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025030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医药与保健、齐鲁护理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2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年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脊柱伤病专家委员会第二届脊柱伤病学术会议、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由647位作者贡献,包括姬广林、梁博伟、王义生等。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6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25030 占比:99.98%

总计:1025249篇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文趋势图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研究学者

  • 姬广林
  • 梁博伟
  • 王义生
  • 余洋
  • 卢波
  • 唐福兴
  • 樊效鸿
  • 陈日高
  • 陈金财
  • 刘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砚珠; 席恒; 朱英杰
    • 摘要: 目的探究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脊柱病科收治的6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颈部功能、住院时间、颈部外固定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护理配合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NDI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颈部外固定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配合度、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双向反馈机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
    • 黄必军; 臧雨峰; 刘春; 傅一山
    • 摘要: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术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上海德济医院诊治的MCSM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予以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术,对照组予以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椎体活动度、颈椎椎管矢状径和颈椎曲度指数(CCI)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术后NDI评分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椎体活动度、颈椎椎管矢状径和CC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椎体活动度和CCI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椎管矢状径较手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椎体活动度和CC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椎管矢状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比较,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术治疗MCSM近期疗效更好。
    • 王传菊
    • 摘要: 目的:探讨椎板开门角度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MCM)患者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潜江市中心医院2018年8月-2020年10月收诊的111例MCM患者,均行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按照术后3个月复查椎板开门角度的不同分为试验组(55例,≤36.5°)与对照组(56例,>36.5°)。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评测其颈椎活动度、颈椎前凸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统计其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的轴性症状发生率。结果:(1)试验组的住院时间(10.23±2.41)d、手术出血量(156.18±25.74)ml、手术时间(108.58±17.59)min,与对照组的(9.84±2.15)d、(158.70±26.97)ml、(110.28±19.53)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3个月的颈椎活动度(31.47±2.48)°、颈椎前凸指数(9.82±1.56)、JOA评分(14.17±2.28)分,与对照组的颈椎活动度(31.04±2.32)°、颈椎前凸指数(10.34±1.68)、JOA评分(13.93±2.15)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的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12.50%(P36.5°无明显差异。
    • 肖飞
    • 摘要: 目的 比较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采用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B组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颈椎病治疗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A组JOA评分高于B组(P<0.05);术前,两组颈椎曲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术后1年,A组颈椎曲度指数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但前路减压融合术能获取更大的病变节段椎间高度,对恢复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减小手术医源性创伤具有积极作用。
    • 王传菊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患者进行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过程中为其保留颈椎半侧肌肉韧带对其临床疗效、颈椎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潜江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接诊的72例MCSM患者,对其均进行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根据是否保留颈椎半侧肌肉韧带将其分为试验组(36例,保留颈椎半侧肌肉韧带)与对照组(36例,不保留颈椎半侧肌肉韧带)。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量表的评分(JOA评分)、颈椎曲度和颈椎ROM。结果:1)在术后1年,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在术后1年,试验组患者的颈椎曲度、颈椎ROM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MCSM患者进行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过程中为其保留颈椎半侧肌肉韧带有助于减少其颈椎ROM及颈椎曲度的丢失,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其临床疗效。
    • 郑益新; 林院; 郑武; 肖毓华; 徐杰
    • 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后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使用骨科机器人辅助后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1例,采用JOA17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和改善率,在术后2~3天及术后6个月行CT检查评价椎管扩大情况及门轴侧融合情况。结果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前JOA评分(6.9±2.3)分,末次随访JOA评分(14.4±1.9)分,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0.05),术后改善率(60.4±29.6)%。患者术后6个月CT提示椎管得到充分扩大减压,门轴侧骨性融合。结论骨科机器人的导航及机械臂辅助切骨功能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安全可行,临床效果确切。
    • 马伽成; 武东文; 方储存; 尧梦婷; 张飞; 莫建文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开门组(18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双开门组(17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及Hirabayashi改善率、颈椎曲度、脊髓漂移距离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颈椎曲度、脊髓漂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组出血量多于双开门组(P0.05),其中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出血量较多,但手术时间较短。临床医学可根据患者不同适应证开展治疗,以期更好的修复效果。
    • 沈俊枫; 胡劲涛
    • 摘要: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MCSM患者66例,按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组(n=33)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P)组(n=33)。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颈椎曲度、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术后12个月,ACDF组的颈椎曲度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LAMP组(P<0.01);术后1个月,ACDF组和LAMP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ACDF组明显低于LAMP组(P<0.01);术后12个月,ACDF组和LAMP组的JOA评分均明显增加,且ACDF组明显高于LAMP组(P<0.01)。结论与LAMP相比,ACDF治疗MCSM在维持颈椎曲度、减缓疼痛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更佳。
    • 邹贵骞; 李丽明; 肖芳繁; 张志敏
    • 摘要: 目的对比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采用丝线缝合固定及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测组,参照组(n=34)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采用丝线缝合固定治疗,观测组(n=34)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治疗优良率、VAS评分、JOA评分、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术前VAS评分、JOA评分、颈椎活动度、椎管矢状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测组术后治疗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且VAS评分更低,JOA评分、颈椎活动度、椎管矢状径更高,术后康复锻炼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有助于改善颈椎活动能力,减轻疼痛,促进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甄广强
    • 摘要: 目的观察内固定不同钛板数量对颈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颈椎曲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颈后路椎管扩大形成术中植入不同钛板数量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部分固定组(C_(3)、C_(5)和C_(7)节段植入3枚钛板)和完全固定组(C_(3)~C_(7)节段植入5枚钛板),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完全固定组相比,部分固定组患者手术费用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SF-36生理评分和SF-36心理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丢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固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部分固定组为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中采用C_(3)、C_(5)和C_(7)三个节段部分固定和C_(3)~C_(7)五个节段完全固定,均可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脊髓功能、维持颈椎曲度,而部分固定钛板的模式可能是一种更经济的方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