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弯曲强度

弯曲强度

弯曲强度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139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4篇、会议论文136篇、专利文献146873篇;相关期刊523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复合材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122种,包括第九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第十九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等;弯曲强度的相关文献由3428位作者贡献,包括包亦望、杨来侠、万德田等。

弯曲强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4 占比:0.70%

会议论文>

论文:136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46873 占比:99.21%

总计:148043篇

弯曲强度—发文趋势图

弯曲强度

-研究学者

  • 包亦望
  • 杨来侠
  • 万德田
  • 李志军
  • 陈朝辉
  • 罗瑞盈
  • 张伟
  • 李贺军
  • 聂光临
  • 张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刁云超
    • 摘要: 研究采用玻璃衬底的铜铟镓硒双玻BIPV组件出现基板玻璃破裂的问题。测试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及双玻组件的表面弯曲度、表面应力、弯曲强度,对组件进行边框束缚加热试验和热力学仿真温差试验。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造成双玻组件破裂的原因及破碎的可能性,提出避免破裂的建议。
    • 杨武
    • 摘要: 本文采集了国内大中型企业生产的以细骨料和粉料为主的树脂型人造合成岗石(以下称岗石),将岗石分3个时间段进行氙灯试验,然后测试各时间段岗石的老化性能数据并进行数据比对,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微观观察,探讨树脂型人造合成石在氙灯试验条件下的老化机理,并提出对国家标准的评价和生产工艺改进建议。
    • 谢建武
    • 摘要: 为了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以增强其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模压温度、模压压力、模压成型时间和长碳纤维含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并观察了其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模压温度升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模压温度为360°C时取得最大值;随着模压压力延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模压压力为10MPa时取得最大值;随着模压成型时间延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模压成型时间为60min时取得最大值;随着长碳纤维体积含量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长碳纤维体积含量为45%时取得最大值。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适宜的模压温度为360°C、模压压力为10MPa、模压成型时间为60min、长碳纤维体积含量为45%,此时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弯曲强度,适宜于在桥梁施工中应用。
    • 张凯; 佘祖新; 王玲; 何建新
    • 摘要: 目的评估弹上高硅氧/酚醛玻璃钢结构件在25°C条件下的贮存寿命。方法针对弹上高硅氧/酚醛玻璃钢结构件,开展90、110、130、150°C4个温度水平的加速老化试验,分析玻璃钢结构件的性能变化规律,建立半经验数学模型,利用阿罗尼乌斯模型评估其在常温下的贮存寿命。结果高硅氧/酚醛玻璃钢结构件的初始弯曲强度为181.2MPa,且随时间表现为先快速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的退化规律。结论以弯曲强度保留率95%作为失效阈值,评估该玻璃钢结构件在25°C条件下的贮存寿命为66.6 a。
    • 薛坤; 代晓峰; 张永献; 范钦柏
    • 摘要: 选用石墨粉、酚醛树脂、增强剂等为原料,采用干混和模压成形工艺制备了双极板。通过四探针电阻仪、接触电阻测试仪及万能实验机等仪器考察了树脂含量、石墨粉目数、增强剂加入量及模压压力等对双极板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含量从7.0%增至20%时,弯曲强度和电阻率逐渐增大;尤其当树脂含量从10%增到20%,电阻率从5.01 mΩ·cm增加到15.12 mΩ·cm,增加约2倍。随着石墨粉目数增大也使双极板弯曲强度和电阻率增大。增强剂的加入使双极板强度提升约4.7%,当增强剂相对酚醛树脂含量为9.0%时,双极板强度达到最大值50.22 MPa。当模压压力大于18 MPa时,继续增加模压压力对双极板弯曲强度和电阻率的影响逐渐减小,考虑工艺难度和成本,模压压力宜取18~20 MPa。
    • 王莉
    • 摘要: 本文对一种热敏可逆变色铅芯的配方和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该色芯由胶黏剂、热敏可逆变色色浆、蜡、填充料等原料组成,经混合、研磨、挤芯、烘干、显色等工艺处理制备得到热敏可逆变色彩色铅芯。
    • 杨金华; 董禹飞; 艾莹珺; 刘虎; 周怡然; 焦健
    • 摘要: 分别在500°C、700°C、900°C及1 100°C空气条件下,对石墨及渗硅石墨进行氧化实验,以分析熔融渗硅对等静压石墨氧化行为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样品表面及内部形貌,通过压汞法表征了样品的孔隙结构,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500°C条件下,石墨和渗硅石墨均未发生明显的氧化失重现象;温度为700°C时,石墨的氧化失重率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而该温度下渗硅石墨的氧化失重率变化较小。而且,渗硅石墨在700°C时仍能保持较好的强度,而此温度下,石墨随氧化时间的延长,强度明显降低,甚至被氧化成粉末状。因此,熔融渗硅在提高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的强度。
    • 陈超; 朱钦塨; 王焕平; 徐时清; 曹永盛; 裴魏魏
    • 摘要: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备TiO2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为0~5.0%的CaO-Al_(2)O_(3)-SiO_(2)(CAS)系玻璃,研究了TiO_(2)掺杂量对该玻璃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弯曲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iO_(2)在CAS系玻璃网络中主要以[TiO_(5)]单元的形式存在,随着TiO_(2)掺杂量的增加,玻璃中的[TiO_(5)]单元和Ti-O-Si键数量先增加后降低,玻璃网络中的桥氧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玻璃的光学带隙先增大后减小,且均在TiO2掺杂量为4.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TiO_(2)掺杂量的增加,CAS系玻璃的热稳定性和弯曲强度均先提高后降低,当TiO_(2)掺杂量为4%时综合性能最好,此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弯曲强度和光学带隙分别为798.24°C,95.58 MPa,3.75 eV。
    • 王佳; 苏超; 赵俊; 王晶晶; 马传佳
    • 摘要: 以天然气为碳源前驱体、N_(2)作为载气,采用等温、等压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对初始密度为0.42g/cm^(3)的预制体针刺毡进行致密得到C/C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载气条件对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效率、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温度1050°C、沉积压力4KPa条件下,沉积120h后送N_(2)(天然气与N_(2)的比例为5∶1),300h致密化后C/C复合材料的密度可达到1.46g/cm^(3),表观和内层的密度差异仅为0.07g/cm^(3);复合材料表面可看到明显的预制体孔隙,未出现结壳情况;弯曲强度可达到107.8MPa,断口形貌以假塑性断裂为主,纤维与热解碳之间结合良好;在1000°C下垂直纤维方向的最大热膨胀系数仅为0.925×10^(-6)/°C,说明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力学性能。
    • 孟丁丁; 陈晓东; 季顺迎
    • 摘要: 海冰弯曲强度是确定锥体海洋平台、船舶和港口码头等斜面工程结构冰载荷的重要参数,是海冰力学性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2009—2010年的渤海海冰三点弯曲试验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了温度、盐度、密度及孔隙率对海冰弯曲强度的影响。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建立了海冰弯曲强度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和Adam优化算法对RNN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本预测模型将海冰温度、盐度、加载速率和密度等参数作为输入,将海冰弯曲强度作为输出。在建模过程中,数据被随机排序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评价指标评估其模型的准确性,对RNN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将RNN模型对海冰弯曲强度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经验公式结果进行了对比。预测结果表明,RNN模型对海冰弯曲强度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试验经验公式分析结果。该预测模型能有效解决海冰弯曲强度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为海洋工程结构的抗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