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强行法

强行法

强行法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3419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学论坛、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等;强行法的相关文献由1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萍、张潇剑、侯代悦等。

强行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3419 占比:99.88%

总计:93527篇

强行法—发文趋势图

强行法

-研究学者

  • 刘萍
  • 张潇剑
  • 侯代悦
  • 何志鹏
  • 刘非非
  • 华倩
  • 曾炜
  • 谢海霞
  • 邓华
  • 马晓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余泓
    • 摘要: 一般国际法强制性规则(强行法)是最近几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所推进的一项专题,旨在确立起国际关系领域规则的升级版。目前该专题引发了国际上的许多争议,相关议题如国际基本价值观等基本概念、规则的创立与识别、规则的地位与承认、新旧规则的冲突与解决等,构成强行法规则创立、实践和整合的诸多问题,我国代表在相关国际会议上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通过采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关概念对该专题下基本价值观、国家组成之国际社会全体、涉安理会决议之效力等争议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评估和推进下一阶段我国在相关议题上所采取的理论与态度。
    • 姜曦
    • 摘要: 各国对于国际强行法的核心认定是比较一致的,即在国际关系的规则中具有基本价值和共同伦理的意愿,同时也承认它是维持国际良好秩序的法律依据,但一直以来强行法都没有明确的内涵和范围,也没有违反它的法律后果,由此强行法想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得以适用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道阻且长。因此试图通过分析强行法的规范基础,来厘清国际强行法是如何形成的。
    • 沈建峰
    • 摘要: 制定劳动基准法已经纳人本届人大的立法规划,但劳动基准法的效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劳动基准立法应摒弃劳动基准法是公法这一成见,从劳动基准法是强行法这一命题出发对其进行制度设计。劳动基准法的功能在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动基准法是国家通过强制性规定保护劳动者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刘珊
    • 摘要: 强行法一直以来是国际法中争议不断的问题.从司法层面,国际法院(ICJ)的实践对其确认和发展做出过相当贡献.在2019年2月ICJ就查戈斯群岛从毛里求斯分离一案出具的咨询意见中,法院论证了自决权是一项习惯国际法,进而确认其是一项具有对世性的权利.在此基础上,结合联合国的权威文件、国际司法机构的判例、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实践,可以进一步判断自决权是一项强行法规则.对于自决权属于强行法的分析,有助于澄清强行法的判定标准,并且为国际法委员会(ILC)对强行法的研究提供若干思路.
  • 5. 缺省规则与法律背后的合约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桑本谦
    • 摘要: 功能不同、形态各异的法律制度拥有相同的底层结构,合约就是法律的底层结构;发现并还原法律背后的合约,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法律的理解.法律制度中的强行法,其强制性低于通常的想象,其数量也少于通常的想象.多数强行法的本来面目属于广谱的默认规则,默认规则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了主流.立法原则上应追求广谱,无需追求整齐划一,为少数当事人保留一个缺口,允许他们另行约定或额外证明,可以提高法律回应社会的能力.
    • 邓华
    • 摘要: 强行法的范围和识别标准始终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难点.从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3条作出规定至今,国际法院仅在少数案件中涉及少量的强行法规则.通过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条约法条款草案》和《国家责任条款草案》的相关评注、“国际法不成体系问题”研究组所列清单,以及“强行法”专题一读通过的说明性清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际法院的强行法“规则清单”具有合理性.但是,国际法院证成这些规则的逻辑推理是不够充分甚至欠缺的;这一现实既囿于强行法本身的特性,也可能是国际法院出于司法策略的考量和现阶段必须付出的“代价”.尽管如此,国际法院还是以其自身的司法实践和向外界提供司法素材这两方面实现了它对强行法的发展.
    • 邓华
    • 摘要: 强行法的范围和识别标准始终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难点。从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3条作出规定至今,国际法院仅在少数案件中涉及少量的强行法规则。通过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条约法条款草案》和《国家责任条款草案》的相关评注、“国际法不成体系问题”研究组所列清单,以及“强行法”专题一读通过的说明性清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际法院的强行法“规则清单”具有合理性。但是,国际法院证成这些规则的逻辑推理是不够充分甚至欠缺的;这一现实既囿于强行法本身的特性,也可能是国际法院出于司法策略的考量和现阶段必须付出的“代价”。尽管如此,国际法院还是以其自身的司法实践和向外界提供司法素材这两方面实现了它对强行法的发展。
    • 王典
    • 摘要: 当代国际气候变化法体系存在整体强制约束力较低的问题.面对本世纪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只有部分国际气候变化法拥有强行法的地位与效力,才能确保全球减排行动达到预期目标.确立国际气候变化法的强行规则,存在识别与公认的困难.合理界定国际气候变化法中强行法的范围,完善国际气候变化法的遵守与强制执行机制,尽快确立全球性气候变化法的强行法地位,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至关重要.
    • 胡坚明
    • 摘要: 法律行为的禁止性规定是对意思自治的内容限制,关乎法律行为的许为,而非能为.其目的在于实现法律秩序评价的一致性.在法律适用中指示参照各法律禁止本身.法律行为生效与否,取决于违法的要点所在.而最终的法律效果则需以比例原则作适当调整.
    • 谢海霞
    • 摘要: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其以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的目标考察,国际法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法的价值追求一致,其既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又深化了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发展了国际法的新的叙事模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国际法治化过程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内法治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将深化共同体权利和共同体义务的构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