蒽、芴等低分子量的PAHs浓度较低,高分子量PAHs浓度较高,浓度最高的分别为苯并[b]荧蒽、苯并[a]芘、苯并[a]蒽和甲基荧蒽等.④特征比值结果显示,PAHs来源包括柴油车尾气、燃煤和生物质燃烧,德州站点受生物质燃烧影响更为显著.⑤毒性当量计算结果表明,德州站点毒性当量浓度(TEQ)高于北京站点,6次重污染过程中两个站点PAHs的TEQ平均值在6.5~17.2 ng∕m3之间,低于国内其他一些地区,但苯并[a]芘的浓度在5.2~13.1 ng∕m3之间,超过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值的标准限值(2.5 ng∕m3),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研究显示:秋冬季重污染过程中,北京站点单位质量PM2.5中PAHs的浓度较高,两个点位PAHs分子组成分布特征及来源较为相似,且均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应进一步加强对PAHs浓度水平的控制,这不仅有利于持续改善PM2.5污染,也有助于减轻人体潜在的健康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