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尿酸盐结晶

尿酸盐结晶

尿酸盐结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0798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江苏卫生保健、现代医用影像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年外科学术年会暨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首届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论坛等;尿酸盐结晶的相关文献由463位作者贡献,包括崔炎、张榜、刘力等。

尿酸盐结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0798 占比:99.73%

总计:70990篇

尿酸盐结晶—发文趋势图

尿酸盐结晶

-研究学者

  • 崔炎
  • 张榜
  • 刘力
  • 李冠
  • 林奕军
  • 殷信道
  • 王开乐
  • 陈兴国
  • 陈谦
  • 陈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东东; 刘伟伟; 周子正; 周嘉宝; 王传旭; 吴燕升; 郭亚芳; 高建东
    • 摘要: 目的观察降尿酸方对尿酸性肾病(UAN)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别嘌醇组和降尿酸方组,每组8只。采用氧嗪酸钾(1500 mg/kg)和腺嘌呤(100 mg/kg)混合灌胃制备UAN大鼠模型,造模同时别嘌醇组和降尿酸方组分别予别嘌醇(25 mg/kg)和降尿酸方(16 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六胺银染色检测肾组织尿酸盐结晶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p53、Caspase-3、Bax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Bcl-2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管壁变薄,管腔扩张,有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增加(P<0.001),尿酸盐结晶含量明显增加(P<0.001),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p53、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有降低趋势,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降尿酸方组和别嘌醇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萎缩,肾小管管腔稍扩张,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尿酸盐结晶含量明显减少(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减轻,p53、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有升高趋势,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降尿酸方能改善UAN大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肾脏尿酸盐结晶沉积,抑制p53/Caspase-3信号通路,从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 戴军
    • 摘要: 体内存在的尿酸盐结晶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对人体损害的重要物质基础,这是痛风治疗最关键的。按照痛风治疗指南,服用降酸药物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300~360μmol/L,可以逐渐将体内尿酸盐结晶溶解,但现实是长期、大量服用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我们临床发现,长期服用大量的化学药物包括降酸和止痛药物,痛风患者出现痛风石的时间更早,痛风石更大更多更硬。因此,我们采取中医药内服结合外治法,必要时配以小剂量化学药物治疗痛风疗效显著,可大大降低不良反应。
    • 黄振东; 李瑞雄; 钟春燕; 黄莲英
    • 摘要: 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及进步,其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X线、超声、CT、MRI及核素显像等,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得到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的认可,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不可或缺的技术,且不同的检查手段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价值。
    • 朱奉兴; 陆畅; 马炳莲; 张育香
    •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中使用双能CT检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未出现痛风的关节炎患者60例为对比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四肢体格检查,并记录出现疼痛的位置,再开展双能CT检查,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和双能CT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检查部位尿酸盐结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病程和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使用双能CT检查有53例为阳性,7例为阴性;对比组患者使用双能C T检查出5例为阳性,55例为阴性。双能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度为88.33%(53/60),特异度为91.67%(55/60),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38%(53/58)、88.71%(55/62)。双能CT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痛风结晶沉积共有330处,临床医生评估确诊结果共有110处,由此看出,双能CT检出结果数量是临床诊断的三倍。结论:临床中使用双能CT检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准确率较高,而且尿酸盐结晶沉积准确率也非常高,其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全面了解关节受损的情况。
    • 陈龙凤; 肖宇; 陶娜
    • 摘要: 目的探讨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SCT)痛风石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SCT痛风石检查,以关节穿刺液或痛风石样本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SCT痛风石检查对痛风的诊断价值,比较有无骨质破坏、有无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的DSCT尿酸盐结晶检出情况。结果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样本检查结果显示,110例疑似患者中,痛风患者84例,占比76.36%,非痛风患者26例,占比23.64%;经Kappa一致性度量,DSCT痛风石检查结果与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样本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76,P0.05);有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患者DSCT尿酸盐结晶检出率与无高尿酸血症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痛风石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检查结果与关节穿刺液或痛风石样本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 李高峰; 黄耀华; 王嬴瑄
    • 摘要: 目的分析四种证型的早期痛风的能谱CT表现,探究相关性,为其中医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80例早期痛风患者,辨证分为湿热蕴结型、痰浊阻滞型、瘀热阻滞型及肝肾阴虚型4组,并做能谱CT检查及综合分析。结果男54例,女26例;年龄19~65岁,中位年龄48岁,证型分布以湿热蕴结最多(44例,占55%),肝肾阴虚型最少(7例,占8.75%),痰浊阻滞型(18例,占22.5%),瘀热阻滞型(11例,占13.75%)。累及关节96个,共检出尿酸盐结晶227枚。湿热蕴结型手足小关节发病率高于痰浊阻滞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各证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滞型尿酸盐结晶数量较其它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滞亚型结晶≥0.6cm组发生率高于湿热蕴结、瘀热阻滞、肝肾阴虚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能谱CT可较好地诊断早期痛风患者,并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和辅助参考。
    • 陈晓丽; 彭献将
    • 摘要: 目的:探讨痛风诊断中应用双能量CT检测尿酸盐结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太仓市中医医院及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痛风患者60例作为痛风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其他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能量CT检查,分析尿酸盐结晶与疾病类型、骨质破坏、血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痛风组患者的尿酸盐结晶阳性率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4/60),尿酸盐结晶阴性率3.33%(2/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33%(56/60)(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尿酸盐结晶对痛风诊断的敏感度为96.67%(58/60),特异度为93.33%(56/60),准确性为95.00%(114/120),阳性预测值为93.55%(58/62),阴性预测值为96.55%(56/58)。痛风组患者60例中,有骨质破坏20例,无骨质破坏40例,分别占总数的33.33%、66.67%,其中有骨质破坏患者的尿酸盐结晶阳性率100.00%(20/20)高于无骨质破坏患者的95.00%(38/40),尿酸盐结晶阴性率0.00%低于无骨质破坏组的5.0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患者60例中,血尿酸水平增高50例,正常10例,分别占总数的83.33%、16.67%,其中血尿酸水平增高患者的尿酸盐结晶阳性率98.00%(49/50)显著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患者的90.00%(9/10)(P<0.05)。结论:痛风诊断中应用双能量CT检测尿酸盐结晶的价值高。
    • 张艳; 贺振东; 袁慧书
    • 摘要: 目的:研究足踝部尿酸盐结晶解剖部位的沉积特点随痛风病程变化规律。方法:根据痛风病程将101例痛风患者分别纳入痛风首发组(32例,病程小于2周)、早期痛风组(31例,病程大于6个月小于3年)与晚期痛风组(38例,病程大于3年)。比较不同病程间足踝部尿酸盐结晶总体积,特定解剖部位处尿酸盐结晶检出率及形态学评分情况,总结足踝部尿酸盐结晶解剖部位沉积特点随痛风病程变化的规律。结果:3组痛风患者足踝部尿酸盐结晶体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分别为0.015(0.01,0.0625)mm^(3)、0.06(0.01,0.24)mm^(3)与0.135(0.01,0.7425)mm^(3)。3组痛风患者在足背小腿前群肌腱、踝关节、跗跖关节及跖趾关节等处的尿酸盐结晶检出率随病程延长而增大(P<0.05)。3组痛风患者在小腿后群肌腱、足背小腿前群肌腱、踝关节及跖趾关节处尿酸盐结晶形态评分随病程延长而增大(P<0.05)。3组痛风患者在踝关节(3.1%、9.7%与26.3%)及跖趾关节(0%、6.5%与34.2%)处痛风石检出率随病程延长而增加,而3组亚毫米尿酸盐结晶检出率均以小腿后群肌腱处最高(87.5%、64.5%与55.3%)。结论:足踝部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痛风早期进展缓慢;至痛风晚期易在踝关节、跖趾关节处形成巨大痛风石。
    • 柴岚; 徐森胤; 袁放; 周华狄; 戴小娜; 黄艳; 鲍宝生
    • 摘要: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MSUS)与能谱CT(DECT)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时对发病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测价值。方法 收集首次关节肿痛发作就诊并被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痛风首次发作时MSUS及DECT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分析二者对发作关节的尿酸盐结晶沉积、骨侵蚀、关节腔积液、滑膜炎等的检出情况。结果 痛风首次发作急性期DECT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为29%,MSUS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为88%,MSUS对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高于DECT (P <0.001)。其中31例(65%)痛风患者的DECT未见尿酸盐结晶,而MSUS可显示尿酸盐结晶;7例膝关节首次发作患者的DECT均显示出尿酸盐结晶,而MSUS却有3例显示阴性。尿酸盐沉积的MSUS表现以双轨征最常见,其检出率为42%,其次为点状高回声的40%和痛风石的29%。结论 MSUS对痛风性关节炎首次急性发作时尿酸盐结晶总体检出率高于DECT,建议首先使用MSUS进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次发作的尿酸盐结晶评估;对于膝关节为首次发作关节者则更推荐MSUS联合DECT共同检测,以提高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出率。
    • 谢一帆; 王昱; 邓雪蓉; 耿研; 季兰岚; 张卓莉
    • 摘要: 目的:探讨金标准明确诊断的痛风患者中双能CT(dual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关节滑液偏振光分析尿酸晶体阳性诊断为急性或慢性痛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液或痛风石分析和DECT扫描.采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及t检验,分析DECT结果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治疗的关系.结果:共29例患者入组本研究,22例DECT检出尿酸盐结晶,7例未检出,根据是否检出尿酸盐晶体分为两组,与DECT阴性组相比较,DECT阳性组年龄更高[(47±12)岁 vs.(39±11)岁,P=0.15],体重指数(body bass index,BMI)更高[(27.9±3.7) kg/m2 vs.(22.8±2.1)kg/m2,P =0.002],痛风病程更长[(135±102)个月 vs.(45±53)个月,P=0.035];阳性组既往血尿酸最高值亦高于DECT阴性组[(643±121) μmol/L vs.(543±103) μmol/L,P=0.043];阳性组患者DECT时血清尿酸值虽然高于DECT阴性组[(558 ±150) μmol/L vs.(513 ±88.9)μmoL/L,P=0.4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CT检查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检查时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分别为18例(81.8%) vs.4例(57%),P=0.311;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5例(71%),P=0.052;反复典型发作的患者分别为22例(100%) vs.6例(85%),P=0.241.各关节症状与DECT发现尿酸盐结晶一致性比较,右膝关节最高(Kappa=0.627),其后依次为左第一跖趾(metatarsophalangeal 1,MTP1,Kappa=0.58)、右MTP1(Kappa=0.551)、左膝(Kappa=0.494),均具统计学意义,踝关节症一致性较低(右踝:Kappa=0.19,左踝:Kappa=0.256),均无统计学意义.与DECT尿酸盐晶体检出率有关的变量分别为BMI[2.307(1.139 ~4.670)kg/m2,P=0.02]、痛风病程[0.306(0.906 ~4.881)年,P=0.186]、既往尿酸最高值[0.023(0.981~2.764)mg/dL,P=0.137].结论:BMI较大、既往最高尿酸值较高、痛风病程较长的痛风患者DECT检出的敏感性越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