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WT1基因

WT1基因

WT1基因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86890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全国民族医、中医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学术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等;WT1基因的相关文献由58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子兴、岑建农、李晓云等。

WT1基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6890 占比:99.81%

总计:87053篇

WT1基因—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莉; 吴涛; 薛锋; 汉英; 王存邦; 白海
    • 摘要: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白血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分化,具有发病时间短、进展快且预后较差的特点。同时伴有WT1基因阳性、DNMT3A基因阳性及IDH1基因阳性的病例比较少见,近期我科收治1例3种基因同时阳性的非特指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使用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方案(吡柔比星10 mg+阿糖胞苷15 mg+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150μg)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王晓亮; 李丽梅
    • 摘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多种染色体和基因异常,且与发病机制、疾病诊断、预后密切相关。然而,除基因突变外,转录后和翻译水平的修饰在AML的发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肾母细胞瘤基因1(Wilm’s tumor gene1,WT1)具有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双重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转录调控因子,在细胞凋亡、存活及促进细胞增殖、生长、转移、分化和发育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80%~90%的AML患者骨髓和外周血存在高表达,目前已作为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监测的指标之一,在AML的免疫治疗方面也具有前景。本文就其功能及在AML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孙万磊; 陈娟娟; 吴琼; 贺文凤; 邹叶青; 刘川
    •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分型及预后分层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WT1基因水平的表达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DS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分析不同MDS类型与预后分层之间WT1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其与疗效关系。结果MDS-SLD及MLD组WT1表达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MDS-EB-1及EB-2组WT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及SLD及MLD组显著升高(P0.05),而高危组及极高危组的MDS患者WT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MDS-EB患者治疗后,WT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WT1基因表达水平与MDS患者的疾病进展相关,其水平的变化在患者的疗效与预后的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 许飞; 李玲; 马慧
    • 摘要: 目的 探讨WT1基因表达水平在监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中的临床的意义.方法 通过RT-qPCR方法检测64例初发AML患者、完全缓解期及复发期骨髓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与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WT1基因表达水平在AML患者初发期和复发期的表达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期(CR)(P<0.01).AML患者CR后骨髓MRD与WT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联合动态监测AML患者CR后骨髓MRD及WT1表达水平可提高预测AML复发的准确率.结论 WT1基因表达可作为AML患者MRD监测及判断病情复发的重要指标.
    • 赵理平; 陈兴; 李漫江; 邓焕良
    • 摘要: 目的 探讨伴WT1、MLL-PTD、EVI1基因幼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KL)的表型与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分析;抽取骨髓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及融合基因分析.结果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3×109/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计数13×109/L;血细胞形态分析发现幼稚细胞胞体大小似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可见明显伪足;胞质嗜碱性,着色不均,内有颗粒;核染色质细致,可见核仁1~3个,此类细胞约占40%;骨髓细胞形态分析符合急性白血病,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酯酶双染色AS-DNCE阴性,α-NBE阴性;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结果可见约52%的原始细胞,伴明显的巨核细胞相关标记表达(cCD41+,CD61+部分,CD36+);染色体核型为46,XX,der (3) add(3) (p21) add(3) (q25),add(9)(q22),-13,+mar[4]/46,XX,del(13)(q12q22)[3]/46,XX[3];融合基因WT1过表达、MLL-PTD阳性、EVI1阳性.结论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具有独特且复杂的表型特点及遗传学特征.
    • 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
    • 摘要: 目的 分析WT1基因在维吾尔族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10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初诊的40例维吾尔族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检测初发AML患者骨髓WT1拷贝数,计算WT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WT1基因的表达关系.结果 40例AML患者WT1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其中高表达组的CR率、EFS率与OS率均较低表达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WT1的评估作用,来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动态的监测,进一步对白血病病情进展因素进行研究,能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该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邵晶璇; 谢国然; 陈宏
    • 摘要: 目的 探讨WT1基因在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同预后分层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检测80例成人初诊AM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按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将其分为低、中、高危三组,比较各组WT1基因表达特点,观察有无临床意义.结果 初诊AML治疗前WT1表达水平在各亚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低、中危两组WT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T1基因有可能成为协助判断AML患者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WT1基因高表达可能是AML预后不良的因素;初诊时WT1基因表达水平对CR率无影响.
    • 孙福金; 程相山; 夏天
    • 摘要: 目的 探讨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在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诱导化疗后1周血涂片初步镜检未见白血病细胞的初治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完成全部诱导化疗后1周LMR预测患者完全缓解(CR)的最佳临界值,并依据此值将患者分为低LMR组(LMR<最佳临界值)和高LMR组(LMR≥最佳临界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及两组疗效、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63例患者入组.完成全部诱导化疗后1周中位LMR为3.64(0.13~88.01),诱导化疗1个疗程后达CR 51例(81.0%),2个疗程后达CR 54例(85.7%),最终CR患者56例(88.9%).经ROC曲线分析,确定LMR最佳临界值为1.515.低LMR组和高LMR组分别有20例和43例.两组间年龄、性别、血红蛋白、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LMR组和高LMR组1个疗程后CR率分别为65.0%(13/20)、88.4%(3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6,P=0.028).低LMR组1个疗程达CR的13例患者中复发3例,高LMR组1个疗程达CR的38例患者中复发2例;低LMR组和高LMR组两组3年RFS率分别为64%、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97,P=0.089);3年OS率分别为84%、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6,P=0.712).结论 对于完成诱导化疗后1周血涂片镜检未见有核细胞的初治AML患者,LMR可能用于评估疗效和复发情况.
    • 李彩凤; 胡玉清; 梁萌
    • 摘要: cqvip:Frasier综合征(fraise syndrome,F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WT1基因突变有关,通常在2~6岁起病,该病罕见报道,本文回顾分析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近期收治的1例成人FS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 宁可; 王海峰; 徐莉; 李丽宁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在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59例AML患者(AML组)WT1基因表达水平并与16例骨髓分类正常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核型AM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分析AML患者WT1基因与融合基因AML1-ETO、CBFβ-MYH1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ML组W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AB分型中,M3与M4型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较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2型患者比较,M3型患者WT 1基因表达水平较高,M5型患者WT 1基因表达水平较低(均P0.05).复杂核型和t(8;21)/AML1-ETO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t(15;17)/PML-RARa患者(均P<0.05).除1例AML1-ETO阳性AML患者复发时AML1-ETO升高而WT1基因表达水平未升高,没有同步提示疾病复发外,其他跟踪的AML患者WT1与AML1-ETO、CBFβ-MYH11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采用RQ-PCR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可以监测AML患者MRD,评估疗效与预后,预测疾病复发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